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在线阅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71353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文学在线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儿童文学在线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儿童文学在线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儿童文学在线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儿童文学在线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童文学在线阅读.docx

《儿童文学在线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文学在线阅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童文学在线阅读.docx

儿童文学在线阅读

儿童文学在线阅读

  篇一:

儿童文学第一章

  儿童文学第一、二、三章测试

  1.根据儿童年龄特点与文学接受程度,儿童文学可分几种形态?

不同形态的文学各有何特点?

  2.从创作动机看,儿童文学作者可划分为哪些类型?

  3、怎样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

  4、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试举例说明、分析儿童文学的纯真美。

  6·儿童文学有哪三在母题?

试各举一例简述每个母题的特点。

  7、如何理解两种审美意识的协调作用?

  8文学批评和文学欣赏的关系怎样?

  9、儿童文学阅读指导的任务是什么?

  10、中国古代儿童文学包括哪几类作品?

  篇二:

儿童文学知识点集锦

  十三、儿童小说与儿童故事的异同

  

(1)相同:

同属叙事性文学体裁,都有人物、情节、故事。

  

(2)不同:

艺术追求和表现手法上有差异。

  1、儿童故事大都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比较客观地叙述事件的进程;儿童小说则可以有更多的主观情感注入作品。

  2、儿童故事的价值在于故事本身对儿童的吸引力,重视的是精彩事件的叙述结构;而小说的价值则在于人物和主题,重视的是典型人物的塑造和主题的深度。

  3、儿童故事讲究的是讲故事的技巧,诸如悬念、伏笔、呼应等;而儿童小说为要加强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效果,则必须更注意精雕细刻的描写。

换言之,故事是粗线条的;小说则是精细的。

  十四、儿童散文的艺术特征

(一)抒发着儿童认同的感情

  

(二)追求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意美

  (三)带有故事性的叙述方式

  (四)具有示范作用的语言表达

  十五、儿童科学文艺的发展

(一)、外国儿童科学文艺的兴起和繁荣

  科学文艺作为一种独立的体裁出现,虽然为时不长,但是把科学和文学结合起来却有久远的历史。

在古代,许多科学家就是文学家,文学家也是科学家,科学和文学没有明显的界限。

科学和文学常常结合在一起,二者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互不关联的。

  科学文艺的真正兴起还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19世纪。

  19世纪,由于工业革命的需要,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科学技术一方面给人们带来希望和欢乐,一方面也给人们带来苦恼和惊惶,人们开始考虑未来世界的状况,想象未来的科学还将给人类带来些什么样的结果。

在这种社会心态下,科学幻想小说便应运而生,并出现了一大批科幻小说作家和作品。

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1791~1851)所著的应用了科学知识,表现人类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科学幻想小说。

  

(二)、我国儿童科学文艺的产生和发展

  在我国,科学和文学的结合也由来已久。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就有许多关于动植物、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战国时记录成文、秦汉期间又加以增补的和北魏郦道元的,实际上都是富于神话色彩的古代地理书。

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的,总结记录了我国古代多方面的科学成就,也是一部文辞优美的科学散文。

明代李时珍的,既是一部药典,也是一部文学书,清新流畅,颇有文采。

至于明代小说中的“龙宫探宝”、孙悟空上天入地的故事,自然更带有科学幻想的色彩。

  我国科学文艺作为一种独立的体裁出现,是在20世纪初,从译介外国优秀作品开始的。

最早介绍到我国的是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对我国科学文艺产生很大的影响。

  “五四”时期,启蒙主义者高举“科学”“民主”的大旗,使科学进步受到社会的重视,学校教材中也输进了民主与科学的内容。

这又为我国科学文艺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

于是,便产生了儿童文学的新品种——儿童科学文艺。

  鲁迅写了、、等科学小品。

茅盾译写了威尔斯的短篇小说,题名为,并冠以“科学小说”名称。

又译写了科幻小说、科学小说等,还撰写了一些科学小品。

  在外国作家及其作品的影响下,在鲁迅和陶行知的倡导下,30年代,我国现代科学文艺的翻译和创作曾相当活跃。

  40年代初,开始有人写科幻小说。

1940年出版的是我国最早的科幻小说集,作者是顾均正。

我国科学文艺的真正发展,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50年代中叶,党中央提出“繁荣儿童文学创作”和“向科学进军”号召后,我国的科学文艺创作也进入了繁荣时期,作品的数量、品种明显增多,创作水平大大提高。

老一辈科学文艺作家高士其、董纯才、顾均正、贾祖璋等焕发了青春。

一大批有才能的年轻科学文艺作者,出版了不少科学诗、科学童话、科幻小说和科学小品集。

  十六、儿童科学文艺的艺术特征

  1、严格的科学性与生动的文学性相统一

  儿童科学文艺的科学性,指儿童科学文艺以科学实验为依据,揭示事物的本质,并符合事物之间相互作用之规律的特性。

儿童科学文艺涉及到的科学知识要准确无误。

而严格的科学性,也就成了儿童科学文艺最显著的特点。

  文学性是传播科学知识的良好手段,它帮助作者将科学本身的奇妙和动人之处生动、形象、富于情趣地展示在小读者面前,将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的形象,将一些枯燥呆板的事物说得饶有情趣,将一些深奥难懂的道理说得浅显明白,让小读者在感受乐趣的同时获得知识,激发他们探求世界奥秘的兴致。

文学性的高低,往往是儿童科学文艺作品质量、价值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大力提高作品的艺术性,是当前儿童科学文艺创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2、客观性与幻想性相结合

  儿童科学文艺的客观性指的是在重视作品的艺术表现的同时,应该尊重科学事实,客观地分析、描绘科学知识,塑造文学形象。

即使是幻想的科学内容,其幻想也应当符合科学的逻辑。

因此,客观性是科学文艺的重要原则。

  3、教育性与趣味性相交融,具有鲜明的思想性

  儿童科学文艺的教育特性是指儿童科学文艺作品在蕴涵丰富的科学知识的文学叙述中,表现出某种哲理和精神。

  总之,儿童科学文艺的科学性和文学性、客观性与幻想性、教育性与趣味性,是有

  机结合、水乳交融的整体,它们共同构建了儿童科学文艺的独特景观。

十七、儿童戏剧的特点(缺失)

  儿童戏剧文学的特征:

  参考一:

  I、主题意蕴(积极、鲜明、浅显、集中、易于理解和接受)

  II、戏剧结构(1、剧情安排要适合儿童的接受能力。

2、戏剧冲突要集中可信3、结构单纯、紧凑,故事性强)

  III、人物塑造(于戏剧冲突中运用戏剧语言塑造真实可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IV、语言特点(1、浅显易懂、富有儿童情趣。

2、鲜明的动作性。

3、与儿童的接受能力相适应)

  参考二:

  结构单纯,线索明晰

  情节生动,故事性强

  动作性突出,富有儿童情趣

  人物性格个性化,语言简洁口语化

  儿童戏剧文学的艺术特征:

  

(一)主题积极明朗,题材选择、戏剧冲突、情境设置符合儿童接受能力

  少年儿童的身心正处在一个迅速成长的阶段,无论是知识、智力和识别是非的能力都还比较低下,思想、情感、个性、道德观等都还很不稳定。

因此儿童戏剧文学的主体要积极明朗,健康向上,便于儿童理解,利于儿童成长。

  儿童剧不论写何种题材,一是要注意不同年龄段儿童观众的审美心理特征,二是在内容的表达和情节安排上,要注意适应儿童的生活经验、知识范围和感受能力。

  戏剧冲突是戏剧表现社会生活的基本手段,是戏剧艺术的生命,“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这一创作规律同样适用于儿童剧。

儿童剧对于戏剧冲突的选择,对于戏剧情境的设置,同样要考虑不同年龄儿童的特点,也就是戏剧冲突要在他们的生活经验范畴和审美期待视野之中去展开。

  

(二)塑造真实可信、个性鲜明的舞台形象

  儿童剧同样要致力于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通过戏剧的矛盾冲突来展现人物的形象。

儿童剧中的人物性格特征必须鲜明,人物形象必须鲜活感人。

  (三)结构单纯、紧凑,故事性强

  故事性,主要是指剧本里核心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整个过程。

儿童剧在结构上主线宜单纯,各个环节的衔接要紧凑,层次应清楚,情节要求曲折起伏、疏密相间、引人入胜。

  (四)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创造浓郁儿童情趣

  儿童戏剧文学的人物语言——台词,要求精练、性格化,并富于动作性。

还须有浅显易懂、短小活泼、富于情趣、符合儿童口语习惯等特点。

可利用道具、场景设计来体现儿童情趣。

  十八、儿童影视的舞台呈现特点

  

(一)儿童影视艺术的造型元素

  ⒈蒙太奇结构

  儿童影视作品的生活画面和形象显现,都是通过镜头的组接构成的,因此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的基础。

  ⒉光影、色彩与声响

  作为极为重要的三个造型元素。

通过布光和用色,让画面效果透露出创作者的意图,可以使剧情内容和形象特征在光影和色彩造型中得到强化。

除了语言和音乐以外的所有声音统称为音响,恰当的使用可以增强影视的真实感。

⒊音乐

  儿童影视作品的音乐是以文学剧本为基础而进行创作的,因此,音乐形象需要融于整个银幕、屏幕之中,对一部影视具有深化主题、抒发情感、塑造形象、营造气氛等多种功能。

  ⒋表演、服装、场景、道具

  

(二)儿童影视艺术的叙事元素(略讲)

  造型展现空间的一切,给视觉提供可以捕捉到的美感信息,而叙事表现更多的时间内容,拓展着想象的边界。

  儿童影视艺术的叙事内容很多,从故事结构的编排到人物性格的塑造、人物语言的运用,以及影视画面在整个叙述过程中所呈现的风格、节奏等,都是造成一部儿童影视作品感人肺腑的内在因素。

  ⒈开头简短而有吸引力⒉情节、人物、对话⒊结尾

  十九、儿童影视的基本类型:

  

(一)儿童故事片

  儿童故事片指通过演员表演,表现儿童多方面生活的影片。

  儿童故事片按风格可分为喜剧片、惊险片;按表现内容可分为生活片、童话片、科幻片等。

  

(二)美术片

  美术片是指运用各种美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展示环境、表现故事情节的影片。

美术片的审美特征:

色彩鲜艳、造型夸张、机智有趣;节奏快、动感强。

  美术片又可分为动画片(卡通片)、木偶片、剪纸片、折纸片四类:

  二十、儿童欣赏方式的特殊性:

  图画性和视觉性,听觉性和重复性,引导性。

  儿童文学欣赏方式的特殊性:

偏重于直观感受;易于感情投入,进行二度创作;善于模糊解读;拙于鉴别评判;富于创造性。

二十一、儿童文学批评的性质、意义与标准

  

(一)儿童文学批评的性质

  儿童文学批评是以儿童文学鉴赏为基础,在一定的儿童文学理论指导下,对儿童文学作家作品及有关文学现象进行判断(分析、评论)的实践活动。

它是一种美学的批评,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具有自身特点的科学研究活动。

  

(二)儿童文学批评的意义

  1、对作家来说,儿童文学批评对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具有指导作用。

一方面,帮助作家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作品,总结创作经验,从而提高创作的自觉性。

另一方面,又将社会的评价、小读者对作品的褒贬反馈给作家。

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文学批评,能有助于作家发扬优点,克服不足,认清创作方向,提高创作水平,有助于儿童文学创作的繁荣。

  2、对读者来说,儿童文学批评有利于读者鉴赏水平的提高。

  3、有利于儿童文学理论的建设。

  (三)儿童文学批评的标准

  儿童文学品评的标准就是用以评价和衡量儿童文学作品的尺度。

从儿童读者的角度要求作品,一般有两个最基本的要求,即“有益”与“有趣”。

“有益”主要是就作品的审美效果而言的;“有趣”主要是指适合儿童审美心理,富有儿童情趣,让儿童乐于阅读。

这两者是紧密联系的,只有儿童感到“有趣”,乐于阅读,才谈得上“有益”。

内容“有益”,却没有趣味,不能引起儿童阅读兴趣,作品中潜在的价值也无以发挥。

  “有益”

  1真实性标准:

看作品是否真实反映社会生活。

  2、教育性标准:

看作品是否有利于儿童美好道德情操的培养、知识面的拓展和求知欲的激发。

  “有趣”

  1、趣味性标准:

看作品是否具有儿童情趣;是否与读者的年龄阶段相吻合。

  2、形象性标准:

看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否鲜明、生动。

  3、形式美标准:

看作品是否具有形式美。

  二十二、中外儿童文学的特点:

儿童本位的创作宗旨;题材的多元化和多元故事结构;符合儿童价值取向的典型人物和群体肖像。

  二十三、儿童文学的作者

  

(一)作者的条件

  

(1)应具备的特殊条件:

  1、对儿童的爱心和责任感

  爱心和培养儿童完美人格,发展他们文明素质的社会责任感紧密联系起来。

安徒生:

“我用全部感情和思想来写童话。

  2、要有独特的生活积累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生活敏感区,一般地说,儿童文学作者的生活敏感区应该是少年儿童的生活领域,他们在这个生活天地里,应有特别深入的体验,特别强烈的感受,特别幽微的洞悉。

  3、要有特殊的审美意识

  在儿童文学作者的创作心理中普遍共存着两种审美意识,一种是作者自我的成人审美意识,另一种是来自接收者的儿童审美意识。

提高、深化和引导儿童审美意识往成熟方向发展,并保护、调动儿童审美方式的积极性。

  4、特殊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想象力、幽默)

  篇三:

儿童文学书目

  让经典伴随我们成长——穿越儿童文学的浪漫密林(四大版块)

  版块一:

校园与成长

  1.:

出版于1981年

  作者:

日本黑柳彻子。

这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叙述:

豆豆刚上一年级就被学校开除了,因为她对有桌盖的课桌很感兴趣,课上不停地把桌盖打开,关上;她随意离开座位;还大声和教室屋檐下的燕子交谈……搅得本班和邻班无法上课。

于是妈妈把豆豆转到“巴学园”。

初次见面,校长让豆豆讲讲心里想说的话,豆豆颠三倒四一连说了4小时,校长始终认真倾听,并告诉豆豆以后就是巴学园学生了。

这是所特殊而有趣的学校,教室是淘汰的旧汽车;上课时没有固定的座位;课余,老师带孩子们散步,在散布中告诉他们很多生物、历史知识;校长要求孩子们的午饭里有海里的东西和山里的东西;学校经常组织有趣的活动,如“野营”、“试

  胆量”等。

在巴学园里,豆豆和其他孩子以极大的兴趣在这里学习和生活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毁灭了这座可爱的学校。

  2.:

发表于1962年

  作者徐光耀(1925~)。

这是一部讲述抗日小英雄张嘎的成长故事。

13岁的张嘎和奶奶住在白洋淀边上。

日本鬼子大扫荡后,八路军侦察排长钟亮住在张嘎家养病,他给张嘎削了一把木头手枪。

不料,敌人抓走了钟亮,杀害了奶奶。

第二天,张嘎就进了城,想偷鬼子一条枪去参加八路。

路上,他用枣树枝的硬刺扎坏了一个“狗汉奸”的自行车,没想到这个“狗汉奸”竟是八路军的侦查英雄罗金保。

罗金保把嘎子带到游击队,当了一名小侦查员。

嘎子生性调皮又报仇心切,常犯错误。

有一次,他从鬼子那里缴获了一把小手枪,却没舍得上交;嘎子用心爱的木头手枪和胖墩打赌,怕输就咬了胖墩一口,被笑话后还把人家的烟囱堵了……后来,嘎子终于用计协助八路军消灭了敌人,救出了钟亮。

作为奖励,区队长正式把那把手枪发给了嘎子。

小说问世不久,即被译成英、朝、德、印地、泰国等文字,流传颇广。

1963年被改编成电影后,更传遍全国,成为一部“红色经典”。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成长的一代少年儿童没有不知道小兵张嘎的。

  3.:

写于1923~1925年

  作者冰心(1900~1999)。

1923年冰心赴美留学期间把在旅途和异邦的所见所思写成书信体的儿童散文寄回来,结集为。

是儿童文学史上的典范之作,冰心以诗一般的笔调,颂扬童心、母亲和自然,显示了她的“爱的哲学”观。

这是一部书信体的儿童散文,共29篇。

在这部散文集中,作者描绘了大自然美丽如画的风光,抒发了对祖国、对家乡、对母亲的爱,表达了对人生对世界的顿悟。

笔调流畅明丽,语言优美抒情,感情真挚动人,有广阔的情趣,有哲理的色彩。

整部作品充满诗情画意,闪烁着平等、博爱、个性发展的人道主义光辉,奠定了中国儿童散文的基石,陶冶了几代少年儿童的心情。

  4.:

发表于1886年

  作者:

意大利亚米契斯。

这是一部日记体儿童小说,讲述了三年级小学生安利科在学校、家庭、社会上的所闻、所见、所感。

内容涉及的方面很广,人物包括各个阶层,更多的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如卖炭人、小石匠、扫烟囱的小孩等。

作者以一个启蒙教育家、人道主义者的心去感受和发现凡人小事中的人性美。

如:

安利科的父亲不让他当着小石匠的面弹掉小石匠留在椅子上的石灰;安利科的驼背小朋友来做客,父亲偷偷换掉了墙上的驼背小丑画像……小说以爱为主体贯穿始终,把上百个独立成篇的故事联成一体,构成一股撼人心魄的力量。

作者笔触细腻,朴素、清新、而又文彩流溢,具有浓郁的抒情性,读来感人肺腑。

是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

  5.

  作者董宏猷(1950~)。

这部梦幻体小说展示了一百个不同年龄、民族、家庭背景的中国孩子的梦。

作品中的儿童梦大约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乐观、有趣、奇妙的梦。

如表现儿童幻想的、等;表现儿童对神秘大自然的向往和对科学发明的幻想的、、等;表现儿童纯真天性的、、等。

另一种是曲折反映当代儿童各种心理压力的梦。

如反映儿童逆反心理的、等;表现儿童心理阴影的、、等;表现社会阴暗面的、等。

小说上及太空,下达深海,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表现了儿童自由无穷的想象力,也真实反映了当代中国孩子的生存状态和深层心理。

小说出版后引起读者和评论界广泛关注,曾获中国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6.:

发表于1876年

  作者:

美国马克?

吐温(1835~1910)这部长篇小说描写:

爱逃学、爱搞恶作剧的男孩汤姆有一天和好友哈克在墓地目睹了一起杀人案。

惊恐的两个孩子发誓决不讲出去,在惊恐和良心的折磨下,汤姆病倒了。

病好后,汤姆和两个小伙伴离开了讨厌的学校去了一个小岛当“海盗”,他们尽情嬉戏,玩得很快乐。

终于他们开始十分想家,而这时镇上的人以为这三个孩子死了。

  正在给他们举行葬礼时,汤姆等人突然出现,一时成为同学们眼中的英雄。

不久,法庭审理墓地杀人案,好人被凶手诬陷为杀人犯,要被处以死刑。

经过矛盾与挣扎,汤姆勇敢地揭露了杀人犯。

然而杀人犯逃跑了,汤姆又开始了恐惧与冒险……小说成功地刻画了汤姆这个具有活泼自然的天性,充满好奇心、好胜心,富于冒险精神、聪明机智的儿童形象。

文中细腻的、富有个性的儿童心理描写历来倍受称道,成为儿童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

  7.:

发表于1884年

  作者:

美国马克?

吐温(1835~1910)这部长篇小说是的姊妹篇,讲的是汤姆的好朋友哈克的故事。

哈克被一个寡妇收养,寡妇和她的姐姐华森小姐一心想把顽劣的哈克训练得文雅有教养,很令哈克痛苦。

而哈克的父亲则要么好像没有这个儿子,要么百般虐待他。

一天,河上飘来一只无主的划子,哈克很欣喜。

他打死一头野猪,用野猪血设计了一个假象,使所有人都以为他被强盗杀了,随后哈克乘划子逃走,十分惬意。

后来,哈克在岛上意外地遇到华森小姐的黑奴吉姆,吉姆告诉哈克华森小姐要卖掉他,所以他冒死逃出来。

于是哈克和吉姆结伴而行……作者以哈克和吉姆的友谊来反对种族歧视,以唤醒人类的良知。

小说语言通俗、简练、口语化,表现了作者把握儿童语言的高超艺术功力。

小说对美国英语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海明威曾经赞誉道:

“全部现代美国文学都起源于马克?

吐温的一本书,名叫。

  8.:

出版于1880年

  作者:

瑞士斯佩丽,生于1827年。

这部长篇小说讲了女孩海蒂的故事。

爱尔姆是个奇怪的老头,他独自居住在山上,性情孤僻。

有一天他的孙女海蒂突然被送来,原来海蒂的父母已经去世。

从此,海蒂的天真、懂事及对大自然独特的感受力感染了孤僻的爷爷,他们相处得很愉快。

海蒂还和放羊娃彼得成了好朋友,在大自然下快乐成长的海蒂长得活泼又健壮。

海蒂8岁时,被爱慕虚荣的姨妈强行送到富人家里作残疾女孩克拉拉的伴读,严酷的家教和强烈的思乡使海蒂患上梦游症,每天夜里她都在梦中打开大门,梦见回到家乡。

在医生的建议下,海蒂被送回爷爷身边。

后来海蒂的朋友克拉拉也到海蒂家疗养,大自然新鲜的空气和海蒂的友情终于使克拉拉战胜病魔站了起来。

瑰丽的自然美和温馨的人情美是这部小说的突出特色。

这部小说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各国,并被拍成电影和电视连续剧,深受人们欢迎。

  9.写于1951年

  作者:

美国塞林格(1919~)书中有一个有名的场景: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

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

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

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

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这是16岁的主人公霍尔顿所能想象的出的最好的生活了。

书中他处在五十年代美国的,作为一个“垮掉一代”的一分子,霍尔顿经历了一系列荒唐堕落的生活后,最终梦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经过30多年时间的考验,证明它不愧为美国当代文学中的“现代经典小说”之一。

大多数中学和高等学校已把它列为必读的课外读物,正如有的评论家说的那样,它“几乎大大地影响了好几代美国青年”。

英国人最喜爱的20世纪20本经典小说中,荣登榜首。

  10.

  作者:

子敏(1924~),本名林良,台湾著名儿童文学家、散文家。

祖籍福建,在台湾从事报业、出版工作长达56年。

著有散文集、等八部。

他对儿童文学一往情深,也因此享有中山文艺创作奖、信谊基金会幼儿文学特殊贡献奖、金鼎奖终身成就奖等荣誉。

本书是一本父亲写家庭的散文集。

作者文笔幽默风趣、生动有力。

如写小白狗斯诺“蓬松的白毛里?

藏着很多空气?

,看起来非常健美,可是一下水,白毛贴身,看起来像一只白老鼠,简直可以放在孩子的铅笔盒里”。

诸如这种简明有趣的句子俯拾皆是,是儿童文学中最成功的白话文。

写了小女儿玮玮拒绝当“电视孤儿”的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招数;和写尽了都市人对乡野的喜悦和忘我境界;其他如、等篇也都是谐而不谑,把全世界都会写得“大”写得恰到好处……在这个“代沟”的时代,应该推广到每个家庭去,它充满了生活情趣、儿童情趣和每个人都应有的爱心。

  11.“淘气包马小跳”系列

  杨红樱,四川儿童文学女作家,杂志社副编审。

所著“淘气包马小跳系列”、“杨红樱校园小说系列”、“笑猫日记系列”已成为当下品牌图书,共发行1500多万册。

“淘气包马小跳系列”是杨红樱创作的儿童小说系列。

包括、、、、、、、、、、、、、共十四部校园小说。

作品诙谐幽默、快乐有趣,通过描写一群调皮孩子的校园生活以及他们和家长、老师、同学的故事,映射当代儿童的生活现实与心理现实,深情呼

  唤张扬孩子的天性,舒展童心、童趣,探析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之间的隔膜、误区,倡导理解、沟通,让孩子拥有健康、和谐、完美的童年。

  12.“非常小子马鸣加”系列:

出版于2007年

  郑春华,上海儿童文学女作家,在儿童文学创作领域成绩卓著。

著有、、等多部作品,曾荣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非常小子马鸣加”系列包括、、、、。

这一系列作品是专为低年级学生创作的儿童生活故事。

作品选取了一个个充满想象力和生活情趣、同时又贴近当下儿童生活的细节,塑造了一个聪明、机灵、顽皮、充满奇思妙想的小男生的形象,在以一份难得的童心充分体现童年时代纯粹快乐的同时,也以一份母亲的敏锐和爱心揭示了进入小学的儿童必须面临的不适应、不协调、不确定等种种成长中的“痛”。

  13.

  作者:

曹文轩(1954~),著名作家北京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