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站楼桩基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8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03324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航站楼桩基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8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航站楼桩基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8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航站楼桩基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8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航站楼桩基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8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航站楼桩基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8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航站楼桩基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82.docx

《航站楼桩基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8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站楼桩基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82.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航站楼桩基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82.docx

航站楼桩基土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82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1

1.1编制依据1

1.2编制原则1

第二章工程概况1

2.1工程概述1

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2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4

3.1施工部署4

3.2施工准备6

3.3主要管理人员及劳动力配备计划6

3.4施工进度计划8

第四章施工工艺8

4.1土方开挖8

4.2土方回填12

第五章基坑监测13

5.1监测内容13

5.2基坑监测周期及预警措施14

5.3监测报警界限14

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15

6.1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15

6.2土方回填保证措施16

第七章雨季施工措施17

第八章防坍塌措施18

第九章施工安全措施19

第十章应急预案20

10.1预防措施20

10.2应急措施21

10.3应急机构22

第十一章施工危险源识别及措施25

附件一:

土方开挖施工计划图26

附件二:

基坑开挖平面图27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JGJ46-2005)

6、《徐州观音机场二期扩建工程(航站楼部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号:

KC14058-2) 

7、《徐州观音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新航站楼工程施工图纸》 

8、集团公司质量、职业安康与环境体系程序文件

1.2编制原则

1、确保技术方案针对性强、操作性强;施工方案经济、合理。

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周边环境及工期要求等条件选择最具实用性的施工方案和机具设备。

2、技术可靠性原则

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依据我公司及其周边地区类似优良工程施工经验,选择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

3、经济合理性原则

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本着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比选施工方案,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从而使高压旋喷基坑支护处理施工达到既经济又优质的目的。

4、环保原则

施工前充分调查了解工程周边环境情况,紧密结合环境保护进行施工。

施工中认真作好文明施工,减少空气、噪音污染,施工污水、废浆经沉淀并取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后方可排放。

施工过程实施ISO14000标准,进行环境管理。

建设“绿色工地”,实施“环保施工”。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概述

徐州观音机场二期扩建工程位于徐州市东南方向的睢宁县双沟镇境内,机场基准点地理坐标为N34°03′33″,E117°33′21″,距市区42km,紧靠104国道,交通便利,场址地势平坦,净空条件好。

徐州观音机场是民航工程,其工程包含高架桥新建与现有高架桥改造工程、场内道路工程、雨污水及给排水工程、场内绿化工程、航站区桩基与土方工程等。

本次工程为航站楼土方工程,承台底标高及尺寸不一致,承台标高为-2.0~-4.8,承台平面尺寸有3.2m×3.2m、3.2m×1.5m、3.2m×1.2m、4.2m×4.2m,5.2m×3.2m、4.68m×5.2m、5.39m×4.6m、3.2m×4.7m,总体土方开挖量约为4.2万m³,回填量约为3.6万m³,其中桩顶以下1.1m需进行土方换填,现阶段土方开挖区域主要为基础梁及承台土方开挖。

根据前期我方施工的经验,现场土质压实后的密实度无法达到设计要求,以及后期上部结构施工时需要进行高支模施工,为不影响后期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安全,基坑回填采用8%灰土回填,压实度0.94。

现场施工临时道路已经完成,能保证土方外运施工畅通。

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层号

地质成因

地层名称

层顶埋深

(范围值)

层顶标高

(范围值)

层厚

(范围值)

土层描述

平均值(m)

平均值(m)

平均值(m)

人工填土

表土

33.68-35.27

0.40-1.50

多为耕土,灰黄色,以粉质黏土为主,含植物根系,干-稍湿,可塑状态,厚0.4-0.7m,少量植物根系较发达。

东侧原停车场处为杂填土,含地坪、灰渣、碎石砖屑等,厚0.7-1.5m不等。

34.29

0.62

 

冲洪积

粉土

0.40-5.00

30.03-34.58

0.80-5.70

黄-灰黄色,稍密,稍湿-湿,无光泽,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该层不均匀,局部夹薄层粉质黏土。

1.07

33.32

3.30

②-1

 

冲洪积

粉质黏土

0.50-4.50

29.80-34.48

0.50-3.90

黄色-灰黄色,可塑,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一般,韧性一般,无摇振反应。

不均匀,局部缺失。

1.95

32.48

1.67

③-1

冲洪积

粉土

3.30-7.50

27.53-30.94

4.50-8.70

灰色为主,局部灰黄色,稍密,很湿,无光泽,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

4.88

29.51

6.50

③-2

 

冲洪积

粉质黏土

9.90-13.20

21.14-24.22

0.40-2.00

灰色,软塑,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无摇振反应,该层不均匀,局部缺失。

11.05

23.27

0.83

③-3

冲洪积

粉土

10.00-14.00

20.34-24.27

1.60-12.50

灰色,,稍密-中密,很湿,无光泽,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

底部局部砂性较强。

11.57

22.82

3.90

 

冲洪积

粉质黏土

14.00-17.60

17.21-20.20

2.10-5.30

灰褐-灰绿色,可塑,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韧性一般。

15.17

19.20

3.52

 

冲洪积

粉质黏土

17.20-20.50

14.48-16.97

1.50-6.50

黄褐色,可-硬塑,含少量砂姜,粒径约1cm。

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韧性较高。

18.71

15.67

3.49

冲洪积

粉土

20.0-25.0

9.17-14.26

0.70-5.80

黄褐-黄色,中密-密实状态,很湿,无光泽,摇振反应迅速,不均匀,局部夹可塑状态粉质黏土。

22.13

12.16

3.03

冲洪积

粉质黏土

21.80-28.20

5.97-13.18

2.00-8.00

姜黄色,可-硬塑状态,偶见少量贝壳碎片,局部含少量砂姜,切面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韧性高。

24.76

9.63

4.54

冲洪积

含砂姜黏土

27.50-31.40

2.85-7.48

最大揭露

厚度21.5m

姜黄色,硬塑,含较多砂姜,粒径1-3cm,含量约20-40%,切面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韧性高。

(1)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江苏华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航站楼部分),场地范围内地下水主要为潜水,潜水赋存于②、③-1、③-3以及⑥粉土层中,当前正值雨季、丰水期,地面往下约1.0m即见地下水。

(2)气象条件

徐州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年平均气温18℃,年日照时数为2284~2495小时,日照率52~57%,年均无霜期200~220天,年均降水量800~930mm,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

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

气候特点是:

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

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

3.1施工部署

3.1.1施工顺序

本工程为桩基础土方开挖,上部做承台,承台间设基础梁,且承台底标高不一致,基于以上特点,采取机械大开挖至各段基础梁底标高以上200mm,再人工开挖剩余土方的方法。

开挖以挖掘机开挖为主、人工开挖为辅,机运土方到甲方指定场区存土区;开挖组织方式:

分区分段顺序开挖。

新建航站楼土方开挖由西向东分五区、三步施工,施工顺序如下:

第一步首先大开挖到梁底标高,然后重新定位、放线(部分承台之间相距较近,承台开挖时距离承台1m处按坡比放坡开挖后,两承台间因距离较近,所以存在一个相交点,且相交点低于两承台间的基础梁底,针对这类承台开挖,我方一步直接大开挖至承台底标高,详见:

图3.1-1相邻较近承台示意图);

图3.1-1相邻较近承台示意图

第二步开挖至承台垫层设计标高以上500mm,此次开挖仍以机械开挖为主,基坑土方采用放坡开挖,坡比1:

0.8~1.2),坡面采用8cm厚C20细石混凝土挂网喷浆;

第三步剩余土方由人工开挖至设计垫层底标高。

图3.1-2土方开挖施工顺序图

3.1.2施工便道及弃土场布置

由于航站土方开挖时无施工便道,我方在老巡场路北边线与新围界间修建一条约6米宽的施工便道,与现有施工主便道相连,以便后期土方开挖和回填施工时通行,以及后续上部结构施工时的通行。

同时采用就近原则,我方选在航站楼西侧空地为临时弃土点、以及后期回填时的灰土拌合点。

 

图3.1-3航站楼土方开挖出土路线及弃土点

3.2施工准备

3.2.1开挖前准备

(1)在施工前通知测量人员做好技术准备工作,以保证施工的准确性和效率要求。

 

(2)施工前技术负责人向所有参建的施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必须使每个操作者掌握施工要求和步骤。

 

(3)办理好车辆所需的通行证,并负责在施工前对所有司机进行安全教育,提前办理市容环卫渣土的一切相应手续。

 

(4)开挖前,积极与业主联系取得开挖场地范围内管网布设图,办理动土许可证,必要时挖探坑确认,为土方大面积开挖提供有效的依据和提前制定相应措施。

 

(5)核实开挖部分标高,如发现有低于基底标高的部分及时与设计业主协商处理措施。

 3.2.2回填前准备

(1)确保基坑基底的垃圾、建筑废料、泥土等已清除干净,所有准备工作己按设计要求完成或处理好,并按规定程序办好验收手续。

(2)装运土方机械,备好夯实机械(蛙式打夯机)、电缆、照明设备及手推车、铁锹、靠尺等工具。

(3)结构外围回填土不得含有有机杂质。

抄测好填土标高线,并且按要求分好各层回填厚度。

(4)本工程回填料利用8%灰土分层夯实,不合格的填筑料一律不得使用,回填土压实系数不小于0.94。

3.3主要管理人员及劳动力配备计划

(1)组织机构

根据本工程施工场地窄小、施工难度大、且工期短以及不停航的施工要求,公司专派有多年土方施工经验的精干队伍承担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2)施工组织机构图

项目组织管理包括保障层、项目施工管理层、作业层三个层面。

项目经理部的组织机构见下图。

图3.3-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图

(3)项目部主要岗位的职责

项目部为确保施工管理过程高效运行,制定项目部各管理部门职责及各岗位管理人员职责,明确各部门、各管理人员的工作范围、服务内容,使其责任明确。

1)项目经理:

全面负责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文明及环境保护、成本、合同管理、信息管理、风险控制等的管理工作;

2)项目副经理:

负责施工的质量、安全、进度等的控制,并使其处于受控状态;

3)项目技术负责人:

负责整个土方开挖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

4)质检员:

主要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5)安全主管:

主要负责安全管理工作;负责施工各个阶段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控制工作。

6)施工机械需要量计划:

表3.3-1机械、设备配置一览表

序号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状况

备注

1

挖掘机

320D2/

PC200-8

3台

良好

2

推土机

CL6814691

1台

良好

3

振动压路机

CLG6122

1台

良好

4

自卸车

重型自卸车

6辆

良好

5

洒水车

6m3

1台

良好

7

装载机

1台

良好

8

蛙式打夯机

3台

良好

3.4施工进度计划

土方开挖施工进度计划详见附件一

第四章施工工艺

4.1土方开挖

4.1.1施工流程

设备进场→场地平整→施工放线→边坡支护施工完成后→土方开挖→清槽收土→收土至土方出入口→后续施工。

挖土装车→出口处拍土→清扫(冲洗)轮胎→出场外运。

4.12施工技术

1)土方开挖开始时,先用石灰撒出基槽边线,并复合正确后方可进行开挖。

2)土方开挖时,由3台1.0m3反铲掘机开挖,分别按顺序开挖:

首先大开挖第一步到梁底标高,然后重新定位、放线(部分承台之间相距较近,承台开挖时距离承台1m处按坡比放坡开挖后,两承台间因距离较近,所以存在一个相交点,且相交点低于两承台间的基础梁底,针对这类承台开挖,我方一步直接大开挖至承台底标高);

第二步开挖至承台设计垫层底标高以上500mm,此次开挖仍以机械开挖为主,基坑土方采用放坡开挖,坡比1:

0.8~1.2),坡面采用8cm厚C20细石混凝土挂网喷浆;

第三步剩余土方由人工开挖至设计垫层底标高。

3)土方开挖时,挖掘机应距桩30cm处开挖,余下的用人工清除,以免损坏工程桩。

4)机械挖土到设计垫层底以上500mm(预留部分由人工清土),在挖该步土时,由测量员配合进行,不许超挖,以免扰动下部持力地层基底开挖时。

5)在人工清土阶段时,每隔3-5m设置一个标识,用小木桩打入基底便于修土配合人员用于控制基底标高。

并在清理好的基底上放好槽边线。

人工清运土体倒退进行,若手推车不得不在挖好的基底土上行走时,必须垫好木板或厚铁板,不得扰动基底土。

6)为防止地下水及雨水浸泡槽底,坑内设明沟和集水井排水,随挖随用碎石回填并与集水井相连组成降排水系统,基坑内在离边坡>0.5m处做500mm*500mm的排水沟与集水井相连让上部雨水流向场地四周排水沟。

坑外距离基坑边>1m的位置开挖临时排水沟,且设1%的坡度,并与现有排洪沟相连。

7)基坑四周的安全围护

在基坑边1.0m处用48×3.5脚手钢管搭设防护栏,立杆间距2.0m,高1.2m,两道水平杆。

立杆打入土层中深400mm以上,防护栏杆,高度1.2m,以防行人、物料掉入。

基脚用素砼浇实,钢管黄黑色油漆。

8)基坑边角部位,机械开挖不到之处,应用少量人工配合清土,将松土清至机械作业半径范围内,再用机械运走。

9)等土方挖至一定程度后,组织人员用模板和钢管搭设下人楼梯。

10)基坑四周不得任意堆放材料。

基坑开挖后基坑周边根据设计要求距离内严禁行走汽车(重车)。

 

11)开挖过程中,现场土方挖运施工实施统一指挥、统一协调,测量队跟踪测量,严禁超挖。

全部土方由6台10m3载重汽车运输土方,预留回填土运到甲方指定场区存土区。

 

图4.1-1土方开挖示意图

图4.1-2承台开挖剖面图

12)因承台开挖形成的基坑无法满足基础梁的支模和钢筋绑扎,我方在基础梁底砌筑240砖胎膜,基础梁底下与砖胎膜间采用8%灰土分层夯实回填。

具体施工详见图4.1-3、4.1-4、4.1-5砖胎膜施工示意图。

图4.1-3一般两承台间砖胎膜施工剖面示意图

图4.2-4相邻较近的两承台间砖胎膜施工示意图

图4.2-5一般承台、相邻较近承台的砖胎膜施工横剖面示意图

4.1.3施工注意事项

1)机械化挖土应绘制详细的土方开挖图,规定开挖路线、顺序、范围、底部各层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集水井位置及流向,弃土堆放位置等,避免混乱,造成超挖、乱挖,应尽可能的使机械多挖,减少人工挖方,避免机械超挖。

2)在斜坡地段挖方时,应遵循由上往下,分层开挖的顺序,以避免破坏坡脚,引起滑坡。

3)做好地面排水措施,以拦阻附近地面的地表水,防止流入场地和基坑内,扰动地基。

做法在离边坡>0.5m处做排水沟,深度为500mm,宽为500mm,每隔30米做一个600*600*600mm的集水井。

4)基坑挖完成后,应尽快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如不能及时进行施工,应预留一层500mm以上土层,在进行下道工序前挖去以避免底土遭受扰动,降低承载力。

4.1.4边坡变形观测

基坑挖土过程中由具备资质单位随时跟踪监测,支护桩的水平位移和周围场地的沉降进行观测,密切关注观测井水位变化,并将结果及时提供,及时通知施工、建设、监理,与围护设计协商处理方法。

4.2土方回填

根据前期我方施工的经验,现场土质压实后的密实度无法达到设计要求,以及后期上部结构施工时需要进行高支模施工,为不影响后期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安全,我方建议采用8%的灰土进行回填。

4.2.1工艺流程

4.2.2基坑底地坪上清理:

填土前,将基底表面的垃圾、钢管、木方等各种建筑废料以及其它杂物处理完毕,清理干净。

若基坑底有积水,应先将坑内积水及含水率过大的泥土清除后才能回填。

4.2.3检验回填土质:

检验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不允许的杂物,是否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检验回填土料的含水率:

含水量偏高时,可采用翻松晾晒、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含水量偏低时,可预先湿润,增加压实遍数。

石灰:

应用新鲜的块灰或生石灰粉,使用前应经过1~2d的充分熟化并过筛,其粒径≤5mm,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及其他杂质,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生石灰中CaO含量要求大于80%。

灰土的配合比按石灰含量8%配合,严格控制执行配合比。

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3次,拌合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要求随用随拌。

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含水量,检验方法是:

用手将灰土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

如土料水分过多或不足时,应翻松晾晒或洒水润湿,控制其含水量在14%~20%左右。

4.2.4分层铺土

回填铺土时派专人监督检查,严格将每层的铺土厚度控制在0.30m以内,回填铺土按每20m分为一段。

如下图所示:

图4.2-1分层铺图示意图

4.2.5分层夯实

填土时以20米为一段按每层0.30m厚度铺填,每层之间按阶梯形铺填,两层之间缝距≥0.5m。

每层分段夯实,压实度不小于0.94。

4.2.6检验密实度

回填土方每层压实后,都应按要求做压实度试验,采用环刀取样,基坑每层按每一分段20m长度取一组试样进行检测并做好检测记录。

只有当压实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层铺土。

4.2.7修整找平验收

土方回填前,由专业测量人员测出土方回填标高控制线。

土方回填完成后,表面按标高控制线拉线找平,超过标高控制线的地方依线铲平;低于标高控制线的地方,补土找平夯实。

第五章基坑监测

根据本工程的要求、周围环境、基坑本身的特点及相关工程的经验,按照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拟设置的监测项目如下:

5.1监测内容

(1)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沉降的量测:

沿圈梁顶、坡顶每20~25m布设1个观测点;

(2)深层土体水平位移:

共布置34根测斜管;测斜管埋设深度:

支护桩区段:

其深度超过支护桩桩底标高2m,放坡段测斜管深度超过坡底标高3m;

(3)地下水位观测:

在基坑周边布设35个观测点,对坑外侧地下水位实施动态观测,报警值为变化速率0.5m/d,累计变化值2m;

(4)道路路面沉降:

沿临近基坑范围道路每隔20米设一观测点;

(5)周边建(构)筑物:

相邻建筑物沉降、倾斜及裂缝,在老航站楼四角、沿外墙每20m左右设变形观测点,平面特征点位置应增设变形观测点,高架桥下每根柱子设一变形观测点;

(6)其他地下管线水平、垂直位移的量测:

条件允许应布置直接观测点;

(7)停机坪监测事宜待与机场技术部门协商后确定。

5.2基坑监测周期及预警措施

(1)基坑监测应由有监测资质的单位严格按设计要求,制定详尽的基坑工程监测方案,并报本设计单位审查确认后方可执行。

(2)监测单位应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并应在支护结构施工过程中结合现场条件合理布置监测位置,并取得初读数。

(3)所有测试点、测试设备需在整个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加强保护,以防损坏。

(4)监测周期为深搅桩、旋喷桩施工至坑内土方回填的全过程。

(5)监测频率:

土方开挖期间监测频率为1日1次;承台、基础梁浇筑至完成后7日内监测频率为2日1次;承台、基础梁完成后7~14日监测频率为3日1次;承台、基础梁完成后14~28日监测频率为7日1次。

具体频率可视监测信息反馈结果进行适当调整。

(6)测试单位需及时向建设、设计、监理及施工等各方通报测试结果并提供最终测试成果报告。

(7)其他未尽事宜按照《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相关要求进行。

5.3监测报警界限

(1)周边管线:

一般市政地下管线报警界限应根据管线单位及有关部门要求确定。

(2)其它监测内容报警指标详见下表:

检测项目

设计值

警戒值

报警值

允许变形值(mm)

变化速率

(mm/d)

累计变化值

(mm)

变化速率

(mm/d)

累计变化值(mm)

深层水平位移

支护桩段

25

2.0

15

2.5

20

放坡段

30

2.0

18

2.5

24

圈梁水平位移

25

2.0

15

2.5

20

圈梁竖向位移

30

2.0

18

2.5

24

周边道路沉降

20

2.0

17

2.5

46

坑外水位

25

2.0

15

2.5

20

管线及建(构)筑物变形

按照道路、管线的使用要求及时对构(筑)物的保护要求,由建设单位调研后给定。

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 

6.1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挖土前要了解和掌握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资料,并作好相应准备。

 

基坑开挖以所放上口线为准,严格按要求坡度放坡,精心作业。

施工中配备专职测量人员进行质量控制,及时复撒灰线,以水准仪严格控制开挖深度。

挖掘过程中,不得碰撞支护桩以及管桩等,如遇不明障碍物,必须及时向甲方和现场管理人员汇报,不得擅自处理。

 

1、防超挖措施:

 

a、土方开挖时根据坡度在基坑上口放出控制点,开挖时用全站仪随时观测,采取予留500mm厚土层用人工开挖和修坡的措施。

 

b、施工时配备专职测量人员进行质量控制,及时复撒灰线,将基础开挖下口线测放到槽底。

测放槽底标高控制线,并随人工清底用水准仪监测、控制开挖标高。

 

c、操作者换班时,要求交接挖深、边坡、操作方法以确保开挖质量。

2、防遗洒措施 

a、挖掘机装车不得过满,各出、入口设专人覆盖、清扫车辆及门口卫生。

 

b、车辆转弯速度要慢,防止甩土。

3、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详见表6.1-1)

表6.1-1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mm)

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验

方法

柱基

基抗

基槽

挖方场地平整

管沟

地(路)面基层

人工

机械

主控项目

1

标高

-50

±30

±50

-50

-50

水准仪

2

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

+200

-50

+300

-100

+500

-150

+100

全站仪,

用钢尺量

3

边坡

设计要求

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

一般项目

1

表面平整度

20

20

50

20

20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

基底土性

设计要求

观察或土样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