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B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4428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5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B卷.docx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B卷.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B卷.docx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B卷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B卷)

一、选择题

1.美国在2017年1月27号,特朗普颁布了针对七个主要穆斯林国家的“禁穆令”……。

“禁穆令”出台以后,遭到了美国西海岸民众的普遍抵制。

穆斯林国家的人民主要信仰的宗教是()

A.道教B.佛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

2.《荷兰史诗》、《战争与和平》、《红楼梦》这这三部文学作品在史学上的共同价值是(  )

A.反映了所在国一定时期的社会图景

B.揭示了封建制即将没落的历史趋势

C.展现了所在国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

D.再现了世界史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3.中国和欧洲文明的交流源远流长,下列为中欧文明交流作出贡献的有()

(1)马可·波罗

(2)亚历山大大帝(3)阿基米德(4)阿拉伯民族

A.

(1)

(2)B.

(1)(4)C.

(2)(3)D.(3)(4)

4.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A.阿拉伯商人B.中国航海家C.意大利传教士D.波斯人

5.下图所示,今天的0,1,2,3,4……等数字符号的发明者是()

A.古代埃及人B.古两河流域人

C.古阿拉伯人D.古代印度人

6.不同地区文明的交往方式主要分为两种:

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下列属于通过征战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

①亚历山大帝国②罗马帝国③古代埃及④古代希腊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④

7.由圣诞卡、圣诞树和圣诞老人,可以联想到每年12月25日西方传统的“圣诞节”。

这一节日与下列哪一位人物有关?

()

A.耶稣B.释迦牟尼C.穆罕默德D.犹大

8.今天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方法,与下面哪一种文化有关()

A.佛教文化B.基督教文化C.伊斯兰教文化D.儒家文化

9.史书记载,“讳全福公,字麓,号启明。

生于商太甲二十年丁卯,卒于商太庚二十年已巳”。

太甲是商朝第四位国王,太甲二十年是公元前1734年,由此推算,太甲元年应该是()

A.公元前1753年B.公元前1754年

C.公元1753年D.公元1754年

10.在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有许多杰出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其中,在元朝时来中国的是()

A.亚历山大B.屋大维C.马可·波罗D.穆罕默德

11.伊斯兰教的经典是()

A.《古兰经》B.《圣经》C.《荷马史诗》D.《格尔尼卡》

12.阿拉伯数字的传播与马可波罗旅行中国的史实,启示我们应具有()

A.民主与法制意识B.爱国主义精神

C.开放与交流意识D.历史是非观念

13.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有关的是()

①希腊帕特农神庙②巴黎圣母院③洛阳白马寺④麦加大清真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基督教产生于欧洲并逐渐发展成为欧洲第一大宗教

B.基督教是中古西欧社会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之上

C.基督教的权力至高无上,它始终推动中古西欧社会的发展

D.基督教残酷压制“异端”思想,在西欧社会的发展中没有任何进步性

15.“他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担任元朝官员17年。

后来,他从泉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返回意大利,对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产生较大影响。

”“他”是()

A.阿基米德B.伯利克里C.马可·波罗D.查理·马特

二、综合题

16.我们现代的人类文明是在过去各个种族、各个区域文明冲撞和交融的基础上形成的。

请回答下面问题:

(1)请你说一说古代文明交流有哪些方式?

(2)你认为在人类历史中哪种方式要频繁些?

举出一些这种交流的事例。

(3)在当今世界,我们应如何促进人类现代文明的发展?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古代海陆两条丝绸之路不仅沟通了东西方、亚非欧文明,而且促进了不同文明的相互渗透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千百年来,不同的文化在古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相互激荡,积淀形成了世人公认和推崇的丝绸之路精神,而且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新全球史》

材料三

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

古丝绸之路,和时兴,战时衰。

“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和平安宁的环境。

我们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

各国应该尊重彼此主权、尊严、领土完整,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

——习近平主席《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讲话

回答问题:

(1)阅读材料一图,说出西汉时A区域的一次为沟通东西要道而进行的出使活动。

说出明朝时期发生在B区域一次著名的远洋航行活动。

(2)依据材料一、二,列举古代丝绸之路促进了哪些不同文明的相互渗透和文明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古代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成果交流的案例。

(3)依据材料三,说说新时代背景下是如何建设“一带一路”和平之路的?

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丝绸之路精神的主旨。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

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世界·古代史编》总序

(1)依据材料一图中英文字母A、B、C、D所处位置写出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名称。

(2)材料一图中,欧洲上古时期的文明是由哪些文明构成的?

上古时期的亚非文明与欧洲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

(3)古代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方式除了暴力冲突之外,更主要的是依靠什么方式进行的?

试举一例说明。

 

参考答案

1.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遍布亚、非两个大洲,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被称为穆斯林。

所以答案选择C

2.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著作的掌握。

学生注意题干“共同价值”,即选择三部作品的共同作用。

结合课本所学,《荷兰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

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社会的重要史料。

故B不对;《战争与和平》是一部描写19世纪初俄国人民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的小说。

故事以1812年俄国法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事件,展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风貌。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故CD符合《战争与和平》,与《红楼梦》无关。

故属于共同价值的选择A。

3.B

【解析】

(1)项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来中国。

在中国居住十七年,回国写成《马可·波罗行纪》,传播了中国的文化,符合题意;

(2)项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没有到达中国,不符合题意;(3)项阿基米德是古希腊的科学家也没有来过中国,不符合题意;(4)项阿拉伯民族把中国的文明传入欧洲,也把欧洲一些文明传入中国,符合题意,故选B。

4.A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到阿拉伯和欧洲。

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南宋时广泛用于航海。

还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阿拉伯国家、欧洲等地。

综上所述,中国的四大发明,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欧洲之后,给欧洲社会产生巨大地影响,从而影响了人类地整个进程。

其他三项与题意不符,故选A。

5.D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为图片材料分析题,考查学生从图片中收集信息的能力。

据图和题意可知是古代阿拉伯数字符号。

阿拉伯数字是由古代印度人根据梵文字头创造的0-9十个数字符号,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被欧洲人称为阿拉伯数字。

故此题选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东西方文化传播的使者

6.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对古代文明传播与发展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亚历山大通过战争建立起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屋大维统治罗马后,多次发动侵略战争,最终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①亚历山大帝国②罗马帝国,都是通过战争的形式争取的。

③古代埃及④古代希腊与“征战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不符应该排除。

所以答案是C。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7.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传说1世纪时,耶稣创立了基督教,基督教后来确定耶稣出生日期是15月25日,并将这一天定为“圣诞节”;释迦牟尼,佛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犹大,《圣经》人物,耶稣十二门徒之一。

故本题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基督教的相关知识,属于识记层面,难度不大。

但是容易和佛教、伊斯兰教记混,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把他出生日期15月25日定为“圣诞节”。

8.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公元纪年的认识,结合所学可知,公元纪年,它以相传的耶稣基督诞生年即公元元年作为历史算起为公元元年,所以与基督教文化有关。

故本题选B。

点睛:

本题难度较大,考查学生对各种纪年法的掌握程度,纪年法我们在历史教材中经常遇到,但学生很少知道这种纪年法的由来,所以不好判断,提醒同学们要注意平时对历史知识的积累,积累多了才能轻松面对各种试题。

9.B

【解析】耶稣出生之年就是公元元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从这年起叫公元某年。

因此,太甲元年应该比太甲二十年早20年,即公元前(1734+20)1754年,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元世祖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中国,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C项符合题意;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11.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伊斯兰教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的说教后来集录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

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伊斯兰教的相关知识,属于识记层面,难度不大。

但是容易和佛教、基督教记混。

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佛教的经典《佛经》;基督教的经典《圣经》。

12.C

【解析】阿拉伯数字的传播与马可波罗旅行中国的史实都体现的是世界文化与文明的交流,所以我们应该具有的是开放与交流意识,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

洛阳白马寺与佛教有关,巴黎圣母院与基督教有关,麦加大清真寺与伊斯兰教有关,希腊帕特农神庙与三大宗教无关,故选C。

14.B

【解析】A项表述错误,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欧洲并逐渐发展成为欧洲第二大宗教;B项基督教是中古西欧社会的精神支柱,他们加紧对人民的精神统治,残酷压制与教会观点相悖的“异端”思想,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说法正确;C项基督教的权力至高无上,它始终推动中古西欧社会的发展,表述错误,说法太绝对;D项基督教残酷压制“异端”思想,在西欧社会的发展中没有任何进步性,表述错误,基督教残酷压制“异端”思想,在西欧社会逐渐兴起了反神学的宗教改革运动。

故选B。

15.C

【解析】根据题干的“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担任元朝官员17年”、“经海上丝绸之路返回意大利”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可·波罗是意大利威尼斯的旅行家、商人,元朝时期来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