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理科综合测试三生物试题解析版修正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03538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理科综合测试三生物试题解析版修正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理科综合测试三生物试题解析版修正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理科综合测试三生物试题解析版修正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理科综合测试三生物试题解析版修正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理科综合测试三生物试题解析版修正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理科综合测试三生物试题解析版修正版.docx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理科综合测试三生物试题解析版修正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理科综合测试三生物试题解析版修正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理科综合测试三生物试题解析版修正版.docx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理科综合测试三生物试题解析版修正版

2019届高三理科综合测试(三)

理科综合试卷生物

1.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时,产生的水分子的H全部来自于氨基

②原核细胞中同时含DNA和RNA,但只有DNA是遗传物质

③动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植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脂肪

④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⑤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

⑥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基本相同

A.①③④⑤B.①③⑤⑥C.②③⑤⑥D.②④⑤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细胞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

①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时,产生的水分子的H来自于氨基和羧基;错误。

②原核细胞中同时含DNA和RNA,但只有DNA是遗传物质;正确。

③动植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主要储能物质是脂肪;错误。

④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正确。

⑤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间期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正确。

⑥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基本相同,都有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正确。

考点:

脱水缩合、遗传物质、能源物质、溶酶体的功能、中心体的功能、细胞膜的成分。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细胞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与综合运用能力。

2.图表示可在植物细胞内发生的一些生理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不同条件下发生a过程的场所可能不同

B.a、c、d均发生在生物膜上

C.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a

D.根尖分生区细胞内能发生a、c过程

【答案】B

【解析】

a过程为细胞呼吸,不同条件下发生a过程的场所可能不同,有氧时发生在线粒体中,无氧时可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正确;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是d光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和c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b暗反应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a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阶段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B错误;在光照充足,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所以a<b,c<d,C正确;根尖分生区细胞内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细胞呼吸,所以能发生a、c过程,D正确。

3.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C.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D.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A正确;新物种的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B正确;细菌在接触青霉素以前就已经产生了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C错误;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A.遗传病不一定都会遗传给后代,但均由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引起

B.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和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均应随机取样且样本足够大

C.某地区红绿色盲基因频率为n,女性和男性患者分别占该地区人群的n2/2、n/2

D.隐性致病基因决定的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的父母不一定均携带致病基因

【答案】A

【解析】

【分析】

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 

(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详解】遗传病不都是由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引起的,也可能是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A错误;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和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均应随机取样且样本足够大,B正确; 若红绿色盲(相关基因设为B、b)基因频率为n,女性患者基因型为XbXb,该基因型在女性中的比例为n2,占该地区全部人群的n2/2;男性患者基因型为xby,该基因型在男性中比例为n,占该地区人群的n/2,C正确;隐性致病基因决定的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的父母不一定均携带致病基因,如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患者的父亲可以不携带致病基因,D正确。

【点睛】注意:

若群体足够大,且男女比例为1:

1的人群中,某遗传病的遗传遵循遗传平衡定律,如人类红绿色盲,假设在男性群体中,患者的比例为a。

则存在以下关系:

(1)群体中致病基因的频率为a,正常基因频率为(1-a);

(2)男性患者在整个人群中比例为a/2,正常个体占(1-a)/2;

(3)在女性人群中,女性患者在占a2,携带者占2a(1-a),完全正常的个体占(1-a)2;

(4)在整个人群中,女性患者在占a2/2,携带者占a(1-a),完全正常的个体占(1-a)2/2;

5.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静息时,由于神经元细胞膜主要对K离子有通透性,造成K离子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故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

B.刺激发生在单个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和神经元细胞膜内部的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C.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D.神经递质一定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至下一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静息时,即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其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当受到刺激时,受刺激部位Na+通道蛋白开放,Na+内流,刺激处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即动作电位,此处膜产生兴奋;接着膜外邻近未兴奋部位正电往兴奋部位的负电移动,膜内兴奋部位正电往邻近未兴奋部位负电移动,形成局部电流,引起邻近未兴奋部位产生兴奋,在整个神经纤维上,电流是向两端传导的,所以兴奋也朝两端传导,只是兴奋的传导方向始终与膜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与膜外的电流方向相反。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

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需要通过突触完成,首先兴奋传导突触小体,引起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移到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接着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详解】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A正确;兴奋时,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同,B正确;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C正确;神经递质分两种类型,兴奋型神经递质和抑制型神经递质,所以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可以引起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错误。

【点睛】易错点:

神经递质在突触处传递兴奋时,不是一定引起相邻神经元兴奋,也有可能是抑制。

6.以下关于人体内环境和稳态和叙述,错误的是:

()

A.马拉松运动员比赛中细胞呼吸会产生乳酸,但血浆pH值会保持相对稳定

B.人体在炎热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和产热量均低于在寒冷条件下

C.夏季室外施工的工人,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会下降

D.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完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下丘脑是机体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和渗透压调节中枢。

【详解】马拉松运动员比赛中细胞呼吸会产生乳酸,但因为血浆中缓冲物质的存在,血浆pH会保持相对稳定,A正确;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谢增加产热,由于炎热条件下比寒冷条件下散热慢,所以人体为了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炎热条件下比寒冷条件下产热热慢,所以炎热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低于在寒冷环境下,B正确;夏季室外施工的工人,散失的水分较多,为了维持细胞外液中渗透压平衡,体内抗利尿激素含量分泌上升,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的形成,C错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完成,D正确。

【点睛】易错点:

正常人在寒冷环境和炎热环境下产热和散热量的关系:

由于寒冷环境中人体散热加快,相同时间内散热量比在炎热环境中多。

为了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寒冷环境中产热比炎热环境中产热多,但要注意寒冷环境中和炎热环境中,各自产热量=散热量。

7.某科研小组将新鲜的萝卜磨碎、过滤制得提取液,以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作为底物,对提取液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与加Fe3+相比,单位时间内加萝卜提取液产生的氧气多,其原因是酶降低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定相同时间内H2O2的剩余量,引起A、B曲线出现差异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

实验二的结果表明,使过氧化氢酶失活的pH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氧化氢酶制剂的保存,一般应选择__________.(填“低温”、“高温”或“最适温度”)、pH______为的条件。

【答案】

(1).验证酶具有高效性

(2).反应的活化能更显著(3).酶的含量不同(4).小于2大于11(5).低温(6).7

【解析】

试题分析:

(1)实验一的自变量是胡萝卜提取液(生物催化剂)和无机催化剂,所以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酶具有高效性。

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已知实验二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定相同时间内H2O2的剩余量,引起A、B曲线出现差异的原因最可能是提取液中酶的含量不同。

两条曲线说明该酶的最适宜PH值在7左右,而小于2和大于11的PH值会使酶失活。

(3)低温不会使得酶失活,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过氧化氢酶制剂的保存低温、pH为7的条件。

考点:

本题考查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8.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是参与卡尔文循环的关键酶,能控制光合作用的运转。

科研人员为研究温度对不同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有关实验,结果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l)FBPase存在于水稻叶肉细胞的________(部位)中。

(2)分析上表中数据,可推测秀优水稻的抗寒能力比汕优水稻的强,原因是________

(3)在低温条件下,两种水稻的净光合速率都下降,原因可能是FBPase的活性降低使光合作用的_____阶段减弱而降低了光合作用速率。

(4)低温条件下汕优(或秀优)水稻叶片的细胞呼吸速率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为测定相关数据可将汕优(或秀优)水稻叶片置于密闭容器中,在_____条件下,测定汕优(或秀优)水稻叶片单位时间内CO2的释放量。

【答案】

(1).叶绿体基质

(2).在低温条件下,秀优水稻的FBPase活性相对降低值比汕优水稻的低(3).暗反应(4).减小(5).黑暗

【解析】

【分析】

根据表格数据和柱状图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水稻的品种、温度,因变量是酶的活性相对降低值、净光合速率。

与室温相比,低温条件下,汕优水稻酶活性相对降低值更高、净光合速率降低也更多。

【详解】(l)根据题意“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是参与卡尔文循环的关键酶”,可推测FBPase参与暗反应,暗反应发生场所为叶绿体基质,故存在于水稻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

(2)表中数据自变量为温度,因变量为酶的活性相对降低值,根据自变量和因变量的联系可推测秀优水稻的抗寒能力比汕优水稻的强,原因是在低温条件下,秀优水稻的FBPase活性相对降低值比汕优水稻的低。

(3)FBPase是参与暗反应相关的酶,故在低温条件下,两种水稻的净光合速率都下降的原因可能是FBPase的活性降低使光合作用的暗阶段减弱导致的。

(4)低温条件下,酶活性降低,汕优(或秀优)水稻叶片的细胞呼吸速率减小,为测定相关数据可将汕优(或秀优)水稻叶片置于密闭容器中,在遮光(或黑暗)条件下,测定汕优(或秀优)水稻叶片单位时间内CO2的释放量。

【点睛】该题为信息分析题,从表格数据及柱形图中获取相应信息,并抓住两者信息间的联系是解题关键。

9.广东地区高发的β地中海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

研究发现,患者的β珠蛋白(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合成受阻,原因是血红蛋白β链第39位氨基酸的编码序列发生了基因突变,由正常基因A突变成致病基因a(见图,AUG、UAG分别为起始和终止密码子)。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①称做________,过程②在________中进行。

(2)正常基因A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__,突变成β地中海贫血症基因a。

该病体现了基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若异常mRNA进行翻译产生了异常β珠蛋白,则该蛋白与正常β珠蛋白在肽链长短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转录

(2).核糖体(3).替换(4).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5).组成异常β珠蛋白的肽链更短

【解析】

试题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图甲中过程①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②表示翻译。

图中看出,基因突变后,异常mRNA上密码子CAG变成了终止密码子UAG,因此会导致合成的肽链缩短。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图中过程①称做转录,过程②表示翻译,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

(2)图甲中看出,正常基因A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突变成β-地中海贫血症基因a;该病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图中看出,替换后的部位转录形成的密码子为UAG,该密码子为终止密码子,因此若异常mRNA进行翻译产生了异常β-珠蛋白,则该蛋白与正常β-珠蛋白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肽链较短。

10.一对毛色正常鼠(P)交配,产下多只鼠(F1),其中一只雄鼠(甲)的毛色异常。

已知该对亲本鼠不能再繁殖后代。

假定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F1所有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都可成活。

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两个亲本产生配子时同时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

(1)亲本毛色正常鼠的基因型可能是:

Aa和Aa、______、aa和aa。

(2)为探究雄鼠甲毛色异常的原因,用雄鼠甲分别与F1多只雌鼠交配。

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

①如果F2中毛色正常鼠与毛色异常鼠的比例约为_______,则亲本毛色正常鼠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基因突变。

②如果F2中毛色正常鼠与毛色异常鼠的比例约为_______,则亲本毛色正常鼠产生配子时发生了隐性突变。

③如果F2中毛色正常鼠与毛色异常鼠的比例约为_______,则亲本毛色正常鼠产生配子时发生了显性突变。

(3)写出探究雄鼠甲毛色异常原因的另一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该方案中可能性最高的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A和Aa

(2).2∶1(3).3∶1(4).1∶1(5).F1毛色正常雌雄鼠随机交配获得F2,统计F2中毛色正常鼠与毛色异常鼠的比例(6).F2中毛色正常鼠与毛色异常鼠的比例约为8∶1

【解析】

【分析】

结合题文“一对毛色正常鼠(P)交配,产下多只鼠(F1),其中一只雄鼠(甲)的毛色异常”分析,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的前提下,出现的这只毛色异常的雄鼠甲可能是基因突变产生,也可能是亲代正常毛色鼠都是影响基因携带者。

若属于基因突变产生,在只考虑一方亲本产生配子时发生突变,则分两种情况:

一是显性突变,即a→A,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二是隐性突变,即A→a,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若属于亲代鼠都为携带者,则其基因型为Aa和Aa。

【详解】

(1)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亲本毛色正常鼠的基因型可能有三种情况:

Aa和Aa、AA和Aa、aa和aa。

(2)为探究雄鼠甲毛色异常的原因,用雄鼠甲分别与F1多只雌鼠交配,观察统计F2中鼠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如果亲本毛色正常鼠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F1正常鼠的基因型为AA和Aa,且比例为1:

2,它们与雄鼠甲(aa)进行交配,产生的F2中毛色异常鼠(aa)的比例约为1/2×2/3=1/3,毛色正常鼠(A_)所占的比例为1-1/3=2/3,所以毛色正常鼠与毛色异常鼠的比例为2:

1。

②如果亲本毛色正常鼠产生配子时发生了隐性突变(A→a),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产生的F1中毛色正常鼠(A_)包括AA和Aa,它们与毛色异常的雄鼠甲(aa)交配,F1中毛色异常鼠的比例为1:

1,毛色异常鼠的比例约为1/2×1/2=1/4,毛色正常鼠所占的比例为1-1/4=3/4,即二者的比例为1:

3。

③如果亲本毛色正常鼠产生配子时发生了显性突变a→A,则亲本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F1产生的正常鼠的基因型全为aa,这只毛色异常鼠的基因型为Aa,F2中毛色正常鼠与毛色异常鼠的比例约为1:

1。

(3)探究雄鼠甲毛色异常原因也可从子代正常毛色鼠入手,通过让这部分鼠随机交配,统计F2中毛色正常鼠与毛色异常鼠的比例。

①如果亲本毛色正常鼠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F1正常鼠的基因型为AA和Aa,且比例为1:

2,它们随机交配,产生的F2中毛色异常鼠(aa)的比例约为2/3×2/3×1/4=1/9,毛色正常鼠(A_)所占的比例为1-1/9=8/9,所以毛色正常鼠与毛色异常鼠的比例为8:

1。

②如果亲本毛色正常鼠产生配子时发生了隐性突变(A→a),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产生的F1中毛色正常鼠(A_)包括AA和Aa,且比例为1:

1,它们随机交配,F1中毛色异常鼠的比例约为1/2×1/2×1/4=1/16,毛色正常鼠所占的比例为1-1/16=15/16,即毛色正常鼠:

毛色异常鼠的比例为15:

1。

③如果亲本毛色正常鼠产生配子时发生了显性突变a→A,则亲本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F1产生的正常鼠的基因型全为aa,它们随机交配,产生的F2全部是正常毛色鼠,没有异常毛色鼠。

综上分析可知,三种情况中,毛色异常鼠占比最高的是1/9。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结合题意分析有三种情况可能导致毛色异常鼠甲的出现,进而分别确定三种情况下亲本的基因型。

11.嗜热链球菌属于一种乳酸菌。

分离出优质的嗜热链球菌是酸奶工业中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嗜热链球菌的有关分离纯化与鉴定过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第一步:

从国家乳业技术中心获得混合发酵剂(含多种乳酸菌),用无菌生理盐水梯度稀释。

第二步:

取等量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接种于Elliker培养基,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

第三步:

选取疑似菌落分别穿刺接种于ABC三种糖发酵半固体培养基(成分及现象如下表)中培养,进一步进行生化鉴定。

成分(g)

胰蛋白胨

牛肉膏

葡萄糖

蔗糖

麦芽糖

溴甲酚紫

NaCl

琼脂

现象

A培养基

10

3.0

5.0

0.04

5.0

5.0

紫色变为黄色

B培养基

5.0

紫色变为黄色

C培养基

5.0

不变色

说明

1.溴甲酚紫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在中性时为紫色,碱性时为深红色,而在酸性时呈现黄色。

2.将上述成分溶解,pH调为7,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第四步:

将生化鉴定为嗜热链球菌的疑似菌落进行扩大培养并保存。

(1)第一步中稀释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二步中,利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可根据菌落__________特征来选取疑似菌落。

(写出两点)

(3)第三步中,如果接种的疑似菌落确实是嗜热链球菌,根据生化鉴定现象归纳其代谢特点为:

利用___(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作为主要碳源,并可以经_____(无氧/有氧)呼吸的方式分解底物,且在代谢产物中一定有____(酸/碱/中)性产物产生。

NaCl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

(4)第四步中,如果要长期保存分离出的菌种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并将其置于_____℃冷冻箱中保存。

【答案】

(1).便于形成单菌落,利于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将细胞分散,便于形成单菌落)

(2).稀释涂布平板法(3).形状、大小、隆起程度、颜色、凸起等(4).葡萄糖和蔗糖(5).无氧(6).酸(7).维持正常的渗透压、提供无机盐(8).甘油管藏(9).-20

【解析】

【分析】

本题涉及微生物的培养与分离,考查对培养基成分、接种方法、菌种保存方法的理解和识记。

乳酸菌在代谢中可产生乳酸,使培养基表现为酸性,结合表中实验结果可判断嗜热链球菌的主要碳源,根据穿刺接种方法可判断其异化作用方式。

【详解】

(1)第一步中稀释的目的是降低菌体密度,以便于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单菌落,利于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2)在第二步中,取不同稀释度的菌液接种,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不同菌种的菌落形状、大小、隆起程度、颜色、凸起等特征不同,据此可选取目的菌的菌落。

(3)第三步中,如果接种的疑似菌落确实是嗜热链球菌,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或蔗糖时,培养基变为黄色,说明嗜热链球菌利用葡萄糖或蔗糖作为主要碳源,且在代谢产物中一定有酸性产物产生;接种时采用穿刺接种,避免菌种接种氧气,说明嗜热链球菌经无氧呼吸的方式分解底物,NaCl作为无机盐,可以维持培养基正常的渗透压,维持菌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4)甘油在菌种冷冻保存时作为保护剂及防冻剂,以防止因冷冻或水分不断升华对细胞的损害。

长期保存分离出菌种常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并将其置于-20℃冷冻箱中保存,以降低其代谢速率。

【点睛】注意两种纯化细菌方法的辨析:

比较项目

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关键操作

接种环在固体平板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

一系列的梯度稀释;涂布平板法操作

注意事项

每次划线前后均需灼烧接种环

稀释度需足够高,为确保实验成功可以增加稀释度的范围

菌体获取

在具有显著菌落特征的区域的菌落中跳去菌体

从适宜稀释浓度的平板上的菌落中跳去菌体

优点

可以根据菌落特征获得某种微生物的单细胞菌落

既可以获得单细胞菌落,又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缺点

不能对微生物计数

操作复杂,需要涂布多个平板

12.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抗疟药物青蒿素,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某课题组为得到青蒿素产量高的新品系,将青蒿素合成过程中的某一关键酶基因fps在野生青蒿中过量表达,其过程图如下: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酶1是____________________,酶2是________________,这类酶主要是从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