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增加农民收入的调研与思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39531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增加农民收入的调研与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对增加农民收入的调研与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对增加农民收入的调研与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对增加农民收入的调研与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对增加农民收入的调研与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增加农民收入的调研与思考.docx

《对增加农民收入的调研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增加农民收入的调研与思考.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增加农民收入的调研与思考.docx

对增加农民收入的调研与思考

对增加农民收入的调研与思考

对xxx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

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广大农民不能富裕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最终实现。

然而近年来,我镇农民收入增长连续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下降。

因此,正确认识我镇农民收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加以解决,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xxx基本概况

(一)xxx自然概况

xxx地处东经102°17′~102°27′,北纬24°35′~26°46′之间,八街小河河谷盆地中部,东西最宽18公里,南北最长20公里,位于滇中高原中部,距安宁城35公里,东、西分别与XX县、易门县接壤,南、北分别与本镇一六街乡、鸣矣河乡毗邻,20**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结果,土地总面积为19862.66公顷,其中:

农用地17476.76公顷,占总面积的87.99%;建设用地967.33公顷,占总面积的4.87%,其中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709.58公顷;未利用土地1418.57公顷,占总面积的7.14%,海拔在1900米~2400米之间。

全镇地势东西边缘高,向中部逐步倾斜,境内受西南季风影响,夏秋季节多雨,冬春季节晴干,属滇中地区中亚热带山原温凉气候。

气温年较差小,日温差较大,干湿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年平均气温14.8℃,年日照数可达2054小时。

镇域属螳螂川流域,有螳螂川、六村小河、杉河等,其中螳螂川为八街坝子主要河流,在八街境内全长18公里;此外,还有大龙潭、小龙潭、光龙潭、东山龙潭、龙泉寺龙潭等,年径流量每平方公里20万立方米,年平均降雨量约850毫米。

是安宁镇第一大坝子及粮食主要产区。

(二)社会经济概况

xxx属农业型乡镇,目前支柱产业仅有烤烟。

xxx现有过境省道2条,镇域内交通便利,下辖12个村委会64个自然村67个村民小组及一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全镇耕地总面1884.94公顷,其中水田1028.26公顷,旱地856.68公顷。

主要矿产资源有铁矿、磷矿、硅矿等;传统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烤烟、浅水藕、茭瓜等。

20**年末全镇总人口30880人,人口密度150人/平方公里。

其中农业人口23987人,非农业人口6893人。

财政收入1546万元,农业总产值1.89亿元,非农业总产值1.47亿元,人均纯收入3142元。

科技兴农战略稳步推进,“绿色证书”工程实施带动了“种子工程”,“118工程”技术、“三肥下种”等农业生产技术普遍推广促进了我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规范化的快速发展。

20**年程控电话装机总数为1869门;手机拥有量1368部,占全镇总人口数的4.6%,现已有11个村委会50个自然村达到电话普及村,完成邮电通讯业务总量39.6万元,其中邮政业务8.9万元,电讯业务30.7万元。

沼气、秸杆气化、液化石油气、太阳能等新能源得到综合开发利用,全镇60%的村实现沼气化。

八街集镇位于xxx中部,是镇政府所在地即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成区0.62平方公里,形成3米至30米不等的12条街道网,总长达5248米;拥有绿地111600平方米,绿地覆盖率达18%。

20**年由安宁市政府、xxx政府投资2000多万建成占地165亩的安宁二中,实现一六街、八街、鸣矣河三乡镇集中办学。

八街成人技术学校被列为昆明市的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现已培训3期300余人。

集镇基础功能设施不断完善,管理、服务部门齐全,为地区社会稳定、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成为安宁市除安宁市区外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南部重镇。

xxx属纯农业型乡镇,有23987人,占全镇总人口的77.7%。

当前,突出的表现在“三农”问题上,尤其是农民的增收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xxx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看农业是否现代化,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仅要依赖于地区城镇化水平,更重要的是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xxx现已成为安宁市南部的重镇,集镇的逐步繁荣为镇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xxx农民不仅总体上收入水平低,而且收入增长幅度由于近年来受农产品廉价、市场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影响持续下降。

目前,八街的农产品30%由外地商贩外运销售,其他均在本地市场低价售出,这也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虽然从表面上看农民人均收入每年增幅在6%----8%之间,大部分农民已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从当前农村家庭经济结构看,农民的收入依然很低,主要表现在农民收入结构中来自农业的纯收入绝对额较低。

20**年xxx农业从业人员为11922人,出售农产品总收入7769万元,人均6516.52元,扣除农业生产成本和劳动投入,实际人均来自农业纯收入为1800元左右。

(三)、我镇农民收入现状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指标解释,农民人均纯收入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

纯收入主要用于再生产投入和当年生活消费支出,也可用于储蓄和各种非义务性支出。

“农民人均纯收入”按人口平均的纯收入水平,反映的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农户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

其计算方法是:

纯收入=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调查补贴—赠送农村外亲友支出

  从全市情况看,我镇的人均纯收入水平位居中游,近几年来,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总是徘徊不前,20**年是3123元,20**年是3120元,20**年是3261元,20**年是3250元,20**年是3326元。

从总收入的构成看,工资性收入占31%,家庭经营收入占64%。

在家庭经营收入中,第一产业收入占45%,第二产业收入占44%,第三产业收入占11%。

几年来,农民总收入的结构模式基本上是固定的,即:

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二、三产业占很小的比例。

而种植业由于中间消耗较大,种植的品种又以玉米等传统作物为主,投入高、产出低,致使农民人均纯收入总是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线上波动。

此外,由于受企业改制、加入WTO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业自身的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客观上影响着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

  二、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具体因素

  1、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产品加工增殖能力欠缺,农业比较效益低下。

我镇缺少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企业,农民出售的只是最原始的初级产品,缺乏精细加工产品,使得农产品生产与加工、销售环节相脱离,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形成的高额利润不能向农业回流,形成了农业高投入、低产出的状况。

这一问题不得到根本解决,增加农民收入将很困难。

  2、农村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市场与农户相脱节。

表现在:

一方面是农用生产资料供应不畅,种子、化肥、农药等主要生产资料经多层中间环节流通后最终到达农民手中,价位过高,加大生产成本,超过了农民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是农产品销售环节不畅,常常是丰收之后出现卖难,形成高产达不到高效益的状况。

长此以往,势必出现高投入——低产出的恶性循环,对农民增收十分不利。

  3、农产品价格下跌,直接影响农民的增收。

当前,农产品供过于求,但从农产品人均占有量等指标看,远远未达到经济发达国家水平,这说明,农产品的过剩,只是一种低层次的结构性过剩,由于低层次的结构性过剩,导致了农产品价格的持续回落。

加入WTO后,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大幅下降,质优价廉的国外农产品涌入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下降,将在一段时间内影响到农民的增收。

4、乡镇企业不景气,经济效益下滑,吸纳能力下降,农民在乡镇企业中的就业机会减少。

在这种环境下,很多农民不得不重新加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行列,从而导致乡镇企业支撑农民增收的力度也逐渐减弱,并逐渐丧失。

5、城镇下岗职工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受阻。

近年来,企业大量减员分流。

在这样的形势下,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机会骤减,体力劳动的就业岗位也有相当一部分被下岗职工所取代,加上受自身文化素质及技能因素的制约,农民进城增收的门路越来越窄,再加上一些城镇采取某些对农村劳动力流动限制的措施,加上农村小城镇建设进展不快,这些因素都将使农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更加困难,使农民的企业劳动报酬收入增幅急剧下降。

6、对农业的投资不足以及农业科技含量小,影响了农业的发展,从而使农民收入增长不足。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由于受生产经营规模小,收入水平低等因素制约,农户对农业生产的投资严重不足,造成许多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恶化,抗灾防灾能力也逐渐下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

7、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相对低下,使农民增收无力。

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目前,我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相对低下,突出表现为:

一是文盲半文盲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6%,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人数的95%;二是农村科技文化落后。

由于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低,农业科技难以推广和普及,农业的收成对天时地利的依赖性强,农民收入增长的基础十分薄弱,并且农民收入来源相对单一。

同时,由于科学文化素质低下,许多农民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能科学、准确地判断市场变化规律,对种养品种的取舍只能盲从于市场短期价格波动,在生产经营中出现负效应或微效应后,便心灰意冷,感到增收无门。

8、广大干部认识不到位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重视

广大村委会、村民小组干部由于前几年政府竭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需要,实施指导性措施,少部分群众一时不能理解,干部在宣传上深度不够,加之干部是民主选举产生,怕得罪群众,致使群众抵触情绪大,干部不敢轻易尝试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产业结构调整缺乏整体性认识。

认为产业结构调整就是面积上的加加减减在数量增减上做文章,忽视了质和量的内在关系。

还有一些基层干部“等、靠、要”思想严重怕担风险,不敢主动引导群众进行结构调整。

9、农民积极主动性差

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后,从整体上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但当温饱问题解决后,由于受小农经济的影响,大部分农民心理已有满足感,人为只要有田地种,不挨饿,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行。

对政府采取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被动地相应,商品意识差,由于近几年粮食价格太低,种什么心里没有底,还是种粮食风险小,因而对农产品结构调整存有余悸,因而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10、市场信息不能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市场的需要,才能充分发挥农产品的效益。

由于xxx农村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滞后,农民在产业结构中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导致盲目生产,造成大部分农产品只能依靠地方市场廉价出售。

如xxx**年建成12000余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4)的商品梨基地,近几年来先后进入盛果期,因缺乏市场信息,商品由个体商贩以每公斤05-0.8元的低价收购外运,本地市场价格在水果上镇盛期甚至比批量外销还低,农民收入微薄,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和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

1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不高,缺乏有效市场机制

近年来虽然镇政府引进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不少,如浅水藕、甜脆萝卜、甜脆玉米、密本南瓜等,由于受农民积极性及难以实现产业化经营,没有形成规模,在市场上无竞争力,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就无从谈起。

另一方面,商贩与农民之间只是简单的购销关系,镇内无农业龙头企业,销售商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不够紧密,未形成利益共同体,尽管有的与农民签订了购销合同,但约束力不强,市场一旦发生变化,违约的现象时有发生,也不能为农民提供稳定的、有保障的经济收入。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1、要在稳定农民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实行土地的规模经营。

鼓励和支持具有优势的农户通过各种形式扩大经营规模,在更大的范围内配置资源;劣势的农户重新定位,或是出租土地,或与优势农民联营,或是加入产业经营,还可以进城经商打工。

这样就可以增加农民增收的机会。

2、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和主渠道作用。

当前对千家万户增收有直接帮助的,就是搞活流通。

应根据我镇几大生产基地的特点,建立专业批发市场,提高知名度,形成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