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五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36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1920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五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36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全国通用版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五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36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全国通用版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五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36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全国通用版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五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36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全国通用版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五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36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五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36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docx

《全国通用版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五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36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五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36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通用版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五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36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docx

全国通用版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十五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36讲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

第36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考情回顾

考纲展示

命题趋向

区域能源的开发利用

2017·全国卷Ⅱ,37;2016·全国卷Ⅲ,37;2016·浙江卷,37

1.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1.结合区域图,考查能源开发的地理背景、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结合新能源开发的热点,考查新能源的特点、开发条件评价。

3.以区域图、流域图为载体,考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工程建设的评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流域的综合开发

2017·江苏卷,10;2016·全国卷Ⅱ,36;2016·北京卷,5~6;2016·江苏卷,27

1.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

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__太阳能__、潮汐能等。

(2)非可再生能源

①类型:

主要包括__煤炭、石油、天然气__等矿物能源。

②特点:

数量有限,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2.山西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2)市场__广阔__。

(3)位置适中,__交通__比较便利。

3.山西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煤炭__开采量__

形成了__大同__、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逐步形成以__铁路__运输为主、__公路__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__加工转换__

①建设__坑口电站__,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②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出__焦炭__。

一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1.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

评价角度

内容

资源条件

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与其他资源的匹配情况等方面评价

开采条件

可从矿层厚度、埋藏深浅、矿区的地形地质条件、可否进行露天开采等方面评价

市场条件

可从消费市场是否广阔、市场潜力大小、区位条件即矿区距市场远近等方面评价

交通运输条件

可从交通位置、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程度等方面分析

2.案例分析(以山西煤炭资源开发为例)

(1)优势条件

(2)限制条件

①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a.煤炭运输量大——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山西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往外省。

b.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东是太行山,南和西是黄河,北有干旱的沙漠,不利于晋煤外运。

②水资源短缺

a.收入少——山西省地处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

b.支出多——随人口的增加及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

c.解决措施

3.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条件评价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条件评价应从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两方面来分析。

社会经济条件一般包括本地市场需求量、距外地市场的远近、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等;自然条件主要是分析影响储存量的因素。

主要可再生能源开发条件如下:

种类

影响开发的自然因素

我国分布密集区

水能

河流径流量、河流落差、地质条件、河流含沙量大小

西南、中南和西北黄河上游

太阳能

海拔高低、空气稀薄程度、天气状况、大气的洁净程度

青藏高原、西北内陆

风能

风源远近及稳定程度、周围地形对其影响程度

我国西北内陆和沿海地区

地热能

板块交界地带、断裂发育地带

西藏地区

潮汐能

海岸线轮廓、日潮汐次数、潮高大小

东南沿海

沼气

生物原料多少、温度高低、发酵时间长短

南方地区

4.新能源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有利影响

①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状况。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减轻大气污染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

(2)不利影响

①新能源往往开发难度较大,且不太稳定,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

②生物能源的开发抢占了耕地,影响区域粮食安全。

[例1](2016·全国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

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

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

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解析 第

(1)题,可从风能比煤炭、风能比水能的突出优势角度回答。

(2)题,建设大型风电场需要“有风”“有地”。

由图可知,该地年大风日数多,风能资源丰富,戈壁广布,地形平坦,有利于风电场的建设。

第(3)题,主要从当地不利于风力发电的社会经济角度,即从市场需求、资金、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

第(4)题,注意题干关键词“稳定性”,围绕该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 

(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有风:

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

有地:

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二 能源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创造新的发展动力,可从产业结构和环境治理两方面制定可持续发展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

对能源、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对比项目

能源综合利用前

能源综合利用后

产业结构

单一结构

多元结构

主导产业

煤炭工业(采掘工业)

原料工业(冶金、化学、建材)

能源综合利用

程度低

程度高

输出产品

原煤输出

电力、煤气和液化气、焦炭、钢材、铝制品、化工产品

结果

结构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链

煤炭生产—原料输出

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

2.以技术创新为先导,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

(1)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2)“三废”的治理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分析思路

(1)衰落原因:

①经济结构单一;②资源枯竭;③环境污染、生态破坏;④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2)应对措施:

产业

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和产业转移;改造传统产业,引进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科技

发展科技和教育,为企业改造和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交通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环境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例2](2017·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

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化企业。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

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1)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

(2)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3)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解析 第

(1)题,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影响工业的具体区位条件,可从原料和市场两个角度分析;二是工业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如工业可以促进就业、带来经济效益等。

(2)题,从20世纪90年代山西煤炭工业的特点入手,分析其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材料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煤炭工业的特点为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围绕该角度分析污染严重的原因即可。

第(3)题,结合20世纪90年代山西煤炭工业的特点分析其煤炭运输特点,进而分析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4)题,本题为措施类设问,可从两个角度组织答案:

一是分析解决该类问题的共性措施;二是针对具体问题找具体措施。

答案 

(1)焦煤分布广泛,煤矿众多;小企业投资少(技术门槛低),临近煤矿,运输费用较低;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冶金焦需求量大(市场需求大);增加当地就业岗位,有经济效益,地方政府有积极性。

(2)(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

(3)(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飘浮等问题。

(4)生产过程:

(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运输过程:

(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

陕西省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

读图完成1~2题。

1.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有( C )

①煤、气、盐资源丰富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市场广阔 ④科技力量雄厚 ⑤国家政策支持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2.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D )

①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 ②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 ③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 ④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该区煤炭、天然气、岩盐占陕西省的比重很高,说明煤、气、盐资源丰富;市场比较广阔,且有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支持;图中榆林没有水路交通;该地位于陕西境内,科技水平不高。

第2题,发展重化工业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从而完善基础设施;但重化工业属于严重污染的产业,会加剧当地大气污染。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由2003年的1204.2百万吨油当量上升到2012年的2735.2百万吨油当量;能源消费构成也发生了变化,下图中外圆为2012年、内圆表示2003年能源消费结构。

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能源消费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煤炭消费量变化较小

B.原油消费量明显增加

C.水电消费比重下降

D.核电和再生能源发展速度最慢

4.下列关于能源消费变化的影响,表述合理的是( C )

①减少灰霾天气 ②减少紫外线辐射 ③加剧全球温室效应

④加剧能源供应紧缺程度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这种圆环状能源结构图实质就是扇形结构统计图。

第3题,图中显示的是能源消费比重,结合消费总量可知煤炭消费量大大增加;原油占比略有下降,但消费总量是增加的;水电消费比重是增加的;再生能源发展很快。

第4题,由图可知,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变大,而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原油、天然气为主,排放的污染物会加大灰霾天气;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会加剧全球温室效应;能源消费以非可再生资源为主,大量开发会加剧供应紧缺程度。

弃风限电,是指在风电机组设备状态正常、风况良好的情况下,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风电场被迫暂停一些机组发电的现象。

我国风电开发利用的商业化时间相对较短,但增长速度快,至2012年我国风电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成为风电大国,但“弃风限电”现象也日趋严重。

读2013年中国上网电量(上网电量指发电厂向电网公司输入的电量)和重点地区“弃风”电量图(单位:

TWh)。

据此完成5~6题。

5.我国“弃风限电”最严重的地区是( A )

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

C.华北地区D.华东地区

6.重点地区出现“弃风限电”的根本原因是( D )

A.我国风能资源开发时间短

B.我国能源资源储量大、种类多

C.风能资源非常丰富

D.发电量与用电量存在时空差异

解析 第5题,读图分析可知,蒙东、蒙西、甘肃都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因此“弃风限电”最严重的地区是我国的西北地区。

第6题,甘肃、蒙东、蒙西等都为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本地消纳电量有限,而电力外送能力又不足,只能“弃风”。

7.新疆煤炭预测资源总量2.19万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40.6%,且大多埋藏较浅,甚至可以露天开发。

目前,新疆正在致力于我国西部能源基地的建设,不仅加大煤炭开采,还致力于提高外运能力和拓展外运方式。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析新疆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2)目前新疆正在建设一批坑口火电站和路口火电站,致力于推行“疆电东送”。

和“疆煤外运”相比,两种能源输出方式各有什么利弊?

(3)简析新疆煤炭资源的开发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解析 第

(1)题,从题干可总结疆煤开发的储量、难易和成本;结合我国国情可知市场和运输条件。

(2)题,主要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方面对比。

第(3)题,矿区往往存在采空塌陷、土地破坏和固体废弃物问题,措施要因“问题”制宜。

答案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开采成本低;国内煤炭市场广阔,但是距离东部市场遥远,运输能力严重不足。

(2)输煤(疆煤东运)——成本高,附加值低,效益低,但对新疆生态环境破坏略轻。

输电(疆电东送)——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但加剧新疆当地环境污染,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3)生态问题:

采空区岩层断裂、塌陷,继而引发地表沉陷;破坏土地资源,造成土地退化;大量煤矸石等弃置,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煤矸石山还会自燃引发火灾等。

措施:

回填采空区;保护好表土层,进行复垦;开展煤矸石等废弃物的再利用。

[例]读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

完成

(1)~

(2)题。

(8分)

(1)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2)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

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答题送检]来自阅卷名师报告

错误

致错原因

(1)

易错选A或D。

对常规能源的分类、特点及危害区分错误,原煤、原油、天然气是非可再生能源,原煤、原油污染严重,易造成酸雨危害

(2)

易错选A。

未能准确判断出①省是四川省,或不熟悉四川省的地形、气候特点

[解析]第

(1)题,四省能源结构以矿物能源为主,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较多,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和降低酸雨的危害。

(2)题,①省天然气比例较其他省份大,应为四川;②省原油比例较大,应为黑龙江;③省水电所占比例较其他省份大,应为甘肃,水电主要是黄河上游的水能开发;④省煤和石油比例大,应为河北;四川省水能资源丰富,但主要分布于西部横断山地区,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

[答案]

(1)C 

(2)D

图甲为“1971~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变化率”,图乙为“1971、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单位GDP碳排放”。

读图回答1~2题。

1.(双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

A.美、日、德三国人均GDP变化率均低于人均碳排放变化率

B.美、日、德三国人均GDP与人均碳排放同步增长

C.美、日、德三国单位GDP碳排放最大的是美国

D.1971~2008年单位GDP碳排放下降量最大的是中国

2.(双选)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降低单位GDP碳排放的是( BC )

A.控制人口数量B.加快发展新能源

C.加强科技创新  D.缩减生产规模

解析 第1题,分析图表资料可知,美、日、德三国人均GDP变化率均高于人均碳排放变化率;美、德两国人均GDP变化率增长,而人均碳排放变化率为负值;据图可看出,美、日、德三国单位GDP碳排放最大的是美国;1971~2008年单位GDP碳排放下降量最大的是中国。

第2题,注意关键词“有效降低单位GDP碳排放”,控制人口数量和缩减生产规模只能减少碳排放总量;只有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加强科技创新,才能有效降低单位GDP碳排放。

课时达标(三十七)(见课时达标P77)

读图,完成1~2题。

1.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A )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铁矿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⑤廉价劳动力多

A.①③④B.③④⑤

C.①②③D.②④⑤

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针对东北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是( B )

A.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C.建设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D.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解析 第1题,左图为德国鲁尔区,右图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

鲁尔区没有铁矿;我国有廉价的劳动力,德国劳动力不廉价。

第2题,东北工业基地衰落是受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枯竭、沿海新兴工业区冲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东北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是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对现有国有企业进行整合,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由于对煤炭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东北、山西等地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虽为国家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和资源支撑,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生命和后续发展能力的代价。

下图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图。

据此回答3~4题。

3.资源型城市最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间段为( C )

A.①~②B.③~④

C.④~⑤D.⑤~⑥

4.下列措施中,不适合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选择的是( D )

A.将煤炭产业的重心由开采转为深加工,延长开采周期

B.增加科技投入,改造传统工业,提高产业竞争力

C.大力扶植机械制造业和生物制药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D.利用区位和市场优势,重点发展食品加工业,削弱第三产业

解析 第3题,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滞后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故资源型城市的最佳产业结构调整阶段应处于资源开采开始走向衰退、城市经济增长还维持着高位时期,故图中④~⑤阶段符合题意。

第4题,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带动就业,故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不应该削弱第三产业的发展。

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乡驻地及周边部分辖区示意图,经勘探发现图示区域有储量丰富的大煤田。

结合图示,回答5~7题。

5.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图示区域发生的变化有( D )

①乡驻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兴的工矿城市 ②经济结构会由以种植业和林果业为主发展为以工矿业为主 ③居民数量迅速增加,多从事工矿业和服务业 ④交通状况会有明显的改善,内外联系更加便捷 ⑤生态环境有可能恶化,植被减少,水源被污染,空气质量下降

A.①②⑤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6.图示区域除了通过铁路、公路等直接向外运输煤炭外,还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不可以把坑口电站建在①处

B.可以把坑口电站建在②处

C.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可以减轻交通运输压力

D.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可以减轻当地的环境污染

7.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图示区域煤炭资源几近枯竭。

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区域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可行的措施有( B )

A.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缩短产业链

B.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C.寻找石油、天然气等替代资源

D.提高农业地位,大面积种植水稻

解析 第5题,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工矿城市的形成,使该乡镇的经济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就业结构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倾斜;工矿业的发展使交通得到更大程度的改善;工矿业的发展往往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第6题,坑口电站的建设可以缓解运煤的压力,但会加重当地的环境污染,故坑口电站应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向(东南风和西北风)垂直的郊外。

第7题,煤炭基地在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时,可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延长产业链;以煤炭为主的工业不适合寻找石油、天然气等替代资源;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

山东海阳核电厂址距烟台市93公里,2015年9月12日,2号核岛主厂房基本完工,目前1号、2号核岛及相关机组进入移交调试阶段,投入运营后,年发电量将达175亿千瓦时,全部建成后将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核能发电项目。

据此回答8~9题。

8.在海阳市建设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B )

①核能资源丰富 ②核能开发资金与技术有保障 ③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9.开发利用核能资源的主要优点是( A )

A.清洁,为山东半岛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保障

B.投资成本低廉

C.技术先进

D.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解析 第8题,核电站的建设需要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山东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第9题,核能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安全生产使用的情况下对环境的污染很小。

目前,我国的稀土行业存在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等问题。

读我国稀土矿比重分布示意图,完成10~12题。

10.我国稀土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主要特点是( C )

A.北多南少,北重南轻B.北少南多,北重南轻

C.北多南少,北轻南重D.北少南多,北轻南重

11.1970年至2010年,中国稀土资源占世界的比例变化较大,主要原因是( B )

A.生态环境破坏严重B.过度开发

C.减少出口D.产业结构调整

12.稀土金属的产品广泛应用于风力涡轮机等环保技术领域,下列省份风力涡轮机市场潜力最大的是( C )

A.四川B.贵州

C.江苏D.江西

解析 第10题,中国稀土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北多南少;北轻(稀土)南重(稀土)。

第11题,由图可知,我国稀土资源下降幅度大。

其主要原因除了世界许多国家陆续探明稀土资源储量外,还与我国过度开发稀土资源并盲目出口有关。

第12题,我国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西北内陆地区。

选项所给的四个省份中,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科技水平较高,风力涡轮机市场潜力最大。

13.近几年,在我国许多城市道路旁出现了一道新的风景线(如图所示),即风光互补道路照明,它是风力发电机和太阳电池方阵两种发电设备共同组成的新兴发电系统。

它将发出的电能存储到蓄电池组中,当用户需要时可通过输电线路送电。

这种新能源利用领域的开辟,很快引起国内众多企业的关注,一些中小企业投资踊跃。

对此解释欠合理的是( C )

A.该项目的投入上市与实施,利于节能减排

B.该项目市场前景广阔,投资风险较小

C.产品投入使用的寿命长、受自然变化影响小

D.产品应用可缓解城乡照明对常规电能的依赖

解析 该项目使用的是风能和太阳能,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投入上市与实施,利于节能减排,A合理;新能源项目市场前景广阔,投资风险较小,B合理;产品是直接转化自然界的风能和太阳能,投入使用受自然变化影响大,C不合理;产品应用可缓解城乡照明对常规电能的依赖,D合理。

故选C。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油砂是一种被高黏度沥青包裹的砂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