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08642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17 大小:9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1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docx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1.种子

教材分析:

本文讲的是在采集的树种中,有个小女孩较大树种虽然不多,但粒粒饱满,显然是精心挑选的,表现了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特点和纯朴、诚实的个性,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小女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槐、掺、涩、撩、俊”等5个生字,会写“掺、涩、裤、兜、愧、俊、撑、掠、惟、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第一周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根据文章内容给文章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掺杂 羞涩 惭愧 凝望 惟恐 小心翼翼

四、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根据投影出示的内容,练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投示出示:

根据下面的意思把课文分成三段。

(1)望着交上来的树种,我想说点什么。

(2)小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3)“我”深受感动。

各组讨论后,在全班汇报。

各组派代表发言,如果有意见分歧,老师可以适当点拨:

先找出重点段,即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小女孩交树种的?

让同学再讨论。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将课文分为三段。

第一段是课文的第1自然段,写每个同学交来的树种都挺多,我想说点什么。

第二段是课文的第2~8自然段,写班上一个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第三段是第9自然段,写“我”和全班同学深受感动。

五、练习朗读课文

 1、轮读

 2、自由练读

 3、同桌互读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复习导入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种子》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

  2、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见到同学们交上来很多树种,我准备说点什么,老师会说什么呢?

为什么?

 2、学习第2—8自然段。

(1)默读,思考:

小女孩交的树种和大家的有什么不同?

(2)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

从书中找出描写小女孩的外貌、动作、语言 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同学边说教师边板书:

 外貌:

略带羞涩、低下头(感到愧疚)脸刷地红了站着(深深自责)

动作:

掏出、展平、凝望、抖(认真专注)

 树种:

一般大小、饱满、乌黑光泽(精心挑选)

(3)你们喜欢这位小女孩吗?

为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

(4)为什么小女孩的种子少,却令我很感动?

用“因为……所以……”说说。

3、学习最后一段

 

(1)有感情地朗读。

 

(2)说说从全班同学的神态和那位老师的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积累语言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

 四、巩固生字、新词,指导书写

  1、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指导书写。

 五、总结全文,深化体会

    如果你是这个班集里的一员,你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种子

种子饱满小姑娘凝望

乌亮虔诚

光泽专注

教学反思:

2.只拣儿童多处行

教材分析:

这是冰心60年代写的一篇散文.通过春游颐和园见到的活泼可爱的儿童,赞美了美丽的春光,赞美了充满活动的儿童.课文按地点的转换。

课文文辞优美,既有写实,又有丰富的联想,适合于诵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和句式,通过分辨事物和联想的训练。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绳子,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教具准备:

光盘、挂图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教学进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出示春景图:

谈话:

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

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

2、板书课题:

22只拣儿童多处行

3、简介作者: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情真意切。

4、读题质疑:

题目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明确要求:

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

3、学生质疑。

 联系上下文理解:

座无隙地 忸怩 烂漫

查字典理解:

成千盈百 儿童不解春何在 使出浑身解数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段读文,思考:

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

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2、交流画出的词语。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边 玉澜堂

3、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

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

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第三段(5-8):

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

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4、练习有感情朗读。

四、课堂练习

 1、写字指导。

2、学生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过渡导入

1、提问: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是什么意思?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呢?

  2、指名回答。

3、抓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提问:

课文中写了哪些地方儿童多?

  根据回答板书:

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院里

4、过渡:

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画出表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即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3、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

     成千盈百闹嚷嚷挤飞涌出小天使

4、指名读然后齐读。

5、完成课后练习5第一小题:

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

“小天使”比喻谁?

这样写你觉得怎样?

学生回答。

6、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段

1、这一段与第二段一样,也是些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呢?

2、学生按照上述步骤自学课文。

(1)自由读,画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画出的句子,并说说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

出示句子:

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

……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

……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3)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

(4)学生畅谈体会。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过渡

这节课,我们继续寻找春天。

二、学习第三第四段。

1、自由读第5自然段,提问:

你们找到春天了吗?

春天在哪里?

2、指名回答:

春天在玉澜堂的院落里,在玉澜堂庭院的几棵大海棠树上。

春天是什么样子?

出示句子,学生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3、完成课文后的练习5

(2):

这句话中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

这使你觉得怎么样?

4、学生交流。

5、教师范读第6自然段。

 学生圈出关键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6、指名尝试背诵。

7、指名读第7自然段。

分角色读。

8、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9、提问:

“朋友,春天在哪里呢?

”你有没有新的发现?

10、齐读第四段。

(1)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

(2)出示句子:

当你春游时,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愿意吗?

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

11、完成课后练习5(3):

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12、学生讨论交流。

13、练习背诵第7——9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7——9自然段。

 2、默写词语。

板书:

         只拣儿童多处行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面湖边   儿童到处总是春

         玉澜堂

         花儿——儿童

 

教学反思:

3、钓鱼的启示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记叙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在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由捕捞鲈鱼到放鲈鱼,由“我”对爸爸的做法很不理解而感到“沮丧”,到34年后,成了一名著名的建筑工程师的“我”,深深体会到“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2.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

2.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第二周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自学生字词,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在学习本组课文时有什么要求。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课文中描述了怎样一件事?

(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通读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

生字字词,标自然段。

2.理解重点词语:

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3.检查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语气。

4.通读全文,思考课文大意。

揭题质疑

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教师归纳:

“启示”是什么意思?

课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

为什么钓鱼会使我

从中受到启示?

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初读理解

1.“启示”的意思是:

2.再读课文,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画出有关语句?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

3.在我钓到鱼、放走鱼的过程中受到启示。

复习生词

1.认读生字、词语:

捕捞、鱼饵、溅起、鱼钩、小心翼翼、操纵、鱼腮、皎洁的月光、嘴唇、沮丧、诱惑、告诫、实践、抉择、翕动。

2.谁还记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细读感悟

我十一岁那年的一个夜晚,和往常一样我和父亲来到了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而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却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这是为什么呢?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①“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诱人的大鲈鱼:

②分别指导朗读相关句子,体会鲈鱼的来之不易和诱人。

③整读第三自然段。

2.多诱惑人的鱼呀!

我和父亲是多么兴奋、得意呀!

可不久父亲却让我把这条鲈鱼放回湖里去。

请默读第4自然段,同桌说说这是为什么?

3.读5至8自然段,思考:

11岁的我好不容易钓着了一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却要我放回湖里去,假若你就是文中的“父亲”和“我”,请你们讨论讨论“这条如此诱惑人的‘鱼’该不该放”?

各说出自己的理由请联系上下文,与周围的同学合作、讨论!

小组汇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找到描写我心情的词语,一起来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4.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距捕捞鲈鱼还有两个小时的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

但在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到湖中。

对读第3.9段,对比感受我钓到鱼时的喜悦以及放鱼时的不舍。

5.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沮丧的我,已经成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

我对父亲当年的举动有了新的理解。

①出示:

“我再也没有钓到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②默读感悟:

这里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结合父亲告诫我的话谈感受:

放不放鲈鱼只是个简单的对与错、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做起来却是那样的艰难!

③齐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板书设计:

钓鱼

钓鱼------放鱼-------启示

教学反思:

4*爷爷的芦笛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将课文。

讲的是强强来到爷爷的小闸屋,在大海狂怒的夜晚,他非常恐惧,听到爷爷的笛声后,变得勇敢的事。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7~~13自然段。

3、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衬托作用,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等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明白课文经风雨、见世面,接受实际锻炼,对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

讨论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时间:

第二周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二、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三、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

2、指名说说新词的意思。

 翱翔、 婉转、 温润、 驱赶。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了什么?

2、指名说分段情况及段意。

(1):

写强强对爷爷小闸屋的美好回忆。

二(2~~6):

写强强在小闸屋里过夜,狂风巨浪袭击了小闸屋。

三(11~~13):

写强强经受了考验,懂得了爷爷说的“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

3、分段朗读课文。

4、试说课文主要内容。

四、复习检查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精读第一、二段

  1、自由读这两段,想想你能从中读懂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指名说读懂了什么。

  3、指名说不懂的句子。

通过朗读,相互启发解决疑难。

  4、指导朗读。

  

(1)练读。

  

(2)指名读,评价。

  (3)听录音轻声跟读。

  过渡:

看到了海边美丽的景色,听到了爷爷清脆的笛音,有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这是否就是强强此行的收获呢?

六、精读第三、四段

 1、自由轻声读这两段,想一想:

“放心吧,爷爷,我不怕”与“悠扬的芦笛声将他的恐惧躯干得一干二净”这两句话分别出现在什么地方?

这样写,是不是前后矛盾?

 2、指名说。

 3、默读这两段,用“~~~~”画出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用“——”画出能表现强强心情的句子。

 4、指名读有关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读一读你所喜欢的描写自然环境和人物心理的句子。

 二、继续精读第三、四段

  1、默读课文,画出你仍然不懂的语句。

  2、指名说。

  3、指导朗读。

  

(1)练读。

  

(2)指名读,评议。

  (3)听录音,轻声跟读。

  4、指导背诵。

  三、有感请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课文

  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背诵第7~~13自然段。

  板书:

              4*爷爷的芦笛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长不结实

       (只有经受风雨,接受锻炼,才能健康成长。

 

教学反思:

5、古诗三首

教材分析:

《江畔独步寻花》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给人一种清新优美的感受;《寒食》展示了寒食节长安街的迷人风光。

《泊船瓜洲》通过描写诗人泊船于瓜洲之上,眺望江南时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思乡、爱乡和急于返乡的心境。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会认“畔、御、侯”等3个字,会写“畔、莺、啼、御、暮、侯、隔”等7个字。

教学重点:

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时间:

第3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寒食》《泊船瓜州》。

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寒食是古代一个传统节日,清明前的一两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我们一起来看看当年寒食节时的长安城什么样?

二、学习《寒食》一诗

  1、自读,读准字音

  2、指导学习第一句

    出示:

春城天处不飞花

  

(1)把诗句划分成词语

       春城/无处/不/飞花

(2)想想每个词的意思,不会的怎么办?

(查字典、看注释)

(3)把词语连成句子,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3、照样子自学后三句

4、检查出示(斜……御柳……汉宫……)

5、指导朗读

   1)想象一下,春天满城飘柳絮什么样?

  

(2)举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宫又在干什么呢?

如果你是长安的百姓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受?

6、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泊船瓜州》

1、回顾上首诗的学习方法。

 2、分小组学习

3、汇报交流

4、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

在这样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你独自一人在外漂泊,心里会怎样想?

(回家)带着这样的思乡之情再读。

5、背诵

四、小结

  今天我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

五、布置作业

    背诵《泊船瓜州》、《寒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解释诗句。

 2、背诵《寒食》《泊船瓜州》

二、学习《江畔独步寻花》

 1、解题

   读题目,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3、小组自学

  4、交流汇报

 

(1)检查出示词语

 

(2)谁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三、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1、读了这首诗,你眼前会浮现出哪些景物?

(鲜花、小路、蝴蝶、娇莺)

  2、你能结合诗句想象一下什么样吗?

(学生描述)

  3、当我们自己融入这花的海洋,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听着悦耳的鸟鸣,你想说什么?

  4、带着对春天的热爱来读。

四、背诵练习

五、布置作业

    改写《江畔独步寻花》

教学反思:

6、桂林山水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

在重视改进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在让学生“学会”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会学”。

本课教学,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

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因道学文,以文悟道,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课。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习“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或电影、录像;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时间:

第3周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二)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找出来读一读,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

(天下第一)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

(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的漓江水

  问:

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2.归纳漓江水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的。

  (“静”“清”“绿”。

  3.体会最后一句

  4.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注意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四)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桂林的山

  问:

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2.归纳桂林山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体现桂林山特点的三个词,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这些特点的。

  (“奇”“秀””险”)

  3.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

  (重点指导读好“真奇氨“真秀氨“真险氨。

(五)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总的有什么感觉?

作者又有什么感受?

(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看图或投影,启发学生把山、水联系起来读感受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1)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像是走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