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的产品开发战略分析以三星电子为例.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3804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国公司的产品开发战略分析以三星电子为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跨国公司的产品开发战略分析以三星电子为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跨国公司的产品开发战略分析以三星电子为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跨国公司的产品开发战略分析以三星电子为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跨国公司的产品开发战略分析以三星电子为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跨国公司的产品开发战略分析以三星电子为例.doc

《跨国公司的产品开发战略分析以三星电子为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国公司的产品开发战略分析以三星电子为例.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跨国公司的产品开发战略分析以三星电子为例.doc

跨国公司的产品开发战略分析——以三星电子为例

通过对三星电子产品开发战略演变以及三星电子在战略演变过程中如何把握市场、产品和技术匹配原则的分析,可以归纳出对中国企业(特别是旨在走出国门成为跨国公司的中国企业)有价值的战略启示。

①企业的产品开发战略应该强调市场导向,但是不能把市场当作决定产品开发战略的唯一因素。

企业发现了某个潜在有利可图的市场后,如果不拥有必要的技术,没有能力开发出适合该市场需要的产品,市场对企业是没有价值的。

成功的产品开发战略是找到市场、产品和技术三者间的动态匹配并有能力实施这一匹配。

②在高新技术日新月异、无所不在的今天,提升企业自身技术水平和自主产品创新能力已成为寻找市场、产品和技术的动态匹配,提升企业的市场、产品和技术动态匹配的档次和参与未来竞争的前提。

三星电子在引进外国技术的同时,始终强调内部研究与开发的重要性,强调在提升内部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寻求市场、产品和技术的动态匹配。

正是自主、不懈的研究与开发,才使三星电子成为一家冉冉升起的全球领导企业。

这方面的具体表现是1990年三星电子的研发经费为2.09亿美元,1997年增加到9.04亿美元,1998年为11.4亿美元,2003年则高达29亿美元;2003年,三星电子在韩国有6个研发中心,在世界其他国家有10个研发中心,建立了一个全球研究与开发网络;研发人员共19700人,占全部员工的34%。

反观我国某些企业,热衷于技术引进,不思自身技术能力的提高和培育,结果,在技术上陷入“引进一代,落后一代;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竞争能力不增反降。

③技术落后的企业在引进外国技术之前,善于利用反解工程方法破解和掌握有关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ⅰ通过反解工程不仅可以有效地破解和掌握隐性技术知识,还有利于企业的技术积累和技术人才的培育;ⅱ一旦破解了技术,则提高了对技术的认识和对相关技术的判断力,在与技术的知识产权所有者谈判技术许可协议时就处在比较有利的地位。

拥有彩电、微波炉和家用录像机关键技术知识产权的外国公司原先并不愿意向三星电子转让技术,但是,当他们获知三星电子通过反解工程已经破解了有关的关键技术后,都与三星电子签订了技术许可协议,条件也较优惠了。

④在寻找技术来源时不要把目光死盯在大公司身上。

三星电子进军DRAM市场之初,曾向掌握关键技术的主要外国大公司购买技术,但遭到拒绝。

于是,三星电子把目光转向陷于财务困境、急于出售技术的美国小公司。

三星电子找到了美国的MICRON公司和ZYTREX公司,前者向三星电子转让了64KDRAM的设计技术,后者向三星电子转让了高速MOS(金属氧化硅集成电路)加工过程的设计技术。

这两家公司不仅向三星电子转让了显性技术知识,还让三星电子的工程师到他们的公司接受培训,这不仅有利于三星电子的工程师获得隐性技术知识,也提高了三星工程师消化吸收被转让技术的能力和速度。

⑤三星电子聘请海外的韩裔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做法值得我国企业借鉴。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出国留学的人数已达70多万,目前仍有35万多人在国外进行学习、合作研究和学术访问[&#],其中不乏训练有素、掌握前沿科学技术知识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国内企业聘请他们从事和领导技术和产品的开发,不仅有利于克服技术转移的语言障碍,促进技术转移,也有利于企业大幅度提升技术起步水平和总体技术能力,占领科学技术前沿,从而也有利于企业的市场、产品和技术匹配档次的升级。

当然,企业聘请这类人员后,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工作规律和工作方式。

⑥一个企业的技术能力一旦达到先进水平,不仅有要求这个企业转让技术的,而且外国的先进公司也会对其刮目相看,愿意与该企业共享技术。

这时,企业不仅可以通过技术转让获得经济收益,获得先进技术的机会也更多,代价更小,而且企业的技术进步会在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的台阶上以更快的速度向前迈进。

1998年三星电子在美国获得1306项专利,通过技术转让获得的收入为2500万美元;1999年技术转让收入为7500万美元。

三星电子以自己拥有的数字技术专利和自主技术为筹码,在DVD、数字摄像机、数字卫星广播接收机、数字电视、机顶盒等领域与世界先进公司达成广泛的交叉技术许可。

当然,这一切都是以企业自主、持续、高投入和高强度的研究与开发活动为依托的。

2.模仿战略

在产品开发领域,拷版战略与模仿战略是两种不同的战略。

拷版战略是指:

一个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技术、设计和零部件完全依赖外界的供给,该企业就像另一家企业的一个生产车间,只是依样画葫芦地进行组装而已。

模仿战略则指:

一个企业所开发产品的关键技术虽然不是企业自己创造发明,但企业通过种种途径已经掌握了这种产品的关键技术,能够在模仿产品的行业主导设计的基础上对产品的设计和零部件设计作出改进或一定程度的创新,使自己的产品与其他企业的同类产品有所不同,更适合某些特定市场的需要。

三星电子的低档12英寸黑白电视机和低档DRAM在它所选择的市场上取得的业绩很不错。

但根据当时与外国公司签订的技术支持协议,三星电子很难获得基本的组装技术之外的关键技术。

三星电子当然不甘心停留在这种目标产品关键技术控制在外国公司手中的市场、产品和技术的低水平静态匹配。

为此,三星电子一方面仍积极地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外国技术,另一方面在公司内部大力开展对关键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掌握。

在黑白电视机产品上,三星电子避开外国公司的耳目,对关键技术秘密地学习。

他们做了广泛的调研、讨论和探索,最终克服了似乎难以克服的困难,掌握了黑白电视机的必要技术。

在这基础上,三星电子根据当时韩国国民收入较低、对电视机需求大的特点,利用已掌握的技术,在1975年开发了符合韩国国民特殊需要的修改版经济型12英寸黑白电视机,投放市场后,大受欢迎。

虽然从技术角度看,产品的零部件仍主要依赖进口,但是,这时的市场、产品和技术的匹配已发生实质变化———三星电子已掌握黑白电视机的必要技术并能对产品设计进行改进。

继开发经济型黑白电视机之后,三星电子又陆续开发了14英寸彩色电视机1976年)、微波炉(1979年)、家用录像机1984年)、1MDRAM(1986年)、便携式摄录像一体机(1989年)等产品。

与生产第一批黑白电视机和)64KDRAM之时几乎不掌握关键技术的情况不同,三星电子在开发上述产品之前通过“反解工程”(reverseengineering)已经破解和基本掌握了有关产品的关键技术;其投放市场的产品是参考行业主导设计的基础上由三星公司自行开发的,有一定程度的创新。

三星彩电进入市场时间距彩电首次在市场问世虽然有20多年,但这种产品在世界市场仍处在成熟阶段,三星电子为其第一批彩电选择的特定市场仍然是巴拿马,后来又销往日本;而三星微波炉、家用录像机、1MDRAM上市时,这些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均处在成长阶段,市场潜力巨大,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有需求,三星电子把加拿大、美国和日本市场中的低端市场定为产品的主要目标市场。

这时,三星电子的市场、产品和技术的匹配上升了一个台阶:

掌握了关键技术,开发处在生命周期成熟或成长阶段的产品,占领发达国家的低端市场。

在这阶段,除了广泛利用反解工程方法外,三星电子还采用了另外一些方法或做法来获得关键技术,如:

在外国小公司中寻找技术来源;聘请在海外受过训练的、掌握最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韩裔科学家和工程师;在美国硅谷和日本东京建立研究与开发中心;让设在韩国的研究与开发中心和设在外国的研究与开发中心并行地开发同一新产品,开展内部良性竞争;等等。

这些方法或做法所产生的协同作用,对于三星电子打破外国公司的技术封锁,促进外国公司向三星电子转让先进技术,加速三星电子破解和吸收先进技术,提高三星电子技术起步水平和总体技术能力,提升三星电子的市场、产品和技术匹配的档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这一阶段,虽然三星电子已经破解和掌握有关产品的关键技术,但它并没有发明这些关键技术,其自主的技术开发能力还不强,产品的自主创新程度还不高;它开发、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还属于低档产品,面向低端市场,利润率不很高。

另外,它还需向外国公司支付巨额的技术使用费。

尽管如此,三星电子的市场、产品和技术的合适匹配还是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它把经济收益中的很大一部分投入研发活动,建立了韩国最大的研发机构,在加快消化吸收外国先进技术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自身技术开发和产品创新的能力。

3紧跟技术领先者战略

经过多年积极进取的技术学习、技术吸收和技术能力培育,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三星电子的技术开发能力和所开发产品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公司的差距已大幅度缩小,在某些领域已接近或赶上世界先进公司。

例如,三星电子第一块64KDRAM投放市场时(1984年)比美国公司足足晚了40个月,第一块,256KDRAM投放市场时(1986年)比日本公司晚了24个月,但第一块1MDRAM投放市场时(1986年)比日本公司只晚了24个月,而它的第一块DRAM与日本公司几乎是同时投放市场的(1989年)。

在新的技术知识的创造方面,三星电子也取得了很大成就,拥有较强的能力。

如三星电子每年获得专利权数从1980年的4项大幅度地提高到1994年的1413项。

这段时间,三星电子以已得到大幅度提升的技术开发和产品创新能力为依托,对产品开发战略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方面,逐步扩大产品线的范围,进入信息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外围设备等领域;另一方面寻找市场、产品和技术的新匹配,强调“紧跟技术领先者,用先进技术开发处在生命周期导入阶段的新产品,占领中高端市场”的匹配原则。

三星电子在这个阶段开发的产品,如64MDRAM(1992年)、256MDRAM(1994年)、DVD播放机(1995年)、CDMA手机及基站设备(1996年)、1GDRAM(1996年)、22英寸薄膜半导体液晶显示器(1996年)等,无不体现这个匹配原则;这些产品都是在产品处在生命周期的导入阶段进入市场的、技术先进的中高档产品(其中22英寸薄膜半导体液晶显示器是世界上同类产品中的第一款),在市场上都取得了成功。

22英寸薄膜半导体液晶显示器是世界上同类产品中的第一款),在市场上都取得了成功。

尽管三星电子在技术开发能力和所开发产品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公司的差距已大幅度缩小,在某些领域已接近或赶上世界先进公司,但是,这并不意味三星电子在技术上已独步世界。

事实上,三星电子在不少技术领域与世界先进公司仍然存在差距。

另外,三星电子越想进入高端电子市场,它需要的技术就越尖端,而且在这方面也还存在着欠缺,还不能独立于外国公司。

为此,三星电子除了进一步加强公司内部研发和与其他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协议外,还采取了两项新的战略举措:

①在发达国家收购高技术企业(如1994年收购日本LUX公司,1995年收购美国ASTResearch的主要股份);②与拥有尖端技术的竞争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共享技术。

这时,一些处于技术领导地位的外国公司(如东芝、NEC、摩托罗拉、Digital、SGS-Thompson、西门子等)也愿意在比较平等的基础上与三星电子建立战略联盟共享技术,因为三星电子通过自身努力其技术开发能力已到达大幅度提升,已摆脱了技术“小伙伴”的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