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实施细则土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83378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理实施细则土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监理实施细则土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监理实施细则土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监理实施细则土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监理实施细则土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监理实施细则土建.docx

《监理实施细则土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理实施细则土建.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监理实施细则土建.docx

监理实施细则土建

 

监理(土建)实施细则

 

编制(土建监理工程师):

审批(总监理工程师):

 

四川康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监理部

2017年7月20日

一、质量控制依据

1、设计文件(含设计变更)

2、国家规范、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1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6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15。

3、该工程有关合同、文件及技术资料;

4、经审批的施工技术方案。

 

二、质量控制要点

1、审查施工技术方案

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建筑结构设计图纸,结合本单位的施工技术装备及施工工艺,认真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

并送交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后实施。

2、孔桩成孔

①复测桩位的施工放线。

桩位的放样允许偏差为:

群桩20mm单排桩10mm

②严格控制护壁砼配合比,并保证护壁的养护时间。

随时检查护壁的配筋和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③按规范要求,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孔口与基坑周围的围护工作。

④监理员对挖孔桩的现场进行巡视,随时对施工的挖孔质量进行检查(如孔径、垂直度等),及时指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施工单位现场进行整改。

接到施工单位成孔检验批报验单后,检测孔桩孔径、孔深、垂直度和嵌岩深度,并与施工单位所报资料相核对。

如以上项目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则通知指挥部、勘察、设计、质监站等有关人员对桩孔进行正式验收。

否则,要求施工方整改,至到达到正式验收的要求。

孔桩允许偏差

桩径允许偏差+50mm

垂直度允许偏差﹤0.5%

桩位允许偏差+50mm

3、一次沉淀池深基坑施工

 ①根据施工方案,按照施工放坡要求,对施工方测定的开挖边线进行复测检查其是否达到相关要求。

②接到施工单位基坑开挖检验批报验单后,检测基坑底标高、轴线位置和基坑尺寸。

并与施工单位所报资料相核对。

如以上项目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则通知指挥部、地勘、设计、质监站等有关人员对基坑进行正式验收。

否则,要求施工方整改,至到达到正式验收的要求。

4、标高控制

现场测设水平控制网。

施工过程中保证现场有一台符合精度要求的水准仪,用以对浇筑好的混凝土桩或承台标高进行检测。

每根桩浇筑完成后其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至少0.5m,以确保桩顶设计标高处的混凝土强度。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应将桩顶凿至设计标高,并检查锚入承台的钢筋长度是否达到设计的要求。

桩顶高允许误差为:

+30mm-50mm。

5、钢筋工程

钢筋应有出厂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

钢筋进场时应按炉罐(批)号及直径d分批检验。

钢筋检验内容是查对标志、外观检查,并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检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5.1一般规定

5.1.1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5.1.2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

a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b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c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

d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5.2原材料

5.2.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

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5.2.2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检查数量:

进场时和使用前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5.3钢筋加工

5.3.1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a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b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

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c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检查数量:

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

钢尺检查。

5.3.2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

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RBH335级、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检查数量:

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

观察,钢尺检查。

5.3.3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检查数量:

按每工作班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5.4钢筋安装

5.4.1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钢尺检查。

5.4.2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检查数量:

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5.5、纵向受力钢筋强度要求

根据抗震要求,框架结构的纵向受力钢筋应进行检验,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抗震强度的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例不应小于1.25;

2)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强度标准值的比例,按二级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1.4;

5.6、钢筋的代换

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

如需要代换时,必须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并符合《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5.7、钢筋的锚固与搭接长度

见设计图纸或规划要求。

5.8、箍筋

根据抗震要求,构件中的箍筋均应加工为封闭箍,末端均应做135°弯钩,弯钩端头平直部分长度应不小于10d。

框架梁、柱结点处箍筋应予加密。

结点核心的箍筋不能漏做。

5.9、钢筋接头

对有抗震要求的受力钢筋的接头,宜优先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

钢筋接头不宜设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

5.10、焊接接头位置

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头应相互错开。

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d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受拉区不超过50%,在受压区不受限制。

5.11、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

钢筋位置的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必须符合设计,尤其要防止柱主筋的位移,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或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和开焊。

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绑扎钢筋网

长、宽

±10

钢尺检查

网眼尺寸

±20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绑扎钢筋骨架

±10

钢尺检查

宽、高

±5

钢尺检查

 

受力钢筋

间距

±10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

排距

±5

保护

层厚度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柱、梁

±5

钢尺检查

板、墙、壳

±3

钢尺检查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20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钢尺检查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水平高度

+3,0

钢尺和塞尺检查

钢筋笼安装深度

±100

用钢尺量

6、模板工程

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针对主体现浇混凝土框架的特点,编写柱、墙、梁与楼板的支模方案,既要有柱、墙、梁的支模设计图,又要有确保支模质量的技术措施。

6.1、柱模

主体工程框架柱的断面为圆形与矩形,一般采用组合式定型钢模板。

柱子四面边长均按设计宽度由钢平板拼成,四边采用连接角模或阳角模,上下顶与梁的连接处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尺寸,另行配置节点模板。

按支模方案,在柱模外设置柱箍筋。

柱模安装必须牢固。

6.2、梁模板

梁模板应按支模方案设计图施工。

梁模板由底板加两侧板组成。

梁底均有支撑系统,采用立柱或行架支模。

支柱下应铺设通长的垫板,还应垫木楔,便于拆模。

6.3、楼板模板

楼板支模关键在于支撑系统的设计,应根据计算确定,按支模方案施工。

支撑立柱底部均应有垫板加楔子。

6.4、预埋件和预留孔洞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必须固定在结构钢筋上,不得遗漏。

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应正确,必要时可焊接止水钢片防止漏水。

其允许偏差按下表的规定: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埋孔中心位置

3

插筋

中心线位置

5

外露长度

+10,0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截面内部尺寸

+10,0

6.5、模板的允许偏差

高层建筑主体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必须严格按照结施模板图进行,将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以确保建筑主体的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主体现浇结构的允许偏差如下表所示: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柱、墙、梁

+4,-5

钢尺检查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5m

6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大于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6.6、模板拆除时砼强度要求

主体工程现浇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砼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如设计没有明确要求时,应符合规范规定:

1)侧模,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损坏后,方可拆除。

2)底模,当砼强度符合下表规定时即可拆除。

模板拆除时砼强度要求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

设计砼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2

75

>2

100

7、混凝土工程

7.1质量标准

混凝土分项工程

7.1.1一般规定

7.1.1.1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的规定分批检验评定。

7.1.1.2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用的混凝土试件的尺寸及强度的尺寸换算系数应按规范取用;其标准成型方法、标准养护条件及强度试验方法应符合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规定。

7.1.2原材料

7.1.2.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检查数量:

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7.1.2.2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立方米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③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立方米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立方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④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⑤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

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7.1.2.3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②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

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

③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④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7.1.3现浇结构分项工程

7.1.3.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根据其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影响的严重程度,进行事故分析处理。

7.1.3.2现浇结构拆模后,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进行检查,作出记录,并应及时按施工技术方案对缺陷进行处理。

7.1.4外观质量

7.1.4.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

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7.1.4.2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7.1.5尺寸偏差

7.1.5.1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

对经处理的

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量测,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7.1.5.2现浇结构和混凝土设备基础拆模后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检查数量:

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

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对电梯井,应全数检查。

对设备基础,应全数检查尺检查

7.2、泵送砼配合比

现场采用泵送砼,其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碎石不宜大于1:

2.5;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应小于15%;碎率宜控制在40%—50%;

2)最小水泥用量宜为300kg/m3;

3)砼的坍落度宜为80—180mm;

4)砼内宜掺加适量和外加剂。

7.3、泵送砼施工要求

采用泵送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砼的供应,必须保证输送砼的泵能连续工作;

2)输送管线宜直、转弯宜缓,接头应严密,如管道向下倾斜,应防止混入空气,产生阻塞;

3)泵送前应先用适量的与砼内成分相同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润滑送管内壁;预计泵送间歇时间超过45min或当砼出现离析现象时,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砼;

4)在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应具有足够的砼,以防止空气阻塞管道。

7.4、砼坍落度

为了确保砼的质量,在输送砼的过程中,如发现砼的坍落度过小,喂料困难时,可向搅拌筒内加入与砼内水灰相同的水泥浆,经充分搅拌后再喂料。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准向砼拌合物中任意加水以增大其坍落度

7.5、施工缝处的砼施工

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或规范确定。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砼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已浇筑的砼,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2;

2)在已硬化的砼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砼层,并须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能积水;对附着在钢筋上的混凝土应予以剃除;

3)在浇筑砼前,宜先在施工缝处铺与砼成分相同的减石子混凝土,以确保上下层的连接;

4)砼应细致捣实,使新旧砼紧密结合。

7.6、砼的浇捣

砼必须振捣密实。

在分层振捣过程中,振动器应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6cm,每一层分层厚度不应大于50cm,应按排有经验的砼工掌握振捣器。

浇捣砼应填写施工记录。

7.7、砼的养护

对已浇筑完毕的砼,应加以覆盖和浇水,其时间一般不得少于7d,对掺有缓凝型外加剂的砼,不得少于14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砼处于湿润状态。

7.8、现浇砼结构的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基础

15

钢尺检查

独立柱基

10

墙、柱、梁

8

剪力墙

5

垂直度

层高

≤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5m

10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标高

层高

±10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全高

±30

截面尺寸

+8,-5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8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预埋设施中心线位置

预埋件

10

钢尺检查

预埋螺栓

5

预埋管

5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

15

钢尺检查

7.9一次性防水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7.9.1对进场的材料(水泥、砂子、碎石和外加剂)进行现场见证取样,对不合格的材料必须坚决清除出场;防水混凝土所用材料应符合下例规定:

①水泥品种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级,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水泥;

②碎石或卵石的粒径直为5~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O%,泥块含量不得大于O.5%;

③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

④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水,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⑤外加剂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

⑥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二级,掺量不宜大于20%;硅粉掺量不应大于3%,其他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试配要求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提高0.2MPa;

②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立方米;掺有活性掺合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立方米;

③砂率直为35%~45%,灰砂比直为1:

2~1:

2.5;

④水灰比不得大于0.55;

⑤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泵送时人泵坍落度宜为100~140mm。

混凝土拌制和浇筑过程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拌制混凝土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每工作班检查不应少于两次。

每盘混凝土各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偏差应符合表4.1.4-1的规定。

表4.1.4-1混凝土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允许偏差(%)

混凝土组成材料

每盘计量

累计计量

水泥、掺合料

±2

±1

粗、细骨料

±³

±2

水、外加剂

±2

±1

注:

累计计量仅适用于微机控制计量的搅拌站。

②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检查两次。

混凝土的坍落度试验应符合现行《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0-2011的有关规定。

混凝土实测的坍落度与要求坍落度之间的偏差应符合表4.1.4-2的规定。

表4.1.4-2混凝土坍落度允许偏差

要求坍落度(mm)

允许偏差(mm)

≦40

±10

50~90

±15

≧100

±20

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应采用标准条件下养护混凝土抗渗试件的试验结果评定。

试件应在浇筑地点制作。

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立方米应留置一组抗渗试件(一组为6个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

采用预拌混凝土的抗渗试件,留置组数应视结构的规模和要求而定。

抗渗性能试验应符合现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的有关规定。

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混凝土外露面积每100㎡抽查1处,每处10㎡,且不得少于3处;细部构造应按全数检查。

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计量措施和现场抽样试验报告。

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检查混凝土抗压、抗渗试验报告。

防水混凝土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均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窝等缺陷;埋设件位置应正确。

检验方法:

观察和尺量检查。

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

检验方法:

用刻度放大镜检查。

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其允许偏差为+15mm、-10mm;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其允许偏差为±10mm。

检验方法:

尺量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