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64144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docx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学试题及答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docx

习题1

1.什么叫大地水准面?

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什么叫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及高差?

3.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什么区别?

4.什么叫高斯投影?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怎样建立的?

5.已知某点位于高斯投影6°带第20号带,若该点在该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坐标y=

-306579.210m,写出该点不包含负值且含有带号的横坐标y及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L0。

6.什么叫直线定线?

标准方向有几种?

什么是坐标方位角?

7.某宾馆首层室内地面±0.000的绝对高程为45.300m,室外地面设计高程为-l.500m,女儿墙设计高程为

+88.200m,问室外地面和女儿墙的绝对高程分别为多少?

8.已知地面上A点的磁偏角为-3°10′,子午线收敛角为+1°05′,由罗盘仪测得直线AB的磁方位角为为

63°45′,试求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AB?

并绘出关系略图。

习题2

1.用水准仪测定A、B两点间高差,已知A点高程为HA=12.658m,A尺上读数为1526mm,B尺上读数为

1182mm,求A、B两点间高差hAB为多少?

B点高程HB为多少?

绘图说明。

2.何谓水准管轴?

何谓圆水准轴?

何谓水准管分划值?

3.何谓视准轴?

视准轴与视线有何关系?

4.何谓视差?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

视差应如何消除?

5.水准测量中为什么要求前后视距相等?

6.水准测量中设置转点有何作用?

在转点立尺时为什么要放置尺垫?

何点不能放置尺垫?

7.S3型水准仪有哪几条主要轴线?

它们之间应满足哪些几何条件?

为什么?

哪个是主要条件?

8.水准测量中,怎样进行记录计算校核和外业成果校核?

9.使用CASIOfx-3950P计算器编程计算表2-4中水准测量观测高差及B点高程。

水准尺读数(m)

后视

前视

高 差

(m)

高程

(m)

备注

检核 ∑a-∑b=

∑h=

表2-4水准测量观测记录手薄

BM.A

1.874

22.718

已知

TP.1TP.1

1.727

0.919

TP.2

1.095

TP.2

TP.3TP.3

1.186

1.712

1.823

B

1.616

计算

10.在表2-5中进行附合水准测量成果整理,计算高差改正数、改正后高差和高程。

表2-5附合水准路线测量成果计算表

点号 路线长L(km) 观测高差h

(m) 高差改正数v(m) 改正后高差)(m) 高程H(m) 备注

i hi hi

BM.A 1.5 +4.362 7.967 已

1 0.6 +2.413

2

0.8

-3.121

1.0

+1.263

1.2

+2.716

1.6

-3.715

3

4

5

BM.

∑B

11.819

fh=∑h测-(HB-HA)=

fh容=±40 L=

v

1km

fh

L

∑v=

hi

11.按I1ABI2法检校水准仪i角,用钢尺量得D1=5.8m,D2=40.9m。

安置水准仪在I1点,得A尺读数a1=1207mm,

B尺读数b1=1139mm,然后搬水准仪至I2点,又读A尺上读数a2=1466mm,B尺上读数b2=1382mm,问:

水准管轴是否平行于视准轴?

如果不平行,当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视准轴是向上倾斜还是向下倾斜?

i角

值是多少?

如何进行校正?

l.怎样区分测量工作中的误差和粗差?

习题4

2.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有什么不同?

偶然误差有哪些特性?

3.为什么说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是最可靠值?

4.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中误差衡量测量的精度?

在什么情况下则用相对误差?

5.某直线段丈量了4次,其结果为:

98.427m,98.415m,98.430m,98.426m。

使用CASIOfx-3950P计算器在单变量统计模式下计算其算术平均值、观测值中误差,并计算算术平均值中误差和相对误差。

6.设对某水平角进行了五次观测,其角度为:

63°26′12″,63°26′09″,63°26′18″,63°26′15″,

63°26′06″。

计算其算术平均值、观测值的中误差和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8.整理表5-19中的四等水准测量观测数据。

编号

下丝

上丝后距

下丝

上丝

标尺读数

方向

及尺号

后视

前视

前距

K+黑

减红

高差

中数

备考

黑面

红面

1

2

3

表5-19四等水准测量记录整理

视距差d

∑d

1979

0738

1718

6405

0

1457

0214

0476

5265

-2

52.2

52.4

后-前

+1.242

+1.140

+2

1.2410

-0.2

-0.2

K1=4.687

2739

0965

2461

7247

K2=4.787

2183

0401

0683

5370

后-前

1918

1870

1604

6291

1290

1226

1548

6336

后-前

1088

2388

0742

5528

0396

1708

2048

6736

后-前

4

Da



后视 h

Db 前视

计 d 后视 前视

h平均

2h平均

1.名词解释:

视线高程、望远镜视准轴、水准管轴、水准管分划值、水准路线、水准点、视差、高差闭合差。

2.水准仪有哪几条几何轴线?

各轴线间应满足什么条件?

其主要条件是什么?

3.在同一测站上,前、后视读数之间,为什么不允许仪器发生任何位移?

4.水准仪上圆水准器与管水准器的作用有何不同?

5.何为视差?

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简述消除视差的方法。

6.什么是转点?

其作用为何?

尺垫应在何处用,在已知点和待测点是否可以加尺垫?

7.仪器距水准尺150m,水准管分划值τ=20"/2mm,若精平后水准管有0.2格的误差,那么水准尺的读数误差为多少?

8.水准测量时,通常采用“中间法”,为什么?

9.简述水准测量的检核方法。

测站检核为什么不能代替成果精度检核?

10.简述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程序和检核方法。

双面尺在各测站进行红黑高差检核时,为什么±100mm交替出现?

不交替出现行不行?

为什么?

11.简述圆水准器的检校原理和方法。

13.简述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安平原理和数字水准仪的基本测量方法。

14.设地面上A、B两点,用中间法测得其高差hAB=0.288m,将仪器安置于近A点,读得A点水准尺上读数为1.526m,B点水准尺上读数为1.249m。

试问:

(1)该水准仪水准管轴是否平行于视准轴?

为什么?

(2)若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那么视线偏于水平线的上方还是下方?

是否需要校正?

(3)若需要校正,简述其校正方法和步骤。

15.什么叫后视点、后视读数?

什么叫前视点、前视读数?

高差的正负号是怎样确定的?

16.微倾水准仪的构造有哪几个主要部分?

每个部分由哪些部件组成?

其作用如何?

17.什么叫水准管轴?

什么叫视准轴?

水准管轴与视准轴有什么关系?

当气泡居中时,水准管轴在什么位置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