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角的度量教案 教学设计优秀5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2321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12学习角的度量教案 教学设计优秀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K12学习角的度量教案 教学设计优秀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K12学习角的度量教案 教学设计优秀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K12学习角的度量教案 教学设计优秀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K12学习角的度量教案 教学设计优秀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12学习角的度量教案 教学设计优秀5篇.docx

《K12学习角的度量教案 教学设计优秀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12学习角的度量教案 教学设计优秀5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K12学习角的度量教案 教学设计优秀5篇.docx

K12学习角的度量教案教学设计优秀5篇

角的度量教案教学设计优秀5篇

  角的度量教案: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执教:

沙台小学:

霍月赛

  整理:

阳泉市教研室:

张长海

  设计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带给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忙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总结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由整理]

  教学资料: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7―38页。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的计量单位,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正确地读写角的度数。

  2.经历量角器的构成和量角方法的探索过程,感受量角的好处。

  3.透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潜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量角的方法及要领,明白量角器的构造原理及特点

  学情与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

教材把这部分安排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明白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知识。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角的度量的知识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必须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潜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两张练习纸,量角工具

  教学过程:

  一、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引发度量的需求

  1.教师出示活动角,引导学生演示将角变大、变小。

  师:

你们还记得这位老朋友吗?

  生:

活动角。

  师:

谁能将这个角变大或变小。

  师:

看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两边叉开的程度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的程度越小角就越小。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两个角,要求学生透过观察决定它们的大小。

  师:

仔细观察黑板上的两个角。

哪个角大?

  生:

∠1大。

  师:

眼力不错,老师不光想明白哪个角大,还想明白具体大出的部分。

有办法解决吗?

  生:

用活动角量一量。

  3、用活动角量角。

  师:

那就用你的活动角比一比。

谁到黑板上来比一比。

  师:

注意观察,他是怎样比的。

用活动角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时要注意什么?

  生:

活动角的顶点要和量的角的顶点对齐,一条边要和量的角的一边重合,然后固定好,照这样再量另一个角,就能看出∠1比∠2大出的部分。

  生:

比的时候要注意顶点对齐,一边重合。

  [设计意图:

本环节激活了旧知――复习角的大小的含义,唤醒学生对角的大小的度量的高度关注,为用单位角量角的大小做好铺垫;复习用活动角比较角的大小以及比较角的大小时注意“点对点,边对边",这实际上是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的雏形,因此需要重点关注。

]

  二、初探角的度量方法,了解量角工具产生的历程。

  1.用同样大的小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激发学生度量角的需求。

  用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两个角的大小

  师:

老师还想明白∠1比∠2大了多少个这样的小角,你能利用这些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出∠1出比∠2大了几个这样的小角吗?

  小组合作,度量两角的大小。

  交流反馈:

度量的方法。

  师:

我们一齐交流一下好吗。

那个角大,大了几个这样的小角?

  生:

∠1比∠2大了一个这样的小角。

  师:

你们是怎样度量的?

  生:

所有小角的顶点都要和被量的角的顶点重合,摆放第一个小角时,一条边要与被量的角的一边重合。

挨着往上摆。

  小结:

度量的时候将每个小角的顶点和要量的角的顶点对齐,摆的第一个小角的一边要和要量的角的一边重合,挨个往上摆,这样就能量出要量的角里内含几个这样的小角。

  感受用小角度量∠1与∠2大小的优点。

  师:

用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这两个角的优点是什么?

  生:

能明白∠1比∠2大了1个小角。

  小结:

用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这两个角不仅仅能够量出两个角的大小,而且还能够明白∠1比∠2大了几个这样的小角,解决的数学问题更加多了。

  师:

如果用这样的方法去度量一个更大的角,你有什么感觉?

  生:

太麻烦了。

  师:

你能想个办法改善一下,量的时候摆一次就能量出一个较大的角里内含几个这样的小角吗?

  生:

把这些小角用胶带纸粘起来。

  师:

这个办法能够吗?

是个会创造的孩子。

  2.把单位小角拼成半圆,构造最简单的量角工具。

  师:

按照你们的创意,我们就把这10个同样大小的小角粘在一齐就会构成这样的量角工具。

  师:

这样的量角工具,这些小角的顶点到哪里去了?

  生:

到了半圆的中间。

  师:

数一数,半圆中一共有多少个这样的小角?

  生:

10个。

  [设计意图:

量角器的本质是单位角的集合,让学生悟出用小角测量的可行性与操作要点,为学生理解量角的原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较用小角量角的优点与不足巧妙设疑,引导学生思考,改善工具。

根据学生“把小角拼起来”的创意,及时演示拼成的半圆工具,其实这就是一个简易的量角器。

凸显了量角器的本质――单位角的集合。

学生经历了这一过程,量角的方法就不再教条了。

量角就成了“用单位小角测量角的大小”,学生的思考就有了源头,学习就成了有好处的学习,而不是简单机械的记忆和重复。

这种简易量角器的构成是学生探索量角工具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以后只需要把这种工具加以改良优化就变成了量角器。

]

  3.用半圆工具度量角,初步把握量角的方法。

  师:

会用它来量角吗?

那我们就用它量几个角好吗?

量∠1、∠2的角)。

  生:

∠1里有个小角,∠2里有个小角。

  师:

说一说是怎样量的。

  生:

半圆工具中间的点要和度量的角的顶点对齐,半圆的直边要和角的一边重合,然后数度量的角里面有几个这样的小角。

  师:

所有小角的顶点集中到中间的一点,找准它是量角的关键。

我们再来量一下这个角吧。

  的角)

  生:

∠3里有两个小角多一点。

  师:

生活中经常需要明白多出来的角究竟有多少个同样大小的小小角,看来我们创造的工具还需要改善,你有办法改善吗?

  生:

把每个小角再平均分成几个更小的角。

  [设计意图:

学生用“简易量角器”测量了三个角的大小。

“简易量角器”与“成品量角器”相比具有线条稀便于数、无刻度只能数、无缺省能够数的三个特点,正因为有此三个特点,所以用“简易量角器"学习量角就有了十分大的优势,一是方法容易学会,二是能够突出“量角器"和“量角方法”的本质,三是有效地化解了难点。

同时生成问题,产生进一步探究的需求。

]

  三、进一步经历量角器产生的过程,了解量角器的构成,初步掌握量角方法

  1.改善量角工具

  细分半圆工具。

  师:

为了更加精确地量出角的大小,我们把每个小角再平均分成10个更小的角。

这样,就把这个半圆工具平均分成了多少个相等的小小角

  生:

180个。

  认识1度的角

  师:

每个这样的小小角的大小就是量角的基本单位“度”。

读作:

1度

  认识几度的角。

,谁能找准这些角分别是多少度,并能说出具体的方法?

  生:

10度、45度、120度。

先10度10度地数,再1度1度地数。

  2.认识内、外刻度线

  出示22度的角。

  师:

量一量这个角是多少度,你是怎样明白的?

  生:

22度,量好后先10度10度地数,再1度1度地数,这个角里有2个10度和2个1度的角,就是22度。

  出示130度的角。

  师:

这个角又是多少度?

你会测量吗?

  生:

130度。

  师:

你是怎样明白的?

  生:

测量好后,10度10度地数出来的。

  师:

每测量一次角,我们就从始边起10度10度地,1度1度地数一遍,你有什么感受。

  生:

有点麻烦。

  师:

能不能改善一下,让我们一看终边就能很快明白测量的角是多少度。

  生:

从始边起10、20、30......标上数,这样就能很快看出是几度。

  师:

这个办法好,我们再量一个角体验一下

  出示反方向50度的角。

  师:

这个角又是多少度,量一量。

  生:

50度,130度。

  师:

究竟是多少度,我们一齐来解决一下,这个角的开口方向在那边,从哪儿数起,这个角就应是多少度?

  生:

50度。

  师:

看来,量角工具上标一圈数,我们测量开口方向不同的角时很容易混淆。

这个缺陷能不能改善改善。

  生:

从这边起再标一圈数。

  师:

那我们就来实践实践量∠6体验体验,好不好使。

  4.认识量角器。

  课件上认识量角器

  师:

透过努力我们创造出来的量角工具叫量角器,我们一齐来认识认识。

量角器的各部分可都是有名称的。

内圈的数叫做内圈刻度;外圈的数叫外圈刻度;这些长长短短的小线是刻度线,它们聚在的这一点叫中心点;0所对的刻度线叫做0度刻度线。

  认识手中的量角器。

  师:

拿出自己的量角器认一认。

  认识量角器教具。

  师:

谁来把这个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介绍给大家。

  [设计意图:

用真实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感悟出务必加两圈刻度,体会两圈刻度线设计的科学性,至此一个完整的量角器已经构成。

引导学生完整认识量角器,为使用量角器准确量角奠定了基础。

]

  四、用量角器量角,掌握量角的方法要领

  1.读角的度数专项练习。

  重点练习读角的度数时读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

  体会在量角过程中就应怎样正确摆放量角器。

  2.学生尝试量角,师生共同总结量角的方法和步骤。

  学生独立量角。

  小组交流量角的方法。

  全班交流,总结量角的方法和步骤。

师完成板书

  [设计意图:

由于学生经历了量角器构成的探究过程,把握了量角器是由180个1度的单位小角的集合的本质特征。

从开始探究到创造出量角器,学生经历了多次量角,学生独立量角已水到渠成,将量角和总结量角的方法放给学生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总结数学活动经验的意识和潜力。

]

  3.学生独立量角量两条边较短的角。

  师:

量这个角,有的学生又遇到了问题,谁能帮帮他?

  生:

先延长两条边后,再量。

因为角的大小不会改变。

  出现误差后的应对策略:

  师:

同样大小的角,怎样会量出84°、85°、86°三个不同的结果呢。

想一想,问题出在哪里?

  生:

出现了“误差)”。

  师:

看来尽管我们会量角了,但在量的过程中还会有小小的误差。

但有些时候务必把误差降到最低最低,我们来看画面。

“角度在火箭在发射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能有一点点误差.......。

”)

  师:

看到那里,你受到哪些启示?

  生:

量角的时候,要认真,尽量减少“误差"。

  [设计意图:

学生测量时产生”误差“是很正常的,教师要正确的应对学生的误差。

借助神舟七号发射成功的图片及文字表述,让学生体会到尽力降低误差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

  教学反思:

  “角的度量”这一资料是小学数学测量教学的一个难点。

传统的教法一般是按照认识量角器――揭示量角方法――进行量角练习的顺序组织数学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简单介绍一下量角的单位“度”,组织认识量角器的各个部分名称,然后量角。

引导学生总结“点对点、边对边、读刻度”的量角方法和步骤.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超多的技能训练。

虽然花时多,但很难到达理想的教学效果。

其主要原因是对量角器的本质认识不到位。

量角器的本质是单位小角的集合,但由于量角的基本单位一度的角太小,在量角器上难以完整反映,量角器上一度的分割线去掉了大部分,只在圆周上留下一些刻度。

因此学生很难理解“量角器就是单位小角的集合”。

  本节课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思路,透过创设问题情景,设置矛盾冲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需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逐步探索,实现了对量角工具的再创造。

教师由角的大小的比较引出能够用单位角来度量角的大小:

由单位小角的使用不便引出要把单位小角合并为半圆工具:

由这种半圆工具度量不准确引出要把单位小角分得更细一些;由细分后的半圆工具读数不便引出要加刻度,进而引出两圈刻度。

至此,学生在探索和创造中完成了对量角工具的探索,较好地把握了量角器的本质特征。

学生在探索中不断生成问题,又不断地解决问题,多次感受了量角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潜力。

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仅认识了量角器,学会了量角方法,而且在经历量角工具探索过程的数学活动中,多方面的数学品质得到培养,并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角的度量教案: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资料:

角的度量教材第26~28页

  二、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明白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2、透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潜力。

并透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好处。

  3、透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构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构成过程。

  4、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量角器,认识内刻度线、外刻度线、0刻度线和中心点。

明白角的计数单位“度”及相关知识。

  2、掌握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方法,能正确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四、教具准备:

量角器、三角板。

  五、过程:

  导入

  教师:

昨日我们根据角的边张开的大小认识了几种角,你们还记得吗?

  学生说后,请他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即:

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呢?

大家会比较角的大小吗?

  教师出示两个大小相近的角,问同学:

∠a和∠b谁大谁小呢?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

∠a和∠b究竟谁大呢那大多少呢?

大一点?

这一点又代表多少呢?

这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相信学过这节课后,你就能解答这个问题了。

  板书课题:

角的度量

  设计意图:

透过以问题的形式引出量角器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的潜力,在自主探究中学习。

  探究新知

  1、认识量角器

  教师:

为了使测量更准确,描述更清楚,就产生了标准的测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出示一个量角器。

教师边说边演示:

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板书:

度1°

  提问:

你明白一个周角是多少度吗?

  一个平角是多少度呢?

  介绍:

度量角的大小,能够用量角器,它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

  2、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指导

  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

  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

注意那里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能够让学生来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

根据回答作出下列板书:

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

  小结:

量角器上有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线和外刻度线。

  3、量一量。

  教师:

我们了解了量角器上有什么,究竟怎样使用它呢?

接下来让我们一齐来研究研究。

  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出示教材第27页“试一试”,写出∠a和∠b的度数再读一读。

  教师:

透过观察以上两组角,我们会读角的度数了,那该怎样量角呢?

请你与同学交流量角的方法。

  学生交流完之后,请两位学生到前面演示说明。

  透过学生的演示度量,老师组织学生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按步骤去量角。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

  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一条边重合;

  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教师:

我们能够把这三句话概括为四个字“两合一看”。

“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

“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

  设计意图:

透过角的测量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潜力。

进一步体验充满探索与创造的数学活动。

  突破读内圈刻度,还是读外圈刻度的难点。

  提问:

量角器上为什么有内外两圈刻度呢?

  教师引导学生带着疑问研究。

  出示130°和50°的两个角

  教师:

左边这个角的度数是多少?

  是130°还是50°?

读内圈刻度,还是读外刻度线上的数?

  学生明确:

这个角的度数是130°,要读外刻度线上的数。

  教师:

右边这个角就应看内刻度,还是外刻度?

是多少度?

  学生:

这个角是50°,就应看内刻度。

  质疑:

为什么左右两个角看的刻度线不一样呢?

什么时候看内刻度?

什么时候看外刻度呢?

  学生小组交流。

  学生可能会想到以下几种状况

  学生甲:

我们小组认为,在读度数之前就应先决定这个角是钝角还是锐角,如果是钝角肯定大于90°,是锐角要小于90°,然后再找刻度就不会错了。

  学生乙:

我们小组认为,要先找0刻度线,如果一条边压住的是外圈的0刻度线,那么肯定读外圈刻度。

反过来压住的是内圈刻度的0刻度线,就要读内圈刻度。

  ……

  教师:

这几个组的方法听起来都挺有道理,我们不妨试一试,哪种方法更好。

  设计意图:

及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新学的知识,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探究潜力和学习潜力。

  学生练习量角,巩固新知。

  小结量角的方法――两合一看

  提问:

看角的度数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

要注意是看外刻度线还是看内刻度线。

  问:

什么时候看外刻度线,什么时候看内刻度线呢?

  小结:

找0刻度线,如果一条边压住的是外圈的0刻度线,那么肯定读外圈刻度。

反过来压住的是内圈刻度的0刻度线,就要读内圈刻度。

  设计意图:

学生先独立练习,再交流订正,使学生能在练习中进一步将知识内化,并相互帮忙提高。

透过游戏活动,让学生自主测量角,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课堂作业设计

  1、教材第28页第1题。

  学生在找出正确答案后,就应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教材第28页第2题。

∠1的方向是朝下,能够让学生先说一说量角的方法,然后再进行度量。

  课堂小结

  这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资料?

你有什么收获?

  这天我们学习了角的度量,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什么?

怎样读角的度数?

  角的度量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的必要性,建立1°角的表象。

会用量角器量不同位置的角,在量角中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透过探索、实践,归纳量角器量角的一般步骤,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用心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索角的度量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的简洁严谨,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正确量角。

  教学难点:

量角时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三、教学准备

  量角器、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复习角的概念

  谈话: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作角?

  故事引入

  ①谈话:

在角王国里有许多成员。

有一天,角成员们在草地上做游戏,玩着玩着,其中的两个成员吵起来了,它们都说自己比对方大。

∠1说:

“我的边长,所以我比你大。

”∠2说:

“边长有什么用,我的开口大,所以我比你大。

  ②提问:

他们到底谁说得对呢?

有什么办法能够明白呢?

  生:

用眼观察、用三角尺测量。

  ③揭示课题:

看来,我们要比出这两个角哪个大,大多少,需要测量。

怎样量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齐来学习角的度量。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引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问题驱动下学习,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二、探究新知

  1.1°角的产生

  用三角尺上的角量一量、比一比

  ①小组合作:

选定三角尺上的一个角进行测量、比较

  ②汇报交流:

说一说你选的是三角尺上的哪个角,怎样量的?

量的结果是怎样的?

  预设:

用30°角量,∠1=30°,∠2比30°角大,所以∠2大。

  用45°角、60°角量,∠1比45°角、60°角小,∠2比45°角、60°角大,所以∠2大。

用90°角量,∠1比90°角小得多,∠2比90°角小一些,所以,∠2大。

  ③质疑:

我们用三角尺上不同的角比出了它们的大小,但是还是不能准确地明白∠1和∠2到底有多大,两个角的大小相差多少,怎样办?

  生:

测量出两个角的大小。

  介绍1°角

  ①谈话:

对,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需要有一个适宜的角作单位来量,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角的单位。

  ②课件演示:

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

  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角有多大。

  【设计意图】度量需要统一的标准,学生借助三角尺中的同一个角比较角的大小,渗透了度量时标准要统一,唤起了学生度量的经验。

借助课件认识1°角,既有助于学生构成1°角的表象,了解角的单位及符号,又有助于学生了解量角器的构造原理,为认识量角器做准备。

  2.认识量角器

  谈话:

了解了1°角是如何确定的,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小组合作:

先拿出自己的量角器看一看,再讨论一下这些量角器有什么共同点?

  汇报交流:

谁来介绍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

半圆形,平均分成了180份,有一个中心点,两圈刻度,分别从0°到180°,每两个数字之间相差10,有两条0°刻度线等。

  操作活动:

用两根牙签,在量角器上摆角

  ①摆一个直角。

  学生试摆后交流方法。

  ②摆一个60°的角

  学生试摆后提问:

你是怎样想的?

  生:

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了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是1°,60份所对的角就是60度。

  ③摆一个120°的角

  呈现错例,比较辨析。

  【设计意图】了解量角器的构造原理,透过动手摆角,初步感悟量角器是角的集合以及用量角器度度量角的一般方法。

  3.用量角器量角──教学例1

  出示例1:

怎样用量角器量出∠1的度数?

  学生独立尝试量角,小组交流量角方法。

  学生展示量角的过程

  尝试归纳量角的一般步骤:

  ①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一条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②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5.反馈:

照样貌,量出∠2的度数。

  学生展示量角过程,叙述量角方法。

  6.小结

  【设计意图】本环节注重量角步骤的归纳与提炼,注重培养学生在实践、辨析中学习新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潜力和良好的倾听的习惯。

  三、巩固深化

  看量角器上的刻度,填出每个角的度数。

  学生独立度量后交流方法。

  猜猜看

  看角的一条边在量角器上的位置,猜角的度数。

  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量角的方法。

  学生展示量角过程,叙述量角方法。

  【设计意图】注重量角的技能训练和个别指导,使学生在量不同方向的角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

  四、总结延伸

  全课总结:

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估一估,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再量一量。

  角的度量教案: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透过自主学习,观察,相互介绍来认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建立1°角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