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第二章 语言表达和运用 高频考点六.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6116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第二章 语言表达和运用 高频考点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第二章 语言表达和运用 高频考点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第二章 语言表达和运用 高频考点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第二章 语言表达和运用 高频考点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第二章 语言表达和运用 高频考点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第二章 语言表达和运用 高频考点六.docx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第二章 语言表达和运用 高频考点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第二章 语言表达和运用 高频考点六.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第二章 语言表达和运用 高频考点六.docx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第二章语言表达和运用高频考点六

高频考点六 读图时代的语言表达

——图文转换

                   

1.(2017·全国Ⅰ)下面是“沈阳全民读书月”活动的标识,请从构形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5个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该标识以“书”和“沈阳”的首写拼音字母为设计元素,

体现活动的主题与地域;翻开的书和两书交汇处的眼睛,对“开卷有益”作出微妙表达。

解析 本题是一个图文转换题。

要准确理解构成该标识的各种元素,领会它们所表现的设计意图。

2.(2017·湖北)欣赏下边这幅漫画,请为其题诗或配文。

要求:

①符合画面情景,

②表达鲜明生动,

③字数不超过40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答案 (示例一)鱼儿扑扑跳,猫儿哈哈笑。

水快没有了,看你哪里跑?

莫把假当真,请君仔细瞧!

(示例二)虽说这鱼儿不在水中,那猫儿也算是饱了眼福,正所谓望梅止渴,“画鱼”充

饥。

解析 本题以漫画的形式考查语言运用鲜明、生动的能力。

描述画面要抓住画面特征,准确描写T恤衫上的小鱼,蹲在地上的小猫,揭示出二者的关系。

题诗或配文要简洁,表达要鲜明生动。

3.(2017·天津)阅读方式在数字时代已发生变化,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近完成了“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请根据以下两个统计表简要说明调查结果。

(数字媒介阅读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选取传统纸质媒介阅读和数字媒介阅读两种方式中的一种,概括

其特点并略作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近年来各媒介综合阅读率逐年上升,其中数字媒介阅读率近三年上升迅猛。

[来源:

学科网ZXXK]

(2)数字媒介阅读,携带方便,信息量大,而且可以实时更新。

(选取传统纸质媒介阅读,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和图文转换的能力。

解题时要仔细观察两个不同阅读媒介的图表,对比分析不同时间段的变化情况。

1.什么是图文转换题?

答案 图文转换题是要求考生用文字对图表、漫画等非文

本信息进行转述的试题。

它体现了高考对社会生产、人文现象、科技信息发展等的关注,对考生语言综合表达能力的考查,也是语文教学对社会进入“读图”时代的呼应。

2.高考图文转换题有何命题特点?

答案 高考《考试大纲》没有对“图文转换”作出明确的要求,但在最近几年试卷中出现频率很高。

综观这些试题,有以下特点:

(1)题型具有综合性、技巧性、创新性。

易与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修辞方法,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考点综合。

实际上,它就是语言表达各个考点的综合运用,只不过试题呈现的是图表材料而非文字材料。

(2)常见题型有图表类转换、漫画类转换、徽标类转换和图画类转换,重点集中在图表类和漫画类两种,主要是说明图、表、画的内容,揭示其寓意,总结其规律等。

一、漫画类转换

1.观察下面的漫画《雷锋难当》,在横线上写出一句合适的话。

这幅漫画形象地反映了

答案 社会上可能有坏人行骗导致助人为乐者常被受助者怀疑(或“受助者不相信助人为乐者”)的现象。

解析 理解画面中的两个人物的言行很关键,漫画的标题也是解读漫画的一把钥匙,概括时注意不能遗漏;而思考出产生画面人物不同言行和想法的原因就能写明反映的社会

现象。

2.给下面的漫画拟一个标题,并用一句话揭示其寓意。

要求语言表达简明、准确。

[来源:

学科网]

①标题:

超过5个字)

②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

答案 ①落水(或“贪欲”) ②贪欲和私心是使人走向腐败深渊的魔鬼。

解析 答题时,要注意漫画中的“腐败”“私心”四个字,并深入思考人们争先恐后落水的原因,便不难得出是“贪欲”让人

们铤而走险,一步步走向罪恶的深渊的。

知识储备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它多从政治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

它一般由标题、画面、寓意三部分组成。

要读懂漫画,关键要“四看”:

一看标题。

标题是漫画的眼睛,通过其眼,可以洞察其内涵。

二看画面。

景物画,要抓住背景、物象之间的联系,深入分析;人物画,要弄清人物的活动场所、背景、动作、表情、语言等的含义。

只有把整个画面的多个“要素”综合在一起,仔细观察画面,才能读懂漫画的意思。

三看漫画中的文字。

这些文字画龙点睛,对领会漫画的寓意大有帮助。

四看夸张之处。

它往往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寓意所在。

二、图表类转换

3.观察下面的图表,请就10年来中日两国GDP发展的走势,从比较的角度,写两条结论性的语句。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答案 ①近10年中国GDP持续快速增长,日本GDP在起伏中缓慢增长。

②中国GDP总量至2017年首次超过日本。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审读图表,抓住图中的信息点。

图表提供了两组数据,一组是表现日本10年来的GDP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其GDP虽然有起伏,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只是上升得相当缓慢;另一组是表现中国10年来的GDP变化情况,可以看出,中国的GDP持续上升,而且上升幅度相当大。

审清了图,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即可。

4.首都经贸大学等三所高校联合进行了“社会道德与信任问题”的民意调查,以下为目前热议的“老人摔倒该不该扶”问题的调查数据。

(1)请用文字表述两幅图表的调查结果。

(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两幅图表,反映出的社会问题是

答案 

(1)多数人认为老人摔倒应该扶,绝大多数人认为不扶老人的主要原因是怕惹祸上身。

(2)虽然社会道德观念存在,但信任危机问题凸显。

知识储备

 所谓“图表”,是指表示各种情况和注明各种数字的图和表的总称,如统计表、示意图等。

阅读图表:

①注重整体阅读。

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

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②区别不同图表的特点。

具体而言,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

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遗漏信息。

③重视数据变化。

我们要重视图表中的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个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④注意图表细节。

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

如图表下面的“注”等。

三、图画类转换

5.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下图的画面构成及其寓意。

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不少于100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国家节水标志是由水滴、人手和地球构成的。

圆形阴影部分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人类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和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自身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蜿蜒的河流,象征水滴汇成江河。

6.(2017·江苏)阅读漫画,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一句话。

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

答案 家长在满足孩子的要求时,不能越过是非的底线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漫画寓意的能力。

做这类题要读懂画面,然后揣摩画面中蕴涵的意义。

图中是一对父子,孩子哭着向父亲索要着什么,而父亲却一脸笑容,爽快地答应着,可脚下,已越过是非的底线。

知识储备

 所谓“图画”,是指用线条或色彩构成的形象。

徽标、标识、图片都属于图画。

徽标是一种常见的考查形式。

徽标,即徽记、标志,它言简意赅、高度凝练、蕴涵丰富。

解读徽标,要把握其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化,以及涉及的时间、地点等。

另外,注意由此及彼,作出合理想象。

图片,往往生动、直观地表情达意。

描述图片内容,揭示画面内涵,是考查的主要内容。

观察图片时,要整体把握,关注细节,如人物的表情、动作等。

抓住图、画突出特征,实现语言的准确转换

阅读下面的图表,从两个方面概括其中所包含的主要信息。

现场答案1

存在的问题 

提示 该答案能够从两个角度概括出隐含信息,基本符合要求,只是在读图表时对细节注意不够,出现表述不够[答案

(1)未抓住横轴“产业链”]、表述失误[答案

(2)“60年代”表述不当]的现象。

现场答案2

[来源:

学&科&网Z&X&X&K]

存在的问题 

提示 该答案虽说答出了两点,但实际上只是一个方面(纵):

时间变化,利润变化。

并未从另一方面(横)说明,即产业链内部的利润分布。

现场答案3

存在的问题 

[来源:

学科网ZXXK][来源:

学。

科。

网]

提示 该生根本未读懂图表,只抓住了一点(“组装”),未能从整体上分析。

请修改为满分答案 

答案 

(1)产业链中,上游的产品研发行业和下游的售后服务行业利润最高,组装企业利润最低。

(2)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这样的利润分布趋势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

图文转换,读懂图、画内容无疑是关键。

要读懂图、画内容,就必须在整体观察的基础上特别抓住其突出特征。

那么,什么是图、画的突出特征呢?

(1)漫画的突出特征:

①夸张变形,人物的动作、表情、言辞中的某一点被“超常放大”,其在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的同时,给人以深深的触动;②主体与背景关系的失衡,与现实生活有距离,有脱节现象;③局部突出,或动作形体,或色彩

言辞,或标题说明。

[来源:

学.科.网]

(2)图表的突出特征:

坐标曲线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尤其是“高峰”与“低谷”(俗称“抓两头”);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特别是“比重”与“临界点”;生产流程图要抓住先后顺序、核心工艺等。

即时小练

1.阅读下表,按要求答题。

(1)认真观察这个坐标曲线图,指出其突出特征。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概括出人类能源消耗比例变化的趋势。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木材线、煤炭线、石油线均随着时间推移由高到低,天然气线、核能线、太阳能线随着时间推移逐步走高。

(2)木材消耗量逐年减少,煤炭、石油的消耗量在经历了一个增长期之后均呈下降趋势,天然气、核能与太阳能的消耗量逐年上升。

2.认真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来源:

Z#xx#k.Com]

(1)这幅漫画画面最突出特征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出这幅漫画的寓意。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学生踏入重点中学校门的台阶竟是用钱砌成的。

(2)这幅漫画反映了社会上十分流行的“择校”现象,反映了教育的不均衡以及一些家长的无奈。

一、漫画类转换

1.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完成后面的题目。

[来源:

学科网ZXXK]

(1)为这幅漫画拟定一个标题,要求:

能形象地概括画面特点,使用四字成语。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揭示漫画的寓意。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

Z*xx*k.Com]

答案 

(1)厚此薄彼

(2)讽刺了社会上缺乏实干精神、工作业绩乏善可陈却热衷于自吹自擂、哗众取宠的不良风气。

解析 读画时一定要抓住对比特征并联想其寓意。

2.仔细观察右面的画,结合原画附诗,叙述画面所表现的事(不超过80字),并写出此画的寓意(不超过24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事:

墙根处的蚂蚁正排着长队搬家,一个孩子搬来很多小板凳连在一起架起“长廊”,使蚂蚁免遭被踩踏的厄运。

一位长者走来,另一个孩子提醒他注意蚁群。

寓意:

借小孩之口提醒人们爱护弱小生命,希望人们慈悲为怀。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白该题属于“图画→文字”转换型,而题干明确要求结合原画附诗叙述画面所表现的事,并且揭示寓意。

结合附诗是解读画面内容和寓意的关键。

规范导引

 漫画类题目的审题

第一步是仔细审题,明确题目的意思。

此步骤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审标题,仔细审读漫画的题目,认真分析思考题目的含义;

(2)审主体画面,准确把握漫画的主题;(3)审题注和

画注,题注和画注往往是对漫画的特别提示,这也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漫画的主题思想。

第二步是在审题结束后不要急于解答,要认真分析思考漫画反映的问题有什么典型性,有哪些实际意义等,至少应弄明白两个问题:

一是从观察漫画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来看,漫画直接说明了什么问题,直接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二是在欣赏之余闭上眼睛想一想,漫画间接说明了什么,即在作品内容的背后反映出的问题或原因是什么。

在解题时,还要将漫画这一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

漫画类题目的答题

(1)拟标题:

标题是漫画的眉目,它有暗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拟定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

拟题可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扣住漫画的主题命名。

(2)说画面:

描述画面,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描述时要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准确表述。

(3)挖寓意:

在概括寓意时要注意,漫画的目的主要是讽喻现实问题,所以很可能要选用具有讽刺、批判、告诫等含义的词语。

二、图表类转换

3.(2017·广东)下面的图表一和图表二,是有关机构对我国不同群体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情况的调查,请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A、B、C处空缺的内容(不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根据2005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对我国不同群体获取科技信息主要渠道分析的结果显示:

女性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也有差异;___A___,其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95.9%;家政人员是电视

科普节目的观众主体,而高校教师的比例相对较低,可见,____B____。

上面的分析结果告诉我们,如果___C___,电视科普节目就会更有针对性。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

学历越低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越高。

B:

不同职业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也有差异。

C:

多考虑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等不同因素,考虑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

解析 图表一的内容显示学历越高,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就越低,反之越高。

图表二则显示了不同职业在通过电视节目获取科技信息上的差异。

C处内容是一个结论,要综合上面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综合。

4.为了了解在校中学生课外读书的总体情况,发挥经典文学作品的渐染与熏陶作用,团市委随机向本市三所学校一千名中学生发放了调查材料,调查内容以及有关数据如以下两表所示。

结合调查目的,请用简明的语言陈述调查结论。

表一 课外读书总体情况

阅读材料分类

比例(%)

各学科参考书

69

经典文学作品

9

流行文学期刊

7

体育文娱杂志

10

其他

5

表二 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情况

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的方式选择及效果自评

方式选择及学生比例(%)

效果自评及学生比例(%)[来源:

学,科,网]

接受教师或家长指导

33

73

一般

27

个人自由或随机阅读

67

32

一般

68

 “表一”中的“比例”是将每类阅读材料作为课外阅读首选的学生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调查结论:

答案 中学生课外读书中,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受重视程度亟待提高(太低),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需要指导(指导不够)。

(从提出建议的角度作结论或从明确问题的角度作结论均可)

解析 图表有两个,其结论要针对两张表而下,不可偏在一表。

规范导引

 图表类题目的审题

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楚图表说

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注意题干中句式表达的要求(单句还是复句)和字数的限制。

有的题目还限定了以某个具体对象作为答案的主语,类似句子的重组题型,要求你去续写,应注意题目要求。

图表类题目的答题

①一定要扣住题干要求作答,因为题干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最好能利用题干要求甚至图表标题用语作答。

②对复杂的表格,组织答案不能只就一个方面来展开,要善于从横向、纵向、斜向等角度综合分析。

③把握数据表述分寸。

在解答表述中,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

如表明增长趋势,可用

的词语有:

“增加了”“增加到”“

增长了××倍”等。

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

“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不能用倍数)”等。

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

“近一半(约50%)”“大部分(比例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

④语言简要,不要一五一十地把图表内容全都说明出来,或者思路不清、角度交错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