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0368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河北省武邑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河北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

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相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能生成三磷酸腺苷B.都在生物膜上完成反应

C.都需要多种酶的催化D.都能产生丙酮酸和NADH

【答案】B

【解析】

人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可以产生ATP(三磷酸腺苷),A正确;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种进行,有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发生,B错误;人体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需要一系列酶的催化,C正确;人体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丙酮酸和NADH,D正确。

2.若用较低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可能产生的结果是(  )

A.促进番茄果实细胞中快速合成大量乙烯B.促进番茄雌蕊子房逐渐发育成无子果实

C.使番茄果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D.诱发减数分裂中的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雌蕊可以获得无子果实,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详解】A、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而不是促进番茄果实细胞中快速合成大量乙烯,A错误;

B、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用较低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柱头,能促进番茄雌蕊子房逐渐发育成无子果实,B正确;

C、由于番茄果肉

由体细胞发育而成,细胞不进行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和受精卵染色体数目相同,C错误;

D、生长素不能诱发减数分裂中的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D错误。

故选:

B。

【点睛】生长素处理获得的无子果实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无子西瓜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3.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物种的染色体组中可能含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

B.染色体组整倍性的变化必然会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

C.染色体之间部分片段

交换属于染色体的结构变异

D.进行有性生殖

生物配子中的染色体为一个染色体组

【答案】A

【解析】

【分析】

染色体组指细胞中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可遗传的变异包括: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详解】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的数目有可能相同,如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A正确;染色体组整倍性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如AA→AAAA,B错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互换片段属于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同源染色体之间互换片段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配子中的染色体不一定为一个染色体组,如四倍体西瓜产生的配子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D错误。

故选A。

4.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越大进化越快

B.变异的不定向性会导致生物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

C.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基因型而不是表现型

D.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会阻止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

【答案】D

【解析】

【分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

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因此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其进化快慢与基因频率改变有关,种群越大不一定进化越快,A错误;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变异的不定向性只是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材料,而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错误;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表现型,而实质是选择的基因,C错误;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会阻止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D正确。

5.某遗传病由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两对基因都为隐性纯合时表现为患病。

下列有关该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而与环境因素无关

B.该遗传病一定属于先天性疾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

C.正常男、女婚配生出患此病女孩的最大概率是1/8

D.与红绿色盲相比,该遗传病更适合在人群中调査

【答案】C

【解析】

遗传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也与环境因素有关,A错误;先天性的疾病是生来就有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该遗传病不一定属于先天性疾病,B错误;正常男、女婚配,要生出一个患病的女孩,且患病要最大,则双亲必须是一对杂合子一对隐性纯合子组成,假设该病由基因a和b控制,因此双亲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如果双亲基因型相同,则患此病女孩的概率=1/4×1/2=1/8。

若双亲基因型不同,则患此病女孩的概率=1/2×1/2×1/2=1/8,C正确;该遗传病不是单基因遗传病,不适合在人群中调查,D错误。

6.种植过农作物的土地,闲置数年后逐渐被灌木丛覆盖。

该过程中不会发生

A.群落的物种组成逐渐发生改变,空间结构越来越复杂

B.光照、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等影响着群落中生物的分布

C.生物与环境间共同进化,环境对多种种群的容纳量增大

D.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逐渐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群落的结构: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共同进化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详解】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逐渐发生改变,空间结构越来越复杂,A正确;该次生演替的过程中,光照、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等均影响着群落中生物的分布,B正确;生物与环境间共同进化,环境会变得更适于生物生存,环境对多种种群的容纳量增大,C正确;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不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

故选D。

7.研究发现,植物的Rubisco酶具有“两面性”,C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CO2反应,完成光合作用;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O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会产生CO2,这种植物在光下吸收O2产生CO2的现象称为光呼吸。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较高CO2浓度环境中,Rubisco酶所催化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_____,该产物被还原生成糖类的过程还需要_____________(物质)。

Rubisco酶的“两面性”与酶的________(特性)相矛盾。

(2)与光呼吸相区别,研究人员常把有氧呼吸称为“暗呼吸”。

从反应条件上看,光呼吸需要光,暗呼吸__________;从反应场所上看,光呼吸发生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暗呼吸发生在__________中。

(3)夏季中午,部分植物会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此时光合作用速率明显减弱,而CO2产生速率明显增强,其中CO2产生速率明显增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3

(2).[H]和ATP(3).专一性(4).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5).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6).光合午休现象与气孔关闭有关,气孔关闭会阻止02溢出叶片,高氧浓度下产生光呼吸现象,导致CO2产生速率明显增强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根据题意分析,植物的Rubisco酶具有两方面的作用:

当C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CO2反应,生成C3,C3在ATP和[H]的作用下完成光合作用;当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O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会产生CO2,这种植物在光下吸收O2产生CO2的现象称为光呼吸。

(1)据题意可知,C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与CO2反应,即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的二氧化碳的固定,其产物是C3,C3被还原为糖类需要光反应阶段的产物[H]和ATP。

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因此Rubisco酶的“两面性”与酶的专一性相矛盾。

(2)“暗呼吸”即有氧呼吸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均能进行,其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夏季中午的环境温度过高,蒸腾作用过于旺盛,水分散失严重,植物气孔关闭,此时光合作用速率明显减弱,而CO2产生速率明显增强,其中CO2产生速率明显增强原因是光合午休现象与气孔关闭有关,气孔关闭会阻止02溢出叶片,高氧浓度下产生光呼吸现象,导致CO2产生速率明显增强。

8.图I表示由甲、乙、丙三种神经元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Ca2+使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递质;图Ⅱ是图中丁部位的放大图:

图Ⅲ表示神经元某部位受刺激前后膜电位变化情况。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Ⅰ中,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甲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转换为______。

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_______的功能。

(2)甲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后,乙神经元和丙神经元分别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或“兴奋或抑制”),丙神经元的膜电位____(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3)图Ⅱ中A测量的电位与图Ⅲ中_________点的电位对应,其产生的原理主要是________。

(4)若抑制甲神经元膜的Ca2+通道。

刺激甲神经元,乙神经元不能测到图所示的电位变化,原因是:

_______。

【答案】

(1).电信号→化学信号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兴奋、抑制(4).发生(5).C(6).K+外流(7).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其神经递质不能被释放,不会使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解析】

【分析】

由图Ⅰ可知,甲释放的兴奋性递质乙酰胆碱作用于乙神经元,故会引起乙神经元的兴奋;乙神经元释放的抑制性递质作用于丙神经元,故会抑制丙的兴奋。

Ⅱ中A是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B是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Ⅲ中C点是静息电位,E点是动作电位的峰值。

【详解】

(1)图Ⅰ中,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促进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该过程中甲神经元的突触前膜会由电信号变为化学信号。

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2)甲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后,乙酰胆碱会引起乙神经元的兴奋,乙释放的抑制性递质会引起丙神经元的抑制,丙神经元会发生阴离子内流,膜电位会发生改变。

(3)图Ⅱ中A测量的静息电位与图Ⅲ中C点的电位对应,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钾离子的外流。

(4)若抑制甲神经元膜的Ca2+通道,则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不能释放并作用于乙,刺激甲神经元,也不会引起乙神经元发生膜电位的变化。

【点睛】易错点:

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兴奋性递质会引起突触后膜钠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电位;抑制性递质会引起突触后膜阴离子内流,不能兴奋,但膜电位会发生改变。

9.长江流域是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冲突最激烈的地区之一,最近被列为生态大保护的重点区域。

请回答:

(1)长江中的胭脂鱼曾经由于人为滥捕导致数量下降,为调查该鱼种群的恢复状况,一般采用_______法。

调查时需要避开其繁殖期,目的是___________。

某学习小组多次调查发现,得到的种群密度数值总是比真实值偏低,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三峡水库完成蓄水后,与上游水体相比,库区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大大降低,氮磷等无机物的含量有所上升。

请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该过程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的评估结果显示,单位面积的湿地生态系统价值远高于农田、草地等陆地生态系统,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标志重捕

(2).避免调查期间较多个体出生,造成调查结果明显偏离真实值(3).所用的标志物影响生物的活动,使之更容易被再次捕获(4).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把有机物中的能量变成热能散失(5).湿地生态系统在蓄水防旱、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方面具有更高的间接价值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的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逐个计数法(针对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标志重捕法(针对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样方法(针对植物与活动能力弱的动物)、抽样检测法(调查微生物的种群密度)。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巨大。

其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与潜在价值。

详解:

(1)胭脂鱼是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调查其种群的恢复情况,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

影响种群密的因素很多,为了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应在种群数量稳定的时期调查,而繁殖期属于数量变化较大的时期,为避免调查期间较多个体出生,造成调查结果明显偏离真实值,应避开繁殖期调查。

某学习小组多次调查发现,得到的种群密度数值总是比真实值偏低,最可能的原因是所用的标志物影响生物的活动,使之更容易被再次捕获。

(2)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代谢类型属于异养型,能够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三峡水库完成蓄水后,与上游水体相比,库区中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大大降低,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说明水中的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把有机物中的能量变成热能散失。

(3)生态系统

间接价值是指生态系统对自然环境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由于湿地生态系统在蓄水防旱、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方面具有更高的间接价值,因此单位面积的湿地生态系统价值远高于农田、草地等陆地生态系统。

点睛:

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掌握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其调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明确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价值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与潜在价值,其中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10.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称为伴性遗传;常染色体的基因受到性激素的影响,在不同性别中表达不同,称为从性遗传。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l)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X、Y染色体既有同源区段(基因同时存在于X、Y染色体上),也有非同源区段(基因只存在于X或Y染色体上)。

果蝇的刚毛(A)对截毛(a)为显性。

若实验室有纯合的刚毛与截毛雌雄果蝇(XAY、XaY均视为纯合),请设计一次杂交实验,判断A、a这对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

_____________。

(2)鹌鹑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羽毛颜色栗色(B)对白色(b)为显性。

一只白羽雄鹌鹑与一只纯合栗羽雌鹌鹑交配,产生的F1中雄性全为栗羽,雌性全为白羽。

有人认为这是伴性遗传,B、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是从性遗传,基因型为Bb的个体雄性表现为栗羽,雌性表现为白羽。

请利用F1设计最简便的杂交实验予以证明,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

_____________。

【答案】

(1).用纯合的截毛雌果蝇与刚毛雄果蝇杂交,观察并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

如果子代雌雄果蝇都是刚毛,则A、a这对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如果子代雌果蝇都是刚毛,雄果蝇都是截毛,则A、a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2).用F1的雌雄鹌鹑相互交配,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若子代(无论雌雄)都表现为栗羽︰白羽=1︰1,则证明B、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若子代雄鹌鹑表现为栗羽︰白羽=3︰1,雌鹌鹑表现为栗羽︰白羽=1︰3(或“子代表现为栗羽雄鹌鹑︰白羽雄鹌鹑︰栗羽雌鹌鹑︰白羽雌鹌鹑=3︰1︰1︰3”),则证明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解析】

试题分析:

在已知性状的显隐性的情况下,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可选择纯合隐性雌性个体与纯合显性雄性个体杂交,从两种情况入手分别加以讨论,推知子代的表现型,并对

(1)题进行解答。

以亲本、F1的表现型为切入点,按照伴性遗传和从性遗传两种情况,分别推知亲本、F1的基因型以及F1的雌雄个体交配所得F2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对

(2)题作答。

(1)果蝇的刚毛(A)对截毛(a)为显性。

设计一次杂交实验判断A、a这对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其实验思路是用纯合的截毛雌果蝇与刚毛雄果蝇杂交,观察并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

如果A、a这对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亲本纯合的截毛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刚毛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A,二者杂交所得子代的基因型为XAXa、XaYA,子代雌雄果蝇都是刚毛;如果A、a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则亲本纯合的截毛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刚毛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二者杂交所得子代的基因型为XAXa、XaY,子代雌果蝇都是刚毛,雄果蝇都是截毛。

(2)一只白羽雄鹌鹑与一只纯合栗羽雌鹌鹑交配,产生的F1中雄性全为栗羽,雌性全为白羽,据此推知:

①若为伴性遗传且B、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则亲本白羽雄鹌鹑与纯合栗羽雌鹌鹑的基因型分别为ZbZb、ZBW,F1的基因型为ZBZb、ZbW;F1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所得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ZBZb∶ZbZb∶ZBW∶ZbW=1∶1∶1∶1,无论雌雄都表现为栗羽∶白羽=1∶1。

②若为从性遗传,则亲本白羽雄鹌鹑与纯合栗羽雌鹌鹑的基因型分别为bb、BB,F1的基因型均为Bb;F1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所得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B∶Bb∶bb=1∶2∶1;因基因型为Bb的个体雄性表现为栗羽,雌性表现为白羽,所以F2的雄鹌鹑表现为栗羽∶白羽=3∶1,雌鹌鹑表现为栗羽∶白羽=1∶3。

综上分析∶利用F1设计最简便的杂交实验予以证明是伴性遗传、还是从性遗传,其实验思路为:

用F1的雌雄鹌鹑相互交配,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若子代(无论雌雄)都表现为栗羽∶白羽=1∶1,则证明B、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若子代雄鹌鹑表现为栗羽∶白羽=3∶1,雌鹌鹑表现为栗羽∶白羽=1∶3(或“子代表现为栗羽雄鹌鹑∶白羽雄鹌鹑∶栗羽雌鹌鹑∶白羽雌鹌鹑=3∶1∶1∶3”),则证明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11.乙醇是目前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生物能源,由于石油面临枯竭,可再生的乙醇作为可替代石油的新能源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科研工作者研制出利用微生物降解秸秆生产乙醇的技术,大致流程如下图所示。

(1)若要从土壤中分离出能降解植物秸秆的微生物,培养基中的碳元是____,对该培养基可采取______的方法进行灭菌。

(2)某小组对分离得到的微生物培养液进行数量测定,在稀释倍数为105对应的培养基中测定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4,则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数是(涂布平板时稀释液的体积为0.2mL)______个。

(3)用上述方法测定目的菌的密度,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菌落数量多,原因是_________。

(4)上述流程图中,糖液发酵产生乙醇需要的菌种是_____,乙醇是在目的菌的______(结构)中产生的。

【答案】

(1).纤维素

(2).高压蒸汽灭菌(3).1.17×108(4).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是一个菌落(5).酵母菌(6).细胞质基质

【解析】

分析:

微生物接种

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若要对微生物进行取样计数,接种方法只能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则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1)若要从土壤中分离出能降解植物秸秆的微生物,培养基中的碳源应该选植物秸秆中含有的大量成分——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

对培养基灭菌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

(2)在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4,那么每毫升样品(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mL)中的菌落数是=105×234÷0.2=1.17×108个。

(3)由于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的是一个菌落,因此用这种方法测定得密度偏低。

(4)糖液发酵产生乙醇需要的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其中乙醇是在酵母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

【点睛】注意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测定微生物数量的计算公式:

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A为测定的平均菌落数,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

12.通过基因工程研制的某新型基因治疗药物,其本质是利用腺病毒和人P53基因(抑癌基因)拼装得到的重组病毒。

人的P53蛋白可对癌变前的DNA损伤进行修复,使其恢复正常,或诱导其进入休眠状态或细胞凋亡,阻止细胞癌变。

该药物的载体采用第一代人5型腺病毒,其致病力很弱,其基因不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无遗传毒性;载体经基因工程改造后,只对细胞实施一次感染,不能复制,不会污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药物的生产中,为了获得更高的安全性能,在载体一般应具备的条件中,科学家选择性地放弃了一般载体都应该具有的_________________(在“能自我复制”“有多个限制性酶切位点”“在宿主细胞中能稳定保存”中选答)。

检测P53基因基因是否插入到染色体上,可从分子水平上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要获取人类基因组中抑癌基因P53,可以采取的方法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和人工方法合成。

目的基因的大量扩增则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技术,该技术中需使用一种特殊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获得胚胎干细胞进行研究,则胚胎干细胞可来源于______________的内细胞团,或胎儿的原始性腺,也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技术得到重组细胞后再进行相应处理获得。

在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如牛黄酸等化学物质时就可以诱导胚胎干细胞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这为揭示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机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答案】

(1).能自我复制

(2).DNA分子杂交技术(3).自然界已有物种分离(4).PCR(5).热稳定的DNA聚合酶(Taq酶)(6).囊胚期(7).核移植(8).分化诱导因子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的应用和胚胎干细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基因工程中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有三种:

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②利用PCR技术扩增③人工合成,其中利用PCR技术扩增相当于DNA分子在体外进行复制,其数量是呈指数增长的。

载体具备的条件:

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1)据题意可知,载体经基因工程改造后,只对细胞实施一次感染,不能复制,不能污染。

故在载体一般应具备的条件中,科学家选择性地放弃了一般载体都应该具有的自我复制功能。

检测P53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从分子水平上检测,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

(2)如果要获取人类基因组中抑癌基因P53,可以采取的方法通常包括从从基因文库获取和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目的基因的大量扩增则可以采用PCR技术,该技术中因需要高温处理,故需使用的一种特殊的酶是热稳定DNA聚合酶。

(3)在研究中如果要获得胚胎干细胞进行研究,则胚胎干细胞可来源于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