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64902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8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案.docx

《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案.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案.docx

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案

1、燕子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学生字,理解“俊俏、光彩夺目、黄绿眉眼、聚拢、增添、五线谱、音符”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和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从作者对春天里的小燕子的描写中,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

难点:

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你喜欢春天吗?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2、看图说话:

观察并描述画面

(导语:

小燕子也喜欢春天,这不春天一到,小燕子就从南方赶来了,请同学观察这幅图,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观察图

二、初读课文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

下面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问:

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

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4、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5、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

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

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自己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

(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2、喜欢这一段的同学朗读本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描绘画面。

3、说说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体会:

光彩夺目)

4、品读体会。

六、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板书:

斜、掠过、唧)

  3、师:

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

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

(学生练读)

七、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交流体会,重点谈谈对“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这句话的理解。

2、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自然段,再自己细细体会。

3、看图试背。

八、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九、回归整体

总结全文,说说你学习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

2、小溪流的歌

教学目标:

1、继续根据要求预习课文,区别“清亮”和“清脆”的意思。

2、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能区别“漂、游、跑”的意义。

3、通过朗读,了解小溪流活泼欢快,勇往直前的性格。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为什么人们听到小溪流的歌声“就会忘记疲劳和忧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当你们漫步在田野,或置身于山林,观看那蜿蜒曲折的小流清溪,一定会被那清澈见底、碧波荡漾的秀色所陶醉,而那溪水叮咚的响声,更能激起人的无限遐想。

2、板书课题,作者简介。

二、检查预习

1、学生自由交流生字、新词。

2、重点理解“清亮”和“清脆”的意思。

3、分节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1、学习1-3小节。

(1)这是一首怎样的歌?

找出有关描写小溪流向前奔流的句子

一条快活的小溪流唱着歌,不分日夜地向前奔流。

小溪流一边奔流,一边玩耍。

小溪流就这样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渐渐地,又有许多别的小溪流来跟他汇合。

(2)读2、3节,你觉得小溪流的奔跑有什么特点?

第2节:

“快乐”,圈出描写小溪流动作的词语,朗读。

出示练习:

想一想,带点的词语能否换成括号里的词语?

再读一读,体会句中所用的词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小溪流笑着向前跑。

(漂、游)

小树叶不怕痒,轻轻转了两个圈儿,就又往前漂。

(跑、游)

小蝌蚪可有些怕痒,就赶快向岸边游。

(跑、漂)

第3节:

“不怕困难”抓住“轻轻跳跃”、“一股劲儿”、“什么也阻止不了”

(3)区别“清亮”和“清脆”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课文4-9小节。

小溪流的歌是欢快活泼的,你认为小溪流的歌还是怎样的?

为什么人们听到小溪流的歌声“就会忘记疲劳和忧愁”。

1)与同学合作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用一个词语概括。

2)交流。

“前面出现了村庄。

村庄里有水磨等着他去推动。

”揭示小溪流积极向前,为人们做有意义的事。

“不知疲惫”归纳出小溪流唱的是一首活泼欢快、积极向前、永不停息的前进之歌。

(3)分角色朗读

四、课外拓展,总结全文

1、配乐齐读课文。

2、个性选择,快乐作业。

爱读书的你,不妨阅读严文井的原著《小溪流的歌》。

爱习作的你,不妨作一首小诗,表达对小溪流的喜爱之情。

爱画画的你,不妨画一画活泼欢快、不知疲倦的小溪流。

爱上网的你,不妨上网搜集有关小溪流的资料。

爱唱歌的你,不妨创编一首小溪流的歌给大家听。

3、总结全文。

3、笋芽儿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要求独立预习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后句子,体会词句表达的不同意思和情感。

3.知道笋芽在春雨、雷、小草和太阳的帮助和鼓励下,勇于锻炼,终于茁壮成长。

初步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意识。

4.背诵课文最后3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春天到了,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你们能说说描写春天的句子吗?

(学生交流)

2.你们看,春降人间,燕子回巢,小溪潺潺,春笋也破土而出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

3、笋芽儿

二、交流课前预习。

1.分节读文、正音

出示:

沙沙沙,沙沙沙。

轰隆隆!

轰隆隆!

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唱着……

指名读、齐读。

这些词在文中分别用来写什么?

再读词。

恰当使用象声词让文章更具有动态美。

你还能举些例子吗?

2.读了文章后,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笋芽儿?

出示:

()的笋芽儿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1.娇嫩的笋芽儿长成强壮的竹子得到了谁的帮助?

他们给了笋芽儿怎样的帮助?

默读课文。

板书:

春雨呼唤、爱抚、滋润

雷公公呼唤

小草话语激励

太阳照耀、温暖

春雨下过,春雷响过,春笋才慢慢地破土而出,它是那样娇嫩,以至于竹妈妈怕笋芽儿冷,抵挡不住寒风,所以我们称它为——(笋芽儿)呀!

2.笋芽儿逐渐长大,在成长过程中它的心情、想法随着朋友们的帮助不断变化、提升,快速默读课文,“~~~”划句。

(1)交流成长过程是如何变化、提升的,读句概括:

留恋——退缩——跃跃欲试——欣喜——下定决心——勇敢——自豪

(2)这两句话中两次写到笋芽儿“扭动着身子”,它们表达的意思一样吗?

出示:

笋芽儿醒过来了。

她揉揉眼睛,看见四周仍然是黑洞洞的,便扭动着小小的身子,撒娇地说:

“谁叫我呀?

我还没睡醒呢!

笋芽儿再也沉不住气了。

她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儿地向上钻,不住地说:

“我不怕,我要出去……”

A.同桌二人读句,做做动作,交流体会;

B.指读说理:

(第一处:

联系笋芽儿撒娇时说的话体会她留恋地下,还不想钻出地面;

第二处:

联系笋芽儿的话体会她再也沉不住气,跃跃欲试,迫不及待想一下子钻出地面。

C.同样的描写,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所表达的意思也是不尽相同的。

(3)读到这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4)你觉得笋芽儿还是怎样的?

四、读写结合,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2.说写双通道。

(鼓励用书中的语言)

3.积累:

课后背诵最后三节。

4.总结全文。

你们都是祖国的花朵,老师祝愿你们像课文中的笋芽儿一样,不畏困难,茁壮成长,早日成材。

4.勤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借助注释和字典、词典了解全文的意思。

3.理解“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故事导入课题

谁知道“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的故事

2.板书:

勤读(齐读)

3.释题,“勤读”的意思。

二.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仔细听。

2.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想想:

文中哪些话写了要勤读?

(1)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2)当以三余

4.小组交流理解以上两句话

(1)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2)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说体会。

5.这两句话是在怎么样的情况下说的?

第一句:

遇不肯教,第二句:

苦渴无日

6.理解:

“苦渴无日、遇不肯教”的意思。

7.理解“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冬者、夜者、阴雨者”是不需要劳动的时间,读书人就应当利用这些时间来读书。

这告诉我们读书的时间是挤出来的。

三.再读课文,说说文章的意思。

补充勤学的故事:

《开卷有益》、《废寝忘食》《韦编三绝》《手不释卷》

古人关于爱书、读书的名句:

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四.联系生活,谈谈读书的体会。

5.爸爸和书

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课文,自学字词,了解爸爸靠省吃俭用、节衣缩食给“我”买书的故事。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爸爸买书的艰辛及希望“我们”成为热爱学习的人,感受一家人对书的热爱。

3.继续培养课前预习课文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结合预习引入。

1.书一本书一本怎样的书薄薄的《皇帝的悲哀》爱如珍宝来之不易的

2.爸爸和书你是怎样理解课题的爸爸给我买的书

二、学习重点事例:

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书。

爸爸给自己的孩子买一本书没啥希奇的,而文中的这个故事有何特别之处呢?

1.指名朗读:

3—13节,交流,谈各自的体会。

板书:

买书和乘车

2.可以结合书中的有关描写进行辩论:

甲方——乘汽车比买书强

乙方——买书比乘汽车强

辩论各方的依据:

乘车——路远,走不动,寒风呼啸,冷得直发抖……

买书——高兴,爱如珍宝,一遍一遍地听,懂得了读书的乐趣……

买书和乘车能否兼得呢?

生活窘困,买了书就不能乘汽车,两者必须择其一

3.尽管这本书很薄很薄,我捧着它还是像捧着一件珍宝似的。

这是因为

(提示:

可从买书的经过考虑;可从平时的生活窘况考虑;可从从书中获得的乐趣考虑。

4.说话训练:

围绕“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书。

”说一段话,将内容补充丰富。

三、学习文章的其余部分。

1.指名读第一节,用和作为标题

一百来本书和一本书

2.如果说买书和乘车是选择关系,那么一百来本书和一本书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承接关系:

有了这样的第一本书,那一百来本书也都是我们省吃俭用买来的。

3.阅读14—16节,体会爸爸的良苦用心和深深的父爱。

我们的生活更苦了。

爸爸只要有一点钱,就一定会给姐姐和我买书看。

每买一回书全家就得节衣缩食,省吃俭用。

我和姐姐的一百来本书,全是爸爸这样省吃俭用买来的。

四、总结:

虽然家庭条件十分艰苦,但是父亲仍然十分关注对孩子的教育。

他节衣缩食,并不是为了满足孩子物质上的要求,而是给孩子买书,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希望他们成为热爱学习的人,因为父亲知道,这才是孩子最宝贵的品质。

1.研读了课文后,再回过头来看《爸爸和书》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收获和启示?

书是爸爸留给孩子们的宝贵的财产,它的确使孩子们成为了热爱学习的人。

更可贵的是这些书下面埋藏着父亲沉甸甸的爱,这需要我们细细的体会。

2.结合对比自己买书读书的经历,你有什么感受?

6、祖先的摇篮

教学目标:

1、认真预习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查找资料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试着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2、自学生字新词,积累相关词语。

3、朗诵诗歌,培养语感。

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4、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了解单元训练重点

1、指名读P19上“第二单元导语”

2、从中我们了解了本单元课文的内容是关于——?

让我们翻开书来读读本单元中你所感兴趣的课文,并简要地说说这篇课文的大意

3、交流、板书课题、出示: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科学的无穷魅力

4、另外,从导语中,我们还能了解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认真预习。

在课前老师已经布置了预习要求,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番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课题:

8、祖先的摇篮

2、指名朗读诗歌

首先老师来听听你们是否能把诗歌读正确。

3、提出问题:

在预习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板书问题:

“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

“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为什么说大森林是“人类文明的起点”、“神圣的天然博物馆”?

我们怎样才能让“祖先的摇篮”地久天长,永不被污染?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

三、学习课文:

1、(齐读诗歌)大家提了那么多有质量的问题,不妨先来齐读诗歌,我们要把自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然后再来解决一下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

2、释疑

“摇篮”的本意是:

形状有点像篮子、可以左右摇动、供婴儿睡的用具。

其比喻意为:

幼儿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的发源地。

在交流时适时出示、交流学生课前搜集的关于人类破坏森林的资料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从诗歌当中你们了解到了什么?

启发学生通过想象,与历史和生活进行对话。

4、小结:

我们每一个地球人都要负起责任来,保护我们祖先的摇篮,让大自然永远美丽。

5、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尝试背诵。

7鸟语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要求预习课文。

积累“通晓、翩翩飞翔、倍感亲切、搏击风雨”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查找资料等方法,试着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读好“鸟语”和人鸟对话。

4.完成说写双通道。

5.培养爱鸟、爱大自然的生活情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放录音:

鸟鸣声)

鸟儿的鸣叫好像在说些什么呢?

2.有这么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他从小就爱鸟,爱看鸟儿的身姿,爱听鸟儿的鸣叫。

天长日久,孩子和鸟儿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鸟儿的接近、交谈,给他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他是如何诠释鸟语的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第9课鸟语(板书课题)9鸟语

3.齐读课题。

二.交流课前预习。

1.出示:

读:

借助工具书,读通课文。

想:

“我”和哪几种鸟对话?

听鸟说些什么?

你从哪里看出作者与鸟儿有异常深厚的感情?

问:

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问一问。

查:

查阅工具书、请教他人,试着解决问题。

2.交流:

(1)检查朗读、正音。

(2)出示:

音:

犒(kao)赏怠(dai)慢

义:

通晓、犒赏、怠慢

(3)质疑。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

“我”和哪几种鸟对话?

听鸟说了些什么?

A.用“”标出相关小节。

B.用“—”划出相关句子。

C.读一读,概括鸟语的含义。

2.交流感悟。

(1)读读议议,随机板书:

布谷鸟催促人们刻苦勤劳

喜鹊给人希望和安慰

燕子告诉人勤劳的可贵

大雁让人懂得守纪的重要

苍鹰教人勇敢、顽强

画眉

黄莺……

百灵

(2)指导朗读,简介各种鸟的特点。

(3)正是鸟儿们的语言给了作者无穷的启迪,所以作者把鸟儿当作好朋友。

你还从哪里看出作者与鸟儿有异常深厚的感情?

用“~”划出。

(4)交流。

朗读。

3.介绍公冶长

四.课外拓展,总结全文。

1.了解引号的作用。

2.总结:

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3.齐读全文。

8、拥抱大树

教学目标:

1、预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正确、通畅地朗读课文。

2、自学认识生字,积累词语。

3、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查找资料等方法,尝试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4、增强爱护树木和绿化、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检查预习。

1、板书:

 8、拥抱大树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这篇文章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齐读课题。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谁拥抱大树?

  为什么要拥抱大树?

  怎样拥抱大树?

3、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请你再快速读一读全文,通过下面的填空,看看能否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

出示:

丹尼尔无意中  伤害了大树 ,为了反省自己并教育别人,他以拥抱大树的方式向树木公开道歉,决心要 永远善待、爱护树木。

二、学习课文

1、根据出示的内容学习

(1)他是怎样认识自己的错误,道歉的?

双手搂抱大树,亲爱的大树,对不起,请原谅我吧……”

壮汉紧紧地拥抱着大树,神情真挚感人。

那壮汉才松开手,重重地吻了一下,

这才醒悟自己已经违反法律。

承认了错误,请求从宽处理。

 (违背)

丹尼尔说:

“树木是人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善待它、爱护它。

这件事给了他深刻的教训,使他深深地懂得,大自然给人们提供了生存的条件,每个人都受到了大自然的恩惠,我们要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同大自然和谐相处。

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快乐、美好。

(2)生自由交流,找到有关句子、圈出关键词,读一读

从丹尼尔的所做所言,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是个男子汉; 敢做敢当; 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知错就改; 对事认真;)

3、丹尼尔的行为一定令你很感动,请你再来读一读课文,和同桌合作选择以下的一个场景来演一演。

出示:

A、丹尼尔搂抱快餐店前的大树;

B、丹尼尔向绿化管理局承认错误; (可以转化成对话)

——其中有个词“警醒”,你能给它找个同义词伙伴吗?

(警告、提醒)

C、丹尼尔接受采访。

4、通过刚才的课本剧,老师看到你们的表演天赋,当然,也希望你们象丹尼尔一样,做个对事认真,对事负责的人,而且也要爱护树木。

三、总结全文

1、虽然我们现在大多数人都知道保护树木的重要性,但还是有少数人是做不到的,你发现过这种不爱护花草树木的行为吗?

如果有,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提醒他?

2、对呀,树木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其实,这也是为了我们人类有一个

更好的生存环境。

9.神奇的机器人

教学要求:

1.预习课文,了解机器人的功能。

2.自学认识生字,积累词语。

3.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查找资料等方法,试着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4.感受科学的神奇,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品质。

5.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交流知识信息。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认识机器人

1.板书:

机器人

从美国诞生第一台机器人至今,世界上已有二十多万台机器人了。

我们对它似乎并不陌生,也曾经在书上、电视上或参观的过程中看到过机器人,你能不能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机器人?

2.大家说得很好,归纳起来就是书上说的:

机器人是具有一定智能的机器,它能模仿人的眼、耳、口、鼻、手等感觉器官,按照人的指令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因而被人们誉为“千里眼”、“顺风耳”、“飞毛腿”、“铁胳膊”。

(1)齐读。

(2)指着句中相关处说:

像这种能思维、有感觉、会运动的机器人,你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它?

神奇、奇妙(希奇巧妙)……

板书:

神奇的

3.今天,就让我们具体地感受一下机器人的神奇。

(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了解机器人的神奇:

1.开火车分节朗读全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讨论:

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机器人的功能的,从什么地方看出机器人的“神奇”?

把自己制作的表格与同学交流。

3.全班交流。

(表格的格式不必统一)例如:

机器人

茫茫宇宙

在太空中游弋翱翔,大显身手

浩瀚的海洋

开发海洋的生力军

工矿

到处都有它的身影

农村

“铁农民”

社会

多才多艺

小结:

通常制作表格的目的就是为了更简洁、更直接、更清楚地了解文章内容,因此不论表格的形式如何,只要能达到以上目的,都是好的。

4.适时出示:

在浩瀚的海洋,机器人(探)宝藏、(擒)游龙、(找)黑匣……

在农村,机器人(种植)树木、(灌溉)田地、(采摘)水果、(收割)庄稼……

a)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你觉得用上这些词好不好?

为什么?

b)读句子。

三、想象:

1.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器人将越来越多地走向太空,走向社会,走进家庭,走到我们身边成为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助手。

展开想象,假如机器人走进校园,它会做什么事呢?

先说说再写几句话。

2.你能不能预测一下机器人在未来可能发展得怎样?

自己设想一个新颖的机器人。

四、总结: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出不同的机器人,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出。

不论机器人有多么神奇,它总是需要由人来操纵的,你是不是得站得更高些,看得更远些,做得更好些?

10.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教学目标:

1.预习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查找资料等方法,试着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2.自学认识生字,积累词语。

3.通过多种信息渠道,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知识。

4.课余学习“上网”,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质疑:

为什么说国际互联网是奇妙的?

二.交流预习

分节读课文,及时正音

三.句式训练,体会“奇妙”

1.[出示]国际互联网很奇妙,是因为。

默读课文,口头练习说话。

学生练习用节2、3有关内容说话。

2.根据学生答抓重点句1

[出示]虽然对方远在天涯,但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

(1)理解:

天涯、咫尺

(2)联系上下文理解“天涯”、“咫尺”

3.重点句2

[出示]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

(1)理解:

息息相关

(2)为什么说“息息相关”?

联系上文,并展开想象说话。

*有了这张网,我们的生活更加——(快捷方便,丰富多彩)。

难怪说——

4.[出示]国际互联网似乎把一个庞大的地球都缩小了,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真像一个“地球村”。

联系课文和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课外延伸,读写结合。

1.会上网的同学,用文字向同学们介绍如何上网。

2.

写话:

互联网真是奇妙啊!

 

11、揭开雷电之谜

教学目标:

1、能在读准生字新词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学习,练习复述“风筝实验”的经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读题。

2、第一次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