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树和喜鹊》教学设计.docx
《一年级语文下册《树和喜鹊》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下册《树和喜鹊》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语文下册《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树和喜鹊》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__所讲的故事。
学生通过自主读文、探讨、沟通等过程,感受课文情感。
培育学生珍惜友情,信守承诺的良好品质,体会人和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谐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趣味以及体会鸟与树的友情。
感受鸟儿对树的真挚情意,体会鸟儿对树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时,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讲一讲他们熟识或喜爱的童话故事,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童话故事的爱好;另一方面是为了熬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实力。
(板书标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屏幕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读)(一两个即可)
2、学生朗读课文思索:
__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可以分为几部分?
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
①写了一只鸟儿为了实现自己去年的诺言,去找寻好挚友“树”并为它歌颂的事情。
②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树与鸟儿是好挚友,鸟儿每天为树唱歌;其次部分(第2~4自然段)鸟儿离开树到南方过冬,答应明年春天接着为树唱歌;第三部分(第5~17自然段)写鸟儿飞回时不见树的踪影,四处找寻,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三)抓住重点,理解道理
1、这共出现四次对话。
第一次对话,鸟与树,约定明年春天相见时鸟再唱歌给树听,其次次对话是鸟与树根,鸟向树根询问树到什么地方去了,树根告知鸟“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了,拉到山谷里去了”。
第三次对话是鸟向门打听树的去处,门先生告知她树根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卖到村子里去了。
第四次对话是鸟与小姑娘打听火柴的下落,小姑娘告知她“火柴已经用光了”,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灯光。
这四次对话,分别就是本作者运用了“切、做、运、卖”四个动词描述了树的动向。
表达了作者对树变成火柴的不幸遭受的惋惜之情,体现出一种感伤。
3、“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和“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这两个句中出现了两个“看”字,请谈一谈你对两个“看”字的理解。
明确:
前一句中的“看”字,是鸟儿历经艰辛,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好挚友,鸟儿心中在想,树啊,我最终找到你了,我的挚友,让我来为你唱歌吧。
后一句中的“看”字,是鸟儿实现了诺言,鸟儿心中在想,挚友啊,你听见我给你唱的歌了吗?
以后再也没有机会给你唱歌了。
体现鸟儿无尽感伤。
(四)拓展延长,理解难点
鸟儿飞走后会想些什么呢?
尽情畅所欲言吧!
提示:
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五)总结全文,深化中心(可依据时间进行删减)
读完本课对你有什么启发?
明确:
要向课文中的鸟儿一样,珍惜友情,信守诺言。
(六)课后作业
写作练习:
学完这篇课文后你想对鸟儿说什么,请写下来下节课和同学们一起沟通共享。
四、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是童话,在教学时应当更多的将学生带入文本当中来,在教学活动设计时应当让同学们进行分角色朗读,通过学生的朗读体会鸟儿四处找寻树的艰辛,进而理解鸟儿与树的感情真挚,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所以应当多让学生参加到课堂当中来。
一年级语文下册《树和喜鹊》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多音字“只”“种”“乐”的字音并运用。
2、能借助课文插图,了解课文大意。
3、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4、通过“只有”“也”“好多好多”等词语的学习,训练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只有”“也””好多好多”等词语的学习,训练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难点:
1、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看图导入课题(4)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公鸡和小鸭子》,知道了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忙,团结友爱。
今天老师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的小伙伴,看图片——《喜鹊》。
2、师板书:
“喜鹊”,鹊,右边是鸟字旁,看到鸟字旁,你知道了什么?
(生:
喜鹊是一种鸟、很多鸟的名字都带有鸟字旁。
比如:
鸦、鸽、鹰......)
3、师质疑,喜鹊住在哪里?
(生:
喜鹊住在树上)引出课题《树和喜鹊》
二、初读正音,了解大意(10)
(一)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师: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它们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请同学们赶紧打开书本32页,自己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标好自然段。
1、大家读得真认真呀!
(语文书合上放左上角),大家有没有不认识的字?
我可要从课文中挑几个生字来考考大家。
敢不敢来挑战呢?
出示:
从前、后来、喜鹊、鸟窝、孤单、快乐、邻居、只有、招呼、安安静静、叽叽喳喳(指名读,小老师带读。
)
3、生字中有3个多音字,大家找到了吗?
学习多音字“只”、“种、“乐”。
多音字跑到长句中,大家能不能读好它呢?
指导长句的朗读。
4、生字和句子大家都掌握得不错,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的观察能力,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幅插图,你发现了什么?
提示:
图上都有什么事物?
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一棵树——好多好多树;一只喜鹊——好多好多喜鹊;孤单——快乐)
(二)我们之前学过通过看图猜故事,老师今天把课文的插图带过来了,请大家看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简单讲这个小故事。
谁愿意来试试看呢?
(8)
1、出示:
图一:
从前,这里只有(),树上只有(),鸟窝里只有()。
2、出示:
图二:
后来,这里种了(),树上就有(),鸟窝里就有()。
3、出示:
图三:
白天,()()一起飞出去()。
4、出示:
图四:
天一黑,它们()飞回(),()睡觉了。
师:
学习方法:
在以后是学习中记得借助插图来了解课文内容。
三、聚焦词句,落实语用
1、学习第一自然段(6)
(1)通过“一棵树”等词语的学习,结合教室,说说带有量词这样的句式。
指名朗读第一段,进行朗读评价后,老师在听读中发现了这样一个词—一棵树,这段话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表达?
(一个鸟窝、一只喜鹊)齐读一遍后,请孩子们看看我们的教室,也来说说这样的句式吧!
(2)我们看到图上的喜鹊特别少,为了表达“少”这个意思,作者用到了一个“一”字,还用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词,你们发现了吗?
(只有)结合我们的教室或身边事例,练习用“只有”说话:
我们的教室只有()。
(3)大家想想,这么大一个地方,却只有一棵树,只有一只鸟,那树和喜鹊的心情又如何呢?
(不开心——孤单)——导入第二段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板书—孤单
2、学习第二自然段(6)
(1)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结合生活,说说你什么时候会觉得孤单?
(2)师:
这段话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字“也”,课文中除了这里有一个“也”,后面还有两个句子也带有“也”字,谁发现它们在哪里?
(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师生合作朗读句子,理解“也”字的意思,“也”字前后的内容是一样的。
那我们来试试说句子吧!
(3)师质疑:
树和喜鹊一直这么孤单下去吗?
同桌讨论,引出第三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6)
(师:
同学们,这棵树和喜鹊一开始都很孤单,因为树只有一棵,喜鹊只有一只,后来,它们变得快乐了,因为树和喜鹊都多了,课文用到的词语是—好多好多)
(1)通过朗读,抓重点词语“好多好多”,让学生结合教室用“好多好多”练习说句子训练。
如:
我们的教室有好多好多的()。
(2)因为种了好多好多的树,有了好多好多的喜鹊,所以它们都有了邻居,大家一起出去玩耍,一起觅食,由孤单到快乐的`转变!
——板书邻居快乐
四、结合图片,再次让学生理清__脉络,明白有邻居、朋友的陪伴,会觉得很快乐!
师总结:
这节课认识了树和喜鹊,知道人多了,大家在一起才会快乐。
希望同学们能够相互为伴,相互帮助,快快乐乐地学习、生活。
板书设计:
《树和喜鹊》
只有———自己—————孤单
好多好多———邻居—————快乐
一年级语文下册《树和喜鹊》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要求书写的6个生字,学习偏旁“子字旁”和“倒八”。
2、会正确认读本课要求认读的12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3、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孤单”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生词,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孤单”的意思。
教法:
根据学生识字和读课文的学情,运用字不离词、随文学习的策略,在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突出重点。
学法: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总结识字、写字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想象故事,头脑作画,体会__内涵(教学难点)
师:
(有感情地读)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谁来想一下,当树和喜鹊有了邻居之后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师:
阅读的时候,脑子要比文字走得远。
你怎么想都可以,想好后可以和旁边的同学说一说。
(生自由讨论)
生1:
树有了邻居,可高兴了!
他们每天有说不完的话。
生2:
树有了邻居,每天比赛谁长得快,长得高!
师:
能用上“一起”这个词来说一说吗?
生1:
树有了邻居,他们白天一起看天上的白云,晚上一起听小虫的叫声。
生2:
树有了邻居,他们一起玩游戏,看谁长得高,长得快!
生3:
喜鹊有了邻居,每天天一亮,他们打着招呼一起飞出去了。
到了晚上,他们又一起回到窝里休息。
师:
他们一起飞出去干什么了?
生1:
他们一起在天空飞翔。
生2:
他们一起捉虫。
生3:
他们一起玩游戏,看谁飞得高。
师:
现在,树和喜鹊的心情怎样了?
他们会说什么?
生1:
我现在每天都很开心。
师追问:
为什么?
生1:
因为我有好朋友一起玩。
生2:
他们会对邻居们说:
“谢谢你们,我们现在再也不孤单啦!
”
师:
现在你知道怎样可以不孤单吗?
生:
有了朋友我们就可以不孤单,好朋友一起玩,一起学习,多开心呀!
师:
是呀!
有了朋友就会快乐,有了爱就会幸福。
只要我们和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帮互助,那么我们就不孤单啦!
我们一起来把课文有感情地读一读,体会这份快乐吧!
(生有感情朗读。
)
赏析:
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并不急于把__的内涵讲给学生听,而是鼓励学生慢慢想,脑子要比文字快,强调阅读时“脑走到哪儿,心跟到哪儿”。
通过想象,产生角色的代入感。
这样,一年级的孩子就能与作品展开“互动”,他们置身于课文营造的氛围里,走近角色,想象画面,理解感知,体会内涵。
学生自然而然地开始想象着树和喜鹊会跟他们的新伙伴做些什么,说些什么。
在交流的过程中,已浸润其中,自己开始主动地思考着,感受着。
老师并没有进行明显的告知、传授,而是轻轻地点拨,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发展,想象力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