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新典范的建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9797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5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育新典范的建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语文教育新典范的建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语文教育新典范的建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语文教育新典范的建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语文教育新典范的建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教育新典范的建立.docx

《语文教育新典范的建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育新典范的建立.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教育新典范的建立.docx

语文教育新典范的建立

语文教育新典范的建立

【字体:

     

 

——王财贵先生二零零九年四月二十五日讲于福建晋江子江中学

(智楷整理讲话原稿,王财贵修订)

一、开场白:

 我只讲应该讲的

 各位教育界的领导,教育界的先进,特别是语文教育的骨干、优秀老师:

我非常高兴主办单位安排我做第一场演讲。

我知道主办单位的意思,因为所谓「好酒沉瓮底」啊,凡事要渐入佳境才好,所以他们安排一个最不会讲的人讲第一场。

我虽然很不会讲,但是我会很认真讲。

(鼓掌)

 这个题目是我定的,我到处去做演讲,讲过一千场以上,从来没有讲过这个题目,所以,今天是很新鲜的。

也可以说,各位是很有福气的。

(鼓掌)不过,讲来讲去,我讲的还是换汤不换药,三句不离本行。

等一下你会发现我老王卖瓜,还是讲我这一套,因为我姓王,我可以卖瓜。

 为什么还是要讲同一套呢?

是不是没有别的东西可讲了呢?

我知道老讲一套会被人笑话的,本来想要讲一些新的东西贡献给诸位。

但是,如果以前都讲对了,讲好了,再讲一些别的新的东西,那岂不是讲错了讲坏了吗?

所以,我今天只讲,是我认为对的,而且是唯一的对的。

离开我今天所讲的,我认为它是不对的,至少可以说它是不好的,不好的意思是它的意义是比较薄弱的,稀少的,庸俗的,甚至是误人子弟的。

所以,我们只讲应该讲的,只讲我认为是对的。

 

 

二、重新建立语文教育典范的文化背景

释题

 今天所立的题目非常重大,所谓「语文教育新典范之建立」,因为在座的各位,都是关心语文教育的领导或老师,尤其是优秀的老师。

我对于各位的专业以及经验,非常敬佩。

但是今天要讲所谓「新典范」的建立,可能多多少少对在座各位会有一些冲击,也就是对各位以往的观念以及做法,有一些不同的意见,请各位先有一点心理准备。

假如我的意见跟各位不一样,甚至有很大的不同,乃至于完全相反,请大家不要反应太过;因为我不是领导,所以不是来这里做规定,我们只是做学术的交流,讨论,提供给各位一些新的意见,应该无妨于各位以往的学问,以及各位所做的成绩。

如果能给各位做一点参考,或许是稍微转移一下教学的观念,或许是直接做一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应该有益乃至于有大益于各位将来的语文教学。

当然,这要看各位对我以下所讲的道理认识的清楚不清楚,同意不同意,如果认识得清楚,又同意了,可能对语文教学做一个完全的颠覆,完全的转换;假如,认为我的一点意见可以供做一种参考,或许可以有稍微的修正;但如果认为我的讲法,是错误的,不值得参考的,就请你就把它当做一家之言,笑一下也就可以了,「一笑泯恩仇」啊。

我跟各位也没有恩也没有仇,不过呢,对于不同的意见,可以大方的允许我讲出来,那我就感谢各位了。

举几个重大的科学典范转移的例子

以下要先解释什么叫做「典范」。

典者,大也,所谓高文典册,重大的东西,重大的学问,都叫做典。

范者,规范,规距。

所以典范就是重大的规距。

也可以说是原始的规律。

原始的规律,就是重大的规距。

原始而重大的规距,它必定是涵摄了某一方向,让有关此一方向的理论,以及行动,都受到这个规距的引导,受它的笼罩。

像这样子从一个原点出发,而规范一方笼罩一方,这个原点叫做典范。

 典范被我们比较清楚认识的,是科学的典范,科学界有所谓「典范的转移」。

我们举几个重大的科学典范转移的例子:

比如哥白尼的天文学,哥白尼以前太阳跟地球的关系是「日动说」,认为地球是不动的,太阳环绕着地球转。

哥白尼却发现并不是这样,而是地球环绕太阳转。

自从哥白尼以后,天文学有了重大的发展,它的发展是由于它发现新的典范,新的规律,本来是太阳绕着地球转变成地球绕着太阳转,跟以前的观念正好相反,这是一场天文学的大革命,以后对凡是有相反的理念建立,就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

又比如牛顿以来,对于时间空间的认识是「绝对时空论」。

认为时间空间是事实存在着,是不能改变的。

但是爱因斯坦发现时间空间并不是固定的,在非常大的重力场下,会改变空间的形态,而在速度接近光速的时候,会改变时间的观念,所以时间和空间,不是绝对的存在,而是相对的存在,因此相对论就转移了绝对论。

又,大家都知道的,有所谓的欧几里德几何,后来又有所谓的非欧几何,欧几里德几何在平面上用,非欧氏几何它在曲面上用,这些都是非常有名的科学典范的转移。

不过,科学典范一有转移,必定造成科学界的重大革命,而且这个革命一定是让我们人类的科学知识,科学能力往上跃升一步。

因为,要能够作典范的转移,它是经过非常长久而精密的研究,层层深入到自然规律当中,对于自然世界的规律有重大的发现,发现的规律不只是新的,而且是更原则性的,即对自然界有更深层的认识。

这深层的认识,就打开人类对自然世界的一个新视野。

但是这个新视野,所谓新的典范的转移,是不是就否定了原来的典范呢?

不是,它并不是打倒原来的典范,它是涵摄了、包容了、融贯了原来的典范。

比如说,虽然,我们现在都已知道,事实上是地球绕着太阳转。

但是,我们都还是说「太阳升起来了」,「太阳落下了」。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是太阳绕着地球转。

难道哥白尼会说我们不对吗?

又,虽然相对时空,是已经成为科学界的共识。

但是,在一般的状况之下,我们的生活还是在绝对时空之中。

时间、空间如果会随便变,那我们的生活岂不是一团乱了吗?

所以牛顿的绝对值时空还是有用的,普通的物理学,通通还是在牛顿的时空当中。

还有,欧几里德几何,它还是人类最常用的几何,它还是真理,所以平面几何的道理依然存在。

我们现在的学生所学的几何,依然是平面几何。

所以,科学典范的转移,它其实是科学典范的提升。

这就是科学能够日新月异,精益求精的道理。

文化教育典范的转移不一定是进步的

 除了科学典范的转移之外,我们也看到,文化也有典范转移的现象,乃至于我们今天的主题是讨论教育,教育的典范,也会有所转移。

但文化的转移,或者说文化当中的教育之事的典范转移,就没有那么福气了。

刚才说科学典范的转移,那新典范必定是更深入一层,更提升一层,更扩大一层,而笼罩原来的典范,把旧的典范包融进来,通而为一,造成科学的进步。

但是,文化典范转移,就不一定是进步了,有些时候,它只是片面的改善,甚至是退步的。

因为科学所研究的是自然,我们对于自然的了解,有逻辑与经验之验证作基础,孰是孰非,是骗不了人的,所以,它永远站在前人的成就上往前进步,当然是精益求精,一定是后来居上。

而人类在文化方面的改革,就不一定了。

我们知道,文化会有没落的时候,因为文化有关乎人心,人心常常有败坏的时候,当人心败坏时,产生的文化典范转移,是会让人间更远离真理,走向黑暗的。

当然,如果狭义的来界定「典范」的意义,我们不应该说「坏典范」它也是「典范」,但是它既然规范了众多人心灵的走向,它引起一个风潮,引起一个运动,它影响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乃至于整个世界的命运,这样我们也可以说是典范的转移。

中国古代文化典范的转移

 以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为例,先秦夏商两代认为「天命」是人间政治权力转移的标准,所以崇尚鬼神与祭祀。

到了周朝,则渐渐以德性为标准,周公制礼作乐,以礼乐维持了周朝的长治久安,人文的意味越来越显明,从鬼神到人文,是一种文化典范的转移。

到了孔子,「周文疲罢、礼崩乐坏」,孔子一生的心愿,在政治上是要恢复周公的礼乐,不过旧有的政治典范已不足维系社会人心,孔子在政治上不能行其道,但孔子对周公的礼乐,有深入一层的探讨,从制度层面进入到精神层面。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礼不只是相见的时候送送礼物,乐不只是敲敲钟打打鼓。

礼乐的本源出于仁德,出自人性,把周公礼乐的内在精神,一下指点出来,为中国文化立下千万年的根基,从「据事制范」到「摄事归心」,这当然也可以说是文化典范的转移。

孔子之后有孟子和荀子,孟子是直承孔子对人性的了解而建构了道德理论,而荀子转了孔孟从内在心性建立道德的路数,转到外在社会规范上而隆礼义重法教,这当然也是继承了孔子的某一面向,但跟孟子从核心处继承是不一样的,于是孟子荀子形成了两个典范,后代儒者认为,孟子是直接继承了孔子的心灵,而荀子就走了偏锋,乃至于自然地带出了法家。

法家转移了孔孟重德的精神,影响了那个时代,法家在政治上帮秦朝统一了天下,但是也败坏了天下的人心风俗。

所以到了汉朝,贾谊和董仲舒才要来个「复古更化」——恢复古人以德为本的理念,而变更社会风俗,以成教化,又把文化典范转移回来,尽力回到儒家的本色。

乃至于魏晋时代,文化风向转到道家,到了隋唐,又转到佛家,到了宋明,再转回儒家。

而宋明儒家跟先秦儒家又有所不同,这不管是对道家佛家来说,还是对先秦儒家来说,都可以说是一种典范的转移。

因为宋明理学吸收了佛道两家的精采,把儒家的深刻性,高明性,开发出来,让儒家也可以面对道家无心而圣的高明和佛家真俗不二的整全而了无遗憾。

陆象山立其大本、王阳明直指心性,就是儒家的新典范。

近代儒家典范的转移

到了近代,又有所谓的新儒家,这是儒家典范又一次的转移,因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我们要面对西方文化,在西方文化的笼罩之下,或者说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情况之下,请问中国文化往何处走?

这是从古以来中国文化的大变局。

到这个时候,中国人到底要以什么心态来面对西方文化,或者以什么心态来面对我们的祖先,来继承我们的祖先,然后来开启我们的后人,这里急需一个新的文化典范,来指引这个新的时代,完成中华民族在此新时代的使命。

这个时代,中华民族出现了两个对时代有感觉,对民族有影响的文化派别,一个是五四,一个是新儒家。

他们都致力于为当代中华文化建立新的典范。

五四的典范是要我们打倒传统全盘西化,新儒家的典范是要我们继承传统全盘化西。

文化的典范的转移不一定是进步的

 我这样一套讲下来,这个文化的典范用中国的文化的大环节的发展,这样讲下来,请问,这个典范的转移,是不是每一步都有所开展,每一步都必定更深入,更高明?

更广大?

那是不一定的。

从儒家的主流转到道家为主流,或许可以姑且承认道家有其高明的一面,但道家并没有把儒家推得更广大。

而从儒道两家转到佛家,佛教当然有其广大与高明的特质,但是佛教是不是能够笼罩整个中华文化,那也是不见得的,到最后,反而是中国文化消化了佛教,让中国文化的主流成为「儒释道」三家,而依然以儒家为主流中的主流。

要全盘西化还是全盘化西

到了近代,面对西方文化,请问,我们是要随着五四全盘西化,打倒传统呢?

还是要继承传统,消化西方?

各位,这不是很严肃的问题吗?

这一百年来,请问中国人是清醒的还是一直在梦中?

五四的文化典范经由政府的认可和推动,其势力是很大的,九十年来,全中华民族都自觉或不自觉的受了五四典范的影响,所以,现在我们睁开眼睛看一看,整个中国人,几乎已经忘了他自己的文化,丧失了中国文化的灵魂。

中国人而没有中国文化的灵魂,请问这一个中国人还算是中国人吗?

那么,请问我们现在的中国文化的典范,应该采取五四的标准,还是采取新儒家的标准?

所以新儒家对于五四,一直持批判,反对的态度,要扭转五四的偏差。

 对这两种文化态度,我不知道各位,你自己,以及你的朋友们,作何看法,还是根本没有看法?

你如果对于这个大时代,中国文化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的危急情况,根本不察觉,实在不足以当一个老师,乃至于不足以称为知识分子。

一个知识分子居然不关心一个民族有发展和走向,怎么称得上你是一个高级分子呢?

怎么可以当老师呢?

尤其怎么可以当语文老师?

处在这个时代里,要讲文化典范,要嘛就是全盘西化,要嘛就是全盘化西,请问你走那一条路?

中国自古以来,从自己民族文化的本根开发出来儒道和两家,都是非常高明的。

后来我们又接触了佛教,并且吸收了佛教,乃至于融通了佛教,所以中国文化就变成了儒释道三家。

我们要知道,佛教是人类非常高度智慧的展现,既然中华民族都可以把这样高度的智慧吸收进来,而跟原有的文化不相冲突,至于拓展了原有文化的内涵而,使中国文化从儒道两家变成儒释道三家。

像这样子大气魄的民族,为什么到了近现代,面对西方文化,为什么不能把中国文化从儒释道三家变成儒释道西四家?

我们志气哪里去了?

我们的心胸哪里去了?

我们的理想哪里去了?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一定要全盘西化?

而全盘西化一定要以打倒中国文化为代价?

一定要让中国人通通变成西方人?

为什么我们要这样?

所以我常说,五四运动,这一批知识分子,是中华民族的不肖子孙!

教育的失败来自文化观念的失败

 但是,非常可惜的,九十年前(一九一九年)国民党政府接受了五四运动的思想,在教育上,透过教育部力量,让全国的人民接受西化的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也继承了国民党的教育政策,一直到现在,两岸的中国人,已经的远离了中华文化,丧失了大心胸、大气魄的堂堂正正的胸怀。

我举眼一看,看不到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这是非常可悲的!

这一种可悲来自于我们教育的失败,教育的失败来自于我们教育理论的失败,教育理论的失败则来自文化观念的失败!

所以各位,现在大家都认为中华民族要复兴了,很多世界上的有识之士,也都说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

中国人处于一种好像可以骄傲起来的气氛中,但是,所谓中国人的骄傲是虚拟的,是不实在的。

因为如果只是军事力经济力的强大,我认为那并不是很光荣的,那也不可以算是中华民族的真正成就。

我认为文化的成就才是真正的成就。

我们应该回归本位,回归中华文化本位。

回归本位并不一定要排斥其它的文化,乃是,本位站住了,我们可以吸收,我们可以融会,我们可以扩充,我们可以消化其它民族的文化,而创造出一个崭新的,更加丰富,光明,伟大的文化,来传授给我们的子孙,来贡献给全人类,这才是真正的贡献。

其实,在这个东西文化交融的大时代里面,只有中国人才能够负担这个责任,这一百年来,中国人放弃了他的责任,这是对不起世界的。

为什么只有中国人才可以负担起融贯中西的责任

 为什么只有中国人才可以负担起这个责任呢?

首先第一点,我们刚才说,中华文化本来就是一个有容乃大的文化。

我们的读书人老早就接受孔子的教导,「学而时习之」,「见贤思齐焉」,「三人行,必有我师」,都指点了尊重真理好学不倦的精神。

其次,我们在历史中,已经有了消融文化的成功经验,就是把佛教吸收进来。

我相信,西方文化并不会比佛教高明,尤其西方文化最重要的成就,就是科学与民主,科学与民主的根源就是逻辑与数学,以逻辑、数学来研究物理,就成就科学;那么以逻辑、数学的精神来安排建构社会的次序,就是民主。

所以西方文化是非常明白的,它的根源,也就是它的典范是很容易把握的。

重新建立语文教育典范的意义

 以一个这么聪明又好学的中华民族,要吸收西方文化为什么经过一百年还吸收不进来?

因为我们走错了路,尤其是我们的教育走错了路。

因为我们选择了错误的教育典范,让我们走偏了方向。

而我们的教育的典范为什么会走偏,是因为我们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文化典范,乃至于我们受到了不恰当的文化典范的引导。

因此,今天,我要在这里讲「语文教育典范的重新建立」。

我想用语文教育的成就,来唤醒中华民族的灵魂,乃来吸取人类伟大的智慧。

有了伟大的智慧,我们才能够开阔心胸,提高眼界,然后我们就能够把中西文化做一个统整的融贯。

假如我们不能够开拓我们的智慧,每一个人心胸狭窄,眼光短浅,你怎么可么可能去面对这个大时代?

三、从人性出发,建立永恒的语文教育的新典范

语文教育新典范建立的四个标准

 所以,今天我们主题是讲语文教育,其实我们把语文教育放在整个教育来考虑,把整个教育放在文化背景来考虑,把文化背景又放在永恒的人性来考虑。

我们如果从人性出发,来考虑我们的文化走向,从文化出发来考虑我们的教育的理论,从教育理论再来看教育的核心工作,从教育的核心工作我们看到了语文教育,从语文教育我们又说如何把语文教育做好,这里必须要有一个对于语文教育典范的建立。

而这个典范的建立,如果比照当前,或者说比照一百年来我们的语文教育,它是一个新的典范。

那我们这个新的典范的建立,我有四句话做为新典范建立的标准。

第一句话,就是「回归人性」,这里含有一个意思,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以及文化教育,远离了人性,障碍了人性,所以,一定要回归人性。

第二句话是「把握本质」,这句话含有一个意思,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和文化教育,并没有把握到语文和文化的本质,而是只在枝微末节处耍花招。

第三句话是:

「直截了当」,我们现在把语文教育做得很复杂,艰难,其实语文教育不需要如此,语文教育是依照人性,非常自然就可以开展,所以我们要直截了当,直接开发人类的语文天才,让每个人都有高度的语文能力。

第四句话是「不再折腾」。

这是采用胡锦涛先生的名言:

「不要再折腾了」,我们的文化不要再折腾了,我们的教育也不要再折腾了,尤其我们的语文教育不要再折腾我们的学生了,不要再折腾老师了,老师教得轻松一点,学生学得愉快一点,我们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依照这四个标准来建构我们语文教育的新典范。

而这四个标准,其实就是一个「合乎人性」,如果新典范是从人性出发的,我们就可以说,这个新典范是永恒的典范。

追寻到人性的根源

 所以典范有两个意义。

比较浅显的意思,是在某个时代,发现某些教育新的观念,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到了另一个时代,观念改变了,发现以前的典范不适用了,采用了新的观念,又影响了一个时代。

这样的典范是横列的,典范是会一直转移的。

而刚才说过,这个转移并不一定是提升的,并不一定是是扩充的,有些时候是走了偏锋,甚至走了倒退的路。

但是既然它影响了整个时代,影响了很多人,也可以叫做「典范」。

而第二种意义的「典范」的建立,是追寻到人性的根源,就好像科学典范的建立,如果能追寻到自然世界的法则的根源,那就是最后的永恒的典范了,不过科学是不可能追寻到自然的根源的,因为人类对自然规律的了解,是一步一步的深入,原则上是永远也不可能达到尽头的。

所以科学的发展从精明的理论,现在又变成混沌的理论。

人类越追寻到自然界的核心,就越胡涂,所以科学上没有永恒的典范,只能一步一步的前进,而永远在前进中,永远在奋斗当中。

但对于人性,对于智慧的把握,是可以有个尽头的。

智慧是一定永定,一成永成的,任何伟大的民族,必有伟大的心灵,伟大的思想家,也就是圣人。

任何一个民族出现了圣人,他所启示的智慧就达到了最高点。

例如就佛教说,释迦牟尼佛创设了佛教,释迦牟尼佛的智慧就已达到佛教的最高点,以后任何的大菩萨,不管有多大的修行,永远不可能超过佛,假如后世有人到达佛的境界,也是千佛同一佛,不可能超过释迦牟尼佛。

又譬如基督教,出现了耶苏之后,就没有比耶苏更高明的人了,因为上帝只有一个独生子。

你不可以说,有神学家对神学的研究,写了很多的论文,所以他的境界超过耶苏,如果那样讲是犯戒的,也没有一个牧师、神父敢这样说。

同理,自从儒家出现了孔子,到了他老年的境界,「从心所欲不逾距」,假如后世有一个大贤者,修行到圣人的境界,也只能达到这个境界。

所以有关于智慧,是一定永定,一成永成的;有关于人性,是见到了就到了,就不必以改变了,也是不可以改变的。

从人性出发,建立永恒的典范

 那么我们对于教育,对于语文教育,我们是去追寻这个人那个人的教育思想或这个时代或那个时代的典范来跟随呢?

还是应该去追寻人类语文的基本能力,去发现人性中语文能力的根源,以及统摄人类语文所留下来的成就,去思考如何以从人性出发去接近这种成就,去思考有没有一条最简洁方便的路,有没有一条永恒的路,找对了这条路,而不再有所转移,假如有所转移,那必定走了偏向,必定有了盲点。

我现在正想要建立这样一种典范──一种永恒不可改变的典范。

而不是一时兴起,看到眼前的语文教育出了某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做一些改革,虽然好像有了一个新的典范,但这个新典范又将出现新的问题,以后还有人要把它改过来,我们不要再这样折腾了。

我们要建立一个永恒的典范!

因为它是可能的,只要从人性出发,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就有可能建立一套永恒的典范。

今天,我尝试提供这一种典范,一个永恒的典范。

如果你认为还有比我所提供的典范更有深度,更可靠的,更高明的典范,请你告诉我,我明天开始就一定倡导你的典范,而不再说我的意见。

不过,假如我这个意见,是真实的,是合乎人性的,那必定能在你的心灵中生根。

或许你原来就这样想的,乃至于我认为,所有稍微有头脑的人,稍微有良心的人,其实都老早了解语文教育就应该这么做。

这个「应该」两个字,就是它的永恒性的一个保障。

凡事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语文该怎教就怎么教。

如果是如此,那这个典范便是永恒的。

明明白白一条路,千千万万不肯走

 既然这样子,事情就很简单啦,我们怎么还这么折腾呢?

各位,要发现应该怎么做,或许并不容易。

但更不容易的是在于;其实人们已经发现了应该怎么做,但要叫他真的按照自己所知道的应该怎么做去做,是相当不容易的──这句话好像很奇怪!

我们说,凡事只要合乎人性,只要知道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就能把事情做到最好,这样还不简单吗?

我说,第一步可能是简单的,也就是说人人都曾经发现了真正的道理,老早就知道应该如何做,只是在第二步,他并没有按照他所认为该做的去做,甚至是故意假装不知道,不去做。

所以要发现原理,发现典范,是简单的;但是要依照简单而行,却是困难的。

俗话说:

「明明白白一条路,千千万万不肯走」。

既然你都那么明白了,尤其是语文老师,你怎么不懂语文应该怎么教才好?

更尤其各位都是高级的,被特选出来的模范语文老师,安有不了解语文教育之道的。

所以等一下我所说的,是一种卑之无甚高论的道理,也就是:

我所说的,其实是各位老早就了解的。

我只是要再强调一次,让大家更加明白而已。

更加明白以后,看看大家会不会照着这样子去做。

不过,我预计,能够这样去做的人还是很少数的,一百个人里面大概只有一个到两个,其它都还是会回到他原来的习惯,做他原来的勾当。

已经失败的路子,他还是坚持那样走下去,劝都劝不来,谁有办法呢!

我们的语文教育是失败了,是完全的失败

 我们的语文教育是失败了,是完全的失败!

什么叫做已经失败了?

自从五四运动,即一九一九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做了一个历史性的典范转移,而造成九十年来,当代中国人语文程度一代不如一代;现在滑坡更快,一年不如一年,这种现象,每一个语文老师心中有数。

我们常听到社会一些老师们的呼吁:

「我们学生的语文程度日渐低落!

」请问学生的语文程度是谁教出来的?

还不是我们这些老师教出来的吗?

那么这些老师越教,我们的国民语文程度越低落,这些老师不该反省吗?

有些老师说:

「那是其它老师,其它老师不会教,我教得很好,我是模范老师!

」各位,你是模范老师,我问一句话:

「你教这么多年,请问你有没有教出一个语文合格的国民?

」只要合格就好,不要求他是大师。

什么叫做语文合格?

做为一个中国人,语文能力的合格标准是:

他在十三岁之后,能够自行阅读经、史、子、集。

你说「这个标准太高了嘛!

」这个标准哪算高呢?

你如果不障碍我们孩子的语文能力,其实只要三年到五年,他这辈子就能够读经史子集,中国古人两千五百年来就是这样教出来的。

所以到底是中国古人聪明还是我们聪明?

因为古人把握了语文教育的本质,所以古人是直截了当,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教得一个人上下五千年。

因为如果一个中国人不能读文言文,他就不能读经史子集,五千年的文化就被他关在门外,请问:

他还有中国的灵魂吗?

我们现在的孩子,被我们教了十几年的语文之后,他只能读这九十年的书。

请问是五千年比较多,还是九十年比较多?

请问是五千年代表中国?

还是九十年代表中国?

我问大家:

这还不应该痛哭流涕吗?

这都是语文老师造成的——罪过!

所以我们要深切反省,我们的语文教育是失败了,是完全的失败!

事情不是认真就可以的,要明白道理

 请问,是我们老师不认真吗?

老师是很认真的;我们孩子你不用功吗?

我们孩子是全世界最用功的。

我们孩子不聪明吗?

如果有一两个不聪明,全中国十四亿人口都不聪明吗?

但是学成这个样子,不,是被教成这样子!

所以各位,要反省了!

那么,这是不是我们的过错呢?

大家都觉得冤枉啊,我这么认真还要指责我吗?

各位,事情不是认真可以的。

牛顿说:

「如果不明白道理,而去实践,就好像蒙着眼睛在黑夜中行走。

」请问你走到哪里去?

——精神抖擞,走向失败!

不要再做没有意义的事情了!

要先明白道理。

道理就是要合乎人性,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