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课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4567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室内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室内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室内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室内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室内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室内课教案.docx

《室内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内课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室内课教案.docx

室内课教案

主题

预防狂犬病

目的

要求

1、使学生了解狂犬病是一种很危险的急性传染病。

2、使学生知道家禽都可能带狂犬病病毒。

3、使学生了解狂犬病的一般症状。

4、使学生了解怎样预防狂犬病。

5、使学生知道怎样及时治疗。

重点

难点

狂犬病对人体的危害

怎样预防狂犬病

教具和学具

有关狂犬病的宣传材料

 

 

 

 

 

1、导入

师:

你喜欢小狗吗?

为什么?

(学生回答)

师:

狗和人类的关系密切吗?

能不能举一些事例,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回答)

师:

谁听说过有人被狗咬伤的事情?

(学生回答)

师:

(接着介绍一两则报纸上投诉被狗咬伤的报道)被狗咬伤的事时有发生,而且常常会引起大家的强烈关注,为什么?

(学生回答)

2、了解狂犬病

师:

大家可能都知道,人被狗咬了会得一种病,叫什么病?

(学生回答)

师:

这种病严重吗?

(学生回答)

 

师:

这种病是不是只有被疯狗咬了才会得呢?

请大家阅读狂犬病资料[病源及传播]

(学生阅读并回答)

师:

大家必须记住,只要被家畜咬伤或抓伤,都有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

(介绍某人感染后的状况,以及发作后死亡的事例,帮助学生了解狂犬病的潜伏期以及死亡率)狂犬病是非常危险,非常可怕的,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惕。

那么,怎样预防狂犬病呢?

请大家阅读狂犬病资料[防治措施]。

(学生阅读)

师:

第一条说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

师:

你逗引过狗,猫或别的家畜吗?

(学生回答)

师:

家畜再好玩,毕竟是畜生,免不了会表现出兽性,而抓人,咬人。

动物园里有些平时很温顺的动物,也会突然发作,伤害游人,所以还是不要引逗的好。

下面的第2条说的又是什么?

(学生回答)

师:

回去以后,了解一下你家周围的家犬有没有饲养证?

有没有打过狂犬疫苗?

如果没有做,要劝他们去做。

你家如果养了狗,也要做好这些事情。

第3条说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

师:

捕杀无证家犬是当地有关部门的事,小学生只要反映情况就行了,不能参加。

病畜必须捕杀,并且焚烧,深埋,绝对不能食用。

最后一条说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

师:

万一被家畜咬伤或抓伤,怎样治疗呢?

请大家阅读第4条。

(学生阅读并回答)

师:

是啊,必须立即进行处理。

一是挤出伤口中的血液,二是清洗并消毒伤口,三是赶紧到医院打狂犬疫苗。

 

预防食物中毒

1、选择食品安全第一 新鲜是指食品要具有相应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没有发生腐败变质和其他感官性状的异常变化。

其中定型包装食品应在其保质期内。

不要购买和食用来源不明的食品。

2、食品加热讲究彻底 许多生的食品如家禽、肉类以及未经消毒的牛奶常被病原体污染,彻底加热可杀灭病原体。

要牢记食品所有部位的温度都必须达到70℃以上。

如炖鸡时,如果靠近鸡骨的部分还生的话,要放回炉上完全炖熟。

3、做熟的食品尽快吃 烹调过的食品冷却至室温时,微生物已开始繁殖。

放置的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

从安全角度考虑,食品出锅后应立即吃掉,夏秋季节在室温下存放不应超过4小时。

存放后的熟食品要再加热后方可食用,回锅加热的温度至少要达到70℃以上。

4、妥善贮存剩余食品 需要保留剩余食品时,必须牢记应把这些食品低温贮存,婴幼儿食品要现吃现做,不要贮存。

由于昆虫、鼠类和其他动物常常携带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因此,要彻底消除厨房内老鼠、蟑螂、苍蝇等的孳生场所。

当然,最好的保护方法还是将食品贮藏于密闭容器里,防止受到污染。

5、避免生食、熟食接触 应注意生和熟的食物分开用不同的容器贮存,也不要把新鲜食物与剩余食物混在一起。

经过安全加工的熟食品一旦接触生食品就可能被污染。

这种交叉污染可能是直接的,即当生的畜禽肉接触熟食时即可发生。

交叉污染还可能是更隐蔽的,例如,如果先处理生鸡,然后再用未经清洗消毒的案板和刀具切熟食品,就产生了食物中毒的危险。

因此,要把生的和熟的食物分开存放,生食品用具与熟食品用具分开使用。

6、时刻保持厨房卫生 厨房应当有相应的通风、冷藏、洗涤、消毒、污水排放等设施,且布局合理,防止加工过程交叉污染。

厨房应当保持清洁,用来制备食品的所有用具的表面都必须保持干净。

接触餐具和厨房用具的抹布应该在下次使用之前彻底清洗,必要时煮沸消毒。

千万注意:

不要在厨房内存放任何有毒物质及其容器,以避免误用、误食!

7、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制作食品时应当讲究个人卫生,在加工和进食时要注意反复和经常洗手。

例如,当开始食品加工前和每次间歇之后,必须把手洗净,尤其是去厕所后。

当收拾生鱼、生肉、生禽之后,必须再次洗手,然后方能开始处理其他食品。

假如手受伤感染了,要参加则必须包上绷带或带上手套。

8、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树立正确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增强防病能力。

在日常饮食中,应做到不暴饮暴食,不吃不洁、腐败、变质食物,不买街头无照(证)商贩出售的盒饭及食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可疑食物,以防病从口入。

中耳炎的预防

中耳炎症状

  

(1)听力减退:

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变位性听力改善),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小儿常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而由家长领来就医,如一耳患病,另耳听力正常,可长期不被觉察,而于体检时始被发现。

  

(2)耳痛:

急性者可有隐隐耳痛,常为患者的第一症状,可为持续性,亦可为抽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本病甚为有关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

  (3)耳鸣:

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4)患者周围皮肤有发“木”感,心理上有烦闷感。

预防护理

加强身体锻炼,防止感冒,进行卫生教育,提高家长及教师对本病的认识,对10岁以下儿童定期行筛选性声导抗检测,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

  一,凡发生耳内堵塞感应及时寻找原因,及时排除,对疾病的恢复大有益处。

  二,鼻和鼻咽部的炎症波及咽鼓管阻塞时,则应及早使用1%麻黄素溶液滴鼻,使鼻腔粘膜收缩,咽鼓管通畅,新鲜空气进入中耳,使耳的渗出即时吸收。

  三,如有鼓膜穿孔者,禁止搏鼻及耳内滴药;以预防中耳感染。

  四,经医生指导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五,有鼓室内积液或积血者,应去医院进行治疗。

 

碘缺乏病的防治

 1、什么是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使机体摄入不足所致的一系列损害,除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两种典型表现外,是主要的是缺碘影响胎儿的脑发育,导致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的迟滞或永久性障碍,造成病区人口的智能损害。

缺碘也可导致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和新生儿死亡率增高,因此影响优生优育、人口素质的最广泛、最实质的问题。

 

  缺碘对动物也有与人类同样的损害,缺碘地区的牛、羊等牲畜的流产率可达47%,新生犊死亡率比不缺碘的生殖能力也明显降低。

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提高民族素质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大问题。

 

2、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

 

  

(1)地方性甲状腺肿:

是指甲状腺不同程度增大,出现颈部变粗,重者可出现呼吸及吞咽困难。

  

(2)地方性克汀病:

智力低下、聋哑、生长落后,运动神经功能障碍,出现下肢痉挛瘫痪以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粘液水肿、反应迟钝、嗜睡、无精神、怕冷、食欲低)等。

 

  (3)亚临床型汀病:

轻度智力落后,轻度听力及语言障碍,轻度神经运动障碍,轻度体格发育落后,激素性甲低。

 

3、为什么将碘称为智力元素?

 

  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所必不可缺的重要原料,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微量元素。

如果人体缺乏碘就会引起一系列病变,阻滞胚胎生长发育,影响神经系统及智力的正常发育,导致弱智或智力残疾。

 

  胚胎期严重缺碘,可导致神经系统、听器官、甲状腺等发育缺陷或畸形,产生呆傻、聋哑等残疾;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如果缺乏,则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量就减少或不足,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不足,进而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

首当其冲的遇又是对神经系统与智力发育的影响,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智力损害,甚至智力残疾。

碘缺乏病区儿童平均智商比不缺碘地区儿童低10?

D15个百分点。

 

4、一般人每日需要多少碘?

 

  人体摄入的碘,一般都是从粮食、蔬菜、饮水、动物性食品中获得,碘的地区性差异明显,从而影响人的摄入水平。

为保护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每日需要的碘量微克;2?

D6岁90微克;7?

D12岁120微克;12岁以上150微克;孕妇及哺乳期妇女200微克。

正常情况下,人摄入的碘大约有80%由尿排出。

人一昼夜从尿排出碘可以反映人体内碘的高低及是否缺碘。

 

5、碘缺乏病主要有哪几种补碘方法?

 

  由于碘缺乏病是环境缺碘所致,因此补碘是防治碘缺乏病最有效的措施。

目前补碘的方法是食盐加碘、口服碘油丸、饮水加碘、含碘药物、碘茶、碘化食品、富碘食物(海产品)。

 

6、食用碘盐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好办法:

 

  碘盐不仅安全、有效、经济、容易推广,又符合微量、长期性、生活化的要求。

 

  

(1)安全、有效。

 

  我国规定的食盐是含碘标准35±15?

J/kg。

食用这种碘盐即可保证每日对碘的需要量。

如果每人每日吃进5-15克(平均10克)的碘盐,每天即可获得100-300微克(平均200微克)的碘,足以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量。

这种剂量即不会造成浪费,又不会造成不良反应。

 

  

(2)生活化、长期性。

由于外环境缺碘、人类需要长期适量补碘。

而人类无论种族、民族、年龄、性别都必须每日吃适量的盐,所以食盐是补碘的最好载体。

通过吃盐,能能保证补碘生活化,适量化及持久性。

 

  (3)经济、易推广。

食用碘盐很经济,用钱少,只需花少量的钱即可解决防治疾病的大问题,即使对一个十分贫穷的国家也是可以接受的。

 

  8、居民购买、存放和食用碘盐应注意什么?

 

  碘盐必须有包装和碘盐标志。

居民在购买碘盐时,要辨认清楚。

 

  购买的碘盐要妥善保存:

 

  

(1)盛放碘盐的器皿应为棕色遮光的瓶或陶瓷罐并有盖。

 

  

(2)碘盐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日光直射和吸潮,离开灶台存放避免高湿影响。

 

  (3)碘盐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应随用随买,适当储备。

 

  为防止碘丢失,食用碘盐时就注意:

 

  

(1)不能用水淘洗。

 

  

(2)炒菜、烧菜和煮汤菜时,不宜过早放盐,宜在食物快熟时放入。

 

  (3)不要把碘盐放在锅里炒,更不要放在锅里煎炸。

 

 

噪音污染的危害

孕妇长期处在超过50分贝的噪音环境中,会使内分泌腺体功能紊乱,并出现精神紧张和内分泌系统失调。

严重的会使血压升高、胎儿缺氧缺血、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流产。

而高分贝噪音能损坏,胎儿的听觉器官,致使部分区域受到影响。

影响大脑的发育,导致儿童智力低下。

噪音的恶性刺激,严重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并会导致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和恶心、欲吐、胃痛、腹胀、食欲呆滞等消化道症状。

营养学家研究发现,噪音还能使人体中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氮基酸、谷氮酸、赖氮酸等必须的营养物质的消耗量增加,影响健康;噪音令人肾上腺分泌增多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容易导致心脏病发;同时噪音可使人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从而患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我国对城市噪音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

地区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贝,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

·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

·影响睡眠,造成疲倦。

办法1营造隔音林2将噪音污染严重的企业搬离市区3源头处预防,传播过程消减噪音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损害听力。

有关资料表明:

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8小时以后听力就会受损;若是在摇滚音乐厅,半小时后,人的听力就会受损;若在8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耳聋的可能性可达50%。

2、噪音损害视力噪音会严重影响听觉器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