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综合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0322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3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综合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综合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综合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综合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综合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综合练习题及答案.docx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综合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综合练习题及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综合练习题及答案.docx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在等体积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中,分别加入等量的AgNO3溶液,恰好都完全反应,则以上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

(2)将3.22g芒硝(Na2SO4·10H2O)溶于水中,要使每10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Na+,则需水的质量为__g。

(3)在干燥烧瓶中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由于空气不可能排净,所以瓶内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9.5,将此瓶气体倒置于水槽中,烧瓶内液面上升的体积占烧瓶总体积的_______。

(4)100mL0.3mol/LNa2SO4(密度为d1g/cm3)和50mL0.2mol/LAl2(SO4)3(密度为d2g/cm3)混合,所得密度为d3g/cm3的混合溶液中SO42-的浓度为___________。

(用含d1,d2,d3的式子表示)

(5)已知两种碱AOH和BOH的摩尔质量之比为5:

7,现将7molAOH与5molBOH混合后,从中取出5.6g,恰好可以中和100ml浓度为1.2mol/L的盐酸,则AOH的摩尔质量为_____。

(6)标准状况下,用一定量的水吸收HCl气体后制得浓度为1.0mol/L,密度为1.0365g/cm-3的盐酸。

请计算1体积水吸收_______体积的HCl可制得上述氨水。

【答案】6:

3:

234.2

(或83.3%)6d3/(10d1+5d2)mol/L40g/mol22.4

【解析】

【详解】

(1)设NaC1、MgCl2、A1Cl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z,由分别加入等量的AgNO3溶液,恰好都完全反应,则种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相等,x=y×2=z×3,解得x:

y:

z=6:

3:

2,因溶液的体积相同,则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浓度之比,所以浓度之比为6:

3:

2;

故答案是:

6:

3:

2;

(2)3.22g芒硝的物质的量为3.22/322=0.01mol,所以溶液中n(Na+)=2n(Na2SO4·10H2O)=0.01×2=0.02mol,每10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钠离子,所以n(H2O)=100n(Na+)=2mol,0.01molNa2SO4·10H2O中含有水的物质的量为0.01×10=0.1mol,所以需要的水的物质的量为2-0.1=1.9mol,所以需要水的质量为1.9mol×18g/mol=34.2g;

故答案是:

34.2;

(3)用排气法收集氨气后,收集到的氨气气体不纯,含有空气;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9.5×2=19;设烧瓶的容积为VL,氨气的体积为xL,空气的体积为(V-x)L,则有:

[17x/Vm+(29×(V-x)/Vm)]÷(V/Vm)=19,解之得:

x=

V;将此瓶气体倒置于水槽中,进入烧瓶的液体体积为氨气体积,即

V,烧瓶内液面上升的体积占烧瓶总体积为:

V)/V=

(或83.3%);

故答案是:

(或83.3%);

(4)混合液的质量为(100d1+50d2)g,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

[(100d1+50d2)÷d3]mL=[(100d1+50d2)÷d3]×10-3L;溶液混合后n(SO42-)=(0.1×0.3×1+0.05×0.2×3)=0.06mol;根据c=n/V可知,混合溶液中SO42-的浓度为:

0.06÷[(100d1+50d2)÷d3]×10-3=60d3/(100d1+50d2)mol/L=6d3/(10d1+5d2)mol/L

故答案是:

6d3/(10d1+5d2)mol/L;

(5)设AOH和BOH的摩尔质量分别为5xg/mol和7xg/mol,n(HCl)=n(OH-)=0.1×1.2=0.12mol;7molAOH与5molBOH混合物中含有n(OH-)=7+5=12,根据题意可知,5.6g混合碱中含有n(OH-)=0.12mol,则含有n(OH-)=12mol时,混合碱的质量为560g;根据7mol×5xg/mol+5mol×7xg/mol=560g可知,x=8,所以AOH的摩尔质量为40g/mol;

故答案是:

40g/mol;

(6)假设溶液体积为1.00L,1.00L盐酸中含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

1L×1mol/L=1mol,V(HCl)=1×22.4=22.4L;1.00L盐酸中含水的质量为:

m(H2O)=1×1.0365×103-1×36.5=1000g,V(H2O)=1L;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吸收氯化氢的体积为V=[V(HCl)/V(H2O)]×1L=22.4L;

故答案是:

22.4。

2.

(1)在标准状况下①6.72LCH4②3.01×1023个HCl分子③13.6gH2S④0.2molNH3,体积最大的是____,密最大的是度___,质量最小的是___,氢原子个数最多的是____。

(填写序号)

(2)等温等压下,质子数相等的CO、N2两种气体,质量之比为____,体积之比为____,摩尔质量之比____。

(3)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物都是气体。

分解方程式为:

3A=B+3C+2D。

测得生成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a,则A的摩尔质量为____。

【答案】②②④①1:

11:

11:

14ag/mol

【解析】

【详解】

(1)①6.72LCH4中:

n(CH4)=

=0.3mol,m(CH4)=0.3mol×16g/mol=4.8g,ρ(CH4)=

,N(H)=4N(CH4)=1.2NA;

②3.01×1023个HCl分子中:

n(HCl)=

=0.5mol,V(HCl)=0.5mol×22.4L/mol=11.2L,ρ(HCl)=

,m(HCl)=0.5mol×36.5g/mol=18.25g,N(H)=N(HCl)=0.5NA;

③13.6gH2S 中:

n(H2S)=

=0.4mol,V(H2S)=0.4mol×22.4L/mol=8.96L,ρ(H2S)=

,N(H)=2N(H2S)=0.8NA;

④0.2molNH3中:

m(NH3)=0.2mol×17g/mol=3.4g,V(NH3)=0.2mol×22.4L/mol=4.48L,ρ(NH3)=

,N(H)=3N(NH3)=0.6NA.

所以:

体积最大的是②,密度最大的是②,质量最小的是④,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①;

(2)CO、N2两种气体涉及的元素有C、O、N质子数分别为6、8、7,所以两种气体的分子的质子数分别为:

14、14,质子数相等的CO、N2,物质的量相等;CO、N2摩尔质量分别为28g/mol、28g/mol,故摩尔质量之比1:

1;根据m=nM知:

质量之比与摩尔质量成正比为28:

28=1:

1;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相同条件下物质的量相等的气体具有相同的体积,故体积之比为1:

1;

(3)化学方程式系数的意义:

表示物质的量。

设A的物质的量为3mol,则三种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6mol,由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a,即平均摩尔质量为2ag/mol,三种气体质量总和为12a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A的质量也是12ag,故A的摩尔质量为4ag/mol。

3.

(1)写出下列各项操作的名称,并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

A:

操作名称______________;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

B:

操作名称______________;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

C:

操作名称______________;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操作名称_____________;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

(2)配制100ml、3.00mol/LNaCl溶液。

①计算需要NaCl固体的质量__________g。

②根据计算结果,用托盘天平称称量NaCl固体__________g。

③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入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

④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并用少量蒸馏水_________________2~3次,__________也都注入容量瓶。

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均。

⑤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________时,改用______________滴加蒸馏水使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摇匀。

⑥贮存溶液。

(3)实验中所用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要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并将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过滤漏斗蒸发蒸发皿蒸馏温度计蒸馏烧瓶冷凝管萃取分液分液漏斗17.5517.6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洗涤液1-2cm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烧杯内壁粘有NaCl浓溶液,洗涤后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保证NaCl完全转入容量瓶,否则所配溶液偏低。

【解析】

【分析】

(1)这四项操作均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A为过滤,B为蒸发,C为蒸馏,D为萃取分液,据此写出所用仪器;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步骤为:

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

①根据m=cVM计算需要NaCl的质量;

②根据托盘天平只能精确至0.1g,确定称量NaCl的质量;

④为了减小误差,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后,需要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

⑤定容时先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液面距离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3)根据实验操作步骤确定所用玻璃仪器;

(4)从对结果造成的误差角度分析。

【详解】

(1)这四项操作均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A为过滤,①为漏斗;B为蒸发,②为蒸发皿;C为蒸馏,③为温度计,④为蒸馏烧瓶,⑤为冷凝管;D为萃取分液,⑥为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

A.过滤;漏斗;B.蒸发;蒸发皿;C.蒸馏;温度计;蒸馏烧瓶;冷凝管;

D萃取分液;分液漏斗;

(2)①n(NaCl)=cV=0.1L×3.00mol/L=0.3mol,NaCl质量m(NaCl)=nM=0.3mol×58.5g/mol=17.55g;

②托盘天平只能精确至0.1g,则称量NaCl的质量为17.6g;

④为了减小误差,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后,需要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

⑤定容时先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液面距离刻度线下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步骤为:

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除了量筒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1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

(4)烧杯内壁粘有NaCl浓溶液,如果不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并将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会造成溶质损失,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

【点睛】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要的仪器是高频考点,但是也是学生们的易错点,①学生们往往会漏掉某些仪器,尤其是胶头滴管,②写容量瓶时经常会漏掉规格。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步骤有序的回忆思考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做到不漏不多。

4.某同学设计了测定气体摩尔体积的探究实验,利用氯酸钾分解制O2。

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适量的氯酸钾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均匀,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试管和药品的总质量为15.95g.

②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不再有气体产生为止.

④测量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285.0mL,换算成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279.7mL.

⑤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15.55g.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是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

①调整量筒的高度使广口瓶和量筒内的液面高度相同

②使试管和广口瓶内气体都冷却至室温

③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

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请填写步骤代码。

进行③的实验操作时,若仰视读数,则读取氧气的体积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实验过程中产生氧气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实验测得氧气的摩尔体积是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答案】往广口瓶中注满水,塞紧橡胶塞,按装置图连接好装置,用手将试管底部捂热,若观察到广口瓶中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松开手后,过一会儿长玻璃管内的液面下降,则证明该装置不漏气②①③偏小0.012522.38L/mol

【解析】

【分析】

【详解】

(1)往广口瓶中装满水,使装置左侧形成密闭体系,通过捂热试管看广口瓶中长导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来判断装置的气密性;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

往广口瓶中注满水,塞紧橡胶塞,按装置图连接好装置,用手将试管底部捂热,若观察到广口瓶中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松开手后,过一会儿长玻璃管内的液面下降,则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2)在测量收集到O2的体积时,先将装置中的气体冷却至室温,否则气体受热膨胀时,会使排出水的体积偏大;然后调整量筒高度,使量筒内液面和广口瓶中液面相平,以保证广口瓶中气体的压强和外界气压相等,从而使排出水的体积与产生的O2的体积相等,最后再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正确顺序为②①③;读数时若仰视量筒内的液面,会使读取O2的体积偏小;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

②①③;偏小。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生O2的质量为15.95g-15.55g=0.4g;n(O2)=0.4/32=0.0125mol,O2的摩尔体积为0.2797/0.0125=22.38L/mol;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

0.0125,22.38L/mol。

【点睛】

用排水法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时,要注意:

先将装置中的气体冷却至室温,否则气体受热膨胀时,易引起误差;第二,要调整量筒高度,使量筒内液面和广口瓶中液面相平,以保证广口瓶中气体的压强和外界气压相等,这样才能减小实验误差;最后再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要平视进行读数,减小实验误差;只要做到以上三点,就能提高测定数据的准确度。

 

5.用无水Na2CO3固体配制230mL0.1000mol·L-1的溶液。

请回答:

(1)在配制过程中不必要的玻璃仪器是___。

A.烧杯B.量筒C.玻璃棒D.胶头滴管E.容量瓶

(2)定容时的操作:

当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时,__,再将容量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3)下列操作会使配得的Na2CO3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

A.称取相同质量的Na2CO3·10H2O固体进行配制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转移洗涤液时洒到容量瓶外,继续用该未清洗的容量瓶重新配制

【答案】B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ACD

【解析】

【分析】

(1)配制溶液在烧杯中溶解,需要玻璃棒搅拌,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当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时,需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

(2)当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3)结合

及不当操作可知,n偏小或V偏大均使所配的Na2CO3溶液浓度偏低;

【详解】

(1)配制230mL0.1000mol/L的Na2CO3溶液的一般步骤:

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等,使用的仪器为:

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250mL的容量瓶;不必要的玻璃仪器是量筒,故答案为:

B。

(2)定容时,当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时,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再将容量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故答案为:

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3)A.称取相同质量的Na2CO3⋅10H2O固体进行配制,n偏小,所配的Na2CO3溶液浓度偏低,A正确;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V偏小,所配的Na2CO3溶液浓度偏大,B错误;

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V偏大,所配的Na2CO3溶液浓度偏低,C正确;

D.转移洗涤液时洒到容量瓶外,继续配制,n偏小,所配的Na2CO3溶液浓度偏低,D正确;故答案为:

ACD。

【点睛】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过程中误差分析:

①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有少量流出,n减小,c偏小;②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n减小,c偏小;③定容时,水加多了,用胶头滴管吸出,n减小,c偏小;④定容摇匀时,液面下降,再加水,V增大,c偏小;⑤定容时,俯视刻度线,V减小,c偏大;⑥仰视刻度线,V增大,c偏小;⑦溶液未冷却到室温就注入容量瓶并定容,V减小,c偏大。

6.以下涉及的物质中A、B、C都是化合物;请注意各小题之间可能有的联系。

(1)一定条件下,9.80gNH4Br跟3.60g的某钙盐A恰好反应,生成了4.48L(标准状况)气态产物B和固体产物C。

标准状况下,B气体的密度为0.76g/L,氮的质量分数为82.35%,其余是氢。

试求B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

(2)25℃、101.3KPa时,气体摩尔体积为24.5L/mol.该状况下,1体积水(密度为1g/cm3)吸收560体积B气体得到密度为0.91g/cm3的溶液,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溶液中的溶质以B计量;保留2位小数);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mol/L(保留2位小数)。

(3)在催化剂作用下,B可和NO、NO2混合气体反应生成液态水和一种单质气体D(可不考虑气体反应物与生成的液态水之间的作用)。

在常温常压下,将密度一定的NO、NO2混合气体和B在不同体积比时进行了四次实验,所得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B与混合气体的体积比

反应后气体密度(已换算为标准状况;g/L)

第一次

1.0

1.35

第二次

1.2

1.25

第三次

2.0

1.04

第四次

2.2

则原NO、NO2混合气体中NO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第四次实验所得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保留2位小数)。

(4)将9.80gNH4Br跟过量的氧化鈣共热,充分反应后生成水、1.70gB气体和固体产物C,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试根据有关数据,求钙盐A的化学式_______。

【答案】NH327.9814.982022.76CaBr2Ca(NH2)2或CaN2H4

【解析】

【分析】

(1)根据M=

Vm计算B的相对分子质量,根据氮的质量分数为82.35%计算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继而确定B的分子式;

(2)根据溶液质量分数=

100%,溶液物质的量浓度c=

公式进行计算,结和已知信息寻找相应的量进行求解;

(3)根据体积比不同混合气体和密度,计算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4)根据质量守恒和原子守恒确定相应物质的分子式。

【详解】

(1)标况下B气体的密度为0.76g/L,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 0.76 

 22.4= 17,其中氮的质量分数为82.35%,则B分子中N原子数目=

=1,其余是氢,则H原子数目=

,则B为NH3,故答案为:

 NH3;

(2)假设氨气体积为560L,则水为1L,25C、101.3KPa时,气体摩尔体积为24.5L/mol,氨气的物质的量=

 = 22.86mo,氨气的质量= 22.86mol

17g/ mol = 388.62g,1L水的质量为1000g,则所得溶液质量分数=

100%= 27.99%;所得溶液密度为0.91g/cm3,故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 14.98mol/L,故答案:

27.98;14.98;

(3)在催化剂作用下,NH3可和NO、NO2混合气体反应生成液态水和一种单质气体D,根据原子守恒电子守恒可知,D为N2。

第一次反应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1.35

 22.4= 30.24;第二次反应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1.25

 22.4= 28;第三次反应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1.04 

 22.4= 23.2,由反应后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可知,第二次实验恰好完全反应气体为N2,说明第一次剩余氨气不足,第三次剩余氨气有剩余,令第二次实验中NO、NO2的总物质的量为1mol,则NH3为1.2mol,设NO为axmol,则NO2为(1-x)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

2x +4(1-x)=1.2

[0-(-3)],解得x=0.2,故NO的体积分数=

 

 100%= 20%;

令第四次实验中NO、NO2的总物质的量为1mol,则NH3为2.2mol, NO为0.2mol,则NO2为(1- 0.2) mol= 0.8mol,令参加反应的氨气为y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

2

0.2 +4

0.8=y

 [0- (-3)],解得y= 1.2,剩余氨气为2.2mol - 1.2mol = 1mol,根据N原子守恒可知生成N2的物质的量=

= 1.1mol,故反应后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22.76g/mol,故答案为:

20;22.76;

(4)将9.80g NH4 Br跟过量的氧化钙共热,充分反应后生成水、1.70gNH3 气体和固体产物C,由元素守恒,则C的化学式为CaBr2。

(1)9.80g NH4Br跟3.60g的某钙盐A恰好反应,生成了4.48L(标准状况)NH3和CaBr2,NH4Br的物质的量=

= 0.1mol,由Br元素守恒可知CaBr2为0.05mol,由Ca元素守恒可知,3.6gA中含有Ca原子为0.05mol,氨气的物质的量=

= 0.2mol,由N元素守恒可知3.6gA 中含有N原子为0.2mol - 0.1mol= 0.1mol,由H元素守恒,3.6gA 中含有H原子为0.2mol

 3- 0.1mol

4 = 0.2mo,故3.6gA中Ca、N、H原子物质的量之比= 0.05:

0.1 :

0.2= 1 :

2:

4,故A的化学式为CaN2H4 ,故答案为:

CaBr2;Ca(NH2)2或CaN2H4。

【点睛】根据M=

Vm计算不同气体或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

7.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I.

(1)给定条件下的下列四种物质:

a.10g氖气

b.含有40mol电子的NH3

c.标准状况下8.96LCO2

d.标准状况下112g液态水

则上述物质中所含分子数目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标准状况下,0.51g某气体的体积为672mL,则该气体摩尔质量为______。

(3)将100mLH2SO4和HCl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中加入含0.2molNaOH溶液时恰好中和完全,向另一份中加入含0.05molBaCl2溶液时恰好沉淀完全,则原溶液中c(Cl-)=____mol/L。

II.现有以下物质:

①铝;②二氧化硅;③液氯;④NaOH溶液;⑤液态HCl;⑥NaHCO3晶体;⑦蔗糖;⑧熔融Na2O;⑨Na2O2固体;⑩CO2。

回答下列问题(用相应物质的序号填写):

(1)其中可以导电的有__________。

(2)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非电解质有__________。

(3)写出向⑨与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