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阐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8908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讲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阐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三讲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阐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三讲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阐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三讲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阐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三讲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阐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讲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阐释.docx

《第三讲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阐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讲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阐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讲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阐释.docx

第三讲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阐释

章节教案

章节名称

第三讲马恩《德意志意识形态》阐释

授课类型

理论课(是)、实践课()、实习()

教学时数

8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诞生时期最有价值的科学巨著之一,它进一步发展了《神圣家族》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天才思想,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完成了自《神圣家族》开始的对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同时也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对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的清算,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成熟。

并学会自觉地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去分析今天的现实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掌握《形态》是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去分析现实的社会问题的;把握马克思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主要观点.2、难点:

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分工、市民社会、异化概念以及唯物史观的本质。

教学方法及手段

整体逻辑梳理与个别难句、重点段落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写作背景

(二)内容精析;

(三)原文导读;

(四)理论动态

思考题

作业题

1、《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阐述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为什么说唯物史观的创立是历史观上的一场伟大的革命?

3、根据《德意志意识形态》说明马克思“生产关系”概念的形成轨迹。

4、怎样认识分工及其在社会历史上的作用?

5、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形态—“自由人的联合体”作了怎样阐述?

主要参考文献

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教学后记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诞生时期最有价值的科学巨著之一,它进一步发展了《神圣家族》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天才思想,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完成了自《神圣家族》开始的对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同时也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对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的清算,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成熟。

学会自觉地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去分析今天的现实问题。

第三讲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阐释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重点: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掌握《形态》是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去分析现实的社会问题的;把握马克思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主要观点.2、难点:

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分工、市民社会、异化概念以及唯物史观的本质。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诞生时期最有价值的科学巨著之一,它进一步发展了《神圣家族》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天才思想,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完成了自《神圣家族》开始的对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同时也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对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的清算,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成熟。

并学会自觉地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去分析今天的现实问题。

[教学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探究启发式原则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原则。

[教学方式]整体逻辑梳理与个别难句、重点段落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手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网络、多媒体教学与讲授法、复合教学法结合。

[学时]8学时

<学习指导>

一、应知知识

通过本讲的学习,同学们应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掌握《形态》是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观去分析社会问题的;把握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分工、市民社会、异化等概念及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二、知识、能力拓展方面

1、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观去分析社会问题

2、关注“市民社会”的讨论与进展

<背景链接>

(一)本书篇名与出版情况

《德意志意识形态》全名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B.鲍威尔和M.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

意识形态一词当时有特殊含义,即用来指谎谬绝伦的诡辩术,是人们冥思苦想出来的,没有任何根据、没有生动内容的理论和幻想。

简言之,就是被歪曲了的意识。

马克思恩格斯使用这一术语来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所代表的德国思辨哲学,以及各式各样的社会主义先知,是和这个流行的看法有关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合著的第二部著作,写于1845秋至1846年5月。

共分两卷。

他们生前仅发表第2卷第4章。

1932年在苏联用德文出版,1933年用俄文出版。

关于撰写这部著作的动因以及著作未能出版的缘故,马克思在自己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过概括的说明:

“当1845年春他(指恩格斯)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哲学信仰清算一下。

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

两厚册八开本的原稿早已送到威斯特划利亚的出版所,后来我们才接到通知说,由于情况改变,不能付印。

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问题,我们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

从马克思的回顾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新世界观,即已有“我们的见解”,并第一次使用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一术语,但还未对之作出全面的阐发,因此,在这部著作中,对论敌的批判被用作作者阐述自己见解的方式。

此外,更重要的是,著作的主题是要:

“阐述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这就是说,作者认为,他们的新见解与德国思想传统之间有一个明确的划界,是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

由此可见,这部著作有其独特的价值:

新思想是在同旧思想的批判关系中确立的,阐明这种批判关系本身,无论对于新思想的创立者本人来说,还是对于新思想的学习者来说,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全书包括两卷,第1卷的主要内容是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的哲学观点。

第1章《费尔巴哈》,详尽地阐述了唯物史观,是全书最重要的部分。

这一章的写作从1845年9月一直持续到1846年下半年,最后仍未完成。

第2卷的主要内容是对各种“真正的社会主义”哲学观点的批判。

这卷的第2、3章的手稿已遗失。

1846年5月第1卷手稿的主要部分曾由J.魏德迈带到威斯特伐里亚,准备请当地的企业家、“真正的社会主义者”J.迈耶尔和R.雷姆佩尔就地出版。

但是在1846年7月,在第2卷的大部分手稿寄给他们以后,他们却改变态度,拒绝刊印。

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经多方努力,争取出版,终未奏效。

马克思恩格斯生前,只在1847年8月和9月份的《威斯特伐里亚汽船》杂志上发表了第2卷第4章,批判格律恩。

恩格斯逝世后,手稿一直存放在德国社会民主党档案库中。

由于F.梅林的坚持,本书的个别章节曾公诸于世,直到1932年才由苏联 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发表了本书的德文全文。

著作标题和第1、2卷的题目是根据马克思的《驳卡尔·格律恩》这篇论文而加的。

1938年上海言行出版社曾出版郭沫若的部分译文。

全书的中译文载人民出版社1960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二)写作背景

1845年春,恩格斯移居布鲁塞尔,马克思向他叙述了当时大体已经形成的唯物史观。

这时,欧洲革命形势逐渐临近,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同一些工人组织建立了联系,他们的理论已经获得一些知识分子,特别是在德国西部的一些知识分子的拥护。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必须科学地论证自己的观点,使无产阶级相信这种理论是正确的。

正在这时,费尔巴哈根据自己的人本主义理论公开宣称自己是共产主义者。

同年10年,鲍威尔和施蒂纳也在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杂志《维干德季刊》第3卷上发表文章,指责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费尔巴哈和M.赫斯。

于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决定立即动笔,以对当时德国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进行总批判的形式来作出回答。

鲍威尔的哲学虽然是在批判黑格尔哲学基础上形成的,但是他仍然囿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也是在批判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上产生的,他对社会历史的理解显得过于苍白;施蒂纳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早就引起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反感。

因此,他们决定将自己的哲学思路与整个德国的哲学思想界来一个全面清算,他们将自己这一著作的全名定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

<内容精析>

一、中心思想

《德意志意识形态》既是一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宏伟巨著,又是一部批判费尔巴哈、青年黑格尔派和“真正社会主义者”的论战性著作。

正面阐述和理论批判相结合,在对唯物史观的阐述中贯穿着对唯心史观的批判,同时在对反面观点的批判中也正面发挥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第1卷(研读重点),主要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批判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观点。

第2卷,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各种各样的代表性思想。

该书论证了研究现实的人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科学历史观的前提。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即物质生活本身的生产。

生产力制约着交往关系。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来与生产力相适应的交往形式就变成了它的桎梏,从而必然要为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都必须首先夺取政权”。

因此,这种历史观的要点在于:

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由此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的产生的过程。

该书提出:

共产主义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在于“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人类解放和社会的联合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共产主义将消灭分工所造成的限制,使每个人的才能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并首次提出共产主义是个人自由发展的联合体的思想。

二、历史地位及其意义

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诞生时期最有价值的科学巨著之一,它进一步发展了《神圣家族》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天才思想,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完成了自《神圣家族》开始的对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同时也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对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的清算,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成熟。

因此,本书最伟大的贡献是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一次作了全面阐述,完成了第一个伟大发现,把社会主义学说奠定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

三、逻辑结构

全书共2卷。

原稿除个别地方外,没有标题,现在的标题是苏联出版时根据原稿的内容由编者加的。

第1卷共3章,分别批判了费尔巴哈、B.鲍威尔和施蒂纳的哲学观点。

其中对费尔巴哈批判的一章没有完成,但却尤为重要。

这一章进一步发挥了实践的原理,指出了局限于单纯的感觉和直观的唯物主义的基本缺陷,自觉地把能动的创造原则和辩证法同唯物主义的基础结合起来,并且特别集中地阐发了唯物史观的主要原理。

第2卷共5章(现只有第1、第4、第5章,缺第2和第3章),主要内容是对各种“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哲学观点加以清算。

指出“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的根本缺陷在于,把共产主义看作是从“纯粹的思想”中产生的,把共产主义学说同现实的社会运动分裂开来。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基本立足点,因而教材只节选了第1卷,也是全书的重心。

第1卷里,马克思和恩格斯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对当时流行的德国哲学和以这种哲学为基础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指出所有这些观点都没有超出以黑格尔抽象哲学为代表的德意志思想体系,即所谓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而且实质上都是以脱离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历史运动的历史唯心主义为依据的。

为了阐发唯物史观,著作首先论述了人类历史的前提,提出,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这是历史活动的第一个前提;而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生活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著作揭示了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并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虽然著作一般用“交往形式”和“交往关系”等不确切的术语来表达生产关系,但它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运动规律的根本内容,并以此为据,依次分析了原始部落所有制、奴隶所有制、封建所有制和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相继更迭,把社会发展看成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著作还进一步研究了社会政治结构同生产的相互联系,阐明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原理。

指出,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借以运动的形式,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但是,对于全部社会政治结构和观念的意识形态来说,却构成决定它们性质的经济基础,而社会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则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

  著作具体说明了国家和法对所有制的依赖关系,揭示了国家的阶级实质。

著作第一次经典地表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的基本公式: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是他们生活的现实过程,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正因为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所以支配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的生产资料,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著作还对唯物主义历史观作了一个概括性的论述: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

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这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前对唯物史观的最完整的表述。

[原文导读]

[Ⅰ]

绪言部分—“生活决定意识”

《费尔巴哈》章的开头部分同时也是全书的绪言,揭示了作者要批判的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整个德意志哲学思想体系的基本前提。

这个前提就是“认为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观念、思想、概念,总之,被他们变为某种独立东西的意识的一切产物,是人们的真正枷锁。

”(第15页)人民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的统治和束缚,是来自意意识和观念的,因此,人的解放就是把人们从意识、观念和词句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但是,事情的真相是,“人从来没有受过这些词句的奴役。

”同意识、观念和词句展开斗争,只是提出了改变意识的要求,并以为意识的改变必然带来世界的改变。

“那么他们就绝对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世界》这种哲学批判所能达到的唯一结果,是从宗教史上对基督教作一些说明,而且还是片面的说明”。

(16)这就是在当时的德国思想界续存留的黑格尔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指出: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第21页),“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

”(第22页)因此,重新理解生活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批判德国哲学、确立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出发点。

(1)现实的人,他们的活动及其物质生活条件是人类历史的前提

人类历史的现实前提(基础)是:

现实的个人;他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避开的现实前提。

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第16页)

这是对唯物史观前提的全面而完整的概括,包含三层意思:

1、唯物史观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第16页),而不是“自我意识”、“类”、“唯一者”。

2、这些现实的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

人的本性是由物质生产的发展所决定的。

“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

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

”(第17页)3、人的活动不能离开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这些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

人们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从事着创造历史的活动的。

所以“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第17页)总之,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人,他们的活动及其物质生活条件三者的统一。

因为,如果“生活决定意识”,那么,生活就不是“意识”所过的生活,历史也不是意识自身的一个发展过程,生活是现实个人的生活。

何谓“现实的个人”?

他们既不是“意识主体”(那个抽象“我思”之“我”)也不是作为单纯的生物个体的生命存在。

马克思把“现实的个人”表述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第16页)这个表述有一个在本体论上突破纯粹意识之内在性的新境域作为其深刻的背景,即把人从本源上看作是在世界中存在的。

这是以“感性活动”立论的本体论。

这就是说,现实个人的“活动”不是意识在其自身内部的自我活动,而是创造和改变“物质生活条件”的活动,因而它是外在的、感性对象性活动。

与此同理,外部世界也不是与感性活动无关的单纯的“物质环境”,而是与“活动”相应的,作为“活动”的“条件”的“世界”,这其实正是“感性世界”的概念。

由此出发,才能发现历史之为历史的本体论根据:

“这些个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

”历史不是思想史,而首先是生产史。

生产不是思想的外化,而是本来就是世界中现实个人的生存。

现实个人的“生存”不是有自在自然界所设定的生物行为,而是他们以自身的“感性存在”(物质生活,或“在自然界中的生活”)作用于对象的创造活动:

“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而必须用一定的方式来进行”。

这就是以“生产”的生存论意义来说“历史”的本体论根据。

由此获得理解历史,就既不是神的历史,或绝对精神的历史,也不是以个生物物种的历史,而是现实个人的历史。

(2)生产、生产方式、交往形式(第17页)

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

生产方式不仅是人的再生产方式,而且更是人的活动方式、生活方式即存在方式。

个人间的交往是生产的前提。

交往形式是由生产决定的。

(3)个人和社会

社会结构和国家是从个人生活过程中产生的。

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关系的主体。

(4)意识和存在

物质生产、交往决定精神生产、交往。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第20-21页)

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和考察历史的基本方法。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第20页)

这是说,意识、思维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不能把意识、思维与社会生活割裂开来。

[Ⅱ]

(1)实践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

首先,费尔巴哈的局限性在于:

没有把实践看作是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基础,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感性世界的个人的实践活动。

“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理解’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对这一世界的单纯的直观,另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感觉。

费尔巴哈设定的是‘一般人’,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22)

“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23)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

其次,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

“诚然,费尔巴哈比‘纯粹’的唯物主义者有很大的优点:

他们承认人也是‘感性对象’。

但是,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熟‘感性活动’—除了爱与友情,而且是观念观念化了的爱情和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可见,他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

(24)所以,“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以个唯物主义者。

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

”(24)

“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切东西。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身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这里,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社会活动的四个要素或四个方面:

物质生活的生产,新的需要的产生,家庭,社会关系进行了考察,以“交往形式”感念揭示了生产力是生产关系乃至一切其他的社会关系(包括观念的关系或思想关系)的感性本源。

(25-26)

正是通过《费尔巴哈》章,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人们通常所了解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的内涵:

“生产关系”是个人在其中实现其感性劳动的交往形式,即它是生产力的社会形式,因此一切生产关系(包括家庭、经济组织、政治国家、宗教共同体等)都受生产力的决定。

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根本原理。

因为,建构感性世界的感性劳动,不是单个人的自然活动,而是人与人之间在感性生彼此创造其社会存在的活动,这就是劳动的社会本质。

因此,生产既不是单个人所拥有的自然力,也不是一般人类理智的物化力量,而是人们之间的感性交往理论,因而它本质上是社会力量。

生产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感性基础,它不是思想的产物,也不是理智的产物,而是以个让人们感性交往得以进行和发展的社会形式。

这个形式本身是感性的:

在它身上直接体现了感性劳动对于社会的生产。

因此,正是在生产关系这个概念中包含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伟大洞见人们在劳动中不仅生产出物质生活资料,而且生产出人与人之间“物质联系”的方式,即生产关系,并且间接地生产出其他一切社会关系。

这就是历史运动的本质真相,是历史运动区别于思想运动的根据。

关于生产关系的概念。

1843年马克思通过批判黑格尔法哲学而转向对市民社会的研究,发现了人们之间联系的纽带是私有财产,并得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结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指出:

“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在《神圣家族》中通过“实物关系”的研究,初次接触到生产关系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并使用了“生产方式”术语。

接着在评李斯特的手稿中,剖析了“工厂制度”,把工业劳动本身中的物质内容和社会形式区分开来。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形成了标志生产关系的独立范畴。

生产关系还多用“市民社会”、“交往方式”、“交往形式”、“所有制形式”、“所有制关系”来表达。

(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在意识与语言的关系中,语言是一种现实的实践的意识,它只是由于人们交往的需要才产生的。

(26)

“‘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

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

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与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

”(第26页)

这表明,意识是内在的语言,“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思想就是语言的内容。

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