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3859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docx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docx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

名词解释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优势

1、国际贸易:

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货物及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也叫世界贸易,全球贸易。

2、土地:

在地表以下、河流中、海洋中、地面上能够发现的所有原材料以及生长子地面上的所有原生资源。

3、劳动力:

人力的总和,由所有能够工作并且愿意工作的人们组成。

4、资本:

不仅包括金钱,还包括在生产过程中所用的机器设备和厂房。

5、企业:

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以及制定决策和承担风险的组织,他们是资本、土地及劳动力的拥有者和雇佣者。

6、专业化:

是使人们能够提供其最擅长的产品和服务的一种生产方式。

在工人之间划分工作和生产流程,也叫劳动分工。

7、规模经济:

对企业而言,为了保证盈利必须组织好自己的资源,以便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和销售更多的产品或服务,达到上述目标的一个方法是大规模生产,大规模生产不仅能保证产量,也能带来成本上的优势。

如果企业提高他的产量,那么单位成本和平均生产成本都能降低,这些成本优势就是规模经济或大规模生产经济。

8、绝对优势:

在利用同样数量资源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可以生产出比另一个国家更多的特定产品。

9、比价优势:

一个国家生产某特定产品是,比另一国的效率相对更高,一国将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比较优势最大或相对劣势最小的产品;而进口比较优势最小或相对劣势最大的产品。

10、机会成本:

生产某种特定产品的成本,用另一种不能生产的产品来衡量。

11、第一产业:

自然资源的开发。

12、第二产业:

制造和建设。

13、第三产业:

提供服务。

14、自给自足:

一种与河网能够自我满足相关的活动,这意味着这个国家根本不可能从事贸易活动。

第二章国际收支

1、国际收支平衡表:

记录的一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的所有外部交易。

2、经常项目:

记录的是一个国家每一项进出口的产品或服务的货币价值;分为两个部分,有形贸易账户和无形贸易账户。

3、资本项目:

记录资产和负债的交易,进入一国的资产总额是进口资产,输出国家的资产总额是出口资产,资本项目的差额是进口资产额减去出口资产额。

4、有形贸易:

可以看见、触摸到的商品的进出口贸易,有形贸易差额是出口额减去进口额,也称为贸易差额。

5、无形贸易:

服务的进出口。

无形贸易差额是无形上品牌的出口额减去进口额。

6、贸易差额:

有形商品的出口总额减去进口总额。

7、贸易条件:

衡量进出口价格相对变化的一种方法。

8、不利的贸易条件:

如果贸易条件想着不利的方向发展,意味着与出口价格相比,进口产品价格提升了,护着说出口价格下降的幅度大于进口价格的下降幅度。

9、有利的贸易条件:

如果贸易条件想着有利的方向发展,意味着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幅度低于出口产品价格,或者进口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出口价格的下降幅度。

10、基期:

价格指数的计算是基于某一特定时期内的价格得出的。

11、双边贸易关系:

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

12、多边贸易:

同时发生在两个以上国家的贸易活动。

13、硬通货:

由于贸易条件对一国有利而导致对该国货币需求的增加,这种货币就是硬通货。

需求增加意味着货币的对外价值上升。

14、贸易条件指数:

用进出口价格指数来衡量贸易条件,用以确定平均价格的变化状况。

单位出口价值/单位进口价值*100

15、平衡项目:

被引入收支平衡表中的一个项目,用以确保收支表的全面平衡。

平衡项目通常应用于出现错误或者信息遗漏的情形。

16、储备项目:

政府所持有的可以用来保证收支平衡的大量货币,政府持有储备项目的三种形式为本币、外币和黄金。

17、关税:

对进口商品或服务所征的赋税。

18、配额:

对进口产数量的限制。

19、倾销:

指货物在国际市场或某一特定国市场的价格比其在生产国国内销售的价格低的情况。

一国利用这一技术来销售其全部的产品,并继续生产以达到规模经济。

20、贸易周期:

由于国际贸易总量变动而引起的经济活动有规则波动。

各国会把这种经济活动波动造成的影响传递给其他贸易伙伴。

21、通货紧缩:

全面降低经济体内的需求水平,通常会出现平均价格水平的降低,极端情况下失业率将上升。

第三章汇率的决定因素

1、汇率:

是一种价格,即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2、易货制:

是一种支付国外产品和服务的方式,是用一种产品和另一种产品直接交换的方式。

需双重需求吻合(只有在双方都需要对方所提供的物品情况下才能出现交易)和确定每样产品或服务的价值。

3、金本位制:

一种参照一定量黄金决定汇率的固定汇率体制。

4、固定汇率体系:

一种参照储备货币(如美元)决定汇率的体系。

汇率不是由市场力量决定的,而是由政府确定。

设定了一种货币相对于其他国家货币的价格,并保证不会改变,也称为法定汇率。

5、浮动汇率体系:

一种允许汇率根据目前市场状况波动的体系。

汇率完全由需求和供给力量决定,不受政府的干涉。

当允许各国货币依据市场中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而自动的调整其价值。

6、面值:

政府为本币的对外价值确定的比率。

7、布雷顿森林会议协议:

保证只有当一个国家国际收支长期持续的产生赤字或盈余时,才会改变汇率。

8、联系汇率体系:

是一种为货币价值设定最低和最高浮动限制的体系,当货币的浮动超过限制时,将引发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的交易。

9、硬通货和软通货:

政府或中央银行已经确定了货币价值的上限和下限,如果一种货币的价值不断的突破其上限,则为硬通货;如果一种货币的价值不断突破其下限,则为软通货。

10、贬值:

一种通过降低汇率从而降低本币对外价值的故意性干预行为。

该国需鼓励出口,压制进口,降低本币相对于其他国家货币的价值。

11、升值:

一种通过提高汇率从而升高本币对外价值的故意性干预行为。

该国需要鼓励进口,抑制出口,就需要提高其货币相对于其他国家货币的价值。

12、弹性理论:

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受价格变动影响的大小。

马歇尔-勒纳条件,当出口弹性与进口弹性之和大于1,贬值才会成功。

13、金融衍生品:

可以用来缓解汇率变动影响的金融工具,如期货,期权,远期合约等。

14、货币投机:

是意图影响货币价值的货币买卖行为,目的是从货币价值变化中获取利益

15、货币投机者:

指在一段时间内使用少量的其他货币购买大量的特定货币的个人。

16、牛市:

货币的价格走势是上升的。

17、熊市:

货币的价格走势是下跌的。

18、热钱:

由于利率的差距,可能获得短期收益而转移的金钱。

第四章国际贸易和国际营销环境

1.市场营销:

在市场上企业通过开展系列活动满足需求从而获利的行为。

2.国内市场营销:

企业只有在本国市场开展营销活动,并不尝试销往海外市场的情况。

3.营销管理:

为了成功的实施整个市场营销方案,而对营销活动的组织和协调。

4.国际市场营销:

一家企业在国外市场从事市场营销活动的行为;跨越国界开展市场营销。

5.国外市场营销:

指在外国市场营销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6.多国或全球市场营销:

全球市场营销试图识别或锁定消费者相似的品味和偏好,同时认识并考虑全世界顾客之间存在很多差异,利用这些差异仍然可以区分顾客。

7.全球化:

利用所有消费者都认可和接受的产品在许多海外市场开展业务的过程。

8.出口市场营销:

在确保产品符合当地市场、价格合理、恰当分销的情况下,向国外市场销售产品的过程。

9.内部规模经济:

当一个企业实施大规模生产时,企业所获得的成本节约。

10.外部规模经济:

在一个特定的市场上经营的所有企业都可获得的成本节约,有时被当做聚集经济。

11.产品生命周期:

开始于产品首次进入市场和结束于没有人愿意购买。

12.产品组合:

企业根据产品各自的生命周期阶段组合起来销售的产品系列。

13.文化:

一种描述人类不同群体生活方式的方法。

14.物质文化:

社会上人们所使用的工具和技术。

15.国际法:

通常用来指在可接受价值观和准则的基础上把各国联系在一起的隐性或显性的协议体系。

16.国际公法:

关系到诸如联合国和其他一些国际性组织的法律,包括海商法、国际刑事法、日内瓦公约等。

17.国际私法:

或称冲突法,指在世界各国民法和商法相互歧异的情况下,对含有涉外因素的民法关系,决定应当适用哪国法律的法律。

18.超国家法律:

或超国家组织制定的法律,涉及到地区性协议,如欧盟法。

19.垄断:

产品的生产和市场供应都被一个大型组织所控制的情形,此大型组织通常为政府。

20.买方垄断:

在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购买者只有一个。

21.合资企业: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

22.制裁:

政府强制限制企业在某一市场上的经营自由权。

23.发达经济:

发达经济体内已经建立了一系列产业,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并建立起完备的经济制度,人均GDP非常高。

24.新兴经济:

新兴经济将着重点放在某类特定经济活动上,例如开发自然资源,虽然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能够增加出口收入和人均GDP,但新兴经济仍然缺乏成熟的经济制度。

25.欠发达经济:

欠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潜力有限,他们一般缺乏可供销售的原材料,并且只建立起最基本的经济制度,通常GDP的任何增长都会被人口增长等量抵消,因此人均GDP实际上没有增长。

26.国内生产总值:

一个经济体内生产的所有产品的总价值。

27.输入型通货膨胀:

指一国的通货膨胀来自于另一国的传导,即一国从正在经历通货膨胀的国家进口货物,而进口价格的上涨导致该国国内通货膨胀。

第五章国际市场调研

1.国际市场调查:

当公司决定将产品出口到某个国家的时候,那些旨在提供有关当地购买者行为、竞争状况、可利用的渠道、媒体质量和影响范围、促销渠道等方面信息的行为。

2.研究机构:

一些专门从事调研的企业,客户可以获得制定的某感兴趣的数据,研究机构代表客户开展调研。

3.公司网络:

由于公司之间的工作联系而形成的一种信息资源。

4.趋势:

指测量变量正在发展的总体方向,数据可能表明在一定时间内趋势的上升或下降情况。

5.抽样:

这是一种统计技术,他从整体中抽出部分,并试图从中发现能够推广到总体的趋势。

6.概率:

某一不确定事件或者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7.跨文化调研:

试图寻找不同市场之间文化差异的调研活动。

8.多国市场调研:

以节约市场调研的时间和费用为目的,试图确定市场之间共性的调研活动。

9.需求模式分析:

试图确定潜在消费者消费模式变化趋势的一种技术。

10.多因素指数:

一种间接地衡量市场潜量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与产品销售潜力紧密联系的假设变量或统计分析。

11.截面数据法:

将一国某种产品已知的市场规模与某些整体经济指标(比如可自由支配的收入)相对比,计算出比率,然后将这个比率运用到另一个可自由支配收入已知的国家,计算出这个国家的该种产品的市场潜力。

12.时间序列法:

假定某个国家与另一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当(或人均年收入相同)的国家具有相同的消费水平,一次估算出这个国家对某种产品的需求量。

13.回归分析法:

一种用于改善类推法估算准确度的统计学方法。

14.二手信息:

由已公开的材料组成,收集二手信息的主体不是使用这些信息的企业,而是其他一些团体和组织。

15.一手数据调研:

由机构组织的原始调研,通常包括实地研究。

16.统计调查:

要求对市场中所有可能的个体进行调查。

17.抽样调查:

即假定某一特定市场可以代表整个市场,再对特定市场中的某些个体进行调查。

18.初级市场:

与销售初级产品有关的市场

19.二级市场:

与销售次级产品有关的市场。

20.三级市场:

销售服务的市场。

第六章国际营销组合

1.产品概念:

顾客决定购买某种产品是因为该产品具有满足他各种需要的特征。

2.产品组合:

生产商正在生产和销售的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产品系列。

3.品牌忠诚:

买家和卖家之间基于卖家产品名声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