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市海安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33298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海安市海安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江苏省海安市海安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江苏省海安市海安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江苏省海安市海安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江苏省海安市海安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海安市海安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江苏省海安市海安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海安市海安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海安市海安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江苏省海安市海安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度高二年级阶段检测(三)语文

试题I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鲁迅曾区分两种读书方法:

一种是“看非看不可的书籍”,那必须:

一种是“消闲的读书——随便翻翻”。

前者目的在求知,不免;后者意在消遣,自然更可体味到读书的乐趣。

至于获益,则实在。

A.费尽心机正襟危坐难以名状

B.劳神费力正襟危坐难分轩轾

C.劳神费力道貌岸然难以名状

D.费尽心机道貌岸然难分轩轾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

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费尽心机:

挖空心思,用尽计谋。

劳神费力:

耗费力量和精神。

前者含有贬义。

语境中指的是看书,应选“劳神费力”。

据此分析可排除AD两项。

正襟危坐:

整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

形容严肃、恭敬或拘谨的样子。

道貌岸然:

神态庄重严肃。

多指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

后者含有贬义。

语境中指的是读书求知,应选“正襟危坐”。

可排除C项。

难以名状:

形容无法用语言形容。

难分轩轾:

很难区分其准确的大小,引申为不分伯仲,难以区分。

语境中指两种读书方法难分好坏。

此处应选“难分轩轾”。

故选B。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

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

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

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

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

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太白祠的一组是()

①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②到此莫题诗,谁个敢为学士敌;偶然去捉月,我来甘拜酒仙狂。

③暗水流花径,江邨野堂争入眼;夕阳薰细草,朔云寒菊倍离忧。

④把酒问青天,放眼已无高力士;登舟望秋月,旷怀犹忆谢将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对联含义和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

“准确”指在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的基础上,把握句段的关键信息、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按照题目的要求,使词语运用、句式选择、语气选择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目的。

本题要求找出各组对联与主题对应最准确的。

①句中,下联有“草堂”,这里指的是杜甫草堂。

②句中,上联中的“学士”,指天宝元年李白供奉翰林院,遂有学士之称。

下联中的“捉月”,相传李白在当涂采石矶因醉酒泛舟,俯身取江中月影,遂溺,后人便在此筑捉月台纪念他。

“酒仙”指李白。

③句中,上联有“江邨野堂”,出自杜甫诗句“江村野堂争入眼”。

杜甫有诗句“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与下联吻合。

④句中,上联“把酒问青天”出自宋苏轼词《西江月》,上联意为把酒问苍天,世间已无觅高力士这样的谗毁小人的踪影,而人们对李太白的怀念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下联“登舟望秋月”出自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下联意为象谢尚那样能够识别人才的高风亮节,长期以来一直为人们所赞赏。

大家每当读到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一诗,都要想起这位谢将军的旷怀。

这副对联主要说的是李白。

分析可知,②④两联适合悬挂在太白祠。

故选D。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夺:

抢夺

B.乃详尊怀王为义帝详:

同“佯”,假装

C.欲遂其志之思也遂:

表明,表达

D.夫子盍少贬焉贬:

降低,减少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理解能力。

文言实词的考查包括:

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等。

解答此类试题,要求考生一方面要把握文言实词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另一方面要把握语境对其含义的“影响”,也就是说要结合语境来判定词的含义。

A项解释错误,“夺”不是抢夺而有“修改”之意。

故选A。

4.下列各项中,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有趣的美称,如玉兔、素娥、冰轮、玉蟾、望舒、婵娟等。

B.我国古代文人诗稿成千上万,命名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王右丞集》《高常侍集》《杜工部集》都是采用官爵命名的方式。

C.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例如,总角是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女子到了十五岁,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因此十五岁又称为束发。

D.古人在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

“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舍”是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卑幼亲属。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

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

学生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须细心比对,防止张冠李戴,防止时代混淆,防止基本情节和人物错乱等。

C项解说错误,束发,指古代男子到了十五岁时要把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古代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称及笄。

故选C。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邵山人潜夫传

陈维崧

山人名潜,字潜夫,扬之通州人也。

生即聪敏异常儿,顾授以经生家言,则恚甚,不肯读。

或投诗赋古文辞,则大喜,昼夜疾读不辍。

间操笔为之,则大工。

山人虽名家子孙,然家实贫,性又不善治生产。

妇,里中小家子也,庸奴其夫,日求去。

妇既去,山人贫益甚,仅仅拾橡剉荐以自给。

性卞急,与人语,稍抵牾,辄谩骂。

食物多禁忌,间会食,食器中有非山人所素食者,辍叱去,不顾也。

里中儿争匿笑之。

里儿既多訾謷山人,而山人亦不乐居里中,则跳而客游。

居南中,为李本宁先生上客。

之梁溪,则邹彦吉先生客之。

来吴中,而与王伯谷稚登谈诗一昼夜也。

居无何,山人念客游久,郁郁不得志,间一归通州。

而属有世变,里门且荡析久,则转徙于皋之委巷中,而是时山人亦已老矣。

山人既无妇,老又无子,仅觅一里媪给餔食。

室中止庋数十卷书,门无牡,户无扊扅。

或瞰之,则绳缚其枢耳。

县令常馈以金,一夕为小偷胠箧,去立尽。

山人怅且恨,与客语,辄诟骂不绝云。

山人于周秦两汉六朝书,无所不习,尤善《文选》。

诗则工五言古诗,精籀篆,善李潮八分书。

最攻字学,点画不少舛。

著书数十万言,多为人取去,残失过半。

已刻者,《州乘资》《失俪志》《邵山人诗集》,诗则冒观察为锓之粤中。

观察与范玺卿,于山人里中最相知深也。

山人病且死,而给其医药者,观察之子巢民先生。

死之日,经纪其后事,则长孺黄先生之力居多。

或曰:

“山人性卞急,善骂。

”维崧居东皋七八载,山人每过维崧,辄温语竟日。

山人早过,而维崧尚卧未起也,则坐待日暆耳。

然则谓山人善骂人,岂信然哉!

生见国家太平之盛,以一布衣为诸侯上客者,垂六十年,老而茕独以死,悲夫!

(节选自《陈迦陵文集》卷五,有删改)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室中止庋数十卷书庋:

放置

B.则绳缚其枢耳枢:

门轴

C.点画不少舛舛:

不幸

D.岂信然哉信:

真实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邵潜从小聪敏异常,但不肯读儒家经典,一生没有通过科举出人头地。

B.邵潜家境贫苦,却有名门子弟的习气,不愿意做农事,以致生计艰难。

C.邵潜喜欢诗文辞赋,精通《文选》,擅长古诗、书法和字学,著述颇丰。

D.作者与邵潜有过交往,他认为同乡人关于邵潜喜欢骂人的传言不可信。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妇,里中小家子也,庸奴其夫,日求去。

(2)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

(《李将军列传》)

(3)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管仲列传》)

8.请简要概括邵潜的形象特点。

【答案】5.C6.B

7.

(1)(他的)妻子,是同乡小户人家出身,把自己丈夫看作是见识浅陋的人,每天都想着要离开他。

(2)况且我自幼就与匈奴作战,如今才得到一次与单于面对面作战的机会,我愿做前锋,先和单于决一死战。

(3)桓公想背弃与曹沫的约定,管仲却因势利导设法使桓公履行了自己的承诺,诸侯因此纷纷归顺齐国。

8.①率性急躁;②不治生计;③才华出众(学问广博);④孤独贫困。

【解析】

【5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

学习时一要熟读强记,二要用心关注古文中词语在用法上的变化,比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

C项解释错误,“舛”,此处意思是差错。

故选C。

【6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B项,“却有名门子弟的习气,不愿意做农事”理解错误,与原文不符,原文中说“山人虽名家子孙,然家实贫,性又不善治生产”,意思是:

山人虽然是名门望族的后代,但家境其实贫困,天性又不善于料理生计。

故选B。

【7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首先要理解句子大意,在此基础上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

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

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有:

(1)庸奴,意动用法,把……看作是见识浅陋的人;日,每日;去,离开。

(2)当,面对面作战;死,这里指决一死战。

(3)背,违背;由是,因此;归,归顺。

【8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信息、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此类题首先要审读题干,明确筛选要求;再研读选项语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最后按照要求准确筛选。

根据文本内容,找出与人物形象特点有关的语句,进行分析概括。

①“性卞急,与人语,稍抵牾,辄谩骂”“与客语,辄诟骂不绝云”,可见其率性急躁;②“性又不善治生产”,以致“庸奴其夫,日求去”,可见其不治生计;③“周秦两汉六朝书,无所不习”“诗则工五言古诗”“最攻字学,点画不少舛”“著书数十万言”,可见其才华出众(学问广博);④“山人既无妇,老又无子”“垂六十年,老而茕独以死”,可见其孤独贫困。

【点睛】参考译文:

山人名潜,字潜夫,扬州府通州人。

小时候就是个异常聪敏的孩子,只是一旦拿儒家经传教授他时,就非常怨恨,不肯读。

有人送给他诗赋古文辞,竟非常喜欢,昼夜快读不停止。

有时提笔尝试写作,则很是工巧。

山人虽然是名门望族的后代,但家境其实贫困,天性又不善于料理生计。

他的妻子,是同乡小户人家出身,把自己的丈夫看作是见识浅陋的人,每天都想着要离开他。

妻子离开他以后,山人越发贫困,只能靠捡拾果子和铡草来维持生计。

性情急躁,跟人交谈,稍有矛盾,就会开口骂人。

山人有很多食物不吃,有时相聚进食,碗中如果有不是他平时所吃的食物,就会停下来骂骂咧咧让人端走,一点不顾惜。

同乡人都暗地里嘲笑他。

乡里有很多说山人坏话的,山人也不高兴住在乡里了,就离乡出外游历。

在南中,李本宁先生待若上宾。

去梁溪,邹彦吉先生以他为贵客。

来到吴中,和王伯谷稚登谈论诗歌一整天。

过了没多久,山人想着在外寄居和游历的时间够长了,心里苦闷志愿没有实现,不久就回到通州。

恰好遇到世道大变(指由明入清,世代交替),家乡正处在动荡离析之中,于是在如皋的陋僻小巷中辗转流浪,这个时候山人也已经年纪大了。

山人没有妻子,年老而且没有孩子,只能找一位乡里的老妇给他做饭。

住处只放置了几十卷书,门没有锁和门栓。

有时看到他只是用绳子把门轴绑着罢了。

县令曾经送他一点钱,一个晚上就被小偷全部偷走了,山人又懊恼又怨恨,和朋友谈起来,总是骂个不停。

山人对于周秦两汉六朝的书,没有不熟习的,尤其精通《文选》。

擅长写五言古诗,大小篆和隶书(李潮八分书)写得很好。

最有研究的是文字学,点画没有一点差错。

著书有数十万字,大多被人拿走,残损散失的超过半数。

刻印的有《州乘资》《失俪志》和《邵山人诗集》,诗集是冒观察在粤中为他刻印。

冒观察与范玺卿,是同乡人中和山人相知最深的两位。

山人生病将死时,帮他寻医问药的人,是冒观察的儿子巢民先生。

离世时,经管料理后事,黄长孺先生出力最多。

有人说:

“山人性情急躁,喜欢骂人。

”维崧(我)在如皋住了七八年,山人每次来看我,总是一整天都轻声细语。

山人有时来得早,我还睡着没有起床,就坐着等待太阳西斜。

那么说山人喜欢骂人,难道真是这样的吗?

生活在太平盛世,凭一介平民的身份成为诸侯的上宾,将近六十年,年老后孤独死去,真是令人悲伤!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秋兴八首①(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秋兴八首》组诗: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作者流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所作。

当时尽管安史之乱已经平定,但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

9.从全诗看,首联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10.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案】9.①点明时节、地点;②照应诗题;③通过对巫山巫峡秋色秋气的形象描绘,烘托出萧瑟阴森的环境气氛;④寄寓了老大伤悲、抑郁苍凉的情怀;⑤为后文的写景抒情做铺垫;⑥奠定了全诗沉郁感伤的情感基调。

10.①为时局动荡不安、国运光景暗淡而忧愁苦闷;②为滞留他乡、漂泊无依而落寞伤感;③为心系故园却欲归不得而焦灼无奈。

【解析】

【9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首联景物描写作用能力。

本诗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意思是: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起笔开门见山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同时照应了诗题。

“玉露”即白露,秋天,草木摇落,白露为霜。

“巫山巫峡”,诗人所在。

二句下字密重,用“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全诗感情基调。

所以本诗首联景物描写作用为:

点明时节、地点;照应诗题;通过对巫山巫峡秋色秋气的形象描绘,烘托出萧瑟阴森的环境气氛;寄寓了老大伤悲、抑郁苍凉的情怀;为后文的写景抒情做铺垫;奠定了全诗沉郁感伤的情感基调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题目是“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是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情感能力。

中间两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的意思是: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

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颔联用对偶句展开“气萧森”的悲壮景象。

“江间”承“巫峡”,“塞上”承“巫山”,波浪在地而兼天涌,风云在天而接地阴,可见整个天地之间风云波浪,极言阴晦萧森之状。

万里长江滚滚而来,波涛汹涌,天翻地覆,是眼前的实景;“塞上风云”既写景物也寓时事。

当时土蕃入侵,边关吃紧,处处是阴暗的战云,虚实兼之。

此联景物描绘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和时局那种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处境和作者胸中翻腾起伏的忧思与郁勃不平之气。

把峡谷深秋、个人身世、国家沦丧囊括其中,波澜壮阔,哀感深沉。

颈联由继续描写景物转入直接抒情,即由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

与上二句交叉承接,“丛菊”承“塞上”句,“孤舟”承“江间”句。

“他日”即往日,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此日在夔州,均对丛菊,故云“两开”,“丛菊两开他日泪”,表明去年对丛菊掉泪,今年又对丛菊掉泪;两开而字,实乃双关,既指菊开两度,又指泪流两回,见丛菊而流泪,去年如此,今年又如此,足见羁留夔州心情的凄伤。

“故园心”,实即思念长安之心。

“系”字亦双关词语:

孤舟停泊,舟系于岸;心念长安,系于故园。

从云安到夔州苦苦挣扎了两年,孤舟不发,见丛菊再开,不禁再度流泪,心总牵挂着故园。

此处写得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身在夔州,心系故园,为下七首张目。

点睛:

鉴赏诗歌思想感情通常分两步走:

①准确指出抒发了怎么样的思想感情(什么感情?

用四个字或两个字的词②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联系诗歌的事物、景物来回答,也可以理解为对于诗歌内容的概括或翻译,表达感情的特点、方法)(直抒胸臆、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对比、衬托等)。

诗歌鉴赏题答题要注意一个原则:

那就是回答任何问题都要联系诗文内容。

在答题的时候,把诗歌中的关键字、关键词或关键句放到你的分析中,这将极大的增强你制订的答案的规范性。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此亦飞之至也。

(庄子《逍遥游》)

(2)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3)皇览揆余初度兮,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4)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5)细草微风岸,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旅夜书怀》)

(6)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__________________,长河没晓天。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8)大漠穷秋塞草腓,__________________。

(高適《燕歌行》)

【答案】

(1).翱翔蓬蒿之间;

(2).举匏尊以相属;(3).肇锡余以嘉名;(4).别有幽愁暗恨生;(5).危樯独夜舟;(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7).明月隐高树;(8).孤城落日斗兵稀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完成此类型的题,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

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本题需要注意以下易错字的书写:

蒿、匏、肇、幽、樯。

五、现代文阅读

(一)(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皮克休的公事包

[法]都德

十月的一个早晨,我正在进早餐,一个人走进了我的家。

一身陈旧不堪的衣服,罗圈儿腿,满鞋帮的泥块,佝偻着脊梁,两条长腿强支着身子直哆嗦,活像一只拔了羽毛的鹭鸶。

原来是皮克休。

是的,那个又凶狠又可爱的皮克休。

这位著名的皮克休直走到屋子中间,撞在我的桌上,然后用悲哀的音调说道:

“可怜可怜一个穷苦的瞎子吧!

……”

他模仿得那么像,我不禁大笑起来。

“你以为我闹着……看看我的眼睛吧。

他跟着就转过来让我看他两只白的没有光的眼珠。

“我瞎了,我的亲爱的,这一辈子都是瞎子了。

用硝镪水写字,就得落这个下场。

干这个好行当,把我的眼烧坏了;你看,烧穿了底……连眼边都烧坏了。

”一面说一面让我看他那被烧得眼睫毛影子都没有的眼皮。

我感动得什么话也想不起来对他说。

我的沉默使他不放心了。

“你正在工作?

“不,皮克休,我在用早餐。

你也吃点?

他不回答,只是扇动着鼻翅。

我抓住他的一只手,让他坐在我的身边。

在人们给他端吃的的时候,这个可怜虫不住地嗅桌上的东西,面带微笑地说:

“这些都像是好吃的东西。

我要好好地饱餐一顿,有好多日子我没坐下来用早餐了!

每天早上带着一个铜子儿的面包在各衙门奔走……你知道,这成了我目前唯一的职业了。

我总想弄个公卖烟店在手里……有什么办法呢!

一家大小都要吃饭。

我不能画了,不能写了……我的职业原是看了巴黎的种种鬼脸,把这些鬼脸描摹下来;现在是办不到了……我因此想到公卖烟草的小店;我只想弄一个外省的小卖烟店,远远的,不管在哪儿,伏日山中的一个偏僻地方也行。

到那时候,我嘴里叼着瓷的大烟斗,改名换姓叫汉斯,用我的同代人的著作一包一包地包烟叶,来安慰不能写作的苦闷。

“这便是我的余生要求。

所望并不算太奢,是不是……不过要想到手却比登天还难……按理说人情势力可不应该缺少。

当初我是红得发紫的人。

经常在元帅、王爷、各部部长家里做座上客。

因为我能叫他们开心,或者叫他们害怕。

现在谁也不怕我了。

哎哟,我这一对眼睛呀!

我的可怜的眼睛呀!

现在无论在哪儿也没有人请了。

饭桌上坐着一个瞎眼人是多么凄惨。

请把面包递给……啊,这些狗强盗啊!

为了这个倒霉的公卖烟店,不知他们要叫我吃多少苦头呢!

六个月来,我夹着呈文跑遍了所有的衙门。

一清早,他们生炉子的时候,他们在院子沙地上让部长老爷的马遛弯儿的时候,我就到了。

走呢,非等到黑夜,人们送来了大的高脚灯,厨房里开始发出香味来,才走……”

说到这儿,他低下头,鼻尖几乎碰到盘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不再开口。

伸手摸酒杯,就找不着面包或叉子,每分钟要来这么一次。

这个可怜的人呀!

他还没有习惯瞎眼。

过了一会,他又开了口:

“你知道吗?

还有更惨痛的事情呢!

那就是再也不能读报纸了。

不干我们这行是体会不到这个的。

有时候,回家的时候,我买上它一张,不为别的,只为闻闻这种油墨未干的纸香和新鲜新闻的味道……可是没有人替我念一念。

我的老婆是会念的,但是她不肯……我的女儿如果在家,她是会给我读报的,但是自从我眼瞎以后,为了少一个人的吃喝,我便把她送进了‘美术圣母’修道院。

“提起她,这又是个叫我伤心的人儿。

到世上来还没有九年,所有的病痛她都得过了……又愁眉苦脸,又长得奇丑……有什么办法呢!

我从来就只会创造废物……啊,我老给你讲我家庭的琐事。

算了,不谈了,你把那烧酒再给我一点。

我需要打打气。

从这儿出去,我要到教育部去,那里的传达,是不容易叫他们露笑脸的。

他向我打听了时间,告辞的话都不说,就匆匆走了……

在瞎子坐过的椅子旁边留着一个东西。

弯腰一看,原来是他的公事包,一个油光光、四角磨坏的大公事包,他从来也不离开这个包,常常笑着称它为他的毒药囊。

这只毒药囊,在我们的圈子里很出名。

据说这里面有很可怕的东西……这只旧公事包装得太满,拎起来的时候裂开了,里边的所有文件都撒在地毯上,我只好一张一张地拾起来。

先是一束写在刻花纸上的信,每封信的开始都是“我的亲爱的爸爸”,末尾具名是“塞丽娜·皮克休,寄自马利亚孤儿院”。

还有许多是医小儿病的陈年药方,什么病都有:

支气管炎,抽风,猩红热,麻疹……

最后是一个大的信封,封着口,有两三根黄色打着卷儿的硬头发,跟女孩子软帽下面露着几根发似的支出在外面。

在信封上有瞎眼人写的字,上面颤颤巍巍地写着:

“塞丽娜的头发,剪于五月十三日,进那儿去的那一天。

(选自《外国短篇小说卷(上)》,有删改)

12.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对皮克休的外貌描写和“又凶狠又可爱”“著名”这样的介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给阅读者营造了悬念。

B.小说的主人公皮克休是一位不留情面地揭露批评丑陋现状的漫画家和讽刺作家,曾经让那些达官贵人又开心又害怕。

C.原先元帅、王爷、各部部长家里的座上客,现在为了一张公卖烟草小店的许可证疲于奔命,体现了世态炎凉和官僚的势利嘴脸。

D.皮克休把女儿送进孤儿院,谎称是“美术圣母”修道院,还说女儿是他创造的废物,表现了他贫困潦倒后的心灵扭曲。

13.结合情节,简要分析皮克休的生活状态。

14.一个传说中装着“很可怕的东西”的“毒药囊”,里面竟然全是关于女儿的东西。

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

【答案】12.D13.生活困顿:

长期用硝镪水写作眼睛瞎了,维持生计的工作不能再继续,女儿只能送进孤儿院:

精神苦闷:

无法再从事他喜爱的写作,连报纸都不能读,妻子不理解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