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市大丰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5609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3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盐城市大丰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江苏盐城市大丰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江苏盐城市大丰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江苏盐城市大丰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江苏盐城市大丰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盐城市大丰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docx

《江苏盐城市大丰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盐城市大丰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盐城市大丰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docx

江苏盐城市大丰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

2016-2017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市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

1.宋朝诗人梅尧臣《水轮咏》:

“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

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

”描写的是(  )

A.

曲辕犁B.

翻车C.

水排D.

筒车

2.我国古代某文献记载:

“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者。

”另一文献也载:

“灌刚之时,必须林栗等炭,余皆不堪用。

”这些文献提到的炼钢技术发明于何时?

(  )

A.春秋战国B.秦汉C.南北朝D.隋唐

3.就“中国古代制瓷业发展历史”这一主题,某班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形成了以下四组认识,其中哪一组认识将得到大家的赞同?

(  )

A.秦汉时期出现了原始的陶瓷

B.北朝时期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C.元代出现青花瓷

D.明朝出现珐琅瓷

4.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  )

A.汉代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且有专职官员管理

B.唐代“市”中出现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

C.元代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D.隋唐时期出现黄河流域的长安、洛阳,长江流域的扬州、成都等繁华的商业大都会

5.在1872~1885年的第二阶段中,虽然国防工业仍然是主要的着眼点,但也有更多的关注投向了发展一些追求利润的企业。

这类“洋务”逐渐被看作是“时务”,因为它们乃针对国家的急迫事务而开办。

这里的“时务”是指(  )

A.兴办民用工业B.创办军事工业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D.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6.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因素有(  )

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洋务运动的影响

③外商企业的刺激

④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

7.根据蔡增基《十年来的中国航运》记载:

“自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至今,不过十年,此十年间,民营公司之组织,约计二十五家,……已远胜以前数十年矣。

”当时航运业民营公司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蒸汽轮船制造技术开始传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8.晚清出版的《格致汇编》记载:

“(上海)租界之内,中外大行家,以及办公事处,皆有此器以通消息,更于各马路间设立此器,以便通报火灾及报捕等要事。

”该记载反映出近代上海(  )

A.最早架设有线电报线路B.有线电报得到普遍应用

C.已经建成近代电讯网络D.利用电话进行信息传输

9.《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记载:

“甲午以后,言维新变法者如狂,于是、《湘学报》等……恶旧俗而维新之是求,如保中国不保大清,变君主以为民主之说,亦时有流露。

”材料中“”部分应为(  )

A.《申报》B.《时务报》C.《民报》D.《新青年》

10.1907年10月13日,天津塘沽的张小田与北京慕贞女子书院的贾玉莲,在天津海大道美以美会微斯教堂,由陈牧师主持举行文明婚礼。

报载“中西往贺者甚众。

鲍太太按琴,男女学生唱诗,一时颇形热闹。

礼毕,新夫妇乘双马车往北门外蓝家胡同张君本宅,并有成美学馆袁牧师夫妇及路矿等局诸友,均乘马车送新夫妇回家。

”这一社会现象说明(  )

A.追求平等成为社会主流B.清除了男尊女卑的意识

C.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影响D.婚姻自主已被普遍接受

11.如图是1955年的政治宣传画,图中“听毛主席的话,我自愿入社”的“社”指的是(  )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12.“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

……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自己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造

13.1979年6月25日,四川宁江机床厂在《人民日报》刊登右图所示广告。

该现象反映出当时中国(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商品资源基本实现市场配置

C.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有所提高

D.确定四川为对外开放的试点区

14.1982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指出:

“我国农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

”这些形式不同的责任制“不要变动”的原因是(  )

A.引导农民走上了互助合作的道路

B.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实现了农业生产经营权高度集中

D.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15.以下哪些是国家设立的经济特区①深圳②珠海③厦门④上海浦东⑤汕头(  )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16.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的是(  )

A.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B.海南经济特区的设置

C.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D.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7.“热词”是指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

历届党代会的热词,都是党和国家在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

1992年“南方谈话”的热词应是(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本质”

C.“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8.在殖民争霸过程中,英国打败了下列哪三个国家,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

A.西班牙、法国、葡萄牙B.西班牙、荷兰、法国

C.西班牙、荷兰、美国D.荷兰、德国、法国

19.某位欧洲航海家的临终遗言说到:

“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洋,可到达印度……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海地,而被摩尼康谷人称为赤潘哥的小西班牙。

”该航海家应该是(  )

A.达•伽马B.麦哲伦C.哥伦布D.迪亚士

20.下列选项中,最能准确体现如图所示历史场景主题的是(  )

A.海上丝绸之路B.新航路的开辟C.奴隶三角贸易D.英国海外贸易

21.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抑商”和“海禁”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保护农耕经济B.维护封建统治

C.限制工商业发展D.防范“外夷”入侵

22.“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以下不属于民国时期婚俗变化原因的是(  )

A.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与进步

B.近代教育发展、思想观念更新

C.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D.西方思想的传入与传播

23.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祝寿,进贡一辆汽车。

不料,慈禧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

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

该现象本质上说明了(  )

A.慈禧对汽车的好处了解不够

B.袁世凯送礼忽视了中国国情

C.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

D.封建观念是近代化的强大阻力

24.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中存在着外商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等几种近代企业。

这些企业的共同点是(  )

A.由私人投资兴办B.采用机器设备生产

C.都设于通商口岸D.都是资本主义企业

25.据统计,20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的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广大内地纱厂很少。

该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之一是(  )

A.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B.受到外国资本控制

C.资金少,技术力量极薄弱D.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26.如图为1956年中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状况图,它反映出我国(  )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D.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27.中国共产党的某次会议明确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次会议应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

28.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转折”主要是(  )

A.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C.人类由农业文明已经转向工业文明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确立

29.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

30.早期殖民扩张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A.抢占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B.扩大了资本原始积累

C.削弱了封建贵族势

D.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二、判断题:

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代表手工业发展最高的水平,商品不在市场上流通。

  (判断对错)

32.汉代出现的曲辕犁,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

至此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判断正误)

33.据统计,仅上海一地,1935年至1937年设置的机器厂就达387家,超过了过去十年的总和,这得益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判断对错)

34.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并提出了工作的主要任务,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判断对错)

35.大众传播媒体是指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它们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及学习和工作方式。

  (判断对错)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计20分.要求:

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6.(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漳中水,男采山上薪。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材料二:

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

……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

﹣﹣张正明《明清时代的山西盐商》

材料三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地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两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

材料四市肆之中多一工人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

﹣﹣《清世宗实录》卷57

材料五:

顺治二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入水。

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

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摘自《台湾外纪》卷12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

(2)据材料二、三归纳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

(不得照抄原文)

(3)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一种什么经济思想?

这种思想在封建社会初期有何合理性?

(4)材料五体现了清朝的对外贸易政策是?

结合所学指出材料四、五体现的经济政策有何消极影响?

37.(10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某校高二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三位江苏近代历史人物的有关资料。

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处,一些学生得出以下几种结论:

①他们积极创办洋务企业尤其是近代民用企业

②他们创办的企业都以轻工业为主

③他们的企业大部分在国民政府前十年得到较快发展

④他们推动了近代江苏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观察图表:

材料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

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还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卢新建主编:

《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请将学生得出的正确结论的序号写在答题纸上。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简要指出“初步发展”的主要原因和“短暂春天”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简要探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问答题:

本题10分.

38.(10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揭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篇章。

(1)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做了哪些有益的探索?

(2)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经济建设作出了哪些重大的战略决策?

(3)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的,其主要形式是什么?

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4)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2016-2017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市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

1.宋朝诗人梅尧臣《水轮咏》:

“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

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

”描写的是(  )

A.

曲辕犁B.

翻车C.

水排D.

筒车

【考点】23:

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情况.关键信息是:

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

【解答】依据材料“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可知属于灌溉工具,而且不需要人力.故D正确,排除B.

A是耕作工具,故排除.

C是冶铁工具,故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灌溉工具的演进情况,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再现能力.本题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题,难度偏低.

 

2.我国古代某文献记载:

“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者。

”另一文献也载:

“灌刚之时,必须林栗等炭,余皆不堪用。

”这些文献提到的炼钢技术发明于何时?

(  )

A.春秋战国B.秦汉C.南北朝D.隋唐

【考点】2D:

中国古代先进的冶金技术.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冶金技术.需要掌握灌钢法出现的时间.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灌刚之时”.

【解答】依据题干“杂炼生(生铁)鍒(熟铁)”、“灌刚之时”可知,反映的是灌钢法,结合所学可知,灌钢法出现在南北朝,故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冶金技术.考查对灌钢法出现的时间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就“中国古代制瓷业发展历史”这一主题,某班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形成了以下四组认识,其中哪一组认识将得到大家的赞同?

(  )

A.秦汉时期出现了原始的陶瓷

B.北朝时期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C.元代出现青花瓷

D.明朝出现珐琅瓷

【考点】2E:

中国古代陶瓷业的成就.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对中国古代手工业相关知识的准确掌握.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在,商朝已经能烧制出原始的陶瓷,故A错误.

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故排除B.

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故C正确.

珐琅彩始兴于清代,系由铜胎珐琅移植而来,故称“瓷胎珐琅”,故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制瓷业演变的情况,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4.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  )

A.汉代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且有专职官员管理

B.唐代“市”中出现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

C.元代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D.隋唐时期出现黄河流域的长安、洛阳,长江流域的扬州、成都等繁华的商业大都会

【考点】Y5:

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史料的正确分析,要求学生结合古代商业发展的具体表现来分析材料.

【解答】A.结合材料,我们可知汉代城市中出现了专供交易的事,并且有市长进行管理.

B.结合唐朝商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我们可知唐朝出现了柜坊和飞钱.

C.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是宋朝出现.

D.隋唐时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大都会扬州成都长安洛阳都是,这一部分知识书本上有.

故选C.

【点评】宋代建立在唐朝的市坊制基础上,打破了市坊的界限,出现了夜市,草食,商业更加便利宽泛.而且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

 

5.在1872~1885年的第二阶段中,虽然国防工业仍然是主要的着眼点,但也有更多的关注投向了发展一些追求利润的企业。

这类“洋务”逐渐被看作是“时务”,因为它们乃针对国家的急迫事务而开办。

这里的“时务”是指(  )

A.兴办民用工业B.创办军事工业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D.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考点】A6:

洋务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考查洋务运动的内容.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依据题干“1872~1885年”、“更多的关注投向了发展一些追求利润的企业”可知,这一时期洋务运动主要是为了求富,创办民用工业,故A项正确.

创办军事工业主要是自强,与题干“更多的关注投向了发展一些追求利润的企业”不符,故B项错误.

C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是在19世纪末,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1872~1885年”、“更多的关注投向了发展一些追求利润的企业”,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需要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兴办民用工业及其目的.

 

6.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因素有(  )

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洋务运动的影响

③外商企业的刺激

④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

【考点】A7: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鸦片战争前,中国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战后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的刺激,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产生.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因素有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的影响、外商企业的刺激,故①②③正确;

④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点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

产生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于甲午战争后;进一步发展于20世纪初;短暂繁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的间隙;日益萎缩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7.根据蔡增基《十年来的中国航运》记载:

“自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至今,不过十年,此十年间,民营公司之组织,约计二十五家,……已远胜以前数十年矣。

”当时航运业民营公司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蒸汽轮船制造技术开始传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考点】A7: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需要掌握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和原因.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十年来的中国航运》”、“自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至今”,结合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和原因解答即可.

【解答】依据题干“《十年来的中国航运》”、“自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至今”可知,处于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

A项是在鸦片战争后,不符合题干时间,应排除.

B项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

D项是在一战期间,与题干时间不符,应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和原因.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晚清出版的《格致汇编》记载:

“(上海)租界之内,中外大行家,以及办公事处,皆有此器以通消息,更于各马路间设立此器,以便通报火灾及报捕等要事。

”该记载反映出近代上海(  )

A.最早架设有线电报线路B.有线电报得到普遍应用

C.已经建成近代电讯网络D.利用电话进行信息传输

【考点】H5:

通讯工具的进步.

【分析】本题考查近代通讯工具的进步.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解答】依据题干“皆有此器以通消息,更于各马路间设立此器,以便通报火灾及报捕等要事”可知,上海租界利用电话进行信息传输,故D项正确.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电话的相关信息,故AB两项错误.

C项题干没有体现,而且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关键信息“皆有此器以通消息,更于各马路间设立此器,以便通报火灾及报捕等要事”的分析理解,需要对近代通讯工具的进步的表现、影响的掌握.

 

9.《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记载:

“甲午以后,言维新变法者如狂,于是、《湘学报》等……恶旧俗而维新之是求,如保中国不保大清,变君主以为民主之说,亦时有流露。

”材料中“”部分应为(  )

A.《申报》B.《时务报》C.《民报》D.《新青年》

【考点】HB:

大众传媒的变迁.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报刊的发展的相关知识,《时务报》是维新运动时期著名的维新派报纸,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创办.旬刊,连史纸、石印.梁启超主笔,汪康年总经理,是中国人办的第一个杂志.

【解答】A.《申报》是1872年在上海创刊,排除A;

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叙述的是维新变法运动及维新思想的宣传,故此报刊应该是维新运动中创办的,B项符合题意;

C.《民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机关报,排除C;

D.《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中创办的报刊,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报刊的发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意对近代报刊的把握.

 

10.1907年10月13日,天津塘沽的张小田与北京慕贞女子书院的贾玉莲,在天津海大道美以美会微斯教堂,由陈牧师主持举行文明婚礼。

报载“中西往贺者甚众。

鲍太太按琴,男女学生唱诗,一时颇形热闹。

礼毕,新夫妇乘双马车往北门外蓝家胡同张君本宅,并有成美学馆袁牧师夫妇及路矿等局诸友,均乘马车送新夫妇回家。

”这一社会现象说明(  )

A.追求平等成为社会主流B.清除了男尊女卑的意识

C.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影响D.婚姻自主已被普遍接受

【考点】H2:

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社会习俗的变迁.需要掌握晚清时期中国出现新式婚礼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西方文明传入中国的影响解答即可.

【解答】依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