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马哲学习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29323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电马哲学习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西电马哲学习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西电马哲学习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西电马哲学习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西电马哲学习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电马哲学习参考答案.docx

《西电马哲学习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电马哲学习参考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电马哲学习参考答案.docx

西电马哲学习参考答案

P61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

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

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P82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在马克思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使用。

从狭义仁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是正确的。

材料1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的角度,明确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内容。

材料2科尔施的理解则着重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从政治立场着眼规定马克思主义。

材料3是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是一种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

所谓方法至上,就是把理论方法和结论对立起来,片面强调方法而轻视结论。

卢卡奇最初是在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的正统性问题时提出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的。

卢卡奇的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错误之一,是他把方法仅仅理解为辩证法,而否认世界观的方法意义,实际是否认唯物主义的方法意义;错误之二,是离开论点、结论谈方法,把方法看做是可以离开论点、结论的独立自在的东西。

其最终结果将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否定。

P131

(1)马克思充分吸收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构建了自己的独特的思想体系,对人类历史上诸多重大而基本的问题提出了富有启示性的意见,更重要的是其思想的现实影响力是以往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所不具备的。

他的思想与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世界范围的影响,在一种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2)尽管世界历史不断向前发展,时代风云不断变幻,但马克思的理论所面对的社会背景依然存在,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都以最深刻的方式回应了他自身的时代以及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不意味着对马克思主义的证伪,而只是说明共产主义运动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而马克思本人也早就预言了这一点,这其实更让人注意到马克思学说的价值。

当然我们也不能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现状过于盲目乐观。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时也要积极回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立足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把马克思主义学说中那些在今天的生活仍具有重大意义的思想资源凸显出来,以更好地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实践。

P142

(1)三者所犯的错误都是教条主义,其理论表现是理论脱离实际,照抄照搬,否认真理的相对性、具体性。

(2)材料1、2、3的共同思想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行动的指南,而不是现成的公式,否则就会犯教条主义、形而上学的错误。

(3)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的。

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实践性、革命性、科学性所决定的。

实践性——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革命性——具有批判的、革命的、开放的精神;科学性——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其中,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和全部哲学、认识论的基础,正如毛泽东所概括的认识论总规律所揭示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它说明了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割裂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P441

(1)认识事物要区分粗精、真伪、表里、内外,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善于区分事物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

(2)这是一种“按图索骥”的方法,把《相马经》当作教条,脱离实际,从本本出发,生搬硬套。

(3)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内化,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理性思维的重要工具,是实践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它比认识结果更为重要。

只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增强人的认识能力,做好各项工作。

P452

(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的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这3个问题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都直指人类自身。

(2)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人类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

否则,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

(3)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

度的辩证原理要求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当掌握“适度”原则。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可以而且应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不能无节制地过度索取。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P463

(1)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认为: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

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而梅兰芳大师这件出演失误可以看作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所以说失误的错误时难免的。

(2)梅兰芳大师将舞台事故的错误变成经典之作,从认识论角度,是因为他的这种成功的认识来源于实践。

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正是由于梅兰芳大师的应对突发事故多年来积累的实践经验,才使得错误变成经典之作。

从辩证法角度,梅兰芳大师将错误通过一定条件,即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转化成了经典,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考生从任一角度答题均可得分)

(3)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把实践引入认识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因此,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时,我们应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首先,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过程。

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把握认识,正确处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P521

(1)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抽象的真理是没有的。

真理的具体性是指真理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河水东流,石兽顺流东下,这是常理,但它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是有效的。

庙僧的失当之处在于离开了一定的条件,抽象地对待常理,因而判断失误。

(2)所谓辩证地思考问题,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特别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守河堤老兵不受已有的思维定式的束缚,根据实际中的具体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其见解对我们的启示是,对任何问题都要加以辩证地思考,多角度地或从相反方向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3分)举出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关逆向思维和“换位思考”的一个实例(故事亦可),说明所蕴含的辩证思维特征。

P532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人们的认识包括想象,归根到底来自实践。

丁玲对成仿吾的“合理想象”,建立在其既有的生活实践经验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与成仿吾实际交往实践的基础上,因而发生了与实际的偏差。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既有的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和“想象”的前提。

丁玲对成仿吾的想象源自其既有的理性认识,并受其影响。

(2)人的认识建立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上升到实践,并最终由实践来检验。

人的认识和实践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丁玲对成仿吾的认识,由开始的建立在原有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经验基础上的“合理想象”,经过实际交往的实践,最终实现了对客体的正确认识。

P543

(1)人类改造自然以实践为基础和前提。

①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是认识的来源、基础和前提。

实践决定认识。

在长期以来处理垃圾的实践中,人们认识到垃圾填埋或者焚烧只不过是再次污染,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垃圾处理可以变废为宝,即“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

我们在认识到垃圾是放错地方放的资源后,需要从自我做起将垃圾分类,就能实现垃圾的分类回收,一方面保护了周围的环境,另一方面实现了地球资源充分利用。

③“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一认识也体现了认识对实践的能动的反作用。

认识可以使主体根据变化了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指导主体选择实现目的的最佳行为方式。

经过人们对垃圾处理的实践,得到“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一符合客观规律的理性认识。

由此,在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认识,通过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这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2)矛盾是指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即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对立统一规律需要我们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问题。

在处理垃圾的过程中,处理垃圾和在其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是及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在处理垃圾的过程中,①需要我们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和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针对垃圾处理问题,不能再采用二次污染的处理方法,要变废为宝,没有退路就必须多想出路,充分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同一中把握对立。

②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这是矛盾普遍性的方法论,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两分法是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既看事物的这一面,又看事物的那一面。

既要分析两方面之间的对立,又要分析两方面之间的统一。

对于旧的垃圾处理方法向新的方法转变,正是应用了这一方法论。

③我们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垃圾问题是人类与资源环境矛盾的产物,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一定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规律,尊重规律。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P641

(1)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指的是:

当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后,在一段时期内,由于它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的要求,因而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的作用,它能把被旧生产关系束缚的生产力解放出来。

但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就会由原来的适合而变为不适合,甚至逐步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这时社会矛盾就会激化,最终导致社会革命。

打破旧的生产关系,重新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开始新一轮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指的是:

上层建筑是适应一定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在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之后,新建立的上层建筑,基本上是适应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要求的。

如果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已经变成落后腐朽的时候,生产关系严重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与生产力发展要求变革经济基础之间,就形成尖锐对抗。

通过社会革命,去对原上层建筑加以根本变革。

然后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新的上层建筑。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到一定程度时,便能检验出现存的生产关系已不再适合生产力发展,变成了束缚生产力的桎梏,这时社会矛盾就会激化,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3)社会意识虽然为社会存在所决定,但又有其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

最突出的表现即在于它对社会存在产生重大的反作用。

先进的、革命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和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延缓和阻碍的作用。

但是,其反作用不是决定性的,而且其作用的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P652

(1)材料1具有重民、贵民的合理思想,包含有重视、肯定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倾向。

其局限性是:

这些思想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维护其长治久安为目的,是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一边的;它是就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十分狭隘,没有形成完整的意思;而且还表现了害怕人民群众的心理。

(2)材料2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材料3是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两者的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前进的、占人口大多数的人们。

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因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我们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

P663

(1)材料1和材料2中所表现的共同思想倾向都认为人类历史有其客观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可以为人们和历史学家认识的。

人类历史是不断进步和前进的历史,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可能的。

它们的不同点在于,说前一段话的孔德是一位实证主义者,也是一位带有严重的形而上学倾向的思想家,他看到了历史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人类进步是可能的,但他把这种进步过程,把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作是严格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的,而看不到人作为历史主体所应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们不仅可以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且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发挥能动作用,社会形态及其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2)材料3的基本思想倾向是通过否定历史事实的客观性而否定历史有其客观规律,所以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不可能的。

在克罗齐看来,历史都是当代人按照当代人的兴趣和目的而编纂的历史,是一种主观的东西。

这是他与前两者的主要分歧所在。

(3)在马克思的这段著名的话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历史发展的唯物的辩证的观点。

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历史的规律是客观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其固有的秩序和节奏,人们即使认识到这些规律,也不能改变它,不能逾越和取消社会发展的固有的阶段。

另一方面,人在历史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他们可以缩短和减少分娩的痛苦。

人们不能改变客观规律,但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从而利用规律为自己的目的服务。

这表现了马克思对于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活动能动性的唯物辩证的理解。

P711

(1)科学悲观主义与科学乐观主义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二者的共同特征是科学单线论,或者说科学至上论,二者都只是从科学出发,只不过科学悲观主义把一切问题都归罪于科学,而科学乐观主义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归结为科学。

(2)爱因斯坦的观点不同于科学悲观主义、科学乐观主义,他把科学技术与人的作用联系在一起,在看到科学技术的强有力的作用的同时,更重视人的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人的工具是中性的,工具对人与环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完全取决于使用工具的人。

(3)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进步的力量,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作用更为重要,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但是生产力对社会的作用要通过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通过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展开的。

生产力的作用与社会制度以及人的价值观念是分不开的。

因此我们在坚持先进生产力对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科学的发展要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在科学技术、社会、人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我们才能全面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科学悲观主义和科学乐观主义的共同问题,就是只见物不见人。

马克思主义要求又见物又见人,并要由人来控制物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人的控制。

P733

(1)“历史是‘上帝的作坊”’的观点,认为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上帝决定的,是历史唯心主义观点,从根本上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我们的上帝就是人民”的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P901

(1)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其主要特征是生

产过剩。

发生经济危机时,大量商品积压,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工,许多金融机构倒闭,整个社会一片混乱。

(4分)

(2)

根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4分)

实质: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其根本特点并非与劳动者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生产绝对过剩,而是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与劳动者的货币购买力相比的相对过剩。

P912

⑴毛泽东对商品生产的认识的意义有:

其一,他认为商品生产不是划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标准,不是两种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商品生产既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可以为资本主义服务。

其二,社会主义可以发展商品生产,弥补自给性的生产的不足。

其三,希望通过商品生产,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提高每个人的工资。

其四,初步认识到价值规律的作用。

⑵商品生产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可以提高社会的物质产品的供应量。

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⑶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认识是可贵的探索,还只是初步的,但后来没有坚持这一正确思想,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忽略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使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经历了挫折。

 

P923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尽管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价值的源泉。

(2)劳动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劳动不是财富的唯一源泉。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批评“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说法,赞同威廉﹒配第所讲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

它们认为,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市场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们和劳动结合生产出财富即使用价值。

(3)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揭示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区别:

价值创造与抽象劳动相关联,财富生产与具体劳动相关联;前者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的社会关系,后者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因此,不能把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混为一谈。

P971

(l)凡是存在着土地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资本占统治地位的国家,不管怎样民主,都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是资本家用来控制工人阶级和贫苦农民的机器。

至于普选权、立宪会议和议会,那不过是形式,不过是空头支票,丝毫也不能改变事情的实质。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页)

(2)“财富”的无限权力在民主共和制度之下更可靠,是因为它不依赖政治机构的某些缺陷,不依赖资本主义的不好的政治外壳。

民主共和制度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所以资本一掌握(通过帕尔钦斯基、切尔诺夫、策烈铁里之流)这个最好的外壳,就能十分巩固十分可靠地确立自己的权力,以致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无论人员、无论机构、无论政党的任何更换,都不会使这个权力动摇。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页)

(3)在资产阶级的各种权利中,“人绝不是类存在物,相反地,类生活本身即社会却是个人的外部局限,却是他们原有的独立性的限制。

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是对他们财产和利己主义个人的保护。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9页)

P992

(1)

先求工人生产一吨煤可以为资本家带来的剩余价值量。

商品价值量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费用和剩余价值两个部分构成的,即W=K+m,

剩余价值量的计算方法是:

m=W–K,

每月的剩余价值量=(22.65元–14.90元)×1.88×30

=7.75×1.88×30=437.10元

(2)m`=m/v=437.10元÷32.34元=1,352%

答:

(1)资本家一个月在牛世清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为437.10元。

(2)剩余价值率是1,352%。

P993

(1)资本的公式的矛盾是价值增殖和价值规律的矛盾。

因此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等价交换不会产生价值增殖。

(2)解决矛盾的条件是价值增殖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因为在流通领域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在等价交换的情况下,只是价值形式的交换,价值量没有变化;不等价交换,只能改变社会财富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配,整个资产阶级占有的财富总量不会因此而增加。

离开流通领域,商品生产者只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这种关系只能是一定量的劳动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价值,但不能在这个价值之外增加价值。

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能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关键是在流通领域中找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在生产领域不但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从而也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关键。

P1111

(1)最近爆发的国际金融海啸和经济衰退充分说明: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产生着重大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具有二重性。

其积极作用表现在:

①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内流动,实现合理配置和资源优势互补;②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③有利于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