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直接打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01252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直接打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直接打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直接打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直接打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直接打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直接打印.docx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直接打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直接打印.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直接打印.docx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直接打印

课题

21大自然的声音

备课日期: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呢”,识记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

3.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词语教学中重视象声词的教学,了解象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教学难点

对文中总起句,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了解句子的内容在段落中的作用。

教具学具

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个人思考

重点标注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教师播放一些自然界的声音)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这些声音。

2.听完后交流,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3.师:

这些都是来自大自然的声音,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大自然的声音。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两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互读,正音。

3.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4.小组读书比赛。

5.轻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声音?

(风、水、动物)

三、课堂练习

  1.观察字形,说说你的发现。

  2.师提示重点字的关键笔画,学生练。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交了一个新朋友——大自然,他的家族里有许多无师自通的音乐家和歌手。

今天,他想带大家一起去欣赏一场特殊的音乐会。

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2.不过,大自然说,要去参加音乐会,听那美丽的声音得带上这群小伙伴。

(出示词语卡片)还认识他们吗?

  3.开火车读词语:

小火车开起来,带上这群小伙伴,跟着大自然快乐出发吧。

二、入境想象,美读感悟

  1.师:

小火车开得真快呀,我们顺利到站了。

请同学们默读2—4自然段,看看有哪些音乐家和歌手参加了这场音乐会?

(生默读、思考,在书上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做上记号。

  

  2.师:

有谁参加了音乐会?

你们听到了哪些美妙的声音?

(生:

风、水、动物的声音。

师相机板书)

  3.小组交流:

大自然的声音怎么美妙呢?

谁来说说?

4.风的声音(大胆想象,美读感悟)

  

(1)指名读画出的句子。

再指2—3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师:

读得真好,让我们聆听了音乐会的风之曲,再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吧。

女生读描写微风的部分,男生读描写狂风的部分。

(3)师引读,生接读: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风是——

 (4)小结:

真是一位天才的音乐家呀!

既会演奏舒缓的小夜曲,又能合奏出雄浑的交响乐,让我们发现大自然的风声如此美妙。

 5.水的声音(直观感知,美读悟趣)

(1)还有谁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呢?

为什么这样说呢?

(2)指名学生把找到的句子读一读。

(3)这些词描绘得真像,我们一起来听听真正打击乐器的演奏吧!

(播放打击乐(4)真精彩!

其实把同学们说的这些词语补充到课文中来,小雨滴这敲敲打打的音乐会,也能演奏得生动有趣热闹非凡啊!

谁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指名读好“滴滴答答”、“叮叮咚咚”的不同音效。

(5)小雨滴不仅会演奏,还会唱歌呢!

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什么样的歌?

(指名读句子:

“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海洋大合唱。

”)学生说说自己体会到的水之乐曲的美妙。

(6)播放小溪→河流→大海的声像画面,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体会、理解“汇聚”、“波涛澎湃”。

  (7)师生小组合作读:

一组读小溪,二组读河流,三组读大海,师读最后一句。

生自评,说说哪里读得好,为什么?

三、回归全文

  1.大自然的声音太美妙了,【板书:

太美妙】真可谓“人间天籁”。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让我们全身心地走进大自然,静心聆听这场天籁之声的音乐会。

(师配乐读文)

  2.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给同桌听一听。

板书设计:

 21大自然的声音

  风太

  水美

  动物妙       

课后反思:

 

课题

22父亲、树林和鸟

备课日期: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理解重点词语。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的故事,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注意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习作者先概括写,再具体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句,感受对话语言的精练、优美。

教学难点

在朗读父亲语言过程中体会蕴涵的情感。

教具学具

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个人思考

重点标注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引入新课

  1.读题。

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最想从文章中知道什么?

  2.试着将课题中“、”换成恰当的词语,将课题连成一句话,再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留意预习时划出的生字新词。

  2.小组合作学习,重点交流容易混肴的字音和难写的字形。

  交流检查学习情况。

①出示会认的字。

黎凝畅瞬猎  

②指名认读。

强调“凝”的读音。

③说会认字在文中出现的词,理解意思。

④出示会写的字。

⑤指名认读。

强调“蒙”的读音。

“鼻”和“猎”的部首及字形。

“翅”的笔顺。

⑥说会认字在文中出现的词,理解意思。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指名朗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

2.说说文章主要内容。

3.给文章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

概括的讲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

第二段(第2自然段—结束):

具体讲父亲怎样喜爱树林和鸟。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检查生字词。

  2.回顾课文,说说文章的重要内容。

  ★学生先用自己的话说。

  ★齐读课文,在文中找一个句子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细读感悟,有感情朗读

  出示: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

  1.体会“最喜欢”“一生”流露出父亲怎样的情感。

  2.从哪儿能看出父亲对树林和鸟喜爱的感情之深呢?

学生默读课文第二部分,画出相关的语句。

  3.学生交流汇报。

  ☆看的仔细。

抓住重点句子理解。

  父亲:

“林子里有不少鸟。

”“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

  我:

“既没有看见一只鸟,也没有听到一只鸟叫。

”“仔细找,却没有找到晃动的叶子。

  提问:

父亲为什么能发觉林子里有不少鸟,而我却什么也没看见?

这说明什么?

(扣住“父亲看得仔细、很爱鸟、对鸟非常的熟悉和了解”说即可。

    分角色朗读2—6自然段,读出父亲对鸟的喜爱之情。

  ①指名读父亲说的话。

  ②有感情的朗读7---10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读了这篇课文,令你最感动的是什么?

(再次体会父亲对鸟的了解与喜爱。

  2.将题目的顿号换成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读一读。

(爱)

  3.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写作方面:

先概括再具体的表达方法。

内容感悟:

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4.教师总结:

鸟儿们常常欢歌笑语,喜欢自由飞翔,它们也有自己的欢喜忧愁,我们应该像文中的父亲一样,关爱鸟儿,让它们和我们一样快乐地生活。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2父亲、树林和鸟

  看鸟动仔细父亲

  闻鸟味认真爱鸟

  听鸟歌快活

课后反思:

 

课题

23带刺的朋友

备课日期: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扎”。

在阅读中自主识字。

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讲了关于刺猬的一件什么事。

 

3.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能够使句子生动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讲了关于刺猬的一件什么事。

教学难点

体会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发挥想象,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教具学具

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个人思考

重点标注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

在我们多彩的童年生活中,肯定有许多朋友。

有的给你精神上的鼓励,有的给你学习上的帮助,有的朋友给你的生活带来乐趣……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中,小作者有一位特别的朋友,它是一位(带刺的朋友)?

  2.揭题:

带刺的朋友。

(板书课题)

  3.师:

带刺的朋友是指谁呢?

(刺猬)

  4.师:

请你来说说你所了解的刺猬。

过渡:

文章的小作者也非常喜欢刺猬。

二、检查预习

1.学生自由认读生字。

2.指名学生认读。

3.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师:

请大家轻声读课文,思考并完成填空。

  思考:

小作者通过一件什么事写出了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用简洁的话概括地说。

 2.学生交流。

(板书:

偷枣)

四、学习第1自然段

  1.过渡:

那刺猬偷的到底是怎样的枣呢?

我们一起来看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

2.师:

这里,老师有一个句子(媒体出示),请你来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一句,并说说理由。

(数量多、香味、动态美感(起风时)、比喻句)

师:

第一句的表述方法有没有错啊?

(没有)只是第二句是比喻句,把(红枣)比作(玛瑙),更生动形象。

在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地使用比喻句,使文章内容的表述更生动形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过渡:

这枣是多么诱人啊,真让人眼谗,怪不得会引来刺猬偷枣。

二、细读课文,体验感悟

(一)学习第2—11自然段

1.师: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第2—11自然段,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夸奖了那只刺猬,快速地找找是哪一句,用直线画出来。

学生交流:

【媒体出示:

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2.师:

对啊,让我们好好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作者的惊喜以及对刺猬的钦佩之情。

师引读:

我暗暗钦佩:

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师:

“钦佩、本事”什么意思?

谁能用近义词来解释一下?

(佩服、本领)

谁来解释“高明”?

(技艺,见解,好得超过了一般水平)板书

过渡:

小作者说,刺猬偷枣的本领好得超过了一般水平,那么刺猬究竟是怎样偷枣的呢?

3.师:

【媒体出示】老师请同学们再次认真默读课文第2—11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体现刺猬偷枣本领高明的句子,并圈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动词。

4.【媒体出示】师引读第5—10自然段,体会一下刺猬偷枣的高明。

过渡:

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也感觉到这可爱的小家伙偷枣的本领的确十分高明。

5.【媒体出示】老师请同学用“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

”这句话作为总起句,来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在这中间,我们必须用到“爬、停、掉、归、打滚、扎、驮、跑”这8个动词,可以选用“先”、“再”、“然后”、“接着”、“最后”这些连接词。

看看谁来挑战一下?

6.师:

学到这儿,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刺猬?

板书:

聪明机灵

(二)学习第12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

2.体会这一自然段连用几个问句,表现出作者对刺猬的好奇和喜爱的心理。

三、总结拓展

师:

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刺猬能利用它身上的刺来背枣,想一想,刺猬还能用它身上的刺来干什么呢?

课后请读一读宗介华的《带刺的朋友》原文,了解关于小刺猬的更多更有趣的故事吧!

  

板书设计:

23带刺的朋友

  刺猬(钦佩、喜爱)

  偷枣:

高明聪明机灵

        

课后反思:

 

课题

口语交际:

身边的“小事”

备课日期: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有表达的兴趣和自信,愿意把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

 

2.用简要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

 

3.汇总小组意见时,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教学重点

用简要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难点

有表达的兴趣和自信,愿意把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

 

教具学具

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个人思考

重点标注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话题——身边的“小事”

2.举例说一说,什么样的事是“小事”?

3.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小事”,每件小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谈谈身边的“小事”。

二、师生交流 

1.指导学生观看课本上的四幅插图,分别说一说:

图上画的在什么地方,人们都在干什么?

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2.分小组讨论,交流。

3.指生回答,其他学生注意认真听,并评价。

 

提示:

第一幅图,在上公交车的时候,人们都在排队上车,忽然有一个人插队。

这样的行为影响了他人上车的速度,是不文明的行为。

第二幅图,在旅游景区,一个人在古建筑物上乱涂乱画。

这样的行为损坏了古代文物,是不文明的行为。

第三幅图,在进门的时候,前面进的人把们打开后,没有直接关,而是等待后面的人一起进去,能为他人着想,这样的行为是很有素质的,令人感到温暖。

第四幅图,一个人拿着粮食在公园里喂流浪狗,这个人很有爱心,他的行文令人感到温暖。

4.教师表扬表达清晰、态度自然大方的学生。

 

三、学生交流 

1.你的身边有哪些类似这样的“小事”?

2.小组同学交流你发现了哪些不文明行为,或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然后再谈谈你对这些行为的感受。

学生先想好要讲的内容,自己想一想该怎么说,然后和同学交流。

和同学交流的时候,用简要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

3.汇总小组同学谈到的“小事”,和其他同学交流。

4.各组推选代表到班上交流。

 

4.评一评,谁说得最好?

5.选出今天的“表达小明星”。

 

四、活动总结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们知道了身边有很多的“小事”,这些小事有的是不文明行为,有的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我们要提醒自己,不做不文明的行为,要向那些温暖的行为看齐。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身边的“小事”

说说身边的小事:

不文明行为感动温暖行为

谈感受

       

课后反思:

 

课题

习作:

我有一个想法

备课日期: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弄清习作要求,按要求作文。

 

2.写的时候,要把这种现象和你的想法写清楚。

3.注意写作的格式要规范。

教学重点

把这种现象和你的想法写清楚。

教学难点

把这种现象和你的想法写清楚。

教具学具

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个人思考

重点标注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新闻中最近出现的比较普遍的一些现象或问题的图片或文字介绍,学生观看。

2.想一想,对这些现象或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3.出示来自网络的一些评论,了解别人都有什么样的想法。

二、写法指导

1.生自由默读课本上的两篇例文,想一想,文中讲的是一个什么现象或问题?

作者的想法是什么?

2.小组讨论。

3.指名汇报,教师点拨。

提示:

例文一,写的是一个学生发现爱玩手机的人非常多这一现象,并举例说明了这一现象人,让人有了更深的认识。

最后,小作者还写了自己的想法,他觉得过于沉迷手机会影响与别人的交往,认为我们不应该总是玩手机,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关心身边的人。

例文二,写的是小作者想在班里建一个图书角的想法。

他把为什么要见图书角,有哪些好处等自己的想法都写得非常清楚。

4.总结:

写的时候,要把这种现象和自己的想法写清楚,要让别人明白你的想法,如果有改进的办法或建议,也可以写下来。

三、自由习作

1.学生自由习作。

2.写完以后小声读一读,看看句子是否通顺。

第二课时

一、小组交流

1.在小组内交流,读给同学听,看看他是否明白你的想法。

2.成员进行点评,看看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所写的想法是否写清楚了,有没有更好的写法,哪些地方可以修改、补充。

3.集中讨论,对这个问题,你还有没有什么看法?

4.自己修改习作。

二、全班交流评改

1.请小组派代表读给大家听。

小组代表朗读片段,其他人边听边想:

仔细听,看看是否明白这是一个什么想法,你还有没有什么看法?

2.选择1—2篇例文,实物投影呈现片段,边读边改:

认真想,你能提些建议吗?

3.集体修改。

三、再次修改

1.看自己的习作,根据所学经验,再次进行修改。

2.誊写作文。

板书设计:

我有一个想法

1、观察

2、表达:

现象想法建议       

课后反思:

 

课题

第七单元语文园地

备课日期: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学习精彩句子的写法。

 

2.学习写人物外貌、神态的成语。

3.掌握朗读技巧和方法。

 

4.熟读背诵古诗《所见》。

教学重点

学习精彩句子的写法。

 

教学难点

.学习写人物外貌、神态的成语。

教具学具

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个人思考

重点标注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自由朗读“交流平台”中四个同学的话。

2.指名读。

其他同学想一想:

这四句话是围绕什么来写的?

3.指名说一说。

提示:

这四句话都是围绕摘抄来写的。

4.什么是摘抄?

提示:

摘抄就是读书时,遇到写得好的语句,记录在摘抄本上。

5.小组讨论,怎样摘抄?

6.指名说一说。

提示:

①可以把描写同类事物的语句分门别类地写下来,叫归类摘抄。

②可以摘抄有新鲜感的词语,在旁边写感受或背下来。

③可以在摘抄内容的右下角注明出处。

7.你还有没有其他摘抄的技巧?

8.说一说。

9.总结。

摘抄可以帮助我们积累好词、佳句和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我们平时应该养成摘抄的良好习惯。

二、词句段运用

(一)学习第一题。

1.学生自由读一读前三个例句,想一想,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2.同桌相互说一说。

提示:

都带有“得”字,“人物+动词+得+程度”的结构。

3.把第四句话填写完整。

4.指名汇报。

5.根据上面的句型,独立写一写第五句话。

6.指名汇报,看谁写得句子最好。

(二)学习第二题。

1.自由朗读这两个句子。

2.同桌互读,注意加点的词语,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3.指名说一说。

提示:

这两个句子,每个分句的后几个字,是下一个分句的开头。

这种手法叫“顶真”。

4.齐读第一句。

5.指名读第二句,想一想,你能接着往下说吗?

6.自己练习说一说。

7.指名说一说,看谁接的好。

三、书写提示

1.回忆执笔姿势和坐姿,提醒学生要坚持用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坐姿。

2.认真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

看看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分析每个字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3.同桌相互说一说。

4.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提示:

这八个字中,上下结构的字有六个,左右结构的字一个,独体字一个。

这八个字的笔画中撇、捺最多,书写时,撇、捺写得舒展,字形就优美。

5.指导学生书写撇、捺。

5.学生自由练习书写生字,注意写字姿势要正确。

四、日积月累

1.猜谜导入。

 

(1)猜谜:

“一个小姑娘,住在水池塘,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2)揭示谜底:

荷花。

问:

荷花还叫什么?

(莲花)

(3)莲花的叶子叫做什么?

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词来形容荷叶呢?

 

(4)今天我们来学习王昌龄笔下的《采莲曲》,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初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地把古诗朗读两遍,注意把字音读准。

 

(2)指名读。

 

(3)师范读,指名读 

3.品读古诗。

 

(1)自己把一、二行诗好好地读一读,边读边想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2)指名读第一行诗。

 

(3)同学们边听边想:

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4)指名读。

 

(5)齐读第一行诗。

(6)读三、四行诗,自由读。

4.背诵古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背一背古诗。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七

摘抄技巧:

归类

摘抄好处:

提高写作水平       

人物+动词+得+程度

课后反思:

 

课题

第七单元整理与复习

备课日期: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要认的生字。

2.通过练习使学生会写本单元要写的生字,并学会辨析形近字。

3.通过练习使学生会背会写本单元要掌握的日积月累和古诗。

教学重点

会认会写本单元的生写,会背会写本单元的日积月累和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本单元的课文。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流程

个人思考

重点标注

第一课时

结束了一个单元的学习,同学们的收获一定不小。

现在,我们共同来梳理一下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同时也互查一下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一、自学部分

1.首先请同学们把本单元要掌握的知识梳理一下。

二、互学部分

教师出示互相要求

(1)首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学,把生字表一、二中的生字,读一读,有问题地请教本小组的同学。

(2)自查生字表中不会写的字。

小组活动时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

出示要认的字,全班内开火车进行轮读,教师要把读不准的字音写在黑板上。

请同学写音节。

三、导学部分

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同学们易写错的字,让学生说一说错在哪了。

有针对性地听写。

形近字组词并选择其中两组词语个写一个句子。

默写本单元的生字生词。

听写成语。

把学习过的日积月累和相关课文背一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二课时

同学们,一个单元的学习结束了,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把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看看谁掌握得最好。

(板书课题)

过渡:

首先请同学们把本单元要掌握的知识梳理一下。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学,把生字表一中第一单元的生字,读一读,有问题地请教本小组的同学。

自学提示:

1.读准字音,将共性的问题提炼出来,记录员做好记录。

2.小组长进行听写,然后组员内轮流批改。

3.自查日积月累中不会写的字。

互学提示:

1.小组长进行听写,然后组员内轮流批改。

2.自查日积月累中不会写的字。

教师导学:

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同学们易写错的字,让学生说一说错在哪了。

2.谁能把学习过的日积月累和相关课文背一下。

请大家试着默写一下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背诵朱熹的《所见》

听写字词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