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试题232近代中国经济结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60822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试题232近代中国经济结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试题232近代中国经济结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试题232近代中国经济结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试题232近代中国经济结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试题232近代中国经济结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试题232近代中国经济结精.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试题232近代中国经济结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试题232近代中国经济结精.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试题232近代中国经济结精.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试题232近代中国经济结精

单元过关检测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陕西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10月月考,13)(晚清)欧阳昱的《见闻琐录》记载:

“当茶出时,众夷来买,商定而后答价,丝毫不能增。

……而夷人阴谋幻诈之心,尤为甚焉者,茶有二三春,近日茶商多逡巡不前,夷见头春茶至者少,由故倍其值以买之……”此段材料不能说明(  )

A.中国茶叶大量销往国外

B.外商操纵中国茶叶的价格

C.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外商抑制

D.中国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

解析:

夷指外国人,众夷来买茶说明A正确;茶在市场销售,说明D正确;“夷见头春茶至者少,由故倍其值以买之”说明B正确。

C项材料无从体现。

答案:

C

2.(山东烟台市2011届高三期末调研,9)据记载:

1862年烟台开埠之时,美国商人将草帽辫(制作草帽的初级产品)手工编织方法教授于当地农民,先仅限于烟台一隅,后逐渐普及山东全省和华北一带。

中国草帽辫输出值在1911年突破白银1000万两。

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美国市场的需求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近代化

B.烟台开埠促使山东华北一带传统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开埠通商带来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外国殖民势力作用的结果

解析:

烟台开埠前,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阶段,开埠后,由于草帽辫的大量出口,导致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增强,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开始发生重大变化,故B最符合题意。

答案:

B

3.(大庆实验中学2012届高三期中,13)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百货阗(充满)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

这反映出(  )

A.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

B.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

D.中国“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

解析:

题目强调西方从中国收购农产品,而在中国销售工业品,也就说明中国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产品的销售市场,就是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而A项说法偏颇,C项与题意不符,D项开始被打破也不是发生在光绪年间。

答案:

B

4.(北京市西城区普通校2012届高三期中,38)近代前期,导致传统自然经济在中国逐步解体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B.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洋务企业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导致传统自然经济在中国逐步解体的最主要因素”和所学史实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答案:

A

5.(北京市西城区普通校2012届高三期中,42)1932年出版的《开明国语课本》里写到: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她对我们说:

“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

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

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

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

”这段材料中反映了近代中国经济出现了哪些变化(  )

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②民族企业的产品物美价廉 ③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④洋务经济诞生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

所学史实洋务运动随着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宣告实践的破产,早在19世纪末就失败了,故1932年中国经济不应该再有洋务经济,故此题应该选择B。

答案:

B

6.(陕西省长安一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考试,18)1873年上海轮船招商局章程规定:

将股份较大之人公举入局作为商董,在主要港口协助商总经营业务。

这段材料反映了(  )

A.洋务民用企业管理权由商董控制

B.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引进西方管理模式

C.洋务民用企业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雏形

D.洋务民用企业的所需资金全部来自民间资本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经济变化。

根据题干信息出现了“商董”说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股份制的成分,股份制是近代企业的形式。

答案:

C

7.(河南息县高中2012届高三开学考试,9)著名学者辜鸿铭说:

“咸同年间,粤匪扰乱。

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

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

“服若干剂未见转机”主要是因为此“药方”(  )

A.在政局动荡年代难以发挥作用

B.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C.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

D.对西方制度文明缺乏认识

解析:

根据材料“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可以判断是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失败根本原因是在没有改变封建制度前提下,单纯引进西方科学技术。

所以洋务运动没有看到西方制度文明的先进性,故D说法正确。

答案:

D

8.(江苏省苏州市2012届高三期中,7)观察下图,如果要选择一个主题,最为贴切的应该是(  )

A.“清王朝自救运动”B.“近代工业的起步”

C.“实业救国的浪潮”D.“民族工业的春天”

解析:

图片反映了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洋务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均属于近代工业,B全面概括,符合题意要求。

A仅涉及到洋务经济,C仅涉及到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均不全面。

D涉及到一战期间,与不符。

题意反映的时间不符。

答案:

B

9.(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2届高三9月联考,6)林增平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一文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鸦片战争后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绝少,因之“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就缺乏原来的手工工场作为发展的基础。

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

作者的观点是(  )

A.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B.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产生

C.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同样重要

D.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无关

解析:

考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

“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鸦片战争后因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绝少,”说明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并不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主要原因,而是“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B项正确,A项排除;C、D两项是对立的观点,说法都是错误的。

答案:

B

10.(东北三校201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27)《南海县志》(1910年)载:

“机器缫丝创于简村堡陈启沅,名曰‘丝偈’,以其用机器也;又名‘鬼’,以其交洋人也。

”这反映了(  )

A.机器缫丝业曾受传统观念束缚

B.近代工业创建于被迫开放的口岸

C.列强侵略刺激了中国工业起步

D.近代洋务企业是学习西方的产物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反映的是陈启沅创办缫丝厂,这个厂创办于广东南海,南海不是被迫开放的口岸,排除B。

中国近代工业起步于洋务企业的创办,陈启沅创办的缫丝厂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排除C、D。

从材料中“名‘鬼’,以其交洋人也”可看出其受到时人的心理排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答案:

A

11.(哈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10月月考,18)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示意图”,其中迈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第一步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经济成分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①指的是自然经济;②指的是洋务派企业;③指的是外国资本主义企业;④指的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⑤指的是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经分析迈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第一步指的是19世纪60年代~9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主张学习外国技术维护清朝统治,由于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因此到1912年2月12日宣统退位即结束。

所以正确选项是B。

答案:

B

12.(湖北省襄阳市四校2012届高三期中,5)近代实业家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厂时,“乡间缫丝,循用旧法,闻启沅提议创用汽机,咸非笑之。

及工厂已成,果著成效,机房中有人鼓动风潮,谓此风一开则工人失业,生计立穷。

无知乡民相率附和,几欲将(继昌隆)丝厂毁拆……当风潮最剧时,亲友危之,宗族议之。

(启沅)亦绝不为动。

”对材料中的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资本家的沉重剥削导致了工人的反抗运动

B.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尖锐

C.新旧生产方式的冲突尖锐

D.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进一步瓦解了农村的自然经济

解析:

材料说的是陈启沅创办机器工厂后与旧的手工劳动产生矛盾。

要求从材料中“归纳”出材料所含信息的要点,“论证”材料中的某一观点。

从“考机器之学”可得出陈启沅的缫丝厂属于机器生产,从“机房中人……谓此风一开则工人失业,生计立穷,无知之民相率附和,几欲将丝厂毁拆……”可得出机器缫丝业同手工缫丝业发生利益冲突;从“启沅提议创用汽机,咸非笑之”“当风潮最剧时,亲友危之,宗族议之”可得出机器缫丝业受到旧习俗、旧观念的反对,从“(启沅)亦绝不为动,其魄力之雄毅有如此者”可得出他顶住了各种压力,坚持办厂。

分析各选项,材料应反映了新旧生产方式的冲突尖锐。

答案:

C

13.(北京市西城区普通校2012届高三期中,44)甲午战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有(  )

①洋务派兴办工业 ②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③民间兴起实业救国热潮 ④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②③

解析:

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后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

该题较简单,可根据所学知识直接得出答案。

另外可用排除法,①项洋务派兴办的工业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

根据所学史实甲午中日战争在实践上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故应该排除①项,此题正确选项是B。

答案:

B

14.(山东省实验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测试,3)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

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

”当时,秦二爷投资近代工业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

A.自然经济受到进一步破坏

B.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C.社会上出现实业救国思潮

D.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解析:

由材料中的时间“19世纪末”,可以看出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甲午中日战争后的发展情况,A、B、C均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

D项属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原因之一。

所以正确答案为D。

答案:

D

15.(安徽省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9)以下是杭州某商店的一幅宣传画,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幅宣传画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个时期?

(  )

A.甲午战争期间B.一战期间

C.国民革命期间D.抗日战争期间

解析:

结合所学,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这一运动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

据此这幅宣传画最有可能出现在一战期间(1914~1918年)。

答案:

B

16.(山东省沂源县2012届高三期中,8)下表为1912年、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状况(  )

行业

1912年

1920年

平均年增长率%

棉纺织业

华商纱厂纱

锭数(枚)

509564

1598074

(1922年)

12.1

机器

面粉业

华商厂产量

(万包)

1966

(1913年)

8316

(1921年)

19.8

卷烟业

华商厂资

本额(万元)

138

1680

36.7

电力业

华商厂发电

容量(千瓦)

12013

29602

11.9

机械

采煤业

华商矿

产量(吨)

416558

3279757

29.4

表中信息反映出这一时期(  )

①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 ②重工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所壮大 ④民族工业体系比较完整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

题干中的时间为1912年到1920年,即考查民国初期的民族工业得到“短暂的春天”发展的表现和影响,从表格提供的行业看主要发展的是轻工业,重工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④不符合史实,因为当时中国的民族工业体系还是不完整的,重工业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很薄弱。

答案:

A

17.(安徽省安庆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17)下图是民国时期民族火柴业留下的火花,从中可以解读的信息有(  )

①民国时期的民族资本家有商标广告意识 ②民国民族资本家具有实业报国的情怀 ③民国民族工业主要在轻工业领域 ④民族工业是当时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A.①②③④B.①②

C.①②④D.①②③

解析:

由图得出的信息可以看出民国时期的民族资本家已经具有商标广告意识,由商标上的句子可以看出民族资本家具有实业报国的情怀,火柴属于轻工业领域,民国民族工业主要在轻工业领域也与史实相符合。

在一定时期民族工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所以正确选项为D。

答案:

D

18.(山东省东营市2012届高三10月评估,22)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其阶段特征。

其中影响1、2、3、4阶段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变化的共同因素是(  )

A.自然经济解体B.外国列强侵略

C.清朝的政策D.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

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到一战后的发展概况。

A项“自然经济解体”说法不符合3、4阶段情况;C项“清朝的政策”不符合3、4阶段,清政府1912年就已垮台;D项不符合1、2阶段情况。

根据所学知识,外国列强的侵略使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第1阶段产生、第2阶段初步发展;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无暇东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一战后列强又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又衰落下去。

影响1、2、3、4阶段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变化的共同因素应是外国列强侵略。

答案:

B

19.(山东省沂源县2012届高三期中,6)张謇说:

“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

……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

”据此,他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

C.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D.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获取信息。

由信息“无法律之导之故”、“无公司法”、“无破产法”可得出张謇的意思是民族工业发展缺乏法律保护。

答案:

A

20.(江苏省南京市2012届高三学情调研,6)白吉尔在《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年)》中说:

“……这一时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在辛亥革命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导致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①自然经济的加速解体 ②民族资本家积极投资近代企业 ③欧美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中华民国政府扶持民族工业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了1911年~1937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相关史实,根据所学可知,①②④项符合这一时期特点,第③项“欧美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只在一战期间,一战结束后列强又卷土重来,所以这一说法不符合1911年~1937年这一时段。

答案:

B

21.(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2届高三9月联考,11)钱理群《天地玄黄》记载某民国杂志刊登了一则“小品”:

“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谁曰不宜!

”小品所反映的“路不拾遗”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民国杂志、法币满地”和所学史实应该属于国统区为了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滥发纸币,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答案:

D

22.(广东省桂山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9)《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

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  )

A.民族富强B.发展资本主义

C.实现民主政治D.实业救国

解析:

1895年后伴随着列强侵华的加剧,社会上兴起了实业救国思潮,在其推动下,收回利权运动和创办实业蓬勃发展。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倡实业救国,积极创办实业。

故在1895~1927年间中国特色的产业精神主要就是追求实业救国。

本题选D项。

答案:

D

23.(宁夏银川一中2012届高三9月月考,29)下列反映出近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呈现的特征是(  )

1895年

1913年

增长

货物性质

中国

进口

1.7亿

5.7亿

3.3倍

生活消费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

中国

出口

0.28亿

1.66亿

5.9倍

农产品、手工业品占96%,工业品占4%

A.中国民族工业两次发展都是外向型的

B.民族工业发展利用了大量外资

C.帝国主义不愿中国实现工业化,而要中国永远作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D.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进行压制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从表中进口分析,进口额在逐年加大,并且生活消费品比重较大,出口产品中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比重较大,并且呈逐年加大的趋势,但是工业品比重较小,说明中国工业生产水平落后。

答案:

C

24.(江西六校2012届高三9月联考,13)据统计,“九一八事变时,外国人投资有42.8%集中于上海”“七七事变前,外国人的银行业投资有79.2%集中于上海,进出口和商业有80%,工业有67.1%。

”造成以上变化的原因是(  )

A.东部沿海受外国经济渗透最早

B.国民政府忙于内战忽视建设

C.内地民族工业力量薄弱

D.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侵华战争

解析:

从材料中的两大事变以及外商投资区域分布的变化可知和日本的侵华有关,随着列强在中国东北华北的侵略不断加深,外商投资区域也逐渐转移至中国东南,选择D项。

答案:

D

25.(湖北省襄樊四中2012届高三11月月考,10)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

图中的F1是阻力,F2是动力,其中F1>F2的情况出现于(  )

A.甲午战争以后

B.解放战争时期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解析:

本题要求在四个时期中分析出民族工业发展遇到的阻力大于动力的时期。

根据所学,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到20世纪初,“设厂自救”和“实业救国”的呼声不断高涨,在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中,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此后不久,西方列强卷土重来,“春天”很快过去。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制定和实施了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民族工业又有了短暂的发展。

国民党统治后期,官僚资本的野蛮掠夺、战争的巨大消耗以及美国的经济侵略,使民族工业遭到巨大打击,大量的民族工商企业破产倒闭。

据此本题选B项。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江西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10月月考,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福建产茶的文字记载,最早见诸于南安丰州莲花峰的摩崖石刻“莲花茶襟太元丙子”(公元376年),这比陆羽《茶经》问世要早300余年。

汉朝,武夷山已有茶树传播省外。

三国时,道家已在闽东蕉城区以茶制药。

唐,福州、宁德县(今蕉城区)贡产“蜡面茶”,福州鼓山、闽侯贡产“方山露芽”(生芽、方山茶),武夷山产“香蜡片茶”等。

宋,建州产“北苑贡茶”——龙凤团茶,政和县产贡茶——“银针”茶。

元大德后,武夷山设“御茶园”,武夷茶为贡茶。

明、清,闽北、宁德天山产贡茶——“芽茶”。

材料二 中国茶叶在欧洲最初被视为药物放在药店出售,茶价相当昂贵。

17世纪,饮茶在欧洲逐步盛行并传至北美,饮茶成为一种高尚的消遣。

查理二世的专职牧师奥文顿形容,“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

在英国的家庭中,“我把茶壶坐上了!

”是一句对忙碌一天,疲倦归家的主人极好的关切话语。

1733年,荷兰在广州购买价值336881荷盾的茶叶,到荷兰后却卖得988510荷盾,获利651629荷盾。

鸦片战争前的140年中,欧美贸易公司用来购买以茶叶为主的中国商品所花费的白银达169437564两白银。

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了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茶叶交易,“从中国来的茶叶,提供了英国国库收入十分之一”。

1773年,东印度公司装载342箱中国茶叶的船只开进波士顿港,企图低价倾销,波士顿群众将船上的茶叶全部倒入大海。

英国政府采取高压政策,激起殖民地人民的强烈反抗,终于导致北美独立战争。

材料三 近代前后中国植茶面积、茶产量、茶农数估算表

植茶面积

(万亩)

产量

(万担)

内销

(万担)

外销

(万担)

1832~1837(平均)

521

260.5

200

60.5

1861

625

312.5

202.5

110

1871

819

409.5

202.5

207

1886

934.9

567.46

205

362.46

1894

841.6

420.8

207.5

213.3

1901

674.6

337.3

210

127.3

材料四 1887年上海工夫茶的平均价格就达每担14.5两,而印度茶每担14两银就可获利。

1889年,印度茶叶出口英国市场的总值第一次超过了中国,达9450万磅,高出中国整整1472万磅。

而中国的茶叶种植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由个体茶农采制小量茶叶,然后运往各处叫卖几天”。

“中国种茶之法不用肥地物料,不去地下野草,亦不删除旁枝,又不换去老树,又不移种新地”。

资本不足的茶农和茶商在苛捐重压下,为求生存,于是,将本应用于制茶工艺改进上的智慧,用在了茶叶的制假上。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古代福建茶叶生产的哪些特点?

(不得照抄材料原文)(4分)

(2)根据材料二,概述中国茶叶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4分)

(3)根据材料三,概述近代中国茶叶产销的变化趋势,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8分)

解析:

(1)问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农产品商品化的理解。

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加以从历史传统、时间、分布范围、种类、质量、闻名遐迩等方面加以概括即可。

(2)问考查的是对中国茶叶对西方社会的影响的理解。

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从医药事业发展、改变生活习惯、增加财政收入、贸易冲突加以归纳即可。

第(3)问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茶叶产销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的理解。

根据材料三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归纳出“趋势”:

生产、销量迅速增长;“原因”可以从增长方面:

市场扩大、农产品商品化、条约的影响;回落原因:

竞争;中国茶叶生产技术、经营方式落后,苛捐杂税重,成本高;出现假冒伪劣现象等加以归纳即可。

答案:

(1)产茶历史悠久;持续时间长;分布范围广;种类多;质量好,闻名全国(成为贡品)。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促进欧洲医药事业发展;改变西方人的日常生活习惯;茶叶贸易使欧洲资产阶级获得巨大利润并成为一些殖民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茶叶贸易的冲突,成为北美殖民地革命的导火线。

(3)趋势:

19世纪30~80年代,茶叶生产、外销量迅速增长。

19世纪90年代后,茶叶生产、外销量迅速回落。

增长原因:

鸦片战争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给自足经济解体,加速农产品商品化;口岸增开、关税降低,促使中外贸易激增。

回落原因:

竞争;中国茶叶生产技术、经营方式落后,苛捐杂税重,成本高;出现假冒伪劣现象等。

27.(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