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总结区域地理宏观把握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3818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知识总结区域地理宏观把握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知识总结区域地理宏观把握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知识总结区域地理宏观把握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知识总结区域地理宏观把握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地理知识总结区域地理宏观把握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知识总结区域地理宏观把握法.docx

《高考地理知识总结区域地理宏观把握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知识总结区域地理宏观把握法.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知识总结区域地理宏观把握法.docx

高考地理知识总结区域地理宏观把握法

2019高考地理知识总结-区域地理宏观把握法

  高考地理备考系列(五)区域地理宏观把握法

1、亚洲范围:

中高东经,中高低北纬

经度:

60°E———东西经180°

30E(西亚土耳其)—120°E(中国)

纬度:

10°N(西亚、南亚)—70°N、

10°S(东南亚)——70°N

600E经线:

乌拉尔山脉、咸海、伊朗与阿富汗的国界、阿拉伯半岛东侧

900E经线:

叶尼塞河、阿尔泰山脉、吐鲁番盆地、昆仑山东侧(青海与新疆、西藏的界线)、不丹、孟加拉恒河河口

1000E经线:

祁连山脉、青海湖、横断山脉(大理)

1100E经线:

包头、东胜、晋陕交界(黄河段)以西、华山、巫峡、怀化、桂林、雷州半岛、琼州海峡、海南岛中部

1200E经线:

漠河西侧、秦皇岛、渤海中部、青岛、太湖、杭州、福州、台湾西侧、菲律宾群岛西侧、澳大利亚西侧

1500E经线:

日本群岛东侧、新几内亚岛东侧、澳大利亚东侧(悉尼)

1800经线:

白令海峡以西、新西兰以东

2、欧洲范围:

小东经,中高北纬经度:

10°W(爱尔兰)——60°E纬度:

35°N———70°N00经线:

伦敦、英吉利海峡、伊比利亚半岛东侧300E经线: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北端、芬兰与俄罗斯的国界、黑海海峡东侧600E经线:

乌拉尔山脉、咸海、伊朗与阿富汗的国界、阿拉伯半岛东侧

莱茵河世界航运最繁忙,货运量在世界上仅次于密西西比河

3、非洲范围:

小东经,低纬度经度:

10E(本格拉寒流东岸)—40E(莫桑比克海峡)20°W(北非东部)——30°E(埃及尼罗河三角洲)、50°E(索马里半岛)纬度:

35°N——34°30′S(好望角)00经线:

西非几内亚湾中部300E经线:

苏伊士运河、南非东海岸

刚果盆地:

内流湖地壳上升,刚果河下切,湖水外泄而成为世界最大盆地,刚果河是世界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海岸线:

平直,海湾、半岛、岛屿少。

最大海湾几内亚湾;最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南端有好望角

矿产:

铜矿—刚果民主、赞比亚;黄金—南非、加纳;金刚石—刚果民主、南非;

石油—尼日利亚;铝土-几内亚

人口:

自然增长率居各洲之首,增长速度超过粮食增长速度,人均量各洲最低

粮食:

中非、西非、东非缺粮最为严重

4、澳大利亚范围经度:

120°E——150°E纬度:

10°S——40°S

1200E经线:

澳大利亚西侧

1500E经线:

新几内亚岛东侧、澳大利亚东侧(悉尼)

⑴大洋洲最大的国家:

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⑶特有动物

种类:

具有古老性和独特性,如袋鼠、鸸鹋、鸭嘴兽

5、北美洲范围:

大中西经,中高北纬经度:

180°—60°W纬度:

10°N(巴拿马运河)30°N(墨西哥湾)—70°N1800经线:

白令海峡以西、新西兰以东1200W经线:

北美西海岸(洛杉矶)900W经线:

哈德逊湾、苏必利尔湖西侧、密西西比河河口、墨西哥湾中部、中美洲

600W经线:

拉布拉多半岛东侧、纽芬兰岛西侧、南美洲中部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伊利湖、休伦湖、安大略湖)

五大湖中的苏必利尔湖世界最大淡水湖,五大湖冰川作用形成,除密歇根湖外均为美、加两国共有

7、南美洲范围:

中西经,中低高南纬经度:

80°W——40°W纬度:

10°N——53°S

自然资源和物产:

墨西哥和委内瑞拉近海地区的石油;墨西哥的银;巴西的铁(伊塔比拉铁矿);智利、秘鲁的铜;智利的硝石;牙买加的铝土;巴西高原河流的水力资源(巴西和巴拉圭合建了目前世界最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秘鲁附近的渔场;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阿根廷的草原(牛肉出口世界第一);独特的哺乳动物树懒、大食蚁兽、卷尾猴,鸟类中的蜂鸟

8、南极洲范围:

全经度,南高纬经度:

跨经度最广大的大洲纬度:

绝大部分在南极圈以南,但南极半岛除外。

(1)、地球上位置最南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2)、冰雪高原:

平均海拔最高的一洲,冰层平均厚2019千米,有“冰雪高原”之称

(3)、寒极和风库特点:

酷寒、干燥、烈风

西风环流,造成一种特殊的“风壁”.它阻碍南极地区与低纬地区的热量交换,也是造成该地区气候酷寒的原因之一暖季:

11月~次年3月

淡水资源:

体积占冰川体积的90%以上,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周围海洋上多冰山矿产资源:

煤(维多利亚地)、铁(印度洋沿岸)储量最丰富生物资源:

磷虾、鲸、海豹、企鹅最好考察时间:

每年9月~次年3月,极昼、暖季

我国的南极考察站:

长城站(不在南极圈内)、中山站(在南极圈内)

美国范围:

中大西经,中高低北纬本土经度:

120°W——80°W纬度:

30°N——49°N

⑴国土组成:

除本土48个州,1个特区外,还有2个海外州(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⑵自然条件特点

平原面积占全国面积一半以上,耕地占世界的10%

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长河)和五大湖为灌溉、航运和发电提供便利

美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

哥伦比亚河矿产、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高消费和浪费仍大量进口,是世界进口石油最多的国家

⑷农业的现代化和专业化(与高中课本结合)

[注意]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①农业现代化水平高,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生产率最高的农业国。

②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

(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燕麦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中国、美国、中亚地区是世界产量最多的三大棉花生产国)、大豆、甜菜、烟草等,畜牧业很发达。

③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小麦、大豆、玉米等出口量世界首位,但进口热带农产品)

④农业生产实行了地域专门化(棉花带、玉米带、小麦带、乳畜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带等)

三大工业区:

印度范围:

中大东经,北低纬700E—900E100N—300N

⑴世界文明古国

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次于中国,本世纪中叶可能超过中国

⑵农业

耕地面积占一半以上,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小麦、棉花、黄麻、茶叶)

水稻:

分布在降水较多的东北部及半岛沿海地区

小麦、甘蔗:

恒河平原、印度西北部

棉花:

德干高原西北部

黄麻:

恒河三角洲,世界首位

茶叶:

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山坡

矿产:

主要有煤、铁、锰等,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印度东北部钢铁、机械工业中心

工业:

以东北部的加尔各答和西部孟买为中心的传统工业(棉、毛纺织、重工业),南部以班加罗尔为

中心是新兴工业区(电子、软件业、原子能、航天)

日本的范围:

大东经,中北纬

⑴自然地理特征

①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

②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亿的国家

③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东京是第三大港

④境内多山,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

⑤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

⑥矿产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

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

⑧森林水力丰富

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濑户内五大工业区。

农业和渔业人多地少,采用小型农业机械,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单产高。

渔业发达,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鱼在日本人食品中占重要地位。

首都东京,是超千万的特大城市科学城——筑波宇航中心——种子岛硅岛——九州岛

澳大利亚范围:

大东经,中南纬南纬110—440S1200E—1500E

[注意]澳大利亚气候呈半环状的原因:

①北部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季节性变化。

②东部迎风坡降水丰富,低纬度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背风坡降水减少,草原向沙漠过渡。

西风带控制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南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向内陆过渡为草原、沙漠。

④西部常年受副高影响,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气候。

⑸经济

有现代化的农牧业和工矿业,羊毛、小麦著名世界,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煤和铁矿石出口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目前,服务业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经济支柱。

农业:

分布:

国土东南部和西南部草原地区经营方式:

种植小麦和牧羊混合经营

城市:

首都堪培拉,最大城市和港口悉尼

分布:

国土东南部和西南部草原地区

澳大利亚的农业

经营方式:

种植小麦和牧羊混合经营

墨累—达令盆地

混合农业的优点

农场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有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

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小麦耕作活动与牧羊活动交替进行

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混合农业特点:

主要是家庭农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很高,主要出口到英国

墨累—达令盆地农业不利条件及解决措施:

处于大分水岭西部,属雨影区,降水稀少,灌溉成为农牧业的限制性条件,政府实施东水西调促进农业发展

城市:

首都堪培拉,最大城市和港口悉尼

巴西范围:

中西经,南低纬赤道—南回归线400W—700W

⑴国土面积广大的热带国家

面积:

世界上占有热带最大的国家,拉美、南半球面积最大的国家

⑵人口多分布在东部沿海,白种人占一半稍多,通用葡萄牙语,信仰天主教⑶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拉美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农业:

咖啡、甘蔗、香蕉、剑麻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蔗糖、大豆、橘汁大量出口,小麦进口;

工业:

发展迅速,重工业多分布在东南部邻近铁矿和海上交通便利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地区;

能源:

缺少煤、石油、水能丰富,90%来自水电

⑷城市:

首都巴西利亚是新建城市,最大城市圣保罗,最大港口里约热内卢

德国范围:

470N—550N60E—150E

⑴欧洲大陆上“十字路口”,本区邻国最多的国家(9个)

⑵北部和南部的地形差异:

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

北部是北德平原,地势低平,气温较低,冬冷夏凉、土壤较贫瘠,主要发展畜牧业,粗放经营,人口较稀;中部谷地和宽广的山地,宜于农耕和放牧;南部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脉,广布森林和草地

[注意]鲁尔区的兴衰

⑶发达的工业

现代化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欧洲经济实力最强,贸易额居世界前列

有利:

丰富的煤炭、钾盐;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雄厚的科技力量

不利:

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进口,产品一半依赖国际市场

分布:

莱茵——鲁尔区:

埃森、杜伊斯堡是中心,南部慕尼黑宇航、飞机、微电子

分布特点:

工业布局大分散小集中,分布较为均衡,工业由北向南发展

⑷主要城市柏林:

德国首都,位于东部,是全国最大城市;汉堡:

位于易北河下游,最大港口城市和造船中心;法兰克福:

德国最大航空港,铁路枢纽和化学工业城市,世界重要金融中心;慕尼黑:

南部工业中心德国宇航、飞机、微电子工业中心,啤酒之都

俄罗斯范围:

中大东经,高北纬

⑴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地跨欧亚,欧洲部分面积小但其政治经济中心都为于此

⑵较为平坦的地形

平原、高原为主。

乌拉尔山以西东欧平原,以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