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81237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复习》教案.docx

《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复习》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复习》教案.docx

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复习》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复习》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牢记所有公式。

2、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改正。

3、通过复习,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知识网络。

重点难点:

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加深记忆教学目标

一、复习公式。

1、加法交换律:

a+b=b+a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a+b)+c=a+(b+c)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3、乘法交换律:

ab=ba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4、乘法结合律:

(ab)c=a(bc)或abc=a(bc)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和乘法结合律。

5、乘法分配律:

(a+b)c=ac+bc或(a-b)c=ac-bc

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

ac+ab=(a+b)c或ac-bc=(a-b)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6、减法不变性质:

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等于第一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a-b-c=a-(b+c)

7、商不变性质: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

ab=(ac)(bc)=(ac)(bc)(c0)(b0)

8、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数,即:

a-(b-c)=a-b+c

9、某个数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个数,等于某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差:

a-b+c=a-(b-c)

二、总结

这些定律和性质,大都可以推广,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推广到多个数相加。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推广到多个数相乘。

乘法分配律:

推广到几个数的和或差乘以(或除以)一个数。

三、解题思路。

公式记熟了,遇到简算题,选择合适的方法是关键。

(板书:

方法是关键)

一般来说,连加算式中,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连乘算式中;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津;在除法算式中,应用商不变性质;连减或加减混合算式中,应用减法的性质。

四、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简算各题是否正确。

(1)994.4

(2)452.5

=(100+1)4.4=(454)(2.54)

=1004.4+14.4=18010

=440+4.4=1800

=444.4

(3)25(0.49)

=250.4+259

=10+225

=235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132.5

(2)3.212.525

(3)(444)25(4)9999

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设计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放手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相互探讨。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辅助性的导,包括后面例题的教学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本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都充分地得到了激发。

小学四年级语文《月迹》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月迹》教学设计一

(一)交流资料、激趣揭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月亮的资料。

2.出示课文中的明月图,播放《月光曲》。

3.板书课题《月迹》揭题。

(点评:

此环节很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开课时利用学生搜集到的资料组织学生交流汇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实现资源共享,并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二)自读课文,自主识字

1.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课件出示本课文后金钥匙阅读提示。

自读较长文章时,对自读遇到的问题,可以这样做:

联系上下文思考理解有关新词;经过思考还有疑问的地方可以查资料、问别人、与同学讨论。

有些问题可以暂时搁置。

3.学生根据金钥匙阅读提示自由读文,直到把文章读熟读顺。

4.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1)同桌互考。

(2)四人小组互相抽查,完成学习卡。

(3)把不理解意思的词语或句子找出来,互相交流意见。

(点评:

此环节设计能使学生找到阅读的难点、掌握学习方法,并给学生实践和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读书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过渡谈话:

每个人都曾有过美好的往事。

尤其是童年,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有趣的,童年是令人回味的。

作家的童年也不例外。

他通过什么事写他充满童真童趣的童年呢?

先请看课件。

2.操作课件:

出示学习指南,多种形式读课文(自读、默读、小声读、小组读等)

――找出表示空间地点的词语――交流找到的词语――根据空间地点词语理清课文写作顺序――议议孩子在哪里寻到了月亮,按空间变化课文可分为哪几个部分

3.请同学们结合学习指南先自学后小组学习课文。

4.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师相机激励和表扬。

5.师生合作小结:

写作要有序。

课文就是按――空间变换顺序写“我们”寻找月亮的。

(点评:

教学生把书读“薄”、把书读“厚”是语文教学任务之一。

此环节巧妙地设计了学习指南使同学在明确的要求下理清课文写作顺序,从中获取了按空间变换顺序描绘的写作知识,为写作做好铺垫,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既有个性的学习,又有交流合作的学习,充分利用了人力资源。

小学四年级语文《月迹》教学设计二

(一)交流资料、激趣揭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即将来临,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关于月亮的民间传说、月球的知识等。

今天我们一起谈谈对月亮产生过的奇妙想法,发生过的和月亮有关的故事好不好?

1.同学们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月亮的资料。

2.出示课文中的明月图,播放《月光曲》。

3.板书课题《月迹》揭题。

(点评:

此环节很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开课时利用学生搜集到的资料组织学生交流汇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实现资源共享,并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二)自读课文,自主识字

1.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课件出示本课文后金钥匙阅读提示。

自读较长文章时,对自读遇到的问题,可以这样做:

联系上下文思考理解有关新词;经过思考还有疑问的地方可以查资料、问别人、与同学讨论。

有些问题可以暂时搁置。

3.学生根据金钥匙阅读提示自由读文,直到把文章读熟读顺。

4.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1)同桌互考。

(2)四人小组互相抽查,完成学习卡。

(3)把不理解意思的词语或句子找出来,互相交流意见。

(点评:

此环节设计能使学生找到阅读的难点、掌握学习方法,并给学生实践和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读书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过渡谈话:

每个人都曾有过美好的往事。

尤其是童年,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有趣的,童年是令人回味的。

作家的童年也不例外。

他通过什么事写他充满童真童趣的童年呢?

先请看课件。

2.操作课件:

出示学习指南,多种形式读课文(自读、默读、小声读、小组读等)

――找出表示空间地点的词语――交流找到的词语――根据空间地点词语理清课文写作顺序――议议孩子在哪里寻到了月亮,按空间变化课文可分为哪几个部分

3.请同学们结合学习指南先自学后小组学习课文。

4.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师相机激励和表扬。

5.师生合作小结:

写作要有序。

课文就是按――空间变换顺序写“我们”寻找月亮的。

(点评:

教学生把书读“薄”、把书读“厚”是语文教学任务之一。

此环节巧妙地设计了学习指南使同学在明确的要求下理清课文写作顺序,从中获取了按空间变换顺序描绘的写作知识,为写作做好铺垫,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既有个性的学习,又有交流合作的学习,充分利用了人力资源。

板书设计

月迹

屋中之月——失望

盼月寻月院中之月——争执议月

(追求美)沙滩之月——满足

小学四年级语文《月迹》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月迹》。

我将从以下方面进行解说:

教材特点,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

一、教材特点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共六个单元:

人物风采、童年趣事、建筑艺术、动物世界、信息传播、诗词拔萃,比较注重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符合七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月迹》是第二单元的讲读课文,品味童真童趣,在整册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新课标规定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月迹》是当代作家贾平凹先生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童年时代几个孩子在中秋之夜追寻月亮的过程,表现了孩童神奇敏锐的想象及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可贵心灵,在散文阅读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教材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了解寻月的全过程。

2、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变化轨迹。

3、理解月亮是“印章”的深刻含义。

4、揣摩文中孩童语言的特色。

本课的教学重点,我定为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发展变化轨迹;难点是奶奶形象的特点及作用;“月亮是印章”的含义。

二、教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老师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因此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本课教学中以学生品读感悟法、合作交流法为主要教法,让学生从静态的文本中去感受跳跃的生命与涌动的激情,深深唤起孩子们对月下童年的美好回忆,和课文产生一种美妙和谐的共鸣。

此外我还以情境教学法为辅助教学法,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对现实的体验,使学生从文本走进生活。

三、学法

七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因此课堂上我引导学生采用个人独学感悟、同桌对学交流、小组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自读质疑,学生间互相交流讨论,充分运用多媒体教育资源,铺设情境,展示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整个教学过程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新课程理念。

四、教学流程

我在本课的教学中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感知“月迹”寻找“月迹”探究“月迹”品读“月迹”延伸“月迹”。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我设置了这样的导入语:

猜一猜,看谁最聪明:

““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同学们一下子就猜出来了,童年的你仰望夜空中的月亮,有过怎样的想法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贾平凹的一篇有关月亮的文章《月迹》。

(运用谜语,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特定的情境,勾起孩子们对童年月下欢乐的美好回忆,这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并由此从侧面将文章的主题线索展示给学生。

2、出示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掌握的内容。

3、介绍作者

4、检测预习掌握情况(大屏幕出示词语,集体正音,指名读、开火车读)。

(二)感知“月迹”

1、快速读课文,概括:

文章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事件?

学生独学:

圈点批注

2、围绕着月迹,课文写了孩子们关于月亮的哪些活动?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寻月这一主要内容,为深入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三)寻找“月迹”

1、在寻月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心情随着月亮踪迹的变化而起伏,同桌对学,完成以下表格。

(四)探究“月迹”

1、在寻找月亮的过程中,月亮仅仅是天上的月亮吗?

月亮到底是什么呢?

让我们研读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月亮的。

“月亮是我所要的。

”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

”妹妹说。

他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

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上的印章吗?

解读:

“所要”:

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之情。

“好”:

就是指美好的东西——月亮那么美丽和纯洁,给每个人都带来美的享受表达一种喜爱,赞美之情。

“属于我们的”:

每个人都有拥有美好事物的权利。

“印章”,在自己所拥有的文章,书刊,字画上、盖印所用的图章,把月亮比做印章,长天为纸月为印,表明天空是我们的作品,天空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是天空的主人,我们拥有天空,我们拥有宇宙。

童心的创造力极为高超,童心的稚气可吞长虹。

2、在孩子寻找月迹的过程中,明白月亮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是谁呢?

他就是奶奶。

我们来一起探究奶奶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提示:

找出有关奶奶言行的句子并分析奶奶了解童心,自身对生活也充满了热情,奶奶又是一个高明的教育家,注重引导孩子关注外界,探索自然,注重调解孩子之间的矛盾纠纷,并把孩子心灵不断带进新的高尚境地。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通过质疑文本,解读文本,得到情感的熏陶。

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

(五)品读“月迹”

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文章中你喜欢的充满童趣的语句,模仿书中的眉批,做点批注。

小组群学,品读感悟交流学法指导:

找、析、结、问四字法

①找:

问题相关的语句。

②析:

联系上下文及生活体验,综合分析。

③结:

归纳认识,得出结论。

④问:

提出疑难问题。

如:

我们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

“玉玉”“银银”等叠词既有形象,也有色彩,读起来和谐流畅,富于韵味,描写了院中的月下美景,表现了月光的美及对月亮的爱。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教学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

(六)延伸“月迹”

学习了本文,我们知道月亮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你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呢?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

(七)板书设计

奇特想象童真童趣盼月议月寻月(板书的设计,我采用学生感悟,教师归纳的方法达到既精练又直观的效果,不仅突出了课文的重点,而且结构合理,给人以美的享受。

结束语: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在王维眼中,月亮是诗情画意的写照;“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张九龄眼中,月亮是对亲人及妻子的思念;“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

”,在张若虚眼中,月亮是美好的象征。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在李白眼中,月亮是豪情壮志的书写;自古以来,月亮是文人墨客钟爱的意象,“嫦娥奔月”是中华儿女千百年来飞天梦想的寄托,随着“玉兔”的成功着陆,梦想正逐步靠近,朋友们,还等什么呢,为心中的月亮而努力奋斗吧!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

如图(a),有21个点,每相邻三个点成"∵"或"∴",所形成的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计算三角形ABC的面积.

解答:

(法1)如图(b)所示,在△ABC内连接相邻的三个点成△DEF,再连接DC、EA、FB后是△ABC可看成是由△DEF分别延长FD、DE、EF边一倍、一倍、二倍而成的,由等积变换不难得到S△ACD=2,S△AEB=3,S△FBC=4,所以S△=1+2+3+4=10(面积单位).

(法2)如图(c)所示,作辅助线把图Ⅰ′、Ⅱ′、Ⅲ′分别移拼到Ⅰ、Ⅱ、Ⅲ的位置,这样可以通过数小正三角形的方法,求出△ABC的面积为10.

(法3)如图(d)所示:

作辅助线可知:

平行四边形ARBE中有6个小正三角形,而△ABE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ARBE面积的一半,即S△ABE=3,平行四边形ADCH中有4个小正三角形,而△ADC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ADCH面积的一半,即S△ADC=2.平行四边形FBGC中有8个小正三角形,而△FBC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FBGC的一半,即:

S△FBC=4.所以三角形ABC的面积是1+2+3+4=10(面积单位).

有30个2分硬币和8个5分硬币,这些硬币值的总和正好是1元。

用这些硬币不能组成1元之内的币值是_______。

答案与解析:

1分、3分、97分和99分四种。

解析:

因为硬币有2分、5分两种,显然不能组成1分和3分币值。

同时根据硬币的总额为1元=100分的条件可知,也不可能组成100-1=99(分)和100-3=97(分)币值。

因此,用这些硬币不能组成1元之内的币值是1分、3分、97分和99分。

练习一

1,幼儿园把一些积木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分2个,则剩下20个;如果每人分3个,则差40个。

幼儿园有多少个小朋友?

一共有多少个积木?

2,某校安排宿舍,如果每间6人,则16人没有床位;如果每间8人,则多出10个床位。

问宿舍多少间?

学生多少人?

3,有一个班的同学去划船,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一条船,正好每条船坐6人;如果减少一条船,正好每条船坐9人。

问:

这个班共有多少学生?

例2:

学校将一批铅笔奖给三好学生。

如果每人奖9支,则缺45支;如果每人奖7支,则缺7支。

三好学生有多少人?

铅笔有多少支?

分析与解答:

这是两亏的问题。

由题意可知:

三好学生人数和铅笔支数是不变的。

比较两种分配方案,结果相差45-7=38支。

这是因为两种分配方案每人得到的铅笔相差9-7=2支。

所以,三好学生有38÷2=19人,铅笔有9×19-45=126支。

练习二

1,将月季花插入一些花瓶中。

如果每瓶插8朵,则缺少15朵;如果每瓶改为插6朵,则缺少1朵。

求花瓶的只数和月季花的朵数。

2,王老师给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发图画纸。

如果每人发5张,则少32张;如果每人发3张,则少2张。

美术兴趣小组有多少名同学?

王老师一共有多少张图画纸?

3,老师将一些练习本发给班上的学生。

如果每人发10本,则有两个学生没分到;如果每人发8本,则正好发完。

有多少个学生?

多少本练习本?

例3:

有一些少先队员到山上去种一批树。

如果每人种16棵,还有24棵没种;如果每人种19棵,还有6棵没有种。

问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有多少棵树?

分析与解答:

这是两盈的问题。

由题意可知:

少先队员的人数和树的棵数是不变的。

比较两种分配方案,结果相差24-6=18棵,这是因为两种分配方案每人种的树相差19-16=3棵。

所以,少先队员有18÷3=6名,树有16×6+24=120棵。

练习三

1,小虎在敌人窗外听里边在分子弹:

一人说每人背45发还多260发;另一人说每人背50发还多200发。

有多少敌人?

多少发子弹?

2,杨老师将一叠练习本分给第一小组的同学。

如果每人分7本,还多7本;如果每人分8本则正好分完。

请算一算,第一小组有几个学生?

这叠练习本一共有多少本?

3,崔老师给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分若干支彩色笔。

如果每人分5支则多12支;如果每人分8支还多3支。

请问每人分多少支刚好把彩色笔分完?

例4:

学校给一批新入学的学生分配宿舍。

如果每个房间住12人,则34人没有位置;如果每个房间住14人,则空出4个房间。

求学生宿舍有多少间?

住宿学生有多少人?

分析与解答:

把“每间住14人,则空出4个房间”转化为“每间住14人,则少14×4=56人”。

比较两种分配方案,结果相差34+56=90人,而每个房间相差14-12=2人。

所房间数为90÷2=45间,学生人数为12×45+34=574人。

练习四

1,某校有若干个学生寄宿宿舍,若每一间宿舍住6人,则多出34人;若每间宿舍住7人,则多出4间宿舍。

问宿舍有多少间?

寄宿学生有多少人?

2,育才小学学生乘汽车去春游。

如果每车坐65人,则有15人不能乘车;如果每车多坐5人,恰好多余了一辆车。

问一共有几辆汽车?

有多少学生?

3,学校分配学生宿舍。

如果每个房间住6人,则少2间宿舍;如果每个房间住9人,则空出2个房间。

问学生宿舍有多少间?

住宿学生有多少人?

例5:

少先队员去植树,如果每人挖5个树坑,还有3个坑没人挖;如果其中2人各挖4个,其余的人各挖6个树坑,就恰好挖完所有树坑。

少先队员一共挖多少树坑?

分析与解答:

如果每人都挖6个树坑,那么少(6-4)×2=4个树坑,两次相差4+3=7个树坑。

这是因为两种分配方案每人挖的相差6-5=1个树坑。

所以,少先队员一共有7÷1=7人,一共挖5×7+3=38个树坑。

练习五

1,老师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分苹果。

如果每个小朋友分2个,还多30个;如果其中的12个小朋友每人分3个,剩下的每人分4个,则正好分完。

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2,在一次大扫除中,老师分配若干人擦玻璃。

如果其中2人各擦4块,其余每人擦5块,则余22块;如果每人擦7块,则正好擦完。

求擦玻璃的人数和玻璃的块数。

3,小红家买来一篮橘子分给全家人。

如果其中二人每人分4只,其余每人分2只,则多出4只;如果其中一人分6只,其余每人分4只,则又缺12只。

小红家买来多少只橘子?

小红家一共有多少人?

例:

第七册数学课本共153页,编印这本书的页码共要用多少个数字?

分析与解答:

从1到153按数的位数分,可以分为:

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它们分别由1个、2个、3个数字组成。

从第1页到第9页,要用9个数字;从第10页到第99页,要用2×90=180个数字;从第100页到153页,要用3×54=162个数字,所以,一共要用9+180+162=351个数字。

练习一

1,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60米,沿着它的周围每隔3米插一面红旗,每两面红旗中间插一面绿旗。

红旗和绿旗各插了多少面?

2,有一个圆形花圃,周长是120米,每隔6米栽一棵黄杨树,每两棵黄杨树之间等距离地栽3棵月季花。

花圃周围栽了多少棵黄杨树?

栽了多少棵月季花?

3,有一条公路长450米,在两旁栽树,两端各栽一棵,每隔18米栽一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之间以相等的距离栽了3棵槐树。

柳树、槐树各栽了多少棵?

例5:

有80个零件,分装成8袋,每袋装10个。

在其中的7袋里面装的零件每个都是50克,有一袋里面的每个零件都是49克。

这8袋混在一起,你能用秤称一次,就把装49克重的零件的那一袋找出来吗?

分析与解答:

将8袋零件依次编上序号:

1、2、3、4、5、6、7、8。

从第1袋中取出1个零件,从第2袋中取出2个零件,…,从第8袋中取出8个零件,共取出1+2+3+…+8=36个零件,总重量应少于50×36=1800克。

将这些零件放在秤上称一下,总重量比1800克少几克,第几号袋中装的零件就是49克的。

练习二

1,60只橘子分装6袋,每袋装10只,其中5袋里装的橘子的重量都是50克,另一袋装的每只的重量都是40克。

这6袋橘子混在一起,你能用秤称一次,就把装40克重的那一袋找出来吗?

2,袋装的洗衣粉共有10堆(每堆不少于10袋),已知9堆是合格产品,每袋1千克,1堆是不合格产品,每袋0.9千克,从外形看不出。

能否只称一次找出不合格产品?

3,有9只外形完全相同的乒乓球,其中8只是正品,另一只是次品,且正品与次品重量不相同。

如果用天平(无砝码)称,至少几次可把次品找出来?

1、若干个面包分给甲乙丙三个人吃,甲吃了全部的一半多1个,乙吃了剩余的一半多1个,丙吃了最后剩余的一半多1个,丙吃了最后剩余的一半多1个,这样面包刚好全部吃完。

原来有几个面包?

2、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5人,从甲班调8名学生到乙班,再从乙班调35名学生到丙班,这时甲班的人数是乙班的2倍。

原来甲、乙两班各有多少人?

3、6只猫6分钟捉6只老鼠,请问100分内捉100只老鼠要多少只猫?

4、从前,甲、乙、丙三人对一件古董作估价,甲说,它至少值500文,乙说,它的价值不到500文,丙说,它至少值一文。

后来知道,这三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对的,问,这件古董到底值多少钱?

5、张刚给客人烧水冲咖啡,洗水壶要用1分钟,烧开水要用15分钟,洗咖啡杯要用1分钟,拿咖啡要用2分钟,为了使客人早点喝上咖啡,最合理的安排需要多少分钟?

6、小张骑在牛背上赶牛过河,共有A、B、C、D四头牛,A牛过河需1分钟,B牛过河需2分钟,C牛过河需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