长沙县文化发展报告定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75593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沙县文化发展报告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长沙县文化发展报告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长沙县文化发展报告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长沙县文化发展报告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长沙县文化发展报告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沙县文化发展报告定稿.docx

《长沙县文化发展报告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沙县文化发展报告定稿.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沙县文化发展报告定稿.docx

长沙县文化发展报告定稿

长沙县文化发展报告

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

实现文化繁荣发展是顺应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客观趋势的战略选择,是提升长沙县文化软实力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长沙县加大了文化发展的力度,切实以加快文化统筹发展、加强群众文化权益保障、促进文化产业优化调整为重点,努力建设一个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体制健全、文化精神强劲的文化强县。

一、长沙县文化发展概况

近年来,长沙县迎来了文化发展的春天,财政对文化的投入成倍地增长,各项文化事业持续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加速,城市文化内涵逐渐丰富。

唱响文化大戏丰富人民生活

近年来,长沙县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始终贯穿着“人人参与文化、人人建设文化、人人享受文化”的理念,把关注普通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放在首位,突出公共文化的公共性、公益性、基本性、便利性和均等性。

 

1、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网络化

“十一五”以来,县财政逐年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见图1),2007年为386.9万元,2010则增加到5443万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全面推进。

总建筑面积达9.3万平方米的星沙文化中心已开工开建,县图书馆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二级图书馆,被列为全国“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首批推广试点单位之一,无偿获得由国家图书馆提供的存储量达1TB(即1024GB)的数字资源,并与县远教办共建22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

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于2009年启动,到2011年全县22个乡镇(街道)将实现文化站全覆盖。

农家书屋建设于2007年启动,共建成82家,积极探索农家书屋长效管理机制,出台了《长沙县农家书屋评星定级管理办法》,并涌现出北山镇王庚仕、黄兴镇李海兰等农家书屋管理明星,农家书屋建设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至2011年底将实现全县一村(社区)一农家书屋计划;村级文化室建设于2010年启动,现已建成42个,其中10家为市级示范性村(社区)文体活动室。

乡村少年宫建设全面启动。

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建设全面完成,“数字化、全覆盖、城乡一体”的目标全面实现。

长沙县名人辈出、古迹众多,共有不可移动文物282处。

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近来年共投入数千万元对红色景区进行大规模提质改造,其中杨开慧纪念馆为红色旅游AAAA景区,所有文博单位免费对外开放,全年共接待各地游客13.5万余人,充分地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图1“十一五”期间长沙县文化事业财政投入(单位:

万元)

2、公共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让尽可能多的老百姓享受文化艺术、参与文化活动。

广场文化活动蓬勃发展。

长沙县广场文化以星沙文化广场为主体来开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兴起了广场文化的新高潮。

多年来不间断地举办不同层次的文化活动,如大型文艺晚会、节庆日文艺晚会、各项文艺赛事、群众性多样化文艺活动,吸引了众多群众投身到广场文化的热潮中,促进全县广场文化朝气蓬勃,尤其是去年开展的优秀文艺团队评选暨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将广场文化推向高潮。

“五彩星沙”广场文化活动已连续五年成为长沙市十大文化活动品牌。

基层文化活动十分活跃。

文化集市全面启动,将文艺节目送到了农民家门口,在乡村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农民运动会、农民乐队比赛、象棋比赛、老年人才艺大赛等在乡村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村(居)民走出家门主动地投身到村(社区)文化活动之中,他们在参与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在活动中获取精神的愉悦。

以白沙乡锡福村为代表的乡村夜夜上演舞林大会,以星沙街道为代表的城区天天有文艺表演,成为城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日趋多样

长沙县不断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创新,建立了符合市场化要求的运作机制,更好地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本质特征。

为满足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按照“政府买单 群众享受”的运作模式,送戏、送电影、送书、送体育器材下乡,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同时县政府制订政策鼓励社会各类主体主办各类文化活动。

鼓励群众办文化,支持城乡业余文艺团队发展。

黄花镇新世纪艺术团、星沙花鼓戏剧团等168个城乡业余文艺团队不断壮大,促进了全县文艺创作和艺术表演地不断繁荣。

演艺娱乐市场发展迅速,全县共有93家,正向大型化、大众化发展,已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需求的重要途径。

发展文化产业提升经济实力

我县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拓展新领域,初步形成了以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文化用品、设备生产及销售服务业、新闻服务业、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文化艺术服务业、网络文化服务业及其他文化服务业等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体系。

1、文化产业尤其是新兴业态快速发展

据统计,近年来,我县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在18.8%以上,2010年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30.3亿元,比2009年增长10.2%。

总体看来,文化产业增长势头强劲,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上升,促进作用日益明显。

随着网络、数字、信息技术等的发展,动漫游戏、数字出版、数字印刷等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拓宽了文化产业的领域,形成了新的竞争优势。

宏梦卡通已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原创动画生产制作基地之一,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动漫企业。

湖南天舟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集内容策划、发行服务于一体的十大民营书业之一。

湘绣城已成为一家集工艺美术生产、销售、展示于一体的经济实体。

2、文化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新亮点

2010年全县文化产业占全县GDP的比重为4.8%,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文化产业以其具有科技含量高、消耗低、污染少、周期短、收益高、吸附就业能力强以及对其他产业连锁正效应大等特点,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乡村旅游成绩喜人,2011年共接待游客142.97万人次,同比增长20.8%,实现综合收入6.3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在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改善农村面貌,美化农民家园、活跃农村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既服务了市民、又致富了农民。

3、文化产业投资和文化资源开发持续升温

我县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发展文化产业的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潜力巨大。

文化产业高附加值吸收着投资者的目光,大量资本和人力资源向文化领域靠近,文化产业成为社会资本新的追逐点。

如路口镇养殖专业大户转产生产雕塑,投资100余万元建成湖南省最大的雕塑基地。

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湖南省恒广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70亿元建室内主题公园开发恒广欢乐世界。

天舟文化不断吸纳民营资本,成功上市成为民营书业第一股。

随着社会资本的大量进入和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许多文化企业相继建设和投入使用,文化产业链不断形成。

4、品牌文化企业迅速崛起

在动漫、工艺、策划发行等行业涌现了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民营文化企业。

湖南宏梦卡通传播有限公司已成为动漫产业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企业之一。

2006年12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动画学会年会上,国家广电总局称之为四个第一:

原创动画节目年产量全国排名第一、获得广电总局“优秀动画片”推荐数量第一、动画节目播出规模全国第一、动画节目产生的效益全国第一。

湖南天舟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湖南唯一一家具有出版物全国总发行资质的民营企业,致力于青少年出版物和文化产品策划、制作、发行,已成为“中国民营书业十大实力机构”,并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2010年12月成功上市,开创民营书业企业上市先河。

湖南星沙湘绣城2009年被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已成为集湘绣产品研究、生产经营、旅游观光和对外贸易于一体的经济实体,成为湘绣业界的一朵奇葩。

黄花印刷科技产业园发展迅速,其建设规模、水平和入园企业印刷品质都居中部地区先进行列。

园内企业凌华印务多次在全国、中南地区、湖南省获得设计等多项大奖。

二、长沙县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文化产业发展还面临不小的压力

这些年长沙县文化产业虽有了长足发展,从纵向比,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从横向比,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与发达地区比都有不小的差距,文化产业总量还不够大、水平还不够高。

除天舟文化、宏梦卡通、湘绣城等知名文化企业外,大多文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竞争力不足,企业的创意、研发、制作水平较低,难以在市场中形成引领和示范效应,难以打造出知名度高的文化品牌,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都不高,难以形成其生产、销售、服务的产业链,难以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2、公共文化服务还存在体制、机制上的障碍

群众的公共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却受到了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制约,迫切需要转变观念,加快改革,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和模式。

比如,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农家书屋、村文化活动室、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基层的文化服务设施正在加紧建设中,但建成后这些设施如何利用,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却受到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如物权与事权不对等,管理体制不顺,机构设置线条不清,上下管理职责含混等,人力、财力等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

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的文化活动缺乏主动性、创造性、针对性,很多时候只是机械地接受上级下达任务,其文化吸纳能力和辐射能力较弱。

3、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突出

在文化产业领域,人才缺口较大,且劳动力结构不均衡。

一些文化企业普遍重视文化产品的内容创作,积累了一些文化艺术创作人才,却忽视了文化企业日常运行所需要的基本人才,即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的培养。

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也呈现总量短缺,结构不合理现象。

基层文化工作者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专业人员所占比例普遍较低,缺乏专业服务团队和经验丰富的文化工作者、管理者,不善于更新文化活动内容和文化活动方式,缺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思维模式策划与运作大型文化活动的能力。

人才问题成为制约基层文化发展的一个瓶颈。

4、文化积淀不够

长沙县从1933年起县府僻处长沙市区一隅潘家坪,直到1996年才搬迁至星沙,有县无城的历史已逾60年,持续半个多世纪。

这半个世纪的有县无城不但影响了今天县城各项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更重要的是文化艺术人才严重流失,文化积淀不厚重。

同时,一些优秀的民间文化资源如滚灯车、锣鼓亭子、山歌等,没有固定的传承人,多为民间口口相传,有的虽有固定的传承人,但这些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传承情况不容乐观,传承多处于停滞阶段,没有固定的学徒和接班人,在今天的抢救性行动中才有所转变。

艺术精品的创作也正因如此成为我县的一个弱项。

三、长沙县文化发展潜力巨大

1、文化发展氛围浓厚

长沙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

在去年的县委十一届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强力推进文化强县战略,要求大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和人文精神培育,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按照“高起点、高水平、高层次”标准,聘请了专家团队进行文化强县专题课题调研,制定了《关于大力推进文化强县建设的若干意见(草案)》、《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对全县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总体策划规划,为全县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促进全县文化发展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2、文化资源丰富

长沙县自古为三湘首善之区,其建制远溯秦汉,迄今已有2200多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给长沙县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有1500年的陶公庙、左宗棠墓、龙喜古城等历史文化资源,还有着黄兴、李维汉、徐特立、杨开慧、柳直荀、田汉、许光达等革命文化资源,同时还有着曾经扬名四海的湘绣等民间文化传统,文化资源丰富。

长沙县红色旅游发展势头强劲,正是依托其丰富的人文资源。

杨开慧纪念馆已列入全国100个重点红色景区。

湘绣城的发展壮大与长沙县2000多年来湘绣母传女、姐传妹、姑传嫂的传艺方式孕育了大批刺绣人才密不可分。

这些为长沙县的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地理区位优越

长沙县作为省会近郊县,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从东、南、北三面环绕长沙市区,处于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地带,两纵九横的道路贯穿全县,四通八达,通江达海。

县城星沙距长沙火车站、黄花国际机场、霞凝新港均约8公里。

县城星沙已实现与长沙市区的全面对接,以星沙为中心的“十分钟经济圈”、“三十分钟经济圈”已经形成。

长沙县旅游业尤其是农家乐的发展正是依托近郊优势迅速发展壮大。

作为山水自然风景资源不是很突出的长沙县,依托长沙市巨大的都市休闲需求,着力发展以近郊“农家乐”为主线的旅游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地理区位的优势不仅有利于长沙县文化产业与长沙城区文化产业进行广泛地对接,还有助于拉动长沙县文化产业的消费,加快长沙县文化产业的发展。

良好的区位优势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发展平台。

4、产业基础优势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长沙县具备了较好的文化产业发展基础。

黄花印刷科技产业园已产生了良好的集聚效应,凌华印务、鸿发印务等省内32家实力雄厚的印刷企业先后落户,温州印刷大市场等大企业正待建。

湘绣城是全国最大的刺绣生产基地,首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被列为“湖南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湖南省涉外参观定点单位”。

宏梦卡通作为“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国家动画产业基地”,集创意中心、原创中心、加工中心、培训中心和卡通商业街于一体,成为国内卡通产业示范园区。

快乐淘宝创建了电子商务结合电视传媒的全新商业模式,发展前景广阔。

正在建设的青苹果数据城将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服务外包产业和文化信息产业的聚集地。

拟投资5亿元的学海文贸产业园项目,其投资方湖南学海集团是一家图书策划、编写、生产、发行及售后服务一条龙,并享誉教育界的文化传播公司。

湖南汉硕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拟投资2.7亿元建设汉硕国际文化教育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以教育培训和文化创意项目为主。

5、市场需求旺盛

近年来,长沙县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2010年全县人均GDP达到79892元人民币,折合美元约12231元。

根据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增长加快,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文化需求占个人消费约23%左右。

因此,当前长沙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社会对文化的需求将迎来一个高峰。

四、长沙县“十二五”文化发展对策

“十二五”时期是长沙县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县将以国际化视野和开放性思维,按照沿海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标准,大力推进经济强县向文化强县迈进,形成强大的文化创新力、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凝聚力,助推县域经济和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不断促进社会文化和艺术的繁荣;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大力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抢占长沙县发展的制高点,创造长沙县文化优势,塑造长沙县文化形象,增强长沙县核心竞争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1、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

“十二五”期间,全县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和主要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全覆盖,有线电视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基本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确保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公共文化服务权益。

积极探索和完善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模式。

即城乡文化管理一体化,逐步理顺县乡文化管理,努力探索文化管理新体制机制;城乡文化产品供给一体化,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载体,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文化产品由政府买单,统一采购,免费供给。

充分发挥农村文化阵地和民间文化艺人的作用,全面提升农家书屋、村文化综合体管理水平;城乡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体化,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以县财政投入为主,乡镇、村(社区)投入为辅,建立起以星沙(县城)文化中心为龙头,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纽带,村(社区)文体活动室为基础的全面覆盖、传输快捷、服务优良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2、实施标志性文化项目建设

“十二五”期间,全县重大文化工程突出抓好“一核、一园、一带、两基地”建设。

“一核”是以星沙城区为核心,重点抓好星沙文化中心(图书馆、档案馆、艺术中心、健身中心)、松雅湖文化园区(博物馆、体育馆、音乐厅及大型主题文化公园)、恒广欢乐世界(全球最大室内文化娱乐中心)等三个重点区域的文化项目建设。

“一园”是指规划建设星沙文化产业园。

星沙文化产业园纳入长沙市文化产业园区规划,重点引进文化创意、演艺娱乐、动漫游戏、信息技术、新兴媒体、文化会展、艺术培训等项目,促进产业的融合、升级与互动,引导文体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发展,培育星沙文化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带”是指规划建设泛浏阳河流域文化旅游产业带,重点抓好榔梨镇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黄兴镇黄兴故居四期工程和观光农业工程,跳马乡左宗棠墓复原工程和花卉苗木工程,江背镇徐特立故居,清代民居维修工程,以及浏阳河沿岸古街区、古码头建设。

“两基地”即依托省文史研究馆资源优势,建设星沙文艺创作村(基地);依托湖南艺术职业技术学院资源优势,建设星沙演艺基地。

同时,要规划打造凉塘路美食街等一批特色产业街区,引进1个以上省级文化标志性工程落户星沙。

3、构筑多元的文化体系

深入挖掘文化底蕴,锻造“三湘门户、活力星沙”城市文化品牌,努力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力争跻身全省文化先进县,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

推进文化融入规划建设管理,实施文化广场、文化街区、文化景点建设,打造并形成地方特色文化品牌。

以先进文化引领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提升重点地区、重要地段城市设计,打造具有历史记忆、文化特质、鲜明特色和典型意义的标志性建筑,显著提升城市国际形象。

大力推进群众文化、企业文化、网络文化等文化建设,营造“书香星沙”,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鼓励文化多元化发展,培育当代人文精神,促进多元文化的大融合。

4、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结合县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际,重点支持创意设计、动漫影视、工艺美术、数字出版等新兴文化业态,形成具有湖湘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生产、经营、服务、运作模式,努力开创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立足湖南先进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基础,大力发展工业设计、软件设计、建筑与规划设计、广告与咨询策划等创意设计产业,着力提高创意设计业对二、三产业的关联度、渗透度和融合度;以宏梦卡通为主体,建设集动漫设计制作、卡通观摩旅游、衍生产品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动漫影视产业链;以星沙湘绣城为主体,引进高水准的工艺美术项目,建设集工艺美术生产、销售、展示于一体的工艺美术产业基地;支持天舟科教等图书策划发行企业发展,支持湖南青苹果数据中心发展,打造世界华文文献数据中心。

5、建设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依托黄花国际机场和高铁交通枢纽的对外窗口优势,将星沙新城建设成湖南省与世界各国先进文化联系的窗口,大力引进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实现对世界优秀文化的快速吸收。

从基础教育和科研技术交流入手,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层次全面交流,保持星沙的城市文化的先进性。

积极营销城市,活跃民间交往,增强国际传播力,全面提升城市的聚集辐射力、国际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