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突出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81610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腰椎间突出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腰椎间突出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腰椎间突出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腰椎间突出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腰椎间突出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腰椎间突出症.docx

《腰椎间突出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椎间突出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腰椎间突出症.docx

腰椎间突出症

仇湘中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腰椎间突出症诊疗方案

一、概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最常见于腰4~5及腰5骶1间隙。

本病相当于中医病名国家标准的偏痹,认为其发病乃因本有肝肾亏虚,由于腰部闪挫、负重劳损等,或寒湿之邪乘虚侵袭腰部,使经气阻痹所致。

2、诊断

(一)、症状与体征

1、腰痛与放射性腿痛特点:

①、根性放射痛。

②、疼痛与腹压有关。

③、疼痛与活动、体位有明显关系。

2、跛行:

患肢不能正常迈步及负重,常需扶拐行走。

3、腰肌痉挛、脊柱畸形和活动受限。

4、棘突间旁侧压痛与放射痛。

5、神经功能损害。

①、运动;受累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发生萎缩。

②、感觉:

受累神经根分布区可出现感觉过敏、减退或消失。

③、反射:

  L4一5胫后肌  L5一S1跟腱 L3一4膝。

(二)、常用检查方法及体征

1、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征)

2、直腿抬高加强试验

3、屈颈试验

(三)、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腰椎正侧位片

①、腰椎外形改变:

侧弯畸形、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严重可后凸。

②、椎间隙宽度改变:

椎间隙可变窄、间盘退变。

③、椎体前后上下缘骨质增生,呈唇样突出。

④、小关节突增生肥大硬化;为间盘退变或突出的继发变化。

2、CT 可清楚地显示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膜囊受压移位的情况,同时可显示椎板及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情况。

3、MRI 可更细致地显示间盘、神经很及其神经周围的硬膜囊外脂肪等组织。

(四)、诊 断

1、需解决的问题

1、1肯定腰腿痛确系由间盘突出症引起、确实能识别和排除结核、肿瘤、脊椎滑脱、脊椎裂等疾患。

1、2确定突出的平面,明确定位。

1、3确定突出的类型。

1、4有无合并疾病的存在、椎管狭窄、滑脱。

2、诊断要点

1、有腰部外伤、劳损或感受风寒史,多数有慢性腰痛史。

2、腰痛合并下肢放射痛,放射至小腿或足,腹压增加疼痛加重。

3、棘突间有明显压痛点,同时向下肢放射。

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阳性。

4、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运动及反射改变。

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萎缩。

5、X线片排除腰椎其他病变。

CT显示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三、鉴别诊断

1腰椎管狭窄症该症多发于中年人,起病缓慢,主要症状为腰痛、腿痛及间歇性跛行,站立行走时症状加重;休息、下蹲时症状可减轻。

一般X线片、脊髓造影或CT检查可明确诊断。

2腰椎结核部分腰椎结核患者可出现以腰痛或坐骨神经痛为主的临床表现,易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混淆。

但结核常为缓慢发病,进行性加重,无间歇期,多伴有午后潮热、全身乏力,身体逐渐消瘦,且实验室检查多有血沉加快,肺部多有原发病灶。

X线片可发现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模糊不清,有明显骨质破坏及寒性脓肿形成,有时可见腰椎小关节的破坏。

3梨状肌综合症其症状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很相似,但患者多无腰痛及脊柱体征,在梨状肌处有明显压痛及放射痛。

直腿抬高试验60°以前疼痛明显,但超过60°后疼痛减轻。

梨状肌局部痛点封闭可使症状减轻或消失,此乃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要点。

4骶髂关节炎其压痛在髂后上下棘及骶髂关节处,骨盆分离、挤压试验均为阳性。

X线片显示骶髂关节间隙模糊、硬化或狭窄。

5马尾部肿瘤马尾神经肿瘤初期因侵及一条神经根,可出现根性痛,表现为腰痛、腿痛或腰腿痛,类似椎间盘突出的神经功能障碍。

但肿瘤的生长是持续发展的,故其症状多呈渐发的持续性加重,无间歇,不因卧床休息而减轻。

后期因肿瘤增大侵及多个神经根,故症状由一腿扩展到另一腿,出现双下肢自下而上的疼痛麻木,最终导致马鞍区麻木,直肠膀胱功能障碍,这与中央型椎间盘突出所出现的马尾神经障碍是不同的。

马尾神经肿瘤患者腰穿多显示不完全或完全梗阻,且脑脊液检查蛋白含量增高,脊髓造影或磁共振检查可明确病变部位。

6.腰椎小关节紊乱相邻椎体的上下关节突构成腰椎后关节,为滑膜关节,有神经分布。

当后关节上、下关节突的关系不正常时,急性期可因滑膜嵌顿产生疼痛,慢性病例可产生后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出现腰痛。

此种疼痛多发生于棘突旁1.5cm处,可有向同侧臀部或大腿后的放射痛,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混。

该病的放射痛一般不超过膝关节,且不伴有感觉、肌力减退及反射消失等神经根受损之体征。

对鉴别困难的病例,可在病变的小关节突附近注射2%普鲁卡因5ml,如症状消失,则可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症。

四、中医辨证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订:

1.血瘀证:

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2.寒湿证:

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

肢体发凉,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3.湿热证:

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4.肝肾亏虚:

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

偏阳虚者面色光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痿、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

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五、治疗规范

(一)、保守治疗

1、适应症:

①、初次发作,或病程短者。

②、病程较长,但症状体征较轻者。

③、经影像学检查突出物较小。

④、不能施行或不同意手术者。

2、方法:

2.1牵引疗法

适应症:

临床除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外,还可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腰椎假性滑脱、早期强直性脊柱炎。

禁忌证:

重度腰椎间盘突出、腰脊柱结核和肿瘤、骶髂关节结核、马尾肿瘤、急性化脓性脊柱炎、椎弓崩裂、重度骨质疏松、孕妇、腰脊柱畸形、较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另外,对于后纵韧带骨化和突出椎间盘的骨化以及髓核摘除术后的患者都应慎用。

方法:

一日2~3次,每次0.5~1小时,重量可达体重±10%,每3周1疗程,牵引应配合肌肉锻炼及理疗。

2.2物理疗法

①磁热疗法:

可达到镇痛、消炎、缓解肌肉紧张之目的。

方法:

腰部,四个板状电极可吸盘电极置于腰部,两路电流应在病灶交叉,如伴有坐骨神经痛的患者,电极可沿坐骨神经走行交叉放置。

每次20~30分钟,每天1次,急性期可治疗两次,10天为一疗程。

②红外线疗法:

对神经痛、肿胀引起的疼痛,肌痉挛性痛,缺血性痛及炎症性痛均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方法:

直接照射腰部,以痛区为中心,灯距一般为15~20cm,以患者舒适的温热感为准,每次照射20~30分钟,一般每日1次,7~20日为一疗程。

牵引前用红外线照射,温热降低了肌肉的张力,解除了肌肉痉挛,有利于牵引的疗法。

③超激光治疗。

根据照射目的和部位照射的方法可分为穴位照射、局部照射、痛点照射。

穴位照射使用A型透镜头,每次选3~4个穴位,输出功率80%~100%,照射时间2s,停3s,每个穴位5min,每日1次.痛点照射.使用B型透镜头,输出功率100%,每点照射5min,每日1次.

2.3推拿疗法

1牵引按压法:

患者俯卧,助手分别于腋下及足跟作对抗牵引或机械牵引,约10分钟后术者立于患者一侧用拇指或手掌按压椎旁压痛点,力量由轻到重,迫使神经根与髓核位置发生改变,减少压迫。

2颤腰法:

患者俯卧,胸及双髋处垫物使下腰悬空,术者以双手重叠压在病变部位进行快速按抖,每次按抖约1分钟,重复6~8次。

3斜扳法:

患者侧卧,卧侧下肢伸直,另一侧下肢屈曲。

术者立于背侧,一手扶住髂部后缘,另一手扶住其肩前部,双手相对快速用力斜扳,使患者腰部扭转,常可发出响声。

再以同法施于对侧。

上述手法前后应辅以按揉、衮压、拍打、点按等手法。

另外手法治疗应遵循辨证施治原则,不宜千篇一律,必须按患者的病期、腰部受限的方位、X线和CT、MRI情况以及治疗过程和治疗后病人的反应,对不同病人采用不同手法。

注意在临床上有过重手法推拿造成破裂髓核大块突出压迫脊髓、马尾神经或出血引起截瘫的惨痛教训,应引以为戒。

2.4针灸疗法

常用穴位肾俞、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

有根性疼痛者,加夹背穴。

再循经取穴备用。

每次选用3~5个穴位,以强刺激或中等刺激,使电麻感向远端放射。

急性期每日1次,症状好转后间隔1~2日针刺,10次为1疗程。

亦可用当归川芎红花注射液0.4ml作上述穴位注射。

2.5乔氏手法治疗:

用于初次发作或症状较轻或经影像学检查突出物较小。

患者取坐姿,术者坐于患者身后并紧贴其背部,助手固定患侧下肢,嘱患者将患侧上肢至于颈后,健侧上肢至于术者背后,术者一手至于患者腰部,用大拇指向健侧方向紧按偏歪椎体,另一手从患者胸前绕过,至于其健侧肩膀,用力向健侧方向拉其肩膀,使患者上身向健侧旋转,旋转时向上端提患者上半身,旋转到位时,可闻及关节弹响,大拇指下可触及椎体小关节移动复位(后附视频演示)。

此法适用于胸9椎体至腰5椎体的复位。

此法在旋转复位时端提患者上半身,减轻了在操作时患者椎间盘的挤压,大幅度减少了椎间盘突出加重的可能,及操作中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可能。

2.6中药电渗疗法

2.7拔火罐、穴位埋线

2.8封闭疗法

适应证:

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可用封闭疗法,即便对需手术的病人亦可作为临时止痛措施缓解术前疼痛。

禁忌证:

活动性结核,全身急性感染、封闭部位的皮肤或深部组

织有化脓性感染灶、糖尿病体质极度衰弱、有严重肝肾功能代偿

不全等。

常用方法:

药物为各种浓度的普鲁卡因药液或利多卡因药液、类固醇药物。

有痛点封闭疗法、椎间孔神经根封闭、关节突间关节封闭、硬膜外阻滞治疗。

2.9、练功活动:

飞燕点水、仰卧搭桥、三点或五点支撑法等。

2.10、药物治疗:

①、辩证施治

①寒湿证:

腰腿冷痛重着、渐渐加重,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畏风恶寒、肢体发凉,阴雨天疼痛加重。

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治以祛风散寒,利湿通络,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制川乌、葛根。

②湿热证:

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阴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

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治以清热化湿,宣通经络,方用宣痹汤。

如痛甚者加姜黄、桑枝、海桐皮。

③血瘀证:

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

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治以活血化瘀,舒筋理气,方用身痛逐瘀汤加独活、木爪、苏木。

④肝肾亏虚证:

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咣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痿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无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以补益肝肾,通利筋脉,方用:

六味地黄丸加减。

②、中成药 可给内服舒筋活血胶囊、瘀血痹片、壮骨止痛胶囊、强骨颗粒、骨伤止痛散、藤黄健骨片等,静点灯盏花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等活血化瘀类药物。

③、外用药 局部中药热敷,外用活血止痛膏、狗皮膏等。

④、西药 症状轻者可用非甾体消炎止痛药物治疗,症状严重者,可采用脱水疗法(20%)甘露醇250毫升日一次静点,连用三天后停药)。

2.11食疗

乌蛇酒(《百病食疗大全》)

组成:

乌梢蛇1条高梁酒1000毫升

用法:

将乌梢蛇放入酒中浸泡1个月,密封保存。

1月后饮用,每次饮10~30毫升,每日1~2次。

功用: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主治腰腿痛。

五加皮酒(《百病食疗大全》)

组成:

五加皮100克糯米500克

用法:

将五加皮洗净,加水适量泡透煎煮,每30分钟取煎液一次,共取2次,再用煎液与糯米同煮成糯米干饭,待冷却后加酒曲适量,搅拌均匀,发酵成酒。

佐餐食用。

功用:

补虚祛湿,治腰腿痛。

红花酒(《百病食疗大全》)

组成:

红花100克人参10克白酒500毫升

用法:

将红花洗净,人参切成片,放入白酒中,密封储存,每日摇1次,半月后饮用。

每日饮10~20毫升。

功用:

活血化瘀。

治腰腿痛。

(二).微创介入疗法

1.髓核化学溶核疗法

●适应证:

(1)临床诊断明确,非手术综合治疗无效。

(2)急性和亚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3)大型和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盘内法列为禁忌证)。

(4)侧型和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5)合并轻度骨性椎管狭窄未出现神经卡压和马尾神经综合征。

●禁忌证:

(1)合并骨性椎管狭窄出现神经卡压和马尾神经综合征。

(2)严重的双侧侧隐窝狭窄或病变同侧侧隐窝狭窄。

(2)有严重药物过敏史。

(4)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如肝硬化、活动性肺结核、重症糖尿病。

(5)孕妇及14岁以下的儿童。

(6)病人对治疗存在明显的忧虑。

●术前准备:

(1)术前口服地西泮5mg。

(2)术前常规静滴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加止血敏500mg。

(3)准备麻醉机或呼吸急救装置,备抢救用品。

(4)手术当日给抗生素3天,氯苯那敏4mg,每日3次,口服1周。

(5)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相关情况,签字同意后方可操作。

(6)患者步入或平车推入X线室,开放静脉通道,常规给予止血敏0.5g静滴,地塞米松5mg入壶。

(7)入室后常规多功能监测仪监测血压、心率、心电、血氧饱合度。

(8)术前术者阅CT或MRI片,确定病变间盘节段,必要时进行标证定位。

(9)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

(10)护士打开手术包,术者清洁洗手,戴无菌手套,检查器械有无缺损,穿刺针、针头、导管是否通畅。

●操作方法:

侧隐窝穿刺法,有小关节内缘穿刺进路和椎板外切迹穿刺进路。

2.臭氧消融疗法

●适应证:

1、临床症状明显,包括持续性腰腿痛、跛行等。

2、脊神经受压体征阳性或皮肤感觉异常,如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等。

3、经四周以上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4、经CT或磁共振成像等影象学确诊为包容性或单纯性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并且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症状体征相一致.

5、经外科手术治疗或其他椎间盘微创治疗效果不佳。

6、经保守治疗但久治不愈的腰痛,无名现神经受压症状,但经影响学证明有相应平面的椎间盘病变,如椎间盘突出,并排出其他原因所致。

●禁忌证:

1、骨性椎管狭窄。

2、小关节突肥大合并侧隐窝狭窄,黄韧带肥厚合并椎管狭窄。

3、椎间盘突出发生钙化。

4、合并马尾神经压迫综合征,如大小便功能障碍。

5、重度椎体滑脱。

6、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

●术前准备:

(1)术前可口服地西泮5mg。

(2)术前常规静滴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加止血敏500mg。

(3)准备麻醉机或呼吸急救装置,备抢救用品。

(4)手术当日给抗生素,氯苯那敏4mg,每日3次,口服1周。

(5)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相关情况,签字同意后方可操作。

(6)患者步入或平车推入X线室,开放静脉通道,常规给予地塞米松5mg入壶。

(7)入室后常规多功能监测仪监测血压、心率、心电、血氧饱合度。

(8)术前术者阅CT或MRI片,确定病变间盘节段,必要时进行标证定位。

(9)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

(10)护士打开手术包,术者清洁洗手,戴无菌手套,检查器械有无缺损,穿刺针、针头、导管是否通畅。

●操作方法:

通过脊髓外侧方入路椎间盘内和神经节周围注射。

使用22号,17.78cmBectonDickinson脊髓穿刺针(QuinckeTypePointBectonDickinson&Co,FranklinLakes,NJ),穿刺侧为症状所在一侧。

使用带有微孔滤器的聚丙烯注射器注射30ug/ml混合臭氧气体10~20ml。

注射时间大约15秒。

治疗结束后建议患者仰卧位休息2小时,出院时告诉患者逐渐恢复日常活动。

治疗后2周,2月及6个月随访检查。

3.经皮射频髓核成形术

●适应证:

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对适应证:

1、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后复发;

2、腰椎间盘突出伴有部分钙化;

3、腰椎间盘突出物直径大于10mm;

4、腰椎间盘突出经过1次治疗后症状减轻,可酌情作第2次治疗。

●禁忌证:

1、合并骨性椎管狭窄或黄韧带肥厚;

2、合并有严重的马尾症状;

3、突出的椎间盘钙化或骨化;

4、椎体Ⅱ度以上滑脱;

5、有出血倾向;过敏体质;

6、精神病或术中不能配合的患者;

7、心、肝、肺、脑严重器质性疾患。

●术前准备:

①仔细阅片,确定突出物宽度、高度及突出长度,确定靶点位置,制定穿刺治疗计划(穿刺途径及进针深度)。

②给患者介绍治疗方法,消除术前紧张情绪,术前可给予适量的镇静与镇痛剂。

●操作方法:

1、小关节内侧缘入路射频消融术操作方法:

①定位、局部皮肤消毒:

患者腹卧位于透视检查床上,相应椎间隙中线旁开0~2cm,用龙胆紫作穿刺点标记。

以穿刺点为中心作皮肤消毒,铺消毒巾。

②局麻:

由穿刺点用1%利多卡因逐层做局部麻醉,不宜将神经根麻醉。

③穿刺:

经皮肤定位穿刺点,用射频穿刺针,垂直或倾斜进针,经皮肤、皮下、经黄韧带、椎管,在黄韧带与硬膜囊之间进针,对准相应突出物靶点穿刺。

尽可能避免穿破硬膜囊。

④针尖位置:

正位透视针尖位于椎间盘内椎弓根内侧缘。

侧位透视针尖位于椎间突出物内,使穿刺针绝热漆的前端正好位于突出物后缘。

也可用公式计算:

A=B-0.5CM其中A为针尖于上下椎体后缘的距离,B为突出物与上下椎体后缘连线的距离,0.5cm为穿刺针的裸露端长度。

⑤神经测试:

取出针芯,放入电极,行感觉运动测试:

如果出现强烈麻木或肌肉抽搐反应,可调整针尖位置。

阻抗值测试,一般在150-250之间。

⑥升温消融:

依次升温66℃、76℃、86℃各持续30S,90℃或92℃加热持续180S。

在升温过程中出现原疼痛区域发热、烧灼感即诱发出原有疼痛者效果更好,疼痛剧烈者终止升温,调整针尖位置,重新加温。

多个靶点可重复多次。

⑦治疗结束,用创可贴贴敷针眼处。

⑧术后体位:

保持平卧或俯卧位,12~24h。

2、盘内射频消融术操作方法:

①定位、局部皮肤消毒:

患者腹卧于检查床上,腹部垫一枕头,相应椎间隙中线向患侧旁开6~10cm,穿刺点用龙胆紫作标记。

皮肤消毒,铺无菌巾。

②麻醉:

1%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③穿刺:

由皮肤标记点、针身与腰骶部呈45º~60º角,对准相应椎间隙穿刺。

L5~S1椎间盘穿刺,针身向头侧倾斜20º~25º左右,针尖刺破纤维环时有涩韧感。

④透视针尖位置:

正位针尖达患侧小关节内侧缘,侧位位于椎间盘中后1/5交界处。

⑤神经测试:

取出针芯,放入电极,行感觉运动测试:

如果出现强烈麻木或肌肉抽搐反应,可调整针尖位置。

阻抗值测试,一般在150-250之间。

⑥升温消融:

依次升温66℃、76℃、86℃各持续30S,90℃或92℃加热持续180S。

在升温过程中出现原疼痛区域发热、烧灼感即诱发出原有疼痛者效果更好,疼痛剧烈者终止升温,调整针尖位置,重新加温。

多个靶点可重复多次。

⑦体位:

保持平卧或俯卧位,12-24h。

 ●术后处理:

①术后回病房保持所要求的体位休息,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心率,有无过敏反应。

②术后要求患者平卧或俯卧12-24h。

③术后下床要佩戴腰围,可根据术后反应进行对症处理。

●并发症及处理:

1、术后疼痛反应  

①程度:

轻重不一,因人而异,盘内注射反应比盘外注射反应重,采用镇痛药及对症处理尚不能缓解症状的情况下,需作椎间盘开窗减压术。

②规律:

靶点注射术后,症状常可缓解,但术后2~3天症状有所加重,1周后逐渐缓解。

③时间:

部分患者术后症状即可减轻,有的患者术后出现疼痛反应加重,一般持续1周左右,自行缓解。

个别患者疼痛反应可持续3周左右。

④疼痛反应较重的患者,术后口服止痛药,腰部湿热敷,静滴甘露醇、复方丹参注射液等措施,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减轻神经根水肿等来缓解症状。

2、下肢麻木:

一般麻木区域在原疼痛区域,可能与热效应对神经的损伤,多持续3-7天,自行消失。

可以加用甲钴胺、维生素B1等。

3、神经损伤:

未见神经根损伤的报道,但在穿刺过程中针尖触及神经而出现疼痛反射,这时不能强行穿刺,应调整针尖的方向,再行穿刺。

4、血管损伤:

未见血管损伤引起死亡的报道。

操作中可能损伤小静脉血管,少量出血无需特殊处理,但需调整穿刺方向。

5、硬膜囊损伤,少数病人有头晕及恶心,输液对症治疗后消失,但目前尚无明确报道与此有关。

4、椎间孔镜手术治疗

1、脊柱侧路操作技术

A:

单纯椎间盘突出和部分脱垂型病例,首选后外侧安全三角区入路。

  B:

远外侧水平入路适用于中央巨大型突出。

  C:

后路或椎板间入路适用游离或钙化型患者

  D:

适用于几乎所有类型椎间盘突出及部分骨性狭窄病例

第一步术前准备麻醉体位定位

术前应常规给予少量镇静剂,麻醉可以采用局麻、连续硬膜外麻。

体位采用俯卧位或“袋鼠”位。

建议用“袋鼠”位专用脊柱手术床。

无专用袋鼠位脊柱手术床者患者应采用俯卧位腹部垫薄枕。

穿刺点选择脊柱中线旁开12-14cm处稍微偏向头侧的方向,用龙胆紫标记穿刺点。

L5/S1突出者应用龙胆紫标记髂骨,在旁开脊柱中线12-14cm处标记穿刺点,穿刺时尽量贴近髂骨用引导针穿刺。

极少数髂骨较高的患者,可以采用弯曲导杆。

第二步建立工作通道

用1%利多卡因于标记穿刺点处进行局麻,注意勿将麻药注入椎管内。

用尖刀片于标记处作一约0.6mm的皮肤切口,用穿刺引导针进行穿刺。

穿刺到位的标志是引导针X线影像显示正位近脊柱中线,侧位X影像位于椎体后缘终板后角位置。

拔出引导针针芯,置入导丝,顺导丝置入逐级扩张导杆后置入工作套管。

 

椎间孔较狭窄者,需要进行椎间关节打磨椎间孔成型。

特别是L5/S1突出的患者,椎间孔直径本身就小于其它节段的椎间孔,加上退变等因素,往往使手术变得异常困难。

建议的椎间孔成型步骤是无论椎间孔是否狭窄,在置入逐级导杆后都放置工作套管,用内窥镜观察椎间孔外口、椎间关节及神经血管分布情况后再进行椎间关节打磨。

第二代椎间孔镜设置了环锯外套管,可以将重要结构进行阻隔。

打磨深度不宜超过椎间孔内口。

第三步调节影像摘除髓核

工作套管应该安放的位置是纤维环外面,髓核附近。

从工作套管置入椎间孔镜,调焦椎间孔镜水流速度至影像清晰。

脱垂游离的髓核镜下可以清楚的分辨取出。

包容性的突出,镜下不能直接观察到,应刺破后纵韧带后才能将其取出。

第四步 术毕 缝合皮肤切口

2、脊柱后入路(经椎板间隙入椎管)操作技术

第一步术前准备麻醉体位定位

术前应常规给予少量镇静剂,麻醉可以采用局麻、连续硬膜外麻。

体位采用俯卧位或“袋鼠”位。

建议用“袋鼠”位专用脊柱手术床。

无专用袋鼠位脊柱手术床者患者应采用俯卧位腹部垫薄枕。

右图为一L5/S1突出的患者。

C臂X线定位椎板间隙。

穿刺点定位在该椎板间隙髓核突出侧离中线约0.5cm处。

用龙胆紫作标记。

 

A:

单纯椎间盘突出和部分脱垂型病例,首选后外侧安全三角区入路。

  B:

远外侧水平入路适用于中央巨大型突出。

  C:

后路或椎板间入路适用游离或钙化型患者

  D:

适用于几乎所有类型椎间盘突出及部分骨性狭窄病例

第二步建立工作通道

用1%利多卡因于标记处进行局麻,注意勿将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内。

用尖刀片于标记处作一约0.6mm的皮肤切口,用扩张导杆穿刺至黄韧带。

顺导杆置入工作套管至黄韧带处。

第三步调节影像咬除黄韧带进入椎管

  调节灌注速度至影像清晰,清理工作套管内的残留组织显露黄韧带。

出血可以使用双极射频止血。

用专用黄韧带咬切钳咬除黄韧带进入椎管内。

硬膜囊、神经根为硬膜外脂肪覆盖可以用髓核钳清除。

  将工作套管旋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