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MBA学位论文格式说明与正文模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03302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6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大学MBA学位论文格式说明与正文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河南大学MBA学位论文格式说明与正文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河南大学MBA学位论文格式说明与正文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河南大学MBA学位论文格式说明与正文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河南大学MBA学位论文格式说明与正文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大学MBA学位论文格式说明与正文模板.docx

《河南大学MBA学位论文格式说明与正文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大学MBA学位论文格式说明与正文模板.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大学MBA学位论文格式说明与正文模板.docx

河南大学MBA学位论文格式说明与正文模板

河南大学

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的

规定

为了进一步规范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编辑、印刷,便于处理、储存、检索和交流,根据国家制定的有关标准,现对《河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于书写格式的暂行规定》(校行字〔2001〕70号)文件予以修订,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做出进一步的规定。

第一章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第一条博士学位论文。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对论文所涉及的问题,有坚实宽广的基本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能很好地掌握本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能;论文的理论、资料、实验、计算是科学、准确和可靠的;对所研究的课题有创造性的见解;论文在学术上或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

第二条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对论文所涉及的问题,有坚实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较好地掌握本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能;论文的理论、资料、实验、计算是科学、准确和可靠的;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论文在理论上或实践上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

第三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在学业导师和职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有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

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条各种层次和类型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作者,都要恪守学术道德,严格遵循《河南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试行)》(校发〔2008〕128号),严谨任何形式的舞弊作伪行为、购买或由他人代写学位论文行为。

第二章学位论文的基本格式

第五条学位论文一般用中文撰写(外语专业除外)。

学位论文一般应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一)前置部分:

封面、扉页、致谢(仅限外语专业)、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附表与插图清单(必要时)、主要符号表(必要时);

(二)主体部分:

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或建议)、参考文献;

(三)附录部分(必要时);

(四)结尾部分:

后记(或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第六条前置部分具体规定。

(一)封面和扉页

1、论文封面和扉页用学校统一规定的样式。

2、封面上的分类号可通过《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第四版)进行检索,也可登录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网站查阅。

3、论文题目字数一般应在20字以内,能简明、具体、确切地表达论文的特定内容,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必要时可使用副标题。

4、封面上的学科、专业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为准。

5、封面上的日期为论文答辩前提交付印日期,用中文表示,如“二〇一〇年六月”。

6、扉页上的英文论文题目用大写字母。

英文题目翻译要准确,合乎语法规范。

(二)中文摘要

1、摘要是对学位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应突出作者的论点,尤其是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和新见解。

除了实在无变通办法可用外,摘要中不得使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摘要内容不要写成说明性的介绍,如“本文分几章,第一章说明课题来源,最后一章给出了全文结论,提出了今后研究方向等”。

2、关键词是为了便于做文献索引和检索工作而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一般为3~5个。

3、硕士学位论文的中文摘要为1500字左右;博士学位论文的中文摘要为2000字左右。

(三)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文字流畅。

(四)目录

目录由论文的章节以及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参考文献、附录、后记(或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等的序号、题名和页码组成。

(五)插图和附表清单

如果学位论文的插图和附表太多,可以分别列出清单,置于目录之后。

插图清单包括图号、图题及其页码;附表清单包括表号、表题及其页码。

(六)主要符号表

符号、标志、缩略语、首字母缩写、计量单位、名词、术语等的注释说明,如需汇集,可集中置于图表清单之后。

第七条主体部分具体规定。

(一)论文字数

学位论文主体部分(不包括参考文献)的字数:

自然科学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5万字;文科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8万字;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2万字;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1.5万字。

(二)引言(或绪论)

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

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

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三)正文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核心部分,一般由理论分析、数据资料、计算方法、实验和测试方法、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论证、个人的论点和研究成果,以及相关图表、照片和公式等部分构成。

其写作形式可因科研项目的性质不同而变化,总体要求实事求是、理论正确、逻辑清楚、层次分明、文字流畅、数据真实、公式推导计算结果无误。

(四)结论(或建议)

结论(或建议)是学位论文最终和总体结论,是整篇论文的归宿。

结论应精炼、完整、准确,着重介绍作者本人研究的创造性成果、新的见解和发现,以及在本学科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价值和意义。

还可以在结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仪器设备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五)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般应是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学位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除特殊情况,一般不应间接使用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

不得为拼凑参考文献条目,把未参考过的文献罗列于后。

文中若有与导师或他人共同研究的成果,必须明确指出。

如果引用他人的结论,必须明确注明出处,并与参考文献一致,严禁掠人之美和抄袭剽窃。

引用文献标注方式应全文统一,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处。

如果文献的作用是对正文作解释,标注时文献序号连同方括号都要使用比正文字号小,并把它们放在右上方,如“…成果[1]”;如果文献是作为句子的成分出现在正文之中,标注时文献序号连同方括号的字号要与正文的字号相同,并且把它们作为正文的一部分来书写,如“由文献[8,10-14]可知”。

如果在正文的一处引用了多篇文献,标注时只用一个方括号,括号内列写这几篇文献的序号:

若几个序号是连续的,只标注起、止序号,两序号之间加半字线“-”号;若几个序号不连续,各序号之间加逗号。

文科论文也可根据需要选用页脚注。

第七条附录部分具体规定。

附录部分是对正文主体必要的补充项目,但不是论文的必备部分。

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

(一)为了整篇材料的完整,但插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性和逻辑性的材料;

(二)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件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

(三)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但对一般读者不必阅读的材料。

第八条结尾部分具体规定。

(一)后记(或致谢)

致谢主要感谢导师和对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

谢辞谦虚诚恳,实事求是,学位申请人的家属及亲朋好友等与论文无直接关系的人员,一般不列入致谢范围。

(二)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术论文目录应按照学术论文发表的时间顺序,参照文献著录规则列出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三)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用学校统一规定的样式(可从学校研究生处网站下载)。

学位论文打印稿中的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上应有研究生本人和导师的签名。

第三章学位论文的排版及印刷

第九条编辑软件。

学位论文的编辑一般采用MicrosoftOfficeWord2003或LaTeX软件。

第十条印刷及装订。

学位论文一律双面印刷。

学位论文必须用线装或热胶装订,不能使用钉子装订。

第十一条页面设置。

页边距:

上边距3cm;下边距2.5cm;左边距2.5cm;右边距2.5cm;装订线0cm。

页眉:

2.2cm;页脚:

1.75cm。

纸型:

A4、纵向。

文档网格:

无网格。

第十二条页码。

封面、扉页和封底不编页码。

前置部分各项(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等)用大写罗马数字(Ⅰ,Ⅱ,Ⅲ…)连续编排页码,且页码在页脚内居外侧。

从主体部分开始(前言或绪论)到论文最后一页用阿拉伯数字(1,2,3…)连续编排页码,且页码在页脚内居外侧。

扉页为独立一页;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论文主体部分的每一章及以后各部分的首页应另起一页(一般从右页开始,左页可以是空白页)。

所有起始页码页(共2个起始页)必须为右页(即左页可以是空白页)。

第十三条页眉和页脚。

从主体部分开始(前言或绪论)到论文最后一页都要有页眉,页眉在每一页的最上方,用五号宋体字,居中排列。

论文左页页眉为论文题目,右页页眉为论文主体部分及以后各部分的一级标题,不显示作者姓名等其它信息。

如论文是某课题的一部分或受到某基金的资助,可在主体部分的第一页用脚注注明,如“本研究得到XXXX基金的资助”。

脚注用小五号宋体字,第一行向右缩进一格(即一个汉字,2个字节,下同)

第十四条目录。

目录必须采用自动生成格式。

“目录”两字间空一格,用三号黑体字,并且居中,段前间距2行,段后间距2行。

目录书写至三级标题,每下一级标题向右缩进一格。

目录中的一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其余用小四号宋体字。

第十五条中文摘要。

“摘要”两字间空一格,用三号黑体字,并且居中,段前间距2行,段后间距2行。

摘要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字,1.5倍行间距,段落按照“首行缩进”格式,每段开头空二格,标点符号占一格。

摘要内容后空一行左顶格打印“关键词:

......”。

“关键词:

”用小四号黑体字,其后的关键词用小四号宋体字,之间用全角逗号隔开,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第十六条英文摘要。

“ABSTRACT”用三号“TimesNewRoman”字体,加粗,并且居中,段前间距2行,段后间距2行。

英文摘要内容用五号“TimesNewRoman”字体,2倍行间距,段落按照“首行缩进”格式,每段开头空4个字符,标点符号用英文格式的标点符号。

英文摘要内容后空一行左顶格打印“KEYWORDS:

......”。

“KEYWORDS:

”用五号“TimesNewRoman”字体,加粗,其后的关键词用五号“TimesNewRoman”字体,之间用半角逗号隔开,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第十七条正文用字。

用中文撰写的论文用小四号宋体字,1.5倍行间距,段落按照”首行缩进”格式,每段开头空二格,标点符号占一格。

用英文撰写的论文用五号“TimesNewRoman”字体,2倍行间距,段落按照“首行缩进”格式,每段开头空4个字符,标点符号用英文格式的标点符号。

论文字间距为默认字间距(标准)。

第十八条标题层次。

论文标题层次,理工学科可采用“1、1.1、1.1.1…”,其中“.”号用半角;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可采用“第一章、一、

(一)、1.、…”。

四级以下(包括四级)标题层次一般用“

(1)、

(2)、(3)…”、“①、②、③…”或者“a、b、c…”等代替,一般不使用“1.1.1.1、1.1.1.1.1…”。

一级标题应居中,二、三级标题都居左并空两格,四级以下(包括四级)标题(如采用“

(1)、

(2)、(3)…”、“①、②、③…”或者“a、b、c…”等)居左并空两格。

标题的序号和标题名称间空半格。

一级标题用三号黑体字,二级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三级标题用四号黑体字,四级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字(加粗),四级以下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字(不加粗)。

一级标题行的段前和段后应加2行的行距,二、三级标题行的段前和段后应加0.5行的行距。

以上标题层次为通用标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研究生培养单位可根据学科特点对学位论文的主体部分适当进行调整,但必须做到各学科统一标准。

第十九条插图。

所有插图按章编号,如第一章的第一张插图为“图1-1”,附录A中的第一个插图为“图A-1”等。

图号及图题应在图的下方居中间标出,用五号黑体字,图号和图题间空半格。

一幅图如有若干幅图,均应编分图号,用(a),(b),(c)按顺序编排。

插图必须紧跟文述。

在正文中,应先见图号及图的内容后再见图,一般情况下不能提前见图,特殊情况需要延后的插图不应跨节。

图形符号及各种线型画法须按照现行的国家标准。

坐标图中的坐标上须注明标度值,并标明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名称及量纲,应均按国际标准(S1)标注,例如:

kw,m﹨s,N,m等,但对一些示意图例外。

使用他人插图,须在图题正下方注明出处。

第二十条表格。

表格应按章编号,如第一章的第一个表为“表1-1”,附录A中的第一个插表为“表A-1”等。

表号及表题置于表格上方并居中排列,用五号黑体字,表号和表题间空半格。

表格的设计应紧跟文述,若为大表或作为工具使用的表格,可作为附表在附录中给出。

表中各物理量名称及量纲应均按国际标准(S1)及国家规定的法定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标注。

使用他人表格,须在表格正下方注明出处。

第二十一条公式。

所有公式均要有公式序号。

公式序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排,如第一章的第一个公式为“(1-1)”,附录A中的第一个公式为“(A-1)”等,并标注在该公式所在行的最右侧。

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公式中各物理量及量纲均按国际标准(S1)及国家规定的法定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标注,禁止使用已废弃的符号和计量单位。

第二十二条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用三号黑体字,并且居中,段前间距2行,段后间距2行。

参考文献的内容使用五号宋体字。

参考文献的序号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并应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

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段落按照“悬挂缩进”格式(即序号后的内容均在序号右侧,且左对齐)。

文献的作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列出;超过3位时,只列前3位,后面加“等”字或相应的外文;作者姓名之间用“,”分开。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详见第四章之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三条附录。

附录的序号用“附录A、附录B…”。

附录序号后应有标题,序号和标题间空半格,附录标题行用三号黑体字,并且居中,段前间距2行,段后间距2行。

附录内容一般用小四号宋体字。

第二十四条致谢

“致谢”两字间空一格,用三号黑体字,并且居中,段前间距2行,段后间距2行。

致谢内容一般用小四号宋体字。

致谢内容后应有作者姓名及日期。

第二十五条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用三号黑体字,并且居中,段前间距2行,段后间距2行。

书写格式参照参考文献。

第四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本规定适用于学校各类型、各层次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位论文。

第二十七条本规定自签发之日起执行。

原《河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于书写格式的暂行规定》(校行字〔2001〕70号)同时废止。

第二十八条附《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

1.连续出版物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

 例如:

[1]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

(1):

51-53.

2.专著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

例如:

[3]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

15-18.

3.论文集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C].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

例如:

[6]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C].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

(2).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0-22.

4.学位论文

[序号]主要责任.文献题名[D].保存地:

保存单位,年份.

如:

[8]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

太原理工大学,1998.

5.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文献题名[R].报告地:

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例如:

[9]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

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6.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

专利号,发布日期.

例如:

[11]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

881056078,1983-08-12.

7.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例如:

[1]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8.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如:

[13]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9.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如:

[21]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EB/OL].10-2.html,1998-08-16/1998-10-04.

第二十九条本规定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温馨提示:

1.该模板是论文正文的模板,另有封皮模板。

(MBA春季班和秋季班的封皮不同,正文模板相同)

2.请严格按照该论文模板排版,论文盲审稿、论文终稿都要按模板提交。

3.参考文献必须在论文中有所引用并按正文引用顺序标注,参考文献格式必须严格按照研究论文要求进行。

4.答辩结束后,提交的最终论文必须由导师和本人签字,不能代签。

另起一页,插入奇数页,“摘要”为一级标题,“摘要”两字间空一格,用三号黑体字,并且居中,段前间距2行,段后间距2行,1.5倍行距。

摘要

近年来,农作物长势遥感监测技术已成为国内外遥感研究及应用的重点和热点。

利用遥感技术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状况、作物苗情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其生长状况、土壤墒情、土壤肥力,病虫害等灾害的程度等等,并制定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保障实现作物的大面积稳产和增产。

河南是个农业大省,是我国小麦的主要产区。

河南省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4的小麦,1/10的粮食,总产量连续10多年稳居全国第一,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

在《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中原经济区被赋予“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的战略地位。

因此,对河南冬小麦进行长势监测和定量评价,是确保河南小麦的稳产、高产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的需要,还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硕士学位论文的中文摘要为1500字左右;博士学位论文的中文摘要为2000字左右。

摘要内容的格式与正文相同(中文为宋体、小四号;英文和数字为TimesNewRoman。

行间距为1.5倍行距,两端对齐。

……

……

……

……

……

……

……

……

“关键词:

用小四号黑体字,其后的关键词用小四号宋体字,之间用全角逗号隔开,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

……

……

……

……

关键词:

VGI,冬小麦,长势监测,植被覆盖度,地理信息系统,像元二分模型

ABSTRACT

Inrecentyears,cropgrowthmonitoringtechnologyhasbecomeoneofthehottopicsoftheremotesensingresearchandapplicationbothinChinaandothercountriesoftheworld.Usingtheremotesensingtechnologytomonitorthegrowthenvironment,situationandthedynamicgrowthchangesofcrops,canhelplocalpeoplecorrectlyunderstandthegrowthsituationofcrops,thesoilmoistureandfertilityofarableland,andtimelymonitorthediseasesandpests.Inaddition,itcanalsohelplocalgovernmentofficersandpolicymakerstoestablishaseriesofcorrespondingmeasuresforguidingfamerstocultivatecropsandmanagetheirarablelands,finallytorealizethehealthygrowthandregionalincreaseproductionofcrops.

“ABSTRACT”用三号“TimesNewRoman”字体,加粗,并且居中,段前间距2行,段后间距2行。

英文摘要内容用五号“TimesNewRoman”字体,2倍行间距,段落按照“首行缩进”格式,每段开头空4个字符,标点符号用英文格式的标点符号

……

……

……

……

……

……

……

……

……

英文摘要内容后空一行左顶格打印“KEYWORDS:

......”。

“KEYWORDS:

”用五号“TimesNewRoman”字体,加粗,其后的关键词用五号“TimesNewRoman”字体,之间用半角逗号隔开,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

……

……

……

KEYWORDS:

VGI,WinterWheat,Growingmonitoring,VegetationCoverage,DimidiatePixelModel

页码为小四号,TimesNewRoman

黑体、三号,段前2行,段后2行,1.5倍行距。

但不设置为一级标题。

目录中的一级标题为小四字体,黑体。

其余的为小四字体,不加粗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1引言1

2理论技术基础3

2.1VGI概述3

2.1.1VGI的定义3

2.1.2VGI的特征3

2.1.3VGI的应用发展3

2.2植被覆盖度测算方法4

2.2.1地表实测4

2.3.1长势监测的理论基础5

2.3.2长势监测的指标5

2.2.2地表实测5

2.2.3数码相机测量法5

2.3长势监测的理论5

2.3.1长势监测的理论基础5

3基于VGI的小麦长势数据采集方法7

3.1研究区域概况7

3.1.1研究区地理概况7

4河南省冬小麦长势分析9

4.1冬小麦种植面积的提取9

4.1.1冬小麦种植面积时段选取9

5基于VGI的冬小麦长势监测系统分析设计11

5.1系统需求分析11

结论13

参考文献15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究成果17

附录19

后记21

页面设置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