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历史真相.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27617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接近历史真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接近历史真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接近历史真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接近历史真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接近历史真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接近历史真相.docx

《接近历史真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近历史真相.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接近历史真相.docx

接近历史真相

接近历史真相

  前言

  音乐史学家们对于历史上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历来见仁见智,而且在各个历史阶段,评价的结果会有很大的差异与分歧,因而采用何种评价方式才能更接近于历史的真相一直以来都是每位史学家探求的目标。

中国当代近现代音乐史专家、山东艺术学院音乐系教授孙继南先生,在为纪念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登上中国乐坛的音乐大师――黎锦晖先生逝世40周年而作的《黎锦晖与黎派音乐》(以下简称《黎》)一书中,提出了“有史有论、史论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书写史观点,或许可以给我们如何重新编写音乐史著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一、内容析评

  

  黎锦晖(1891―1967),字均荃,湖南湘潭人,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音乐家,在作曲、音乐教育、音乐理论、音乐商业化等领域有很大的影响,对近代中国流行音乐、儿童音乐以及中国戏剧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给陈旧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带来了一股新风。

但无论是在他生前或是逝后,争议一直如影相随。

作者在该书中以严谨而清晰的结构逻辑脉络及客观新颖的评析,把这位历史上颇有争议的音乐家尽可能客观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从而让我们了解到主人公真实的历史生活。

  该书体例编排按照人们习惯的逻辑思维方法,采用划分板块加层层深入的叙述法,从对黎锦晖的人生道路、音乐创作和历史评价三个不同的角度作了细致地评述。

这三个板块作者分别以三个章节叙述,构成了本书的主体,同时又加入了前言、后记、资料和附录内容,使读者可以了解该书的诞生过程和与该书主人公相关的附加信息。

尤其是其后的“资料”板块,附有黎氏所有的音乐作品总目和年谱,以便读者查阅相关资料信息,真可谓细致入微。

此外,该书所列举材料充分、评述观点客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在所做的每次评论之后,都会列举相关的历史事实以便读者加以印证,凸显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

本人对《黎》的内容作了简要的梳理概括,希望可以对了解该书有所帮助。

  

  

(一)关于人生道路

  此部分为该书的主体的第一章,对本文主人公――黎锦晖从其志学之年的激情少年到暮暮之年的古稀老人的人生道路划分了四个时期,使读者可以对主人公有一个线性的了解,便于读者从历史观的角度来解读主人公坎坷传奇的一生。

这四个时期分别是:

音乐与文化的积累时期(1891―1920)、创作与创业的黄金时期(1921―1935)、思想转变与去向选择时期(1936―1949)、老骥伏枥壮心未已时期(1949―1967)。

作者在叙述四个时期时,采用了“事件叙述法”,以黎氏在每个阶段中对其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作为写作的线索,构成了本板块的内容,从而删繁就简,突出了重点,既节省了笔墨又方便读者了解本书的内容。

  从作者列举的这四个时期的历史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创作与创业的黄金时期”是作者所用笔墨最多的一节,占总体事件的二分之一。

那么作者为何采用如此多的笔墨来关注这个历史时期呢?

我们可以从作者所列举出的事件中看出一些端倪,其中主要有“语专――儿童歌舞的摇篮”、“首创中国歌舞学校”、“家庭爱情歌曲一百首”、“平民音乐的理念”、“第一届明月歌剧社”、“黑天使事件”、“中国化的爵士舞厅音乐”以及“第三届明月歌剧社”等等。

从中不难看出,此时期所发生的各种事件对黎氏的人生道路和音乐创作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换句话说,没有其中某些事件的发生,我们今天对黎氏的评价可能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作者对这时期所发生的历史事件都做了翔实的描述和认真的评价。

通过对主人公所经历的历史背景的描述,可以使读者对黎氏音乐创作中的艺术观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二)关于音乐创作

  在第二章中,作者把黎氏所创作的音乐作品按照体裁风格分为三类:

“儿童音乐”、“时代曲”和“爱国救亡与抗战歌曲”。

同时,在这三类一级划分之下,又作了具体内容的二级划分,使得读者对主人公的音乐作品有了更加清晰的感性认识。

作者在每个章节中都具体列举了大量的作品曲谱实例,例如,在“儿童音乐”一节中选摘的15首黎氏的儿童音乐作品(包括儿童歌舞曲、儿童歌舞剧和学校教育歌曲三类),在所描述的每一首音乐作品中,均附带了简谱谱例,并对每首作品的内容结构都做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这样使得读者可以掌握第一手的感性材料,为读者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以公正客观的态度评价黎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对黎氏所创作的“儿童音乐”和“时代曲”给予了详尽的描述,原由是这两个音乐体裁的创作可说是黎氏的音乐创作最出彩的领域,也由此让世人记住了黎锦晖的名字。

作者列举这两个时期黎氏所创作的大量乐曲的谱例,不但从音乐本体入手,分析了乐曲的曲式、旋律等,而且对这些作品所处的背景环境都作了全方位的分析评述。

尤其是在黎氏创作的“时代曲”领域,还特别单列一节,加以阐述。

作者结合当时创作背景的分析,把过去人们理解为“黄色歌曲”中争议最大的一些曲目,如:

《毛毛雨》、《关不住了》、《落花流水》、《桃花江》和《特别快车》等,重新作了与众不同的诠释,令人耳目一新。

最后作者对黎氏创作产量较少的“爱国救亡与抗战歌曲”也作了介绍,强调了主人公的爱国精神,让我们了解到黎氏在此方面所做的工作。

  

  (三)关于历史评价

  对于任何一位历史人物来说,无论是他在生前抑或逝后,影响最大的就是对他的评价了,对于黎氏来说亦是如此。

那么在历史的各个时期人们是如何评价这位影响中国近现代音乐大半个世纪而又饱受争议的音乐家呢?

作者在第三章以“进化的历史评价”为题,采用以时间为线索的叙述手法,把世人对这位争议颇多音乐家的评价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同时代人的不同褒贬”、“建国后的肯定与批评”以及“21世纪的重新认识与定位”。

  我们可以从本章的标题看到褒与贬、肯定与批评的评价一直伴随着这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而且在看完众多的评价之后,又可以发现对于这位音乐家的贬多于褒。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我想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黎氏创作了为数众多的“家庭爱情歌曲”,即被当时和后来人们所称之为的“黄色歌曲”。

因而,他甚至曾被冠以“中国黄色歌曲的鼻祖”的称号。

此外,还有一点就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娱乐所举办的各种中国早期的商业化歌舞表演,这些歌舞表演在当时风靡一时,在受到了大部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欢迎的同时也遭到了知识分子、左翼音乐工作者的严厉批评,这也是其在当时甚至是以后长期受到否定的另外一个原因。

这两个原因使得黎氏一直处在中国音乐发展过程中批判与否定的风口浪尖上,成为中国音乐界一直以来批判的反面角色。

  我想造成广泛否定与批评的声音,应该与国人思想意识形态和音乐的社会功能(主要与政治的关系)是分不开的。

黎氏所进行的各种音乐活动之所以受到广泛批判,与国人在上千年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所形成的意识形态是有很大关系的。

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所提出的“克己复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等等思想,使得当时国人在对待一切打破传统的新生事物时,都首先采取否定的态度。

例如,在黎氏的音乐作品中广泛采用了民间小调等中国民间的传统音乐素材,这些在传统上一直被人们视之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淫乐”被吸收的黎氏的创作中后,肯定要被具有儒家思想人们的唾弃。

从中可以看出,黎氏对于在音乐界打破传统的革新势必是要引起当时人们的一片反对,不会被当时的人们所广泛认可。

  音乐的社会功能,是历代王朝所重视的关乎其统治盛衰的一个重要方面。

上自周朝的“礼乐制度”,下至遍布近现代中国的“革命爱国歌曲”,政治家们普遍认为音乐所带来的在政治方面的社会功能很重要,是影响和凝聚人民大众的重要方式方法。

这使得黎氏以创作抒情爱情为主的音乐作品与在战火纷飞的近代的音乐风格格格不入,所以受到国民政府的禁止和共产党左翼音乐人士的双重批判也在情理之中。

这些政治影响,至新中国成立,依然困扰着这位强调音乐娱乐性为上的音乐家。

这也是音乐的教化功能与娱乐性冲突的一个具体表现。

好在随着新世纪的到来,随着对这位音乐家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位音乐家在历史上的影响与地位。

正如孙继南先生所说:

  历史的公正,是因为时代在前进、文明在进步以及一定时期时政影响的淡化。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黎锦晖世纪悬案终于迎来拨云见日的机遇。

  其中作者所指的“机遇”,是他所评述的2001年纪念黎锦晖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以更加宽容、客观公正的视角和态度对黎氏的音乐做了重新审视,对以前由于种种原因而做的评价进行了反省。

因为,此次会议的广大音乐家们努力把黎氏的创作放到了更为广阔的音乐“他律”范围内,综合考虑当时音乐创作的具体环境背景,而不只是单纯关注在音乐作品本体,跳出了音乐“自律”范围,所以得出的结论可信度增强。

作者对此次会议给出了很高的评价,称之为“一次意义深远的学术研讨活动”,并且认为“成果是积极的,影响是深远的”②。

  

  (四)资料与附录

  作者在“资料”中整理了黎氏生活工作的“年谱”,以及他的“音乐作品总目”,其中详细列举了每首作品的曲目名、出处、备注和唱片公司的名称,这对于研究黎锦晖查找资料提供了珍贵而丰富的史料。

在“附录”中,列举了分别由黎锦晖、他的最后一位夫人梁惠方和作者本人所作的三篇文章,相信可以使读者从当事人的角度了解黎氏的内心世界。

  

  二、有感而发

  

  读完该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有两点。

一是作者严谨客观的学术态度,二是作者对待历史人物所持的观点。

正如该书前言所述:

  本书只在通过已掌握的可靠史料、史实,对黎锦晖其人、其作加以评述,冀盼有助于读者对历史上“黎锦晖现象”的进一步思考。

  作者正是秉承着“有史有论、史论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以历史遗留下来的史实说话,对其中所有观点的评述都会相应地给出具体实例,使之“言之有物”。

这对于我们如何公正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这一历史学和音乐学所面临的首要而基础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和思路。

  评价的客观与否不仅包含着对历史的尊重,而且也包含着对历史人物本身的尊重,正如著名音乐学家郭乃安先生所说的“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

”④因此本文首先从主人公的生活工作历程写起,用大量篇幅列举了大量的史实、谱例,力求使读者了解黎锦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状况和音乐创作环境,从而避免单从黎氏的音乐本身进行片面的分析评价,而不会更多地考虑作曲家在创作时的根本意图和想法。

这一观点与德国著名的音乐史学家卡尔•达尔豪斯(CarlDahlhaus,1928―1989)的观点一致,他认为:

  文献(音乐作品)所涉及到的人和事,应该不断地与我们对该文献作者本人的知识进行对照。

  强调作品本身创作背景的重要性。

我想大多数有责任感的史学家、音乐学家或许都会对此观点有所认同。

  同时作者也对中国史学界的一些错误做法给与了一定的批评,他借助美国学者安德鲁•琼斯(AndrewF.Jones)在2001年出版的《黄色音乐:

中国爵士时代中的媒体文化与殖民现代性》中提出的“阶段论(stagetheory)”观点⑥,揭示了国内对黎锦晖研究的弊端。

其实一个人就是一个矛盾的载体,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这是由人性所决定的,从历史伟人到平头百姓、从政治家到艺术家,存在于每一个人中。

因而不能像切豆腐一样,把人分为若干块,这块是好的,那块是坏的。

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在某个历史时期所做的一些有争议的历史事件,就全面否定他在这个时期所做的所有的历史活动,这对于历史人物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这是需要音乐史学家和评论家注意的问题。

  琼斯同时在他的书中,还提出了几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黎锦晖其人到底是知识分子还是音乐贩子?

他是爱国还是卖国?

他到底是独具慧眼首开儿童音乐之风,还是寡廉鲜耻向蒙昧无知的大众叫卖廉价的曲子、堕落的表演?

  这些问题的提出让我们感觉到黎锦晖是否真的是在“为歌舞而歌舞”?

孙继南先生虽然是出自还原历史真相、给与历史人物公正评价的目的写作该书,想尽可能地恢复世人对黎氏曾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误读。

但是,如果站在为黎氏辩护者的立场上,发表见解、提出观点,一味地只“报喜不报忧”,那么其评价的结果也会显得偏颇。

因为黎氏毕竟长期从事过商业音乐活动,在一定时期为了商业合同也创作了大量的质量水平较低的商业歌曲。

因而当时无论是在其创作上还是在其开办歌舞学校之时,对于名利的追求是不能否定的,而且也对近代中国音乐文化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正如美国学者琼斯所提出的问题那样,还是应该对黎氏的贡献与影响留有探讨的余地,不能做绝对肯定状或闭口不谈。

所以,还有待于对黎氏所进行过的历史活动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以便更加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更加接近历史的真相,使我们同作者一样期待的“一位历史真实的黎锦晖”,真正“向我们走来。

”⑧

  

  ①孙继南《黎锦晖与黎派音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234页。

  ②同上,第238页。

  ③同上第1页。

  ④郭乃安《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⑤卡尔•达尔豪斯《音乐史学原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59页。

  ⑥⑦安德鲁•琼斯(AndrewF.Jones)《黄色音乐:

中国爵士乐时代中的媒体文化与殖民现代性》YellowMusic:

MediaCultureandColonialModernityintheChineseJazzAge(Durham:

DukeUniversityPress,2001).

  ⑧孙继南《黎锦晖与黎派音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243页。

  

  郑华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责任编辑金兆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