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部分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4667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部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部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部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部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部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部分答案.docx

《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部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部分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部分答案.docx

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部分答案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c)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c)

A.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B.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C.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c)

A.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B.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D.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4.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c)

A.

抛弃

B.

纯粹的否定

C.

既克服又保留

D.

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b)

A.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B.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C.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D.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a)

A.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B.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C.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bc)

A.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B.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7.列宁提出的: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DA)

A.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B.

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

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

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8.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

“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了(BD)

A.

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

B.

D.人们在认识事物是要有理性的指导

C.

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

D.

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9.“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d)

A.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10.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d)

A.

A.纯粹偶然的

B.

B.纯粹必然的

C.

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

D.

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cd)

A.

画饼不能充饥

B.

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C.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D.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CD)

A.

画饼不能充饥

B.

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C.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D.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2.“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bd)

A.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B.

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C.

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

D.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3.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

“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皆本物之固然。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含静。

”“动、静,皆动也。

”这在哲学上表达了(bd)

A.

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C.

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D.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

4.马克思说: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ad)

A.

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

B.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D.

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1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b)

A.

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B.

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

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

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1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A)

A.

实践

B.

运动

C.

物质生产

D.

精神生产

18.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

“钉子缺,蹄铁卸,战马撅;战马撅,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d)

A.

事物是变化的

B.

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C.

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19.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d)

A.

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B.

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C.

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D.

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

20.“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d)

A.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

C.

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

D.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

2.“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ab)

A.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B.

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C.

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

D.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3.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

“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皆本物之固然。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含静。

”“动、静,皆动也。

”这在哲学上表达了(ab)

A.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B.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

C.

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D.

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4.马克思说: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bc)

A.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

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

C.

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D.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5.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指(abc)

A.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B.

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

C.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D.

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

恩格斯说: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abcd)

A.

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

B.

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C.

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D.

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

某山村小镇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矾矿以来,办了三个矾矿厂。

由于没有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每天排除大量矿烟,致使村民中大多数人患有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

这一做法从哲学上看违背了(ad)

A.

事物联系复杂多样性的原理

B.

事物运动发展的原理

C.

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D.

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下列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的是(abcd)

A.

“一分为二”

B.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C.

“和二为一”

D.

“万物莫不有对”

下列格言中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ab)

A.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C.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

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bcd)

A.

它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B.

它对否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

C.

它否定了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

D.

它对肯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

下列命题蕴涵着中国传统哲学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思想是(abd)

A.

“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B.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C.

“和实生物”

D.

“不平不阪,无往不复”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这一观点(ab)

A.

既承认偶然性的作用,又承认必然性的作用,是辨证决定论的观点

B.

说明事物发展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C.

把仆人西和必然性的作用相混同,是相对主义的观点

D.

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因为(abd)

A.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

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

C.

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

D.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