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美学》论述模拟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0947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美学》论述模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自考《美学》论述模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自考《美学》论述模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自考《美学》论述模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自考《美学》论述模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美学》论述模拟题.docx

《自考《美学》论述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美学》论述模拟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美学》论述模拟题.docx

自考《美学》论述模拟题

2021年4月自考《美学》论述模拟题

(1)

1.1.怎样理解审美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

  1.2.结合具体事例,论述审美关系。

  参考答案

  1.1.怎样理解审美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

  答:

(1)之所以说审美境界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是因为审美境界有一个基本条件就是人与世界之间实现比较高程度的有机统一,如果主客体始终处于割裂的矛盾的状态,那就不可能是审美的。

  

(2)首先,从心境上看,审美境界较大程度上超越个体眼前的某种功利和有限性,达到相对自由的状态。

它具体表现为情与景、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的交融,即中国美学所说的“物我两忘”、“天人合一”。

其次,从接收效果上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无限对有限的超越,达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

其中,有限的是景和物,无限的是情、思、想象和韵味。

这种无限的情思和想象中,生成了包蕴着无限韵味的意蕴,从而比日常生活中一般的审美更自由无碍、更有内涵、更耐人寻味、更具审美价值。

  (3)审美境界本身也是多层次的,由对形式的欣赏到对意象的体会,进而到人与世界圆融合一的状态的觉解和体悟,审美境界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表层到深入的不断潜入和递进的过程。

  (4)总而言之,审美境界是比较高的、特殊的人生境界。

它是对于人生境界的诗意的提升与凝聚,是一种诗化的人生境界。

  1.2.结合具体事例,论述审美关系。

  答:

审美关系从属于人与世界的存在论关系,是人与世界的复杂多样关系中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性关系,是人对世界借助感性形式建构起来的自由的情感体验关系。

  

(1)审美关系不同于理智关系,而是情感体验关系。

它通过对对象外观形式的观照,返回到主体内心,以自己的内在生命的投入来领悟存在的意义,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

比如李白的诗《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在诗中,李白在一种孤独中与敬亭山相看,并且互相都不觉得厌倦。

在这种相看中,李白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地,分不清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2)审美关系是通过感性形式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

比如王维曾写道: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中有画,是一种对大自然的直观的把握。

  (3)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

比如李白在喝酒时,甚至招呼月亮来同饮。

他写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诗中,人与月亮之间的隔阂被打破了,人与世界形成一种很自由的、超越一切限制的审美关系。

  (4)审美关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体、客体存在,而不是审美主体、客体逻辑上先于审美关系而存在。

比如我们只能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审美关系中,才能把陶渊明定为审美主体,把南山定为审美客体。

2021年4月自考《美学》论述模拟题

(2)

2.1.试述有关审美起源各种理论的意义与不足。

  2.2.原始审美意识的出现是审美活动发生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请说明原始审美意识的发生过程。

  参考答案

  2.1.试述有关审美起源各种理论的意义与不足。

  答:

(1)游戏说:

席勒比较系统地提出“游戏说”,他试图从人的生命活动的独特性之中去探寻审美发生的直接精神动力,并敏锐地揭示出审美活动与人的自由本质之间内在的必然关系;其次,他既看到了人的审美活动与动物游戏活动的根本不同,也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某种深层的联系,说明审美的发生是有动物性的生理基础的,这符合生命进化的自然历史进程。

但是,把游戏说作为一种审美发生理论来看,有严重缺陷:

这表现在它根本忽视了对动物游戏向人的游戏转化的机制以及人的游戏得以发生和进化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探讨。

同时,在席勒那里,游戏与审美几乎同义,即是说,审美产生于游戏,无异于说审美发生的根据就在于它自身,这显然是难以成立的。

  

(2)生物本能说:

这种研究不仅拓宽了审美发生理论的思维空间,而且有力地说明审美的发生有其伏根深远的生物性基础。

而它们的缺点则主要在于:

第一,混淆和抹杀了动物本能活动与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之间质的区别,以至于把动物的快感等同于人的美感;第二,由于忽视了人的审美活动中所包含的社会性内容,从而也就忽视了对审美活动赖以发生的社会根源的探讨。

  (3)巫术说:

用巫术说的确可以说明一部分原始艺术现象,尤其是在解释原始洞穴壁画和岩画时具有更为可信的说服力。

但是,巫术说也有其局限性:

第一,艺术与审美并不完全等同,艺术只是审美活动的一种形式,因此,我们不能把艺术起源的理论无条件地看作就是审美发生的理论;第二,巫术活动虽然是促成艺术发生的一种因素,却决不会是的因素。

  (4)劳动说:

劳动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劳动对艺术和审美活动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但是,审美活动是一种超越了直接肉体需要的精神性的创造活动,它指向人的生存理想即自由,却不能完全等同。

很显然,生产劳动作为一种功利目的十分强烈的物质活动,在其本身中不可能直接产生出追寻精神性自由王国的审美活动。

因此,从劳动说作为一种审美发生理论来看,它存在明显不足:

它只是揭示了审美赖以发生的物质前提,却并未能真正切入审美如何发生的内在机制。

  2.2.原始审美意识的出现是审美活动发生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请说明原始审美意识的发生过程。

  答:

所谓审美意识:

就是指人对自身审美需要的和外在对象的审美意义,以及二者之间所构成的审美价值关系的心理反映形式。

它主要包括人的审美愿望、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等内容。

审美意识的发生与审美需要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只有当审美需要被人清楚地意识到,并转化成一种自觉的精神追求时,它才真正构成推动审美发生的一种积极的力量,审美需要是审美意识的内在驱动力,而审美意识则是审美需要的心理表现。

审美意识的发生要以人类一般意识的发生作为必然前提。

人类开始使用和制造工具的生产劳动活动是人类意识发生的根本条件和显着标志。

原始意识的主要特征:

首先,原始意识在具体中包含着抽象性;其次,原始意识在蒙昧性中渗透着真实性;最后,原始意识在神秘性中凝聚着创造性。

原始意识之中的抽象性、真实性、创造性就是构成审美意识的基本因素,当这些意识逐渐分化出来之后,就可能诞生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从人的一般意识中分化的过程,就是人的审美需要从人的实用需要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也即是人类逐渐超越自发性的自然需要,而使之上升到社会生活的层次并赋予其一定的社会文化意义的过程。

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促成了这一过程的转化。

2021年4月自考《美学》论述模拟题(3)

3.1.试述崇高与优美的联系与区别。

  3.2.举例论述荒诞的特征。

  参考答案

  3.1.试述崇高与优美的联系与区别。

  答:

优美和崇高作为基本的审美形态,因为其审美形态的内涵及其所体现出来的形式特征的互补性,它们常常作为相互对立补充的一组审美形态出现。

对于崇高与优美两种审美形态的联系与区别,因为对二者的本质理解差异,就产生了不同的认识。

  

(1)坚持认为崇高与美具有共同的本质的理论,强调优美与崇高的一致性,认为崇高是美的阶段,崇高本身就是美。

从美学的讨论看,认为崇高与优美对立的美学家,大都强调了崇高的消极和否定的一面;而认为崇高与优美具有共同本质的美学家,则强调_崇高的积极的、愉悦的方面。

这两种观点都看到了崇高与优美的区别,即它们的对立的一面,但从审美形态的内涵来分析,其实它们都是人的社会实践的存在方式,崇高在对立中展现出了人的存在,而优美则强调了和谐与人的存在,就此看来实则是殊途同归。

  

(2)崇高和优美是两种不同形态的美,优美作为审美实践发展中的形态,主要展示了人的存在中的统一、平衡、和谐的状态,崇高主要体现的是人生实践中,由于主体的巨大力量,更多地展示着主体在实践中的冲突和对立状态,并且在这一对立冲突中,显示出的作为主体的人对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超越。

正因为如此,优美和崇高则体现的是互相对立而又互相补充的两种人生境界。

  (3)从人类的审美实践活动考察,在人类生活的早期,人们的审美存在方式更多地联系于自然。

当人们在自然界中感受到和谐,与人的存在状态和谐一致时,人们感受到的审美体验是优美;相反,人们在自然界中感受到与自身的对立状态,并战胜这种对立,从而超越自然时,则显示人们自己的勇气与力量,这时人们感受到的则是崇高。

  (4)崇高和优美的事物在形式上有其量的规定性的方面。

崇高经常以突破形式美,如对称、均衡、调和、比例等,粗粝的形态,如荒凉的风景、无限的星空、波涛汹涌的磅礴气势、雷电交加的惊人场面。

而这些又与优美的形式,如风和日丽、杨柳依依、莺歌燕舞,恰恰相反,构成崇高和优美完全相反的特点。

  3.2.举例论述荒诞的特征。

  答:

荒诞作为一种审美形态,是西方现代社会与现代文化的产物。

它是对于人生的无意义的虚无性的审美感悟。

荒诞的主要特征是:

  

(1)它是一种对人生存在无意义状态的体悟。

比如在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两个流浪汉不停的等待着的状态,就是出于作者对于人生存在无意义的一种感悟。

  

(2)荒诞的审美意象具有象征性。

比如同样在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中,“戈多”这个意象就具有很丰富的象征性。

它可以象征着上帝,也可以象征着精神寄托,也可以象征着梦想。

而“等待”:

这个意象,也是人类生存状态的一种象征。

也就是人生活在等待的漫长与无聊中,而等待的结果却不一定会出现。

  (3)具有怪诞的表现形式。

比如同样是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它就有很怪诞的表现形式。

比如它没有传统戏剧的戏剧冲突,人物的对白听起来像胡言乱语。

而这正是人类当前生存境遇的描述。

2021年4月自考《美学》论述模拟题(4)

4.1.审美经验各构成要素间的关系如何?

  4.2.审美经验的心理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请论述此一过程的各个层面。

  参考答案

  4.1.审美经验各构成要素间的关系如何?

  答:

在审美活动中,各个心理要素虽然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作用,但它们却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既互相渗透,又相互制约,从而组成了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

  

(1)在整个审美经验的发展过程中,直接与现实相联系的感知无疑处于起点的位置。

  

(2)想象与情感在审美经验中的相互关系。

在审美活动中,想象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没有强烈的情感,也就没有活跃的想象。

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①审美情感是审美想象的原动力;②情感不仅是审美想象的动力,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审美想象的对象和内容;③情感活动对审美想象的支配和调节,渗透在艺术形象之中,使其染上明显的情感色彩。

  (3)审美想象与审美理解的关系。

想象活动本身并不是审美的最终目的,而只是产生一定审美价值的工具和手段。

这样一来,想象活动就必须受到一定的限制,而这种制约力量就来自于审美理解。

借用康德的话来说,审美想象与审美理解之间应该是一种自由的游戏关系。

伽达默尔从解释学的角度提出了富于启发性的论述。

他认为,审美经验的游戏本质并不是指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获得的自由体验,而是指艺术作品或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

这就是说,游戏活动的存在方式本身就决定了它包含着一定的理性因素。

而艺术活动的游戏本质也就决定了,它必然是以游戏而不是逻辑推理的方式包含着一定的理性内涵。

同理,审美经验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想象力的游戏活动,而理解力或理性因素本来就是一切游戏活动的本体论内涵。

正是这样一种本体论特征从根本上决定了,想象力和理解力在审美经验中是以游戏的方式统一在一起的。

  (4)审美经验中情感与理智的关系。

在审美经验中,情感与理智的关系表现为,理智渗透于情感之中,而情感又受到理智的引导。

总之,情感与理智在审美经验中只有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才符合审美活动的基本要求。

  4.2.审美经验的心理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请论述此一过程的各个层面。

  答:

根据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认知结构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一旦一种结构形成认知图式,就试图用它来同化对象,但无法同化时,就设法调节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图式。

这一心理学的研究探讨可以帮助理解审美经验的心理建构。

  首先,审美主体通过同化使得自己能够理解对象,也通过调节来修正心理图式。

自我调节分为有意识与无意识,有意识的调节是功能性的,而调节本身在心理结构中是无意识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影响结构,审美主体的自我调节就是这种有意识的功能调节和无意识的结构调解的有机统一。

不仅个体,而且人类的审美经验的产生发展都是同化——调节辩证关系的产物。

所以我们说,同化——调节律是审美经验的生成规律。

  其次,自调节审美有自己的特殊要求,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有目的与无目的的辩证统一,按照康德的话来说,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这里所谓的目的指的是在确定审美目标的情况下,通过努力的自我调节以达到审美目的;第二,反馈调节,为了实现审美目的,主体无论在创作中还是在欣赏中都必须注重反馈调节,而反馈调节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在无意识中完成的。

2021年4月自考《美学》论述模拟题(5)

5.1.结合具体事例,论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区别,并具体分析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艺术是如何向非艺术领域渗透的。

  5.2.论述艺术的四个结构层次及其关系,以一件艺术品为例。

  参考答案

  5.1.结合具体事例,论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区别,并具体分析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艺术是如何向非艺术领域渗透的。

  答:

(1)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区别:

  ①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

艺术品不能是自然物,而必须是人工制品。

自然物再美也不能称作“艺术品”。

譬如,一朵怒放的花,一派秀丽的自然风光,我们可以赞美它“风景如画”,但实际上它们只是“自然关”,而不是艺术品。

“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第一个区别是:

艺术品必须是人工制品,这是“艺术品”的最基本的必要条件。

  ②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人类劳动可分为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两类,它们的产品分为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

艺术品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是人的高级活动——想象活动创造出来的产品,是人工制品中的高级部分。

  ③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

艺术品与其他非艺术的精神产品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依凭抽象思维来认识世界,作出理论形态的概括,而是通过艺术家的意象思维来创造非现实的意象世界,并以此来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

艺术品的本质特征是:

艺术,是人工制品中一种审美的精神产品,它以创造非现实的意象世界来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

  

(2)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跨越的,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两者的界限有日益模糊的趋势。

  ①经过审美加工和创造,非艺术的自然物和人工制品可以转化成艺术品。

比如,自北宋以来就闻名于世的景德镇陶瓷,它原初也只具有某种实用价值,以后人们在劳动创造中加强其色彩、图案、外形等审美价值,力求做到实用与审美的统一。

到今天,景德镇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化意义的艺术品而存在的,其审美价值已超过其实用价值。

可见,审美和创造可以使一部分非艺术品和人工制品进入艺术品的行列,从而扩大人类的审美视野,充实人类的审美经验。

  ②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非艺术品领域渗透,拓宽艺术品的领地,增添艺术的门类和品种,并使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富有艺术情趣和审美意味。

艺术门类、品种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至今还在继续。

有许多艺术品种,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如西方的风景画,是迟至17、18世纪才形成的。

当代审美文化的发展,已广泛地辐射到物质技术领域。

物质产品除保持实用价值外,其审美价值也应该越来越受到重视。

上海的杨浦大桥、东方明珠电视塔称它们为“艺术品”是当之无愧的。

艺术就这样慢慢地渗入非艺术领域,使许多物质产品同时也有了艺术的品质,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同时因得到升华而更富有情趣。

2021年4月自考《美学》论述模拟题(6)

6.1.艺术鉴赏过程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请结合实例谈谈你自己的认识。

 参考答案

  6.1.艺术鉴赏过程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请结合实例谈谈你自己的认识。

  答:

艺术鉴赏的过程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其中“阶段性”的变化在于接受者随着艺术品的符号和意义的关系的深入发掘而导致的主体感受的变化。

我们可以初步把这个接受过程分成观、品、悟三个阶段。

“观”是指接受者透过艺术的形式符号在直观层次上初步感受和重建意象,例如无意中在一本画册里面发现了蒙德里安的抽象绘画,虽然从前完全不了解所谓抽象表现主义,对于这位画家也比较陌生,但是却可以感觉到线条里面的运动性,一下子可以抓住其中的简单明快的美感。

应该说这是凭借着主体的理解力,而达到的一种比较浅层次的审美感受。

“品”是在对艺术品有了直观的了解后,必须将接受活动进一步展开与深化,才能使意象的重建得以实现,要实现这个转换,需要主体意识的积极参与,全神贯注,用心专一,静心体味。

且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

例如进入音乐会的大厅,屏息凝神,开始专注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这个时候抽象的音乐元素直接全面的刺激大脑,激起听众内心的波澜。

“悟”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

由于接受主体完全进入意象世界,于是形式符号被克服了。

例如阅读雨果的《悲惨世界》,在有的地方被那种崇高的人性力量深深震撼,被那波澜壮阔的社会和人生画卷深深感染,不由自主地进入了那个世事纷杂而又充满激情与痛苦的世界。

应该说明,在实际的艺术接受活动中,接受者由于经验和素质水平的不同,以及当时艺术品质量与品位的不同,不一定都能达到“悟”的境界。

2021年4月自考《美学》论述模拟题(7)

7.1.归纳历对美育内涵的界定并评价。

  7.2.结合实例说明美育的基本特点。

 参考答案

  7.1.归纳历对美育内涵的界定并评价。

  答:

美育的内涵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

美育是人格教育,美育是情感教育,美育是艺术教育。

  

(1)认为美育是人格教育,事实上是把关和善混为一谈。

导致美善不分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在人类文明的初期,社会尚处于低级阶段,统治者所更为关切的是等级、秩序,所有的教育都是巩固统治地位的手段。

另一方面是由于在古代,学科尚处于未分化的混沌状态,真、善、美融于一炉,难以廓清。

美的独立内涵与价值在当时不可能得以凸显。

  

(2)认为美育是情感教育,体现了近代西方二元分立的思维特点。

即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感性与理性的对立。

应当承认,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呼唤情感的解放,把美育归结为情感教育有其积极的意义。

然而,把美育界定为情感教育于学理上却是不妥当的。

把美育简单地划归情感领域,事实上反映了在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中将美等同于美感,而美感又进一步泛化为情感的混淆。

因此,把情感从整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剥离出来,作为审美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对象,显然是失之偏颇的。

  (3)把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也是对美育内涵的一种误解。

这一观点一方面过于夸大了艺术在审美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它看不到除艺术以外,还有很多的自然审美现象和社会审美现象可以充当审美教育的教材和媒介,这些艺术以外的审美现象所具有的审美价值、所产生的审美效应并非艺术所能完全代替。

另一方面这种观点也限制以至遮蔽了审美教育更深刻的目的和更高远的价值追求。

  7.2.结合实例说明美育的基本特点。

  答:

(1)诉诸感性。

与一般的教育方式相比,美育的基本特点首先在于,审美对象以其感性特征,通过丰富的形象,以情感为中介,悦耳悦目,并打动人的心灵,从而激发共鸣,达到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心灵的目的。

人们进行审美时,首先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具有吸引力的感性形象。

感性形态的审美价值给人的感官享受中,包含着与人的生理同构的节奏和韵律;美育具有广泛的普遍性价值;美育的过程便是使人的感情得到表现和升华的过程,而艺术品正是通过感性意象表现作者感情的。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拳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在读此诗时,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月光,霜,举头,低头”等形象。

而“举头低头”也具有和人的生理同构的节奏和韵律,这种场景具有普遍性,使我们得到思念故乡的感情的升华。

  

(2)潜移默化。

不论是儒家追求精神解放,与天地同体的和谐境界,还是道家追求天人合一,要求达到更高层次的人与自然和谐,还是禅宗注重自身修养,注重个体的自我领悟,我们总能潜移默化的受到其影响。

比如我们读了杜甫的诗,就会生忧国忧民之心。

读了苏轼的词,就会有人生豪迈之情。

这就是美育给我们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3)能动性。

比如主体在审美中能有自觉的追求,并且主体会在参与审美活动中体现能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