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7210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端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端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端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端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端午.docx

《端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端午.docx

端午

端午

端午

〖起源〗

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夏季里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一般传统的说法,都认为端午节源自于纪念屈原的活动。

然而,许多盛行于世的端午习俗,历史却比屈原的传说还要悠久。

有学者据此推测,端午节或许另有起源。

其中一种说法是:

端午节源于对恶日的禁忌。

端午时值农历五月,正是仲夏疫厉流行的季节,俗称“恶月”。

所以《夏小正》上说:

“(五月)蓄兰,菽糜”(蓄:

积、聚。

菽:

采集。

糜:

蓄糜)。

《大戴礼》上说:

“蓄兰,为沐浴也”。

沐浴的目的在于清洁,以禳除毒气,这是针对五月这个恶月所采取的积极预防的措施。

在这期间的一切行事,也以安息静养为原则。

《礼记.月令》:

“仲夏,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止声色,节嗜欲”。

同时,五月也有许多的禁忌。

据应劭(一七八左右)的《风俗通》“释忌篇”记载,汉朝就有“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的俗谚。

而五月五日更是恶日之尤,除了忌“曝床荐席”外,甚至有“不举五月子”的谚语。

《史记》“孟尝君列传”就记载,孟尝君生于五月五日,他的父亲田婴打算把他丢弃。

因为田婴相信:

“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这个恶日的忌,深植民心。

宜到现在,还可以从许多諯午节的习俗,找出禳毒避疫的成分。

第二种端午起源的学说由闻一多先生所提出。

闻一多在〈端午考〉一文中指出:

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竞渡和吃粽子,都和龙有关。

他首先引了吴均(四六七-五二○)的《续齐谐记》中的一段文字:

屈原五月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

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闾大夫,谓日:

“君当见祭,甚善。

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

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

此二物,蛟龙所惮也。

”。

回依其言。

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汩罗之遗风也。

同时,闻一多又举了几个文献上的例子来支持他的学说。

这些记载也都显示,端午的起源和龙有着密切的关系。

闻一多据此推测,端午可能最初只是长江下游吴越民族的节日。

自古相传,吴越是断发文身之国。

至于断发文身的目的是在“象龙子”,以避免伤害。

《汉书。

地理志下》应劭注:

“(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像龙子,故不见伤害也”。

闻一多的结论是,端午应是个以龙为图腾的民族举行图腾祭的日子。

也就是说,一个龙的节日。

这些说法固然解释了某些特定的现象,但若将其中任何一说,视为端午的单一起源,则未免有以偏概全的遗憾。

与其如此,还不如说,恶日及龙图腾,都是端午可能的源头。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它们互相融合,直到屈原传说的加入,为它们添上了新的动力,端午才从此茁壮而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

〖端午节的传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博闻彊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候,王甚任之”。

因为他受到楚怀王的重用,引起上官大夫及及令尹子兰的嫉妒,就在楚怀王及继位的顷襄王之前毁谤屈原。

楚王汏而逐渐疏远屈原,连带的也不采纳他的谏言,最后甚至将屈原放逐。

屈原满怀悲愤,落拓江湖,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怀石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死后数十年,楚国终因谗臣误国而为秦所灭。

但是屈原这位忠而见疑的悲剧英雄还活在楚国姓的心中。

下面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说明楚人爱戴屈原的心情。

据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

有位渔夫还拿出事先准备的粽子、鸡蛋等食物,扑通的往江里面丢,说是让鱼假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

一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了蛟龙,使它不能伤害屈大夫。

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着一片屈大夫的衣襟。

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脖子上,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睕、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这些小孩子。

据说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

从此以后,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们都要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

有些地区,则在端什节插菖蒲或艾草于门上,这固然是因为蒲艾有禳毒的功用。

不过,关于这项艾习俗的起源,民间则有一种说法。

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所到之处,杀人百万,血流成河。

老百姓只要一听见黄巢来了,就急急忙忙的逃难。

这一年五月,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只见一波波的老弱妇孺涌出城外,他看见一个妇人背着包袱,一手拉着一个年纪小的男孩,另一只手却抱着年纪较大的男孩。

黄巢感到很奇怪,就下马问道:

“大嫂,你急急忙忙的要到哪里去?

”那妇人回答:

“听说黄巢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大坏蛋,不日就要攻进邓州。

城里的男人都被征调去守城,我们这些老老小小,不如早些逃命”。

黄巢又指着小孩问她:

“你为什么手牵小的,却怀抱大的呢?

”那妇人就说:

“怀里抱的,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

手里牵的才是我亲生的儿子。

万一情况危急时,我宁可丢掉自己的儿子,也得为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

黄巢听了,深受感动,就对那妇人说:

“大嫂,好快快回去,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这样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伤害你了。

妇人听了,将信将疑,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

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阳,黄巢的军队攻进城里,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弓菖蒲艾草。

为了遵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黄巢只得无可奈何的领兵离去,全城因而得以幸免于难。

为了纪念这件事,此后每到端午节,大家就会在门上插菖蒲、艾草,这项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端午节的习俗〗

在屈原的传说尚未广泛流传前,端午的习俗仍因袭对恶日的禁忌,以保健、避疫为主要原则。

崔寔(逝于一七○)的《四民月令》记载:

“是月(五月)五日可作酢;合止利黄连丸、霍乱丸;采葸耳,取蟾诸,以合创药,及东行蝼蛄”。

除了治难产的缕蛄外,其余都是治下痢、中暑等夏季常见疾病的丸药。

应劭的《风俗通》则记载:

“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光从“长命”、“续命”等名称看来,就可以知道,当时人是多么畏惧恶日对生命所造成的威胁。

不仅在实际上制作治病的丸药,在心理防卫上,也要仰赖五彩丝来抵御那超自然,不可见的鬼魅及兵灾。

尽管有这些顾忌在,端午的生命力并未因之减,积极祈禳的习俗仍随处可见。

周处(二四○-约二九九)的《风土记》记载晋朝新兴的端午习俗有:

“采艾悬户上,踏百草、竞渡”等。

悬艾固然是为了禳毒,踏百草就是后来称为“斗百草”的游戏。

而被视为端午特色的竞渡习俗,也在此时出现。

据宗懔(约四九八-五六五)的《荆楚岁时记》按语:

“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

《史记》中并未确实记载屈原投江的日期,此说颢然是受了传说的影响。

事实上,竞渡、祈禳。

表面上是为拯救屈原而举行的竞渡,基本精神仍不脱恶日驱邪崇的本意。

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浴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

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或是用来针灸。

据说这种艾草,在针灸的时候别具有疗效。

一般人则将艾草扎成虎形,或是剪彩作为小虎,再粘贴艾叶于其上,在端午节时配戴。

除了采艾之外,也采菖蒲来泡酒。

到了唐朝时,端午已成了个重要的节日,宫廷中也有种种的庆祝活动。

唐朝的皇帝多在端午日赏赐臣下。

王溥(九二二-九八二)的《唐会要》卷三五记载,贞观十八年唐太宗以御笔题字的“飞白扇”赐给长孙无忌及杨师道。

他说:

“五日旧俗,必用服玩相贺。

今朕各赐君飞白扇二,庶动清风以增美德”。

不只是宠臣有赏,一般文武官员也各有赏赐。

马缟(约十世纪中叶)的《中华古今注》记载贞观中,端午赐文官黑玳瑁腰带,武官黑银腰带。

《唐书.礼乐志》也记载,天宝年间于端午节以衣、扇献于祖陵。

王仁裕(八八○-九五六)的《开元天宝遗事》卷上记载唐玄宗时:

“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

以小角造弓子,纤巧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

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

都中盛行此戏”。

不过,这只是豪奢人家才玩得起的游戏,一般人家在端午只能以经济实惠的扇子来应景。

李淖(约八八○以后在世)的《秦中岁时记》记载:

“端什前两日,东市谓之扇市,车马特盛”。

溤贽(约九○四前后在世)的《云仙杂记》卷一引《金门岁节记》也说:

“洛阳人家......,端午以花丝楼阁插鬓,赠遗避瘟扇。

”(早期的扇子大多以蒲叶制成,由于菖蒲具有禳毒的功效,所谓的避瘟扇,或由此化而来)。

唐朝新兴的端午习俗,还有所谓的“五时图”。

段成式(约八○三-八六三)的《酉阳杂俎》卷一记载:

“北朝妇人,五日进五时图、五时花,施之帐上。

”所谓“五时图”、就是在纸上画蛇、蝎、蟾蜍、蜥蜴、蜈公,也称“五毒符”。

据说这五种有毒的生物只有同时存在时,才不敢互相斗争,得以和不共处。

所以,挂五时图就可以防止这些毒虫作怪。

宋朝的端午节物,比起历代,更见精致。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序于一一四七年)卷八记载:

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

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

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

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

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陈示靓(约一二二五-一二六四)的《岁时广记》卷二一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

或带或钉门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谓之搐钱”。

以及另一种“蚌粉铃”:

“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

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宋人的巧思还不仅限于此。

同样是禳毒的菖蒲及艾草,他们也会加点花样,使它的外形艺术化。

吴自牧的《梦梁录》(序于一二七四年)卷三记载南宋杭州的端午:

“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或悬虎头白泽”。

也有人以泥塑天师像,以艾为头,以蒜为拳,悬在门上辟邪。

“天师”及“虎”是未朝端午最常出现的两种形象,因为他们的外形威猛,足以镇慑邪魔外道。

同时也可看出道教对端午习俗的影响。

明朝以降,原本意在驱毒的五毒符,逐渐加入装饰的成分,成为妇女钗头的点缀。

沈榜的《宛署杂记》(一五九三年)第十七卷记载:

“妇女画蜈蚣、蛇、蝎、虎、蟾为五毒符,插钗头”。

这一类的钗头饰,在清朝江南一带称之为“健人”或“豆娘”。

明朝在北京一地,以端午为“女儿节”。

《宛署杂记》第十七卷记载:

“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

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此俗似乎仅见于北京。

靠近江河的地方,则在端午举行龙舟竞渡。

张岱的《陶庵梦忆》(一六四六年)卷五记“金山竞渡”:

瓜州龙船一二十只,刻画龙头尾,取其怒;傍坐二十人持大楫,取其悍;中用彩蓬,前后旌幢绣伞,取其绚;撞钲挝鼓,取其节;艄后列军器一器,取其锷;龙头上一人足倒竖,敁其上,取其危;龙尾挂一小儿,取其险。

自五月初一至十五日,日画地而出,五日出金山,镇江亦出。

惊湍跳沫,群龙格斗,偶堕洄涡,则百捷捽,蟠委出之。

金山上人团簇,隔江望之,螘附蜂屯,蠢蠢欲动。

晚则万艓齐开,两岸汨汨然而沸。

杨嗣昌(一五八八-一六四一)的《武陵竞渡略》详细记载了明朝沅湘一带的竞渡习俗。

当地俗传竞渡是为了禳灾,因此划龙舟前要举行种种祭祀,还要聘请;巫师来作法以祈求胜利。

划过龙舟后,居民会舀取龙舟中的水,加入百草用来洗澡,用意也在于辟恶。

西湖的龙舟则分为两种。

其一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有小孩装扮各种历史、神仙人物,下层载有鼓吹手,敲锣打鼓,两傍坐着划船的水手,这种龙舟较具表演色彩。

竞赛用的龙舟则绕着大龙舟周围打转,待大龙舟上抛下物件,小龙舟上的水手便下水争抢。

其中以钱、鸭两物最难抢得,因为钱币入水即沈,鸭子则会四处游窜躲避。

尽管历代都有在端午节捉虾蟆制药的习俗,似乎一宜要到明朝,才有朝廷的太医加入这个偏方的阵容。

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一六三五年)卷二:

“(五日)取蟾酥”。

取蟾酥的方法是以针刺蟾两眉之间,使蟾蜍分泌白色的乳状毒液,再以竹片刮下保存。

据说蟾酥可治疔疮、恶肿。

另一种民间辟虫的偏方则是饮菖蒲、雄黄酒。

除了喝以外,也把雄黄酒在帐之上。

顾禄的《清喜录》(一八三○年)卷五:

“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黄酒’。

又以余酒染小儿额及手足心,随洒墙壁间,以祛毒虫”。

有的小孩子不敢喝酒,父母就会以雄黄酒在他们额上画一个“王”字,以使百毒不侵。

〖端午节食俗〗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

《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

“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

以恶鸟,故食之”。

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

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

一宜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

《风土记》:

“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

同时又有另一种端午节食,称为“菹龟”也只在晋朝昙花一现,随即销声匿迹。

只有《风土记》中称为“角黍”的粽子,因为附会在屈原的传说上,千百年来,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

从《风土记》中记载的作法看来,当时的粽子是以黍为主要原料,除了粟子以外,不添加其余馅料。

但在讲究饮食的中国人巧手经营之下,今天我所能看到的粽子,不论是造型或内容,都有五花八门的变化。

先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

粽叶的材料则因地而异。

南方因为盛产竹子,就地取材以竹叶来缚粽。

一般人都喜欢采用新鲜竹叶,因为干竹叶绑出来的粽子,熟了以后没有竹叶的清香。

北方人则习惯用苇叶来绑粽子。

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

粽子的大小也差异甚巨,有达二、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

就口味而言,粽子馅荤素兼具,有甜有咸。

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

料的内容,则是最能突显地方特色的部分。

北平的粽子大约可分为三种:

一种是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以后蘸糖吃。

另一种是小枣粽,馅心以小枣、果脯为主。

第三种是豆沙粽,比较少见。

华北地区另有一种以黄黍代糯米的粽子,馅料用的是红枣。

蒸熟之后,只见黄澄澄的粘黍中嵌着红艳艳的枣儿,有人美其名为“黄金裹玛瑙”。

浙江的湖州粽子,米质香软,分为咸甜种。

咸的以新鲜猪肉,浸泡上等酱油。

每只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作馅。

甜粽以枣泥或豆沙为馅。

上面加一块猪板油。

蒸熟后,猪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适口,“五芳斋”出品的粽子尤其着名。

馅料都经过专人选择,有八宝粽、鸡肉粽、豆沙粽、鲜肉粽等,各具特色。

四川的椒盐豆粽也别具特色。

先将糯米、红豆浸泡半日,加入花椒面、川盐及少许腊肉丁、包成四角的小粽。

以大火煮三个小时,煮熟后再放在铁丝网上用木炭烤黄。

吃起来外焦里嫩,颇具风味。

广东的中山芦兜粽,特点是圆棒形、粗如手臂。

配料也分甜咸两种。

甜的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有咸肉、烧鸡、蛋黄、甘贝、冬菇、绿豆、叉烧等。

闽南的粽子分碱粽、肉粽和豆粽。

碱粽是在糯米中加入碱液蒸熟而成。

兼具粘、软、滑的特色。

冰透后加上蜂蜜或糖浆尤为可口。

肉粽的材料有卤肉、香菇、蛋黄、虾米、笋干等。

以厦门的肉粽最为出名。

豆粽则盛行于泉州一带,用九月豆混合少许盐,配上糯米裹成。

蒸熟后,豆香扑鼻,也有人沾上白糖来吃。

〖全国各地的端午节习俗〗

[河北省]

北平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

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

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

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

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山东省]

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

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

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

意思是藉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

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

隰州端午,各村祭龙王,并在田间挂纸。

怀仁县端午又名“朱门”。

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

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陕西省]

兴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

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

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甘肃省]

静宁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渍为饴。

镇原县端午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艾虎。

子弟并邀集父兄宴请师长,称为“享节”。

漳县端午,牧童祀山神。

积薪丘,在鸡鸣前焚烧,俗称“烧高山”。

[江苏省]

嘉定县端午,不论贫富,必买石首鱼(俗称鳇鱼)煮食。

仪征县也有“当裤子、买黄鱼”的俗谚。

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许雄黄,鹅眼钱两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

武进有夜龙舟之戏,晚上在龙舟四面悬上小灯竞渡,且有箫鼓歌声相和。

[四川省]

石柱有“出端午佬”的习俗。

由四人以两根竹竿抬起一张铺有红毯的大方桌。

毯上用竹篾编一个骑虎的道士。

敲锣打鼓,街游行。

旧时,川西还有端午“打字子”的习俗。

是日,成都人皆买李子,于城东南角城楼,上下对掷,聚观者数万。

光绪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掷李与外国传教士发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

乐山、新津等地端午赛龙舟时,还举行盛大商品交易会。

[淅江省]

桐卢县乡塾之学童,端午节具礼于师长,称之“衣丝”。

医家则于午时采药,相传此日天医星临空。

[江西省]

建昌府午节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疮,新昌县以雄黄、丹砂酒中饮之,称之“开眼”。

[湖北省]

黄岗县端午节巴河镇迎傩人,花冠文身,鸣金逐疫。

宜昌县端午竞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

五月十五又称“大端阳”,食粽、饮蒲酒,例同端午。

[湖南省]

攸县端午,孕妇家富者用花币酒食,贫者备鸡酒,以竹夹楮钱,供于龙舟之龙首前祈求安产。

岳州府竞渡以为禳灾、去疾。

又作草船泛水,称为“送瘟”。

[福建省]

福州端午旧俗,媳妇于是日以寿衣、鞋袜、团粽、扇子进献公婆。

建阳县以五日为药王晒药囊日,人家皆于此日作酱。

上杭县端午用小艇缚芦苇作龙形戏于水滨,称为竞渡。

仙游县端午竞渡后,献纸于虎啸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继光于此溺兵。

邵武府端午节前,妇女以绛纱为囊盛符。

又以五色绒作方胜,联以彩线,系于钗上。

幼女则悬之于背,称为“窦娘”。

[广东省]

从化县端午节正午以烧符水洗手眼后,泼洒于道,称为“送灾难”。

新兴县端午,人家各从其邻近庙宇鼓吹迎导神像出巡。

巫师并以法水、贴符驱逐邪凡魅。

石城县端午,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

〖台湾的端午节习俗〗

台湾地处亚热带,早期来自大陆的移民多无法适应这里的气候,死于瘴疠时疫者,时有所闻。

因此,端午这个以驱疾避疫为基本精神的节日,便颢得格外重要。

前清时期的端午习俗,可以王锳曾的《重修凤山县志》(十七六四年)卷三附录中的记述为代表:

五月五日清晨,燃稻梗一束,向室隅薰之,用楮钱送于路旁,名日送蚊。

门楣悬蒲艾兼插禾稗,谓可避蚊蚋;榕一枝,谓老而弥健。

彼此以西瓜、角黍相馈遗。

好事者于海口浅处,用钱或布为标,三皮渔般争相夺取,胜者鸣锣喝采,号日斗龙舟。

午为小儿女结五采缕,男系左腕,女系右腕,名日神炼。

民间另有一种说法,认为插艾、榕能使身体强健。

俗话说“插榕较勇龙,插艾较勇健”。

私塾里的学生,照例要在端什节送红包给先生作谢礼,先生则以一把扇子作为回礼。

铃木清一郎的《台湾旧惯冠婚葬祭年中行事》(一九三四年)记载,丧期中的家庭,端午节不包粽子,而是由亲友赠送,称之为“送节”。

丧家则以糖做为回礼。

而农家把称为“福金”的金纸来在竹竿上,插在间,据说可以防害而获丰收。

有些地方在端午节有作“咸茶”的习俗,就是用盐来腌紫苏叶和蕃石榴叶,据说可以当药茶,清除一切毒气。

日治时代的屏东县佳冬乡,还有在端午节这天打石战的习俗。

石战在佳冬地区已流传了数百年,每年到了端午节前几天,众人纷纷拳擦掌,准备打场硬仗。

石战以村落为单位,组织一如军队,并设有参谋长等职位。

组织一如军队,并设有参谋长等职位。

男人在“前线”掷石作战。

妇女则在后方负责运送石头。

战况激烈时,动辄造成伤亡。

战胜的一方可至战败的村子大肆吃喝一番。

战败的村民则落荒而逃。

若不幸被对方俘虏了,会被强迫脱裤处罚,当众羞辱一番。

这项奇特的习俗,据说可保一整年好运,所以佳冬人乐此不疲。

但是因为石战常造成严重的伤亡,再加上地方政府一再的禁止,遂在日治末期逐渐式微。

端午节,家家户户还有打“午时水”的风俗。

午时水指的就是端午节中午打上的井水。

据说午时水用来泡茶酿酒特别香醇,生饮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

有谚语道:

“午时洗目睭(眼睛),明到若乌鹙”,又说“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最富传奇色彩的午时水,则来自大甲镇砧山上的剑井。

传说井是当年郑成功插剑祷泉的地点,而自又相传鎑砧山盛产各种灵药仙草,于是剑井午时水的功效便被传说得神奇无比。

每年端午节,剑井旁边争没午时水的人总是挤得密不通风。

据说端午节正午对着井中仔细观看,还可以看见郑成功的那把影。

而看见剑影的人,这一年一定无灾厄。

划龙舟,台湾称为“扒龙船”。

据《民俗台湾》一卷六号上记载,日据时代士林的端午龙舟的习俗如下:

自五月初一起,就先到水边“迎水神”。

初五正午,即敲响锣鼓,扛起龙舟到河岸,途都有居民烧香礼拜。

俗语说:

“五月五。

龙船鼓,满街路”。

表示欢迎,称为“接龙船”。

赛过龙,还要于初十“,送水神”,并举行“谢江”的仪式。

台中南屯的头店,自清朝中叶,就有在开春后,穿木醒穿山甲的习俗。

光复后,这个习俗固定在每年的端什节举行。

犁头店在清朝,是台中最繁荣的地区,据说,这是因为当地位居穿七甲穴的缘故。

所以,当地居民每年端午都会穿上木屐,来回重踏地面,以期用巨大的声响震醒穿山甲。

目前,这项习俗已改采趣味竞赛的型式。

由四个人自组一队,穿上两条长木皮钉成的环木屐竞走。

卡卡的木屐声,确也震醒了犁头店居民们怀旧的情绪。

在节日食俗方面,台湾俗传端午吃桃、茄子及菜豆,可以健康、长。

俗话说:

“食茄吃到会摇,吃豆吃到老老”。

台式的粽子制法分为南北两种。

北部作法是米漏泡于水中,沥干后用油炒香,并君入五香粉、胡椒粉、酱油等调味料。

将米蒸熟后再用竹叶包裹填馅,再一次使人味。

也有人宜接用油将米粒炒至半熟,包裹真馅后蒸食。

南部的作法是用纯白糯米漏泡后加肉馅,以绿竹叶包裹,水煮至熟透。

因为制作方式有别,所以南北两地的粽子也风味各异。

北部的粽子有浓郁的五香胡椒味,南部的肉粽则带有淡淡的竹叶清春,各特色。

料的内容则有猪肉、香菇、虾米、花生、咸蛋黄、红葱头、栗子、蚝干等,随个人喜好增添。

苗栗地区的客家人过端午,也吃茄子及长豆、桃李等。

但这些食物所代表的意义则和南人有别。

吃子固然是取其长之意,吃李子则象征子孙繁衍,有人还认为可以预防中暑。

吃长豆是为不被蛇咬(因长豆形状像蛇)。

吃茄子则可预防蚊子咬(茄子客语叫做“吊菜”,而“咬”,土音为“ㄉ一ㄠ”,取其谐音)。

客家人包粽子还分碱粽及咸粽。

碱粽特别是用来祭祀的。

客家人过端午须准备四份牲醴,一付拜土地公,一付拜万善爷,一付拜附近的大庙。

而碱粽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祭品。

咸粽则分米粽及粄(粿)粽两种,纯粹用来解馋。

〖端午节诗词选〗

01.刘禹锡(七七二~八四二):

竞渡曲

沅江五月平堤流,吧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鬊鬣动,螮蝀饮汀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典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亨前水东注。

02.梅尧臣(作于一○四五):

五月五日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