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践行两山思想建设生态文明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4050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研报告践行两山思想建设生态文明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调研报告践行两山思想建设生态文明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调研报告践行两山思想建设生态文明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调研报告践行两山思想建设生态文明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调研报告践行两山思想建设生态文明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调研报告践行两山思想建设生态文明调研报告.docx

《调研报告践行两山思想建设生态文明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报告践行两山思想建设生态文明调研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调研报告践行两山思想建设生态文明调研报告.docx

调研报告践行两山思想建设生态文明调研报告

践行“两山”思想,建设生态文明调研报告

X月X日-X日,省委党校第三期领导干部进修一班二组13名学员在组长陈刚的带领下,赴XX县进行了为期4天的调研。

考察组按照计划先后调研了XX县天荒坪镇余村、鄣吴镇,灵峰街道蔓塘里自然村、灵峰街道横山坞村目莲坞自然村、递铺街道鲁家村等。

此次考察调研,调研组成员亲眼目睹了XX县在“两山”思想的引领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领略了美丽乡村建设发生的根本性变化,调研组成员都感到收获满满。

同时,调研过程中也得到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组成员深表感谢。

现就调研工作汇报如下:

一、XX县调研情况

(一)XX县概况

XX县地处浙江西北部,隶属湖州市,县域面积188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6万,下辖8镇3乡4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

XX气候宜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1%,以茶叶、毛竹、乡村旅游为三大支柱产业。

XX是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地。

地处长三角的几何中心,是距离杭、苏、沪等城市最近的山区县。

在交通体系上,已初步形成了“水陆空”三位一体的大交通格局。

XX是多元文化的交融地。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浙江旧石器文化遗址考古第一点上马坎遗址就在溪龙乡,这个遗址考古点的发现,让浙江古人类活动历史向前推了75万年。

清朝后期,受太平天国战争及瘟疫影响,XX境内“十室九空”,清政府引导河南、安徽、湖北以及浙江宁绍温等钱塘江以南地区的移民迁往XX,使各种地域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XX开放包容的文化传统,涌现出近现代艺术大师吴昌硕、著名林学家陈嵘、画家诸乐三等名家巨匠。

XX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诞生地。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XX调研,在余村村考察时,当得知村里为了还一片绿水青山而关停所有矿区时,习近平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余村的做法是“高明之举”,并告诉村民:

“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要学会放弃,要知道选择,发展有多种多样,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十余年来,在“两山”重要思想的指引下,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先后获得全国首个生态县、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荣膺联合国人居奖,成为全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县。

国家环保部批复XX创建“两山”理论实践试点县。

XX是中国美丽乡村的发源地。

自2008年起,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目标,以“环境提升、产业提升、服务提升、素质提升”四大工程为路径,创新开展了“中国美丽乡村”创建,全县“中国美丽乡村”创建覆盖面已达95.7%。

2015年6月1日,以XX县人民政府为第一起草单位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经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施行,成为首个美丽乡村建设国家标准。

XX是绿色发展的先行地。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初步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互促共进的发展之路,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县。

(二)XX县余村村——“两山”思想的诞生地

余村村位于XX县天荒坪镇政府驻地西侧,村域面积4.86平方公里,山林面积6000亩(其中毛竹林5200亩)、水田面积580亩,下辖2个自然村1个中心村,8个村民小组,农户280户,人口1040余人。

2016年,全村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5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895元,村级持有集体资产2000余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80万元。

余村的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民主法治建设等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是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浙江省首批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级文明村、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XX县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

余村拥有丰富的竹林及金属矿产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改变了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的发展模式,开始对地区矿产资源进行全面开发,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并逐步完善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与此同时,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最终导致了生态环境的全面恶化,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方面的多重压力为余村经济转型带来了契机。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余村考察民主法治建设,充分肯定了余村关停矿山、水泥厂,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做法,并在余村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为余村未来的经济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10多年来,余村上下围绕“两山”重要思想,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环境建设等各项建设之中,调整产业结构,走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将余村的生态优势转化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致富的根本。

自2008年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余村不断探索村庄发展模式,坚持把生态发展、村庄经营的理念贯彻始终,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调动群众积极参与,发挥党员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使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

目前,紧紧围绕“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目标,更加突出产业支撑,探索发展民宿经济,包装建设特色园区,加快推进核心项目;更加突出美丽宜居,力求环境宜居、安全宜居、健康宜居,提升人气树品牌;更加突出文化引领,深入挖掘禅意文化、银杏文化、荷花文化,打造修心养性的文化圣地。

全力打造全县美丽乡村的典型示范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村、“两山”重要思想实践示范村。

(三)其它调研村概况

1.灵峰街道蔓塘里自然村——“疏堵整治,拆后利用”。

蔓塘里自然村地处灵峰山西北面,是灵峰街道剑山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有3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12户400人,村域总面积1.6平方公里,白茶、黄花梨是本村的特产。

剑山村依托黄花梨品牌建设,获得农业部“一村一品”示范村荣誉称号。

随着经济的发展,村内有诸多农户种植茶叶和黄花梨,为了方便农业生产,很多农户私自在房前屋后搭建了简易钢棚和厂房进行茶叶加工,村容村貌受到了严重影响。

为了彻底解决此类问题,剑山村2016年结合创建“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和“美丽宜居”项目,采取了疏堵整治结合的模式,将村内约66户左右的农户,约10,000余平米的违章搭建物进行了拆除。

编制了“拆后利用规划”,根据规划将拆除后的空地用于村庄道路、景观绿化和集中式茶叶加工厂。

并对村内古宅进行了重建,新建仿古戏台,梳理了水系。

扩建了村民记忆中的水塘,投入了较大资金对村庄内的“五线”实施了下地改造,项目总投资约4000余万元。

2.灵峰街道目莲坞自然村——“四美村庄”。

目莲坞自然村位于横山坞村委驻地东1千米,下辖两个村民小组,共计81户,人口384人,种植茶叶、毛竹。

根据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要求,拟定了“布局美、环境美、建筑美、生活美”的创建要求,围绕“拆除违章、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道硬化、村庄绿化”五项重点任务开展工作,并取得明显实效。

3.递铺街道鲁家村——“未来农场·农业之花”。

鲁家村地域面积16.7平方公里,以山地丘陵为主,其中有山冲田1400亩。

交通便捷,全村现有人口2200人,610户农户,16个村民小组,2016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86万元,人均收入27817元。

自美丽乡村建设以来,鲁家村始终坚持“未来农场·农业之花”发展定位,以家庭农场为核心、提升基础设施、探索了一条美丽乡村建设和村庄经营创新新模式,以18个各显特色农场为载体,以“公司+村+家庭农场”(简称1+1+1)为经营模式,实现公司、村、家庭农场三方共同体共营共利。

目前基本完成“一湖三中心”,即鲁家湖、游客集散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基础建设。

2016年引进中药农场、“花海世界”项目。

鲁家村通过实施“村庄美化、道路硬化、庭院绿化、村组亮化、水源净化”等“五化”工程,建成村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标准篮球场、门球场、文化舞台等一批公共设施。

引进的乡土公司还为村民们提供一些优惠的旅游攻略,提供相关的便民服务,使鲁家村民生活富起来的同时,精神也富裕起来。

先后荣获浙江省森林村庄、浙江省卫生村等荣誉。

二、XX县的发展历程与实践经验

(一)发展历程

XX县的生态文明建设可分为三个阶段:

1.“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带动下,XX同全国各地一样,也是一味追求经济高速发展。

上世纪80-90年代,XX走上了牺牲环境来追求高速发展之路,造纸、化工、建材、印染等企业相继崛起,GDP一路高速增长,在摘掉贫困县帽子的同时,也对生态造成了巨大破坏。

1998年,XX因水环境破坏严重,在国务院当年启动的太湖治污“零点行动”中,受到了“黄牌”警告,被列入太湖水污染治理重点区域。

当年关停严重污染企业33家,投入8400万元强制治理污染企业74家,第二年财政收入就锐减7000多万元。

这对于当时总量仅1.46亿元的XX来说,无疑是猛击一掌。

2.“认为绿水青山会自动转化成金山银山”。

太湖“零点行动”后,全县上下痛定思痛,下决心改变先破坏后修复的传统发展模式,但又在保护与发展中举棋不定、取舍徘徊,最后陷入了消极保护的怪圈,与周边德清、长兴两个县拉开了差距。

1999年,XX的财政总收入为1.72亿元,分别是德清2.58亿元、长兴2.17亿元的66.7%、79.2%;但2004年,XX的财政总收入为5.2亿元,仅为德清和长兴的43%(12.1亿元)和36%(14.5亿元)。

3.探索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2005年8月15日,习总书记来XX调研并发表了“两山”重要思想后,为XX的生态文明建设拨开了迷雾、指明了方向。

十余年来,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着力推动“两山”重要思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扎实成效。

与周边县的差异不断缩小,2016XX的财政总收入分别是德清、长兴的84%(66.64亿元)、75%(74.36亿元)。

(二)实践经验与启示

十余年来,XX始终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把生态建设放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位置,自觉把生态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各方面,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

并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路径,为高水平建成“两美”浙江典范、“两山”实践全国示范奠定了扎实基础。

总体而言,XX县“两山”实践经验可概括为“三个五”即:

围绕五个方面、促进五个转变、实现五大目标。

1.突出绿水青山环境保护,由过度开发向适度开发转变,打造生态环境引领区。

突出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强化空间管控,严守生态红线,保护生态资源,治理生态环境,努力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最大的经济社会发展。

1999年初步确立了“经济生态化”的理念;2001年确立了“生态立县——生态经济强县”的发展战略,坚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各项规划,先后编制了《XX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XX县生态文明建设纲要》,《生态功能区规划》《XX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等,痛下决心关停占县财政1/3以上的造纸厂和煤矿,2008年创新性地提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提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三个XX的总体目标,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跨越。

目前,XX森林覆盖率达71.1%,监测断面100%达Ⅱ、Ⅲ类水质,县城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42,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3.6%。

生态理念始终优先,引领着举“两山”旗,走“两山”路、创“两山”业。

2.强化绿水青山资源转化,由对立矛盾向统筹发展转变,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

树立生态环境和生产力发展统一的理念,加快促进生态资本化与资本生态化结合互动,实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把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生态经济产业体系作为根本动力支撑,不断完善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专项规划并使之落地,使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方面得到快速发展。

如,XX白茶成为国内白茶第一品牌,可采面积达到17万亩,在全国率先构建全竹利用产业链和绿色家居产业集群,大力培育“互联网+”“生态+”“金融+”等经济新业态。

3.实现绿水青山成果共享,由局部发展向全域协调转变,打造泛自然博物园区。

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为“主载体”,把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美丽乡村”创建有机结合,着力打响以“中国美丽乡村”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综合品牌,按照县域大景区定位,建实行美丽乡村、风情小镇、优雅竹城三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