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六讲社会互动下的市场供给和厂商行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6980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第六讲社会互动下的市场供给和厂商行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6第六讲社会互动下的市场供给和厂商行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6第六讲社会互动下的市场供给和厂商行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6第六讲社会互动下的市场供给和厂商行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6第六讲社会互动下的市场供给和厂商行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第六讲社会互动下的市场供给和厂商行为.docx

《6第六讲社会互动下的市场供给和厂商行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第六讲社会互动下的市场供给和厂商行为.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第六讲社会互动下的市场供给和厂商行为.docx

6第六讲社会互动下的市场供给和厂商行为

6、社会互动下的市场供给和厂商行为

6.1供给的创新和模仿

传统经济学对厂商供给和市场供给的界定

我们已经讲到传统经济学对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的关系的界定,并讨论了引入他人影响后的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

和把市场需求界定为个人需求的加总相类似,传统经济学对厂商的供给和市场(或某一行业)供给间关系的界定是:

加总所有厂商的供给可得到市场供给。

在直角坐标系中来讨论价格与供给的关系,则可以说,将各个厂商的供给曲线按水平方向加总,就得到市场供给曲线。

当然,如果各个厂商的供给既定,那么加总它们得到市场供给曲线的确显而易见。

而我们在这里关心的是,各个厂商的供给是怎样形成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存在着怎样的社会互动?

创新活动

可以观察到某些按照传统工艺生产传统产品的厂家。

在一个思想实验模型中,也可以设想这样一种情景:

各个厂家的一切技术和产品都是从久远的年代传承下来的,这里既没有创新,也没有厂商间的模仿和学习。

不过,在现代经济中,我们观察到的大量的厂商的供给,都是和创新或相互间的模仿相联系的。

熊彼特是将创新引入经济活动分析,进行了开创性研究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

他指出了传统经济学的静态性质。

在这种经济学模型中,经济活动是周而复始地在同样的轨道中运行。

他认为有必要把创新活动引入经济分析。

所谓创新,概括地说,是指实现经济要素的新组合。

他归纳了创新或新组合的五种情况:

(1)采用一种新产品或一种产品的某种新的特性;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这种方法是在经验上尚未通过鉴定的;

(3)开辟一个新市场;

(4)取得或控制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

(5)实现一种新的产业组织。

熊彼特把实现创新组合的人称为“企业家”。

在他看来,并不是任何一个投资者、经营者、管理者都是企业家,当这些人不实现要素新组合的时候,他们便不是企业家。

(1921/1990,第73、83页)

熊彼特指出,实现新的组合是一个特别的过程。

这一过程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当人们超出了其熟知的情况,面对未知的条件时,存在一系列困难。

这些困难包括:

(1)在习惯的渠道之外,个人没有了解得非常准确的供决策之用的数据和行动规则;

(2)由于习惯的作用,人们在心理上不愿意去做那种不熟悉的事情;(3)社会环境对想做新事的人存在负面的反响。

人们在应对这些困难时的行为是不同的。

许多人不愿为克服这些困难而承担风险,能够超越常规的需要而具有的自由心灵和创新能力是稀缺的,而且在人们之间的分布不是平均的。

(1921/1990,第87-96页)所以企业家是先行者。

创新活动固然如熊彼特所强调,和个人特征(心理和能力的)有关,但是一些更富有启发的研究发现,创新绝非是一种个人孤独的行为,而是通过复杂的社会过程来实现的。

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使用者的建议、技术开发者和投资者的互动、研究者之间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交流,都发挥着作用。

麻省理工学院的艾里克·冯·赫波教授主持的一项有关创新源泉的研究发现了创新源泉的多元性。

他指出,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假设是,产品创新是由产品制造商进行的。

但是他主持的研究发现,这个基本假设常常是错的,创新过程是分布在使用者、制造商、供应商和其他人之中的。

在某些领域,创新的使用者做出大部分创新;而在其他一些领域,与创新有关的部件和原材料供应商是典型的创新源泉;在另一些领域,通常意义上的知识掌握者和产品制造商确实是典型的创新者(Hippel,1988)。

表6.1概括地展示出赫波教授的研究结果。

表6.1

创新的

功能源

泉数据

 

 

 

创新

开发

 

样本创新形式

使用者

制造商

供应商

其他

缺损(数量)

总计(数量)

科学仪器

77%

23%

0%

0%

17

111

半导体和印刷电路板流程

67

21

0

12

6

49

Pultrusion流程

90

10

0

0

0

10

铲土机

6

94

0

0

0

16

工程塑胶

10

90

0

0

0

5

塑胶添加剂

8

92

0

0

4

16

工业煤气使用

42

17

33

8

0

12

热塑性塑料使用

43

14

36

7

0

14

电信终端设备

11

33

56

0

2

20

资料来源:

Hippel,1988,第4页。

从表6.1中看到,在科学仪器、半导体和印刷电路板流程、Pultrusion流程的创新方面,主要源泉是使用者;在铲土机、工程塑胶、塑料添加剂方面,制造商是主要创新源泉;在电信终端设备方面,供应商起了更大作用。

《区域优势》通过比较美国西部的硅谷东部的128公路沿线的高技术产业区的发展,强调了研究和开发人员之间的非正式网络在创新中的作用。

(Saxenian,1994)

模仿与市场供给

法国人加布里埃尔·塔德是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先驱人物之一,是对创新的扩散进行了奠基性研究的学者。

他在对社会发展的研究中强调,发明和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行为。

1903年,他出版了一部名为《模仿定律》(TheLawsofImitation)的著作。

他所说的模仿,是指个体对其他个体的创新行为的仿效和学习。

他在这部著作中想讨论清楚的问题是:

“在一个社会中,假如同时有一百项创新以语言、虚构的想法或工业过程等形式出现,为什么只有十项可以传播而其他九十项却被遗忘?

”他提出的“模仿定律”的基本内容是,一项创新和已被接受的观点越接近,这种创新被采用的可能性越大。

他观察到,一个创新被采用的速度通常遵循以时间为横轴的S形曲线变动。

塔德的研究在其著作发表四十年后才被继承和发展,这个领域的研究到目前为止以扩散研究为名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

(罗杰斯,2002,第二章)

对创新行为的模仿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生产、消费活动都存在类似活动。

当然,在不同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模仿的社会机制存在差异。

厂商在生产和供给中的模仿只是模仿行为的一个特定方面。

企业家创新的成功会引发其他厂商的模仿或学习。

作为模仿者的厂商,他不承担创新的风险,并且可以对先行者的经验加以总结和分析,因而其成本也有可能因为经验的增长而较低。

如果没有其他阻碍新厂商进入该行业的障碍,这将导致供给的加速扩大。

通常,一项成功的创新引发其他厂商模仿供给行为的规模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创新厂商的赢利水平。

赢利水平越高,模仿的激励越强;

(2)创新产品的潜在市场规模。

潜在市场规模越大,引发模仿的可能性越大;

(3)进入资金规模与资金供给状况。

进入新行业所需最低资金规模越大,资金筹措难度越大,模仿的可能性越小;

(4)技术障碍。

创新厂商之外的其他厂商获得生产新产品的技术障碍越小,模仿的可能性越大;

(5)是否存在进入新行业的制度障碍。

如果存在这种障碍,其他厂商的模仿将受到抑制。

创新厂商自身的生产扩张和其他厂商的模仿引起的供给扩张导致的市场供给变化见图6.1。

图6.1模仿导致供给的变动

 

在图6.1中,S1表示开发出新产品的厂商最初的供给曲线。

由于没有其他的厂商能够生产同样的产品,因此,创新厂商的供给曲线就是市场供给曲线。

假定价格为P1,这时相应的供给数量是Q1。

在没有他人模仿的条件下,创新厂商通过自身经验的积累,将会使技术得到改进,从而导致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在图中,表现为从S1右移到S2,和价格P1相应的供给数量增加到Q2。

现在假定出现了模仿者,模仿者的进入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供给,在图中表现为供给曲线进一步向右移动到S3。

这时和价格P1相应的供给量增加到Q3。

人际关系网络与技术扩散

案例:

I镇电热电器厂发展中的模仿与开发

  I镇电热电器厂的前身是一家乡镇砂轮油石厂,该厂建于1975年。

此后,该厂多次抓住机会转产开拓新产品,发展成一家生产电热电器的企业。

  

砂轮油石厂的创办

  江苏省I镇MQ村的农民有养蚌的传统,C市地区的农民常到这里买蚌种珍珠,双方关系密切。

70年代初,该村一些农民注意到C市建有油石厂,技术不复杂且有利可图,于是在1971年,由几个队干部带领,办起一个精磨油石厂。

原料(大块油石)购自邻近市、县。

在厂内,大块油石被切割成小块,然后卖给使用油石磨刀具的机械厂。

办厂第一年即盈利6千元,农民们很高兴。

  1975年,在江苏社队企业取得较迅速发展的形势下,I镇(当时是人民公社)领导有了办厂意图。

当时,公社负责工业的领导找到MQ村办过油石厂的顾××,一起到无锡八士乡砂轮油石厂进行了考察。

而后,公社决定办一座砂轮油石厂。

  1975年12月动工,建了一座窑和十几间房,1976年10月投产。

在生产中,烧结是一个主要环节。

虽然当地一些农民有烧砖瓦窑的经验,但由于烧结砂轮油石要使用高温窑(1300℃),为在技术上不出偏差,该厂遂从邻近的C市请来老师傅进行指导,解决了技术上的问题。

  转产远红外元件

  70年代末,随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城市国营企业生产渐趋正常。

这对I镇砂轮油石厂造成很大冲击。

一方面,砂轮油石厂的原料至少部分来自生产不正常的同行业国营企业,这些企业的生产一旦恢复正常,像先前一样购到原料就不可能了;另一方面,I镇砂轮油石厂的产品质量还没有稳固的社会信誉,国营企业生产正常后,许多客户都转而到国营大厂去购买,该厂产品销售成了问题。

 1979年,该厂生产处于停顿状态,有一半工人走掉了。

  这时,供销科长徐某从X市硅酸盐研究所的朋友那里了解到,为了节省能源,中央有关部门做出规定,凡属电加热设备,都要使用远红外加热器。

他还了解到,生产油石的原料金刚砂,以及主要设施烧结窑都可以利用来生产远红外元件,所以砂轮油石厂转产并不很困难。

所缺的是技术。

  依靠朋友帮忙,他从×市硅酸盐研究所、×市电子元件23厂获得了技术帮助。

当砂轮油石厂领导做出转产决定后,徐又从×市请来一名工程师作技术指导。

  1980年,I镇砂轮油石厂更名为远红外元件厂。

这是该厂发展中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从此走上了生产较高技术含量产品的道路。

  生产范围的进一步扩展

  1981年,当该厂生产的远红外加热器推销到×市锅炉厂时,对方表示需要中高温加热器,而远红外加热器属低温加热器,锅炉厂还提供了他们对生产中高温加热器的初步设想和产品样本,样本来自日本。

在×市硅酸盐研究所的帮助下,该厂经过一年努力,生产出HDO型低电压高温红外线加热器。

该产品获1983年度“市重要科技成果奖”。

产品投放市场后,销路良好。

  由于高温红外线加热器已超出远红外元件生产的范围,并展示出该厂新的发展方向,因此,该厂改名为I镇电热电器厂。

供销科长徐被提升为副厂长。

  1983年4月,徐副厂长等人在×市参观展览会时,看到一件外国展品--履带式加热器。

这种能改变形状的加热器立即引起他们的注意,因为用户已经提出了加热器形状不能改变的问题。

  与此几乎同时×市锅炉厂的人也正想开发履带式加热器,寻找生产合作者。

  两家本来就有老关系,合作的想法一拍即合。

两家共同组织了一个研制小组。

研制小组的工作又通过朋友关系得到Z市三磨所、×市材料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帮助。

一年后,研制出LCD型履带式加热器。

  1984年9月,“第一界国际焊接展览会”在杭州开幕。

I镇电热电器厂的LCD型履带式加热器参加了展出。

展览会后,该产品迅速得到许多用户承认。

1986年,该产品被评为市优良产品。

  1985年,该厂在生产常规热处理控制设备的基础上,又争取到研制微机群控热处理设备的机会:

L市矿山机械厂热处理分厂的厂长到中央某部委争取到三个研制项目,但本身无力全部完成,准备转包出去。

徐厂长和热处理分厂厂长相识,并有友好交往关系。

有这层关系,再以该厂生产的常规热处理控制设备的良好质量为技术依托,该厂承包了“电炉群控”的研制项目。

为了克服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该厂通过X市朋友的介绍,到北京聘请了铁道科学研究院的三名技术人员来协助研制。

1986年完成了研制任务,开发出DVK-A.B型电脑温控设备。

  1987年,在“北京-埃森国际焊接展览会”上该产品获得好评。

此后,它陆续获得县、市、部科学技术奖。

  电脑温控设备开发成功,使该厂的社会知名度大大提高。

随着该产品市场的扩大,其他补充性产品(如履带式加热器)的市场也连带扩大。

此外,知名度的提高,也促进了其他产品的销售和生产。

(本案例摘自马戎、王汉生、刘世定主编:

《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历史与运行机制》(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6.2引入模仿行为的市场均衡

模仿行为在影响供给的同时,也影响着供给和需求的均衡位置。

先考虑需求不变时的情况。

由于模仿行为的介入推动了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因此,新的供给曲线和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的交点将决定一个较低的均衡价格水平和较高的均衡供给数量。

见图6.2(a)。

我们再考察需求变动时的情况。

在现实中不时可以观察到这样的情景:

需求的扩大导致价格的上升,上升的价格给厂商一个乐观的信号,这一信号不仅诱使已经提供产品的厂商扩大供给,而且诱使新的模仿者进入并导致供给进一步扩张。

这时形成的新的均衡价格将低于需求最初扩大而供给尚未来得及增加时的均衡价格水平,但是比需求变动之前的价格水平是高或者是低,则取决于需求和供给各自扩张的程度。

见图6.2(b)。

在图6.2(a)中,模仿行为介入前的均衡价格由供给曲线S1和需求曲线D决定,为e0,均衡数量为q0。

模仿行为使供给曲线右移到S2,它与未发生变动的需求曲线决定了一个新的均衡价格e1和新的均衡数量q1。

新的均衡价格e1低于e0,而新的均衡数量q1大于q0。

在图6.2(b)中,需求由D1扩大到D2而模仿者尚未来得及进入时,均衡价格由e0提高到e1,均衡数量由q0增加到q1。

当模仿行为使供给曲线由S1移动到S2后,价格由e1下降到e2,均衡数量增加到q2。

在图中,e2不仅低于e1,而且低于e0。

事实上,e2究竟是否低于e0,要取决于S2和D2的具体特点。

前面我们曾讨论过从众压力在需求扩张中的强化作用。

这种强化作用下需求的急剧扩张常常诱致厂商大规模模仿行为的出现。

从众需求和模仿供给的联合作用会导致市场的剧烈变动。

6.3成本

为什么创新活动是一种稀缺性很高的活动?

许多厂商为什么会选择模仿?

为什么价格上升会带动供给?

这些问题的回答都和成本-收益有关。

作为基本的分析框架,抽象而言,成本是主体为了实现一定目标而付出的代价,收益则是目标的实现给主体带来的效用(满足)。

在现实活动中,成本、收益都有其具体形态。

谁的成本?

为何付出的成本?

在考察成本的时候,我们首先要问:

这是谁的成本?

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常常因为受到忽视而把事情弄得模糊不清。

比如我们到企业调查,看到财务报表有成本项目,于是便认为企业的成本就是这样了。

然而如果我们问,报表上记录的是经营者的成本,还是出资者的成本?

那么我们会发现,给出一个准确的回答并不是太容易。

然而,只有首先弄清我们所说的成本是对谁而言的,才能利用成本工具进行分析。

我们会看到,从事同样的活动,不同的人对于如何考量他们的成本可能是不同的。

另一个基本问题是:

为什么付出的成本?

成本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付出的代价。

如果不知道目标是什么,那么便无法谈论成本。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活动不一定有目标。

比如呼吸,是一种自然的生理活动,并不是被目标所引导,这时,我们便不能说因呼吸而耗费的能量是成本。

此外,人们追求的具体目标常常不是单一的,而是错综地交织在一起,这时为不同目标而付出的成本也常常交织在一起,呈现出非常复杂的状态。

中国人常讲的“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吃亏是福”便反映了那种复杂的状态。

总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成本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从生产决策的角度着眼,有几个成本概念在分析中经常被使用,这就是:

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总成本。

固定成本(fixedcost,FC)是指即使产量为零也必须付出的费用。

如,建厂房或租厂房的费用、购买设备或租设备的费用、长期工作人员的薪水等。

可变成本(variablecost,VC)是随产出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如,原材料费用、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

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和为总成本(totalcost,TC)。

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和总成本之间的关系见图6.3。

必须注意,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划分不仅取决于生产的技术因素,如原材料的消耗在工艺上随产量而变化,而且具有制度背景。

如,在实行“吃大锅饭”式的工资制度的传统国有企业中,职工的工资与产量无关,不论产量如何他们的工资总是必须支付的,因此,尽管工人们实际投入生产的劳动量会影响产量,但是他们的工资仍应归入固定成本;而在实行把工资报酬和产出挂钩制度的企业中,工人的工资则是可变资本。

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区分是和厂商的投入调整时期相联系的概念。

在短期,即可以调整部分投入但无法调整全部投入的时期中,可以区分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但是在长期中,即所有的投入都可以得到调整的时期中,所有的成本都是可变的,因此也就不存在固定成本范畴。

边际成本(marginalcost,MC)

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出增加的成本,显然,它属于可变成本范畴。

边际成本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MC=

式中,Δq为产出增量,Δc为增加的成本。

在短期中,边际成本的变化趋势是随着产量增加先下降然后上升,呈U型。

为什么如此?

这和要素组合与产量的之间的关系有关。

假定某些生产要素投入数量不变,而另一些生产要素可变(如投入的劳动),在这样的条件下,追加可变要素投入,在一个阶段可以提高边际产出(边际产出即追加一个单位的要素投入增加的产出),但到达一定点之后,边际产出就会递减。

可变要素投入和边际产出的之间这种先递增后递减关系的另一面,就是边际成本先递减后递增的U型变动。

和短期边际成本的U型变动相联系,短期平均可变成本也呈U型变动。

很容易理解,当边际成本比平均可变成本低时,平均可变成本会因更低的边际成本的加入而下降;当边际成本比平均可变成本高时,平均可变成本会因为较高的边际成本的加入而上升。

类似的道理,短期平均成本也呈U型。

短期边际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成本之间的关系如图6.4。

在图6.4中,边际成本曲线穿过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何以如此,在上面说明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成本何以呈U型的时候已经讲过了。

对厂商的经营决策来说,上图所表示的关系的重要意义在于,当追求平均成本最小时,这一点存在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相等之处。

机会成本

经济行为是和选择联系在一起的。

选择意味着资源可以被用在不同的方案上,至少我们的精力、时间是可以用于不同领域的。

这时候我们考虑从事某项选择的代价,就不能不和放弃其他选择联系起来。

也就是说,当我们把资源用于一项选择的时候,就意味着放弃了其他选择的机会。

于是,一项选择的成本就和机会的放弃联系起来。

一项选择的机会成本是进行该项选择时放弃的其他选择所能够带来的最大收益。

举例来说,假定有三个备选方案A、B和C,我们如果选择了A就意味着放弃了选择B和C,因此我们选择A所付出的代价就不仅是耗费了一定的资源,而且是放弃了选择B或C可能给我们带来的收益。

这就是机会成本。

那么选择A的机会成本究竟是B的收益还是C的收益呢?

那要看我们把资源用于B时收益大还是用于C时收益大。

如果用于B的收益大于C,那么用于B的收益就是选择A时的机会成本。

为了理解机会成本在生产中的意义,可以考虑一个例子:

如果在某一种产品的生产上,追加一个单位产量获得的收益(边际收益)是10,而从会计账目的角度计算,边际成本是9,那么似乎可以继续扩大产量。

但是,如果生产者把追加一个单位产量的资源用到另一个用途上,可以得到的收益是11,那么,他还会在原来的产品生产上继续扩大产量吗?

如果他是理性计算的人,那么就不会了。

因为他增加一个单位的生产,付出的代价不是在会计账目上计算显示的9,而是11。

这个11,就是他增加一个单位生产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来自传统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

在传统经济学中,这个概念要说明的是理性的个人在选择中是怎样计算他的成本的。

而在经济社会学中关注的,则是影响人们成本考量的选择机会集和制度结构以及人们的社会地位有密切的关系。

例:

户籍-身份制约束下的农村人和城里人

人们的价值理念与机会成本也有密切的联系。

内化的价值理念影响着人们对所得与放弃的评价,从而影响着机会成本。

韦伯对新教徒的工作精神的分析。

对闲暇和工作态度的地区差异。

6.4最大利润均衡

基本原理

利润指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差额。

如果生产者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那么他将把产量推到怎样的地步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可以这样考虑:

如果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所得到的收益(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即有利可图,那么增加产量就是值得的;如果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所得到的收益(边际收益,MR)小于边际成本,那么增加产量就是不值得的。

恰到好处的点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此时总利润最大。

这就是最大利润均衡点。

假定边际收益等于价格,并假定价格对生产者来说是既定的,那么,最大利润均衡产量可以通过图6.5来描述。

在图6.5中,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假定等于价格)相等点为最大利润均衡点,和这一点相应的产量为q0。

利用图6.5,可以进一步分析,价格的升高或下降将会引起最大利润产量如何变动。

在递增的边际成本线上,不难演示出,随着价格的提高,最大利润产量将增加;随着价格下降,最大利润均衡产量将减少。

由此可以推导出和价格同向变动的供给曲线。

不同社会条件下的收益和成本

追求奖金的经营代理人

乡村工商户的成本和收益

人情和货币利润:

双重目标问题

参考文献:

Hippel,Ericvon,1988,TheSourcesofInnovation,NewYork,Oxford:

OxfordUniversityPress.

罗杰斯,埃弗雷特·M·,1995/2002,《创新的扩散》,中央编译出版社。

马戎、王汉生、刘世定(主编),1994,《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历史与运行机制》(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