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法根《卧薪尝胆》教学实录.docx
《薛法根《卧薪尝胆》教学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薛法根《卧薪尝胆》教学实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薛法根《卧薪尝胆》教学实录
薛法根《卧薪尝胆》教学实录
薛法根教学实录——《卧薪尝胆》
师:
小朋友们好。
生:
老师好。
(师画一幅画)
师:
请你猜一猜它是什么?
生:
鱼骨头
师:
很好,很富有想象力。
生:
这很像一个“王”字。
师:
你说。
生:
我觉得它很像一个鱼钩。
生:
对,就是鱼钩。
生:
我觉得它像镰刀。
(生笑)
生:
我觉得有点儿像矛。
师:
像大船上的铁矛。
同学们,可能看到这幅画,每个人想像的都不一样,这是非常正常的。
同学们,这幅画,其实在古代,这是一件兵器。
这件兵器叫“钺”(师板书生字“钺”,并注音)。
教师范读第一段。
师:
感觉一下,请你再读一遍,好吗?
该生再读一遍。
(读中,教师再指导读出节奏)
师:
好的,不错。
每个同学读书时不但要读给别人听,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耳朵倾听自己读书的声音。
谁来读第二自然段?
继续指名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
这个同学读书也很认真,很不容易,但有什么问题?
生:
应该是“吴国的谋臣们纷纷要求……”他读成了“吴王的谋臣们……”
师:
你的耳朵非常灵敏,是“吴国”,不能念成“吴王”,是不是呀?
看书要仔细。
生:
还有,应该是“越王勾践万般无奈,只好向吴王夫差求和……”他读成了“望般无奈……”
师:
刚才这位同学用自己的努力已经纠正了“万般无奈”,很努力,很不容易。
请坐下。
同学们,刚才在读书时,有一个词,可能很多同学没有注意。
(师板书:
会稽)这个词谁会念?
生:
会(huì)稽
师:
有不读会(huì)稽的吗?
生:
我觉得也是会(huì)稽
师:
你们查过字典吗?
查过了也念huì吗?
那我的字典可能和你们的不一样。
这个字念kuài。
(学生跟老师一起读两遍)这是个地名,谁知道会稽在哪里,知道吗?
生:
在江苏
师:
不对,你把会稽弄到江苏来了!
生:
会稽在浙江的绍兴。
师:
你的地理知识真丰富。
对,在浙江的绍兴有一座山叫会稽山。
当时,越国的国都就在绍兴,在那个地方打仗。
下面我再请一位同学来读,相信这一次读得会更好。
(学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
好的,不错。
第一个要求达到了,你们都读通顺了。
现在来回答,他们两个人原来什么关系?
后来什么关系?
生:
他们原来都是长江下游的两个国王,后来一个是打了胜仗的吴国国王,另一个是给他当奴仆的勾践。
师:
嗯,他已经注意到这两段话中的主要内容,能不能他们的关系说得更清楚一点呢?
更明晰一点。
生:
他们原来都是长江下游两个小国的国王,他们原来的关系都是仇国,因为他们都是想灭掉对方,想让自己的国家更加强大。
后来……
师:
很好,这段话当中有个词叫什么?
生:
征服。
师:
你想灭掉我,我想灭掉你,是仇敌,是敌人,是吧?
再往下说。
生:
后来,因为他们打仗,结果越国输了,越王万般无奈,只好要求让自己和夫人一起到吴国去当奴仆,他们的关系就变成主仆关系。
师:
你真聪明。
后来谁是主人?
生:
吴王
师:
谁是仆人?
生:
越王。
师:
原来是对等的、平等的仇敌,后来变成了主仆关系。
看来我们同学读书非常认真,而且很会思考。
以后读到人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他们之间关系的变化。
你们见过奴仆吗?
生:
见过
师:
谁来说说看。
生:
就是给别人做事的。
师:
如果我给你做事……
生:
就是侍候别人的。
师:
侍候别人的就是奴仆?
生:
就是你伺候别人,你扶侍别人,你的儿女也要伺候别人、扶侍别人。
师:
她讲到扶侍别人,有这个意思。
还有没有人见过?
生:
他有一点像现在的保姆,但他们和现在的保姆不同的是,他们是拿不到钱的,是住在主人家里,一直干下去的。
(众笑)
师:
哦,像现在的保姆,就是比现在的保姆差一点,没钱。
(生大笑)
生:
我觉得就是扶侍他们,给他们做饭、干事的。
师:
那也是像保姆一样,是吗?
同学们脑中的奴仆都是这个样子的。
还有吗?
生:
一个国家打了败仗,另一个国家的国王就会被抓去,抓去以后,就会当奴仆。
师:
什么样的人是奴仆?
我们有没有见过。
今天老师把奴个画出来,帮助你想像一下。
(师边画边讲)这是站着的一个人,如果这个人弯着,很恭敬,就是这样。
这是什么呢?
这是人的两只手,这个人见到人都要低着头,而且两只手要像老师这样交叉在身前(师做弯腰、低头、两手交叉身前的动作,生笑,有生说:
要跪下来。
师:
没有跪。
),你猜猜这样的人是什么人呢?
生:
是奴仆、是奴隶。
师:
你电影里面有没有看到过,皇帝来了、大臣来了,都要这样(再做动作)。
生:
太监。
(众笑)
师:
这样的人在古代是女人。
生:
啊?
师:
古代的女人见到男人都是这样非常温顺的、低着头,很恭敬的样子。
这样的女人非常听话,但是日子并不好过。
(师继续画)这是什么?
这是男人的一只大手,这只手一把抓住女人的头发,想打就打,想骂就骂,这样的女人在古代社会是什么?
生:
丫环(众笑)
师:
这是奴仆的“奴”字,你明白吗?
这还跟我们想像中的某某一样吗?
生:
不一样了。
师:
和佣人一样吗?
生:
不一样。
师:
现在就是有人去你家里做保姆,也是平等的。
她为你提供服务,你得给她提供报酬。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但是,在古代的“奴”,是没有任何尊严的,没有地位的。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人好吗?
这个人弯得还要厉害。
(师边画边讲)这是一个人,这个人头上戴着东西,戴的是一种刑具,很重的一种刑具,这个人头上戴着这种刑具让人家一看,就知道要么他是罪犯,要么这个人是战俘,就是打了败仗被俘虏的人,还不够。
这是这个人的屁股是不是?
(师在人形的屁股后面继续画)这种人屁股后面还要抽一根毛。
头上戴着刑具,屁股后面抽根毛。
你知道什么东西屁股后面有毛啊?
生:
猪!
(众笑)
生:
马!
生:
驴!
师:
牲口、动物,屁股后面都抽着根毛,如果你是这样的人,你心里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生:
是很难过的。
生:
生不如死,可能死了都比这样好。
师:
对的,就是这样的感受。
生:
我觉得那些人不敢出家门,出了门会被人笑话、嘲笑、讽刺。
生:
我觉得他会觉得自己没有男人的尊严。
师:
对的。
生:
我觉得他会感到很愤怒。
师:
敢怒不敢言。
生:
别人会讽刺他。
师:
对,刚才有个同学讲得好。
这样的人生不如死。
(师边画边讲)光这样走来走去还不算,还要让你干非常重的体力活。
这样的男人在古代叫什么?
生:
仆
师:
对,(师指着板画:
一奴一仆的古汉字)奴仆在古代是这样的女人加上这样的男人,这叫什么?
生:
奴仆
师:
一起读一读这个词。
生:
奴仆。
师:
奴仆在古代不被人当人看
生抢答:
当蓄牲!
师:
对,他们没有安全保障。
受尽了各种各样的磨难。
稍有反抗,稍有不顺从,就要被杀头。
所以,他们所受到的是一种——(师边问边板书)
生:
耻辱
师:
委屈吗?
生:
屈辱
师:
还有什么?
生:
侮辱
师:
总之,是各种各样的“辱”,一起读读这些词。
生读:
耻辱、屈辱、侮辱、
师:
这就是什么?
生:
奴仆
师:
所以,我们知道“奴仆”这两个字是怎么演化过来的,为上更加深刻的一种认识。
同学们,越王勾践要到吴国去当奴仆,他愿意吗?
生:
不愿意。
师:
那他怎么会提出愿意呢?
生:
因为越王要报仇,如果他反抗,就会被杀掉,如果给吴王当奴仆,吴王就会相信自己,等自己回来后再报仇。
反正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
(众笑)
师:
你真是有眼光啊。
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
他去当奴仆,是为了将来报仇雪恨。
生:
还有,就是越王打了败仗,如果他坚持不当奴仆的话,万一吴王一生气,他就一点希望也没有了,这是他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老师,我觉得这两个字很像你刚画的这两个图案,这是一个女,就是女字旁,这里一个大手,就是“又”;那个男的,前面一只手,一撇就是一个东西,然后一竖就是那个人,一点就是他的屁股后面抽一根毛。
(说着笑起来)
师:
你很有眼光,你长大了可以做文字研究。
你看,这汉字多么形象,多么生动啊。
同学们,越王勾践万般无奈,为了自己国家将来能够振兴,他只好答应,委曲求全,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我们看看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我们齐读一遍好吗?
要注意“只好”、“无奈”这两个词。
(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
师:
越王到了吴国之后是怎么当奴仆的?
他有没有受到那种屈辱、耻辱和侮辱呢?
自己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要认真读,仔细体会。
(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师再指名读。
师:
你读得很努力,有个词,字音读得很准,哪个小朋友听出来了?
生:
是“舂米推磨”。
师:
好!
舂米推磨(师板书此词),这个词我们一起读一下。
生读。
你们见过吗?
生:
我去山东玩的时候,我爸爸带我到石头房里去玩,那里有一个舂米的东西,我爸爸叫我去推,我推得重死了。
(众笑)
师:
你见到的东西是不是上面一个圆的,下面一个圆的?
生:
是
师:
那是舂米还是推磨?
生齐:
是推磨。
师:
那是推磨。
把米磨成粉,是要靠推磨。
舂米见过吗?
生:
我见过。
是把稻子磨成米。
师:
一磨就磨成粉了。
生:
就是把稻子拨开来那里面就是米。
师:
要一粒一粒地拨呀?
生:
我觉得舂米就是像煮饭那样把锅坐在火上,一推一推的……
师:
那是煮米呀。
(众笑)我还是来画个画大家来看一看吧。
(师边画边讲)这种东西叫石臼,石头里面凿出一个凹进去的地方,然后这里面撒上稻谷,人们用两只手拿个棒,在里面不停地捣,一捣,这稻谷就变成了米,这个过程就叫“舂米”。
当然,后来人们舂米身体可以踩在架子上,这是力气活,一般像我们这么小的孩子舂米是没有力气的,必须力气大的才行。
推磨,这个活更累……
生:
那个石头很重,很难推动的。
生:
我觉得吴王好像是故意的,一般推磨是用驴的,不用人的。
(学生与教师抢着说,众笑)
师:
对,就是故意的。
你猜得真好。
因为人干这个活很累,太吃力了,所以让驴干。
不过连驴都不想干,所以才要蒙上它的眼睛,一直不停地在那里转。
现在吴王把连驴都不肯干的活,让越王干,这对吴王来说是什么?
生:
耻辱!
奇耻大辱!
(师板书:
欺辱)
师:
这叫欺辱,故意欺服他。
对越王来说这是——
生:
屈辱。
生抢答:
他以前当国王时是根本不干这种活的。
生抢答:
他还要别人侍候自己的。
(众笑)
师:
对。
生抢答:
我估计吴王是把他当成蓄牲,就是不把越王当人了。
连蓄牲都不干的活却让越王干,还在屁股上抽根毛,这就是把越王当蓄牲看了。
师:
对的。
所以对越王勾践来讲,这样的生活,这样的日子是一种屈辱。
但仅仅是干这样的活,他还能忍受。
还有比这更屈辱的事呢!
在我们的课文当中作者没有写,曾经有一次,吴王生病了……
生抢答:
我知道!
我知道!
师:
你知道吗?
请你讲。
生:
有一次,吴王让越王吃他拉的大便。
(生大笑)
师:
同学们不要笑。
这不是“吃”,是让他“尝一尝”,通过尝大便,判断吴王得的是什么病。
你看,这样的日子叫什么?
叫欺辱。
国王外出要上马,谁当凳子?
生抢答:
吴王要出门上马,让越王当脚垫。
生:
吴王还让越王给他牵马。
师:
对,这就叫“受尽屈辱”。
(板书:
受尽屈辱)在我们的教材中很多没有写出来,真是一言难尽,说也说不完。
生抢答:
就这样干了三年。
师:
对,这样的日子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整整干了三年。
大家看书上的一句话:
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
注意这个“才”,如果老师把这句话这么一改,你看一样不一样?
“他们在吴国才干了三年就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生抢答:
这等于干得时间很短了!
师:
仔细体会一下。
生:
意思不一样,“才干了三年”意思是很少,而“整整干了三年”意思是很多。
师:
好的,你已经体会到这个“才”字在不同的位置,句子所表达的含义就不一样。
还有补充吗?
生:
我觉得“整整干了三年”是很长的,要改,还不如改成“才干了三个星期”。
(生笑)
师:
这个“才”放在前面就说明时间短。
生:
还有!
如果是“才干了三年”就说明时间很短,他还行;如果是“整整干了三年”就是说他一年都已经受够了,何况三年呢!
师:
你体会得很好,“整整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每一天对他来说都是度日如年,都是非常痛苦的,“才干了三年就回到自己的国家”是说每一天都过得快乐、轻松,或者幸福。
所以我们在读课文时要体会这个“才”字。
下面再读一读第三自然段,体会越王勾践在吴国所过的非人的日子,所受的痛苦和磨难。
请自由读。
这一次,我不但要听你的声音,还要看你的表情。
我发现,有些同学读这篇课文时把自己当成局外人,既不是吴王,又不是勾践,现在你把自己当成谁来读?
生:
当成勾践。
师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师:
不错。
请你再读。
师再指名读。
师:
这三年他熬下来了,再大的屈辱他都忍下来了,他是忍辱负重,(板书:
忍辱负重)忍辱是为的是负重,他身上有重任。
念这个词。
(生读词两遍)
勾践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他受尽了屈辱,他还能做到“忍”。
好了,三年过去了,他回到自己的国家,他又可以做自己的国君了,按理说,他可以享受荣华富贵,过国王的生活。
但是勾践回国以后是怎么做的?
请你们轻声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
指名一学生来读。
师:
晚上就睡在柴草上,这就叫卧薪。
(板书:
卧薪)
请你接着往下读。
学生继续读。
师:
这就叫尝胆。
(板书:
尝胆)
师:
现在谁能用课文中的话,把“卧薪尝胆”的意思说一说呢?
生:
“卧薪尝胆”的意思是睡在柴草上尝苦胆的味道。
师:
对的。
生:
就是睡在柴草上,晚上尝苦胆的苦味。
师:
这是字面上的意思,你看字面上,卧:
睡;薪:
柴草;尝:
品尝;胆:
苦胆。
这叫卧薪尝胆,但它真正的含义是不是就是晚上睡在柴草上,每顿饭尝一尝苦胆的苦味呢?
生:
卧薪尝胆的意思就是越王打败了,他去给吴王当奴仆,晚上他睡在柴草上,吃饭时都要尝尝苦胆的味道,不忘记他受尽的屈辱。
后来卧薪尝胆就用来形容一个人心理的作用。
师:
你是查了字典的,是吧?
你很勤奋。
这个同学有个很好的习惯,除了预习课文之外,他还查了课外的书籍。
那么,是不是晚上卧在柴草上,每顿饭尝尝苦胆的味道就叫做“卧薪尝胆”呢?
那我也可以做到,人人都可以做到卧薪尝胆了。
生:
一个人要想成功,他必须受尽千辛万苦。
师:
要历尽千辛万苦,他不但要卧薪尝胆,他还要做事情。
是吧?
勾践卧薪尝胆,其实他是在做什么?
生抢答:
耕田!
生:
他在做奴仆干的活。
师:
他在为谁做?
生:
以前是为吴王做,现在是为自己做,为自己的国家做事。
师:
对,为了自己的国家的强盛,他要下田耕种,可能还要舂米推磨,他为自己的国家再干这样的活他还会不会感到屈辱?
为什么为自己的国家干活就不是屈辱了呢?
生:
因为这是为自己的国家干活,不是为人家干活。
生:
因为这是为自己报仇雪恨做的准备。
生:
这是因为他为了报仇,让自己的国家强盛起来,他宁愿做那些苦活。
师:
很好。
同学们体会得很深刻。
生:
吴王每天下田耕种时……
师:
越王
生:
哦,越王每天下田耕种时他都会想起自己在吴国的耻辱,就会奋发向上。
师:
这叫发愤图强(师板书:
发愤图强),他要使自己的国家强盛起来。
卧薪尝胆里面还有这层意思。
如果干了一天、两天,叫不叫卧薪尝胆?
这里面还要有什么精神?
生:
他是坚持干了20多年。
师:
20多年,持之以恒。
(师板书:
持之以恒)卧薪尝胆是长期的,不是一天两天,这样才叫真正的卧薪尝胆。
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还是先请你们自己读,读时要注意体会卧薪尝胆字面的意思和字面后面隐含的意思,那种忍辱负重,那种发愤图强,那种坚持不懈的意志和精神。
自由读课文。
师:
卧薪尝胆的结果是什么呢?
生:
转弱为强。
师:
转弱为强,转败为胜。
(师板书:
转弱为强、转败为胜)
(教师指着板书,边指边讲)
师:
同学们,20年前,越王勾践在会稽一战中打了败仗,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去吴国当奴仆,受尽屈辱,整整三年,他忍辱负重,回国以后,他卧薪尝胆,最后使自己的国家转弱为强,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课文,学了一个历史故事,课题叫——
生:
卧薪尝胆
师:
课文学到这里,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
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
我想知道吴国的国王最后又怎样了?
师:
课文的最后有一句话,有一个词,来,告诉大家,最后怎么样了?
生:
吴国被灭掉了,吴王已经死了。
师:
吴国被彻底灭掉了,要知道结果看课文,“灭掉了”这个词很重要。
生:
我就是想说一点,我昨天到网上查过了……
师:
你真了不起。
生:
网上说,本来越王兵败会稽以后,他退到会山,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了很多很多的人,他要养兵,从2000多人打到5000多人,后来打到吴国,从5000多人打到2000多人,结果他们又出奇兵,就打败吴国了。
师:
我怎么听不懂,你们听懂了吗?
生:
听不懂。
师:
我建议你把这个材料下载下来,和大家一起阅读就更好了。
生:
我还知道在这之前,吴国还和齐国打了一仗,结果奇国故意打败,吴王夫差觉得有点儿得意,连齐国都打败了。
他就派一些人去山上开一个会议,勾践就是趁这个机会,出兵灭掉了吴国。
师:
你这叫“出奇兵”对吧?
他讲的材料很重要,课文很简单,只讲了“出奇兵灭掉了吴国”没有过多地来讲,这些东西从课外资料里都可以找。
同学们有什么问题或是还有什么不明白你可以问。
生:
我想知道2000多年前是多长时间以前。
生抢答:
是1996年……
师:
同学们已经算出来了,他们算术学得好,你也可以算一算好吗?
同学们,我有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思考过,有人说,勾践不算英雄,真正的英雄应该战死僵场,死不投降,但是勾践打了败仗,投降了,他怎么是英雄呢?
对这个问题你们怎么看?
谁来发表发表自己的观点?
生:
勾践其实不是投降,他是回国后要锻炼自己国家的兵,兵强了,再打。
师:
养精蓄锐,为了将来复仇,是吗?
生:
我觉得他是英雄。
他为了自己的国家,甘愿被别人伤害,忍辱负重,在吴国干了三年的奴仆才回到自己国家,还能转弱为强,而不是享尽荣华富贵,把三年的荣华富贵补回来,他是为自己的国家做了一些事,所以我觉得他是英雄。
师:
他到吴国忍辱负重、委曲求全,是为了自己的国家。
很好。
生:
我觉得勾践是英雄。
因为他在吴国受尽屈辱,还给吴王干活,干了整整三年,很辛苦,回家后,还卧薪尝胆,暗地里招兵买马,所以我认为他是英雄。
师:
这是是想让自己的国家富国强兵。
生:
我觉得他是想让吴国的国王放松警惕性,不再关心他的国事,就可以增强自己的国力。
师:
麻痹敌人。
生:
他是英雄,因为他如果战死的话,那就是吴国灭掉越国了。
师:
对。
生:
如果越王不是英雄,我们就不会现在还歌颂他,流传百世。
师:
从现在我们对越王勾践的赞美,可以看出他是个英雄。
别人没讲过的理由,还有吗?
生:
我觉得他能做老百姓的事情,是因为他怕自己忘掉兵败的耻辱。
师:
同学们,你们讲得都差不多,在战场上战死杀场的,壮烈牺牲,有气节,是英雄。
但是,在强敌面前,保存自己,暗暗地发展自己,壮大自己,最后战胜强大的敌人,这样的人也是英雄,他需要智慧。
明白吗?
我们今天学习了“卧薪尝胆”,你们觉得我们需要卧薪尝胆吗?
生一口同声:
我们不需要!
(众笑)
生:
我们没有敌人!
生:
我觉得我们不需要卧薪尝胆,因为只要我们的首席指挥官江泽民、胡锦涛他们那样的国家领导人总是在帮助世界各地的人,所以我们没有很多敌人,再说,我们一直是处于很安全的,我们中国也是一个很强大的国家,以前都有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所以我们肯定不会被别人灭国,而且我们是一个很善良的国家,别人有什么危险我们都是帮忙的。
师:
你讲的很多,内容很丰富,一条,我们不需要卧薪尝胆,因为我们很安全,我们很善良,我们有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那些领导人才需卧薪尝胆,对不对?
(众笑)
生:
我觉得我们国家挺安全的,不需要卧心尝胆,除非台湾独立。
(众笑)
师:
我来问你,我们要和平地解放台湾,使祖国统一,要不要卧薪尝胆?
生:
不需要。
师:
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
我觉得我们的敌人是学习上的敌人。
师:
所以要卧薪尝胆,学习上要卧薪尝胆,我们国家要统一也要卧薪尝胆。
告诉你们,我们国家在世界上并不是最强大的,要想使台湾和平回归祖国,要使国家更加强大,我们必须要卧薪尝胆。
不仅江泽民要卧薪尝胆,胡锦涛要卧薪尝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为祖国的强大——
生:
卧薪尝胆。
生:
老师,我想说的和他差不多,我也觉得在学习上要卧薪尝胆,因为学习上不卧薪尝胆,长大了,再学什么也没有用,就不能为祖国贡献什么力量了。
学习上不仅要卧薪尝胆,而且还要努力地坚持不懈,不能学一样就放弃了,要不,长大就不能为祖国做什么了。
师:
你讲得真好。
卧薪尝胆不是让你去睡柴草,现在都睡席梦斯了。
也不需要尝苦胆,没有那么多苦胆给你尝。
我们需要的是那种卧薪尝胆的那种精神!
什么精神呀?
(师指板书)
生齐:
忍辱负重、发愤图强、坚持不懈
师: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精神,不但小孩子需要,成年人也需要,为自己将来的发展也需要,我们祖国的强大也要卧薪尝胆,人人都需要,我们时时都要卧薪尝胆。
好的,古人将这种精神流传下来,写了这幅对联,我把它写下来。
写完了,我看哪位同学记性好,能背下来。
(师边写,学生边读)
生: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关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师:
上联是一个历史故事,是“卧薪尝胆”,下联也是一个历史故事,是“破釜沉舟”,下联的意思你们懂吗?
生:
老师有个建议,回去之后查一下有关资料,或者请教你的老师、父母,如果同学们采纳老师的建议我会很高兴……
一生打断老师:
那,老师你能不能告诉我们哪?
师:
这个不告诉你。
刚才我说的话中有一个词一连说了三遍,哪个同学听出来了。
再听一遍好不好?
要注意倾听。
老师有个建议,建议大家回去之后,查一查有关的资料,把这个词的意思弄明白,如果同学们采纳了老师的建议,我会感到非常高兴。
生:
是“建议”!
师:
(师板书:
建议)建议的“议”怎么写?
言字旁,建议建议,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叫建议。
还有个词,叫(师板书:
意见)意见。
意见的“意”是把话放在心里,不说出来,所以是“心”字底,同学们,你们对老师有什么建议吗?
(生不语)
师:
你不说,你对我有意见。
生:
我觉得,老师……
师:
你要说“我建议”、“这就是我的建议”,想好了啊!
(生笑)
生:
嗯,我想好了。
我建议老师以后画画的时候能不能画得清楚一点,我们都看不大懂,画得太抽象了。
(众笑)
师:
画得再精一点,再生动形象一点。
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我以后一定不断提高绘画水平。
还有好的建议吗?
生:
我建议老师可以多画画象形字,可以让我们了解更多的汉字。
师:
我建议,这里的“建议”是作为动词用的,对不对?
还有同学有好的建议吗?
生:
我建议老师写字写得快一点,潦草一点都没关系。
因为其他老师写得都比较快,你写得太慢了,一会儿你写一个“三——千——”,人家读着都打罗索了。
(生笑)
师:
首先我很感谢你提的建议,我也有一个建议要建议你,写字要写得端端正正,认认真真,把每个字都要写好。
当然,我接受你的建议,以后把字练得再写快一点。
请坐。
师:
现在不要说:
我建议……,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