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79584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路基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路基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路基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路基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docx

《路基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基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docx

路基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

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CKTJⅢ标-2单元路基工程

编号:

 

路基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

 

单位:

中铁十一局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项目经理部

编制:

审核:

接收:

 

2011年7月20日发布2011年7月26日实施

 

沪昆客专路基工程

路基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

一、适用范围及条件

适用于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CKTJIII-2标路基工程施工,包含地基处理、路基填筑、边护防护、过坡绿化、路基四电预埋及路基工程施工注意事项等内容。

二、作业准备及要求

1、铁路路基应作为土工结构物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标准进行管理,落实责任制、设备应满足技术、施工质量的要求,进场时应做验收或抽检,不符合质量要求或存在质量问题,不得用于路基工程。

施工要严格按照设计和有关规范进行,并应进行严格的施工过程质量自检自控;质量检测必须严格按设计和有关规范执行。

2、路基施工应严格执行国家行业标准、铁路施工的现有规范、规程、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同时必须满足客运专线路基设计文件对路基各部分提出的技术要求,确保路基的强度与变形符合要求,且在列车荷载的长期反复作用下,以及各种不良自然环境(气候、降雨、地震、洪涝)影响下,路基稳固,路基强度保持不变,弹性不改变、不变形等,做到寿命长,列车平稳、舒适,高速安全运营。

3、施工中必须通过调绘、勘探等手段加强施工地质,核对地质情况,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通报有关各方,以便对设计进行调整,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4、客运专线路基在安全和技术(如强度、刚度、沉降变形和不均匀沉降等)方面有严格的控制标准和要求,路基施工时应建立完善的检测(如路堑基床条件、地基加固和处理后质量检测等)、动态监测(路堤沉降变形、路堑边坡变形监测等)系统,以指导施工及试运营期的养护维修。

5、路基施工完成后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调整期及沉降观测期,土质地基地段应进行工后沉降分析。

路堤地段,尤其是需是需进行预压地段,应先期组织施工,确保路基有足够的调整期及沉降完成时间,满足工后沉降的控制要求。

6、为有效的作好变形监测以及变形的系统分析与准确评估工后沉降,正确确定无砟轨道铺设时间,应成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评估,共同决策。

7、本线各类填料施工前均进行填筑工艺性试验,以及质量检测方法、质量控制标准的试验,重点应研究好各类填料的颗粒粒径控制方法及合理的级配范围等试验,确保路基的填筑施工质量,确保路基在长期运营以及各种不良环境下,路基的强度与变形不变,并满足无砟轨道的要求以及客运专线安全、舒适、平稳运营的要求。

8、由于基底地基条件变化复杂,各种不同地基条件下的不同地基加固措施施工前均应进行工艺性试验,确保施工质量以及地基加固处理措施的有效性,满足工后沉降的控制要求。

9、施工中,不应抽取路基基底以及路基附近的地下水,以免引起路基沉降;当路基附近的构筑物须抽取地下水时,应加强附近路基的变形监测,做好沉降分析。

客运专线路基建成后,线路两侧1km范围内应禁止抽取地下水,线路两侧1km范围外如须抽取地下水,应进行安全评估,不得引起客运专线沉降、影响客运专线的稳定。

10、与既有线并行地段的石质路堑开挖影响既有线安全时应考虑控制爆破和安全防护措施。

三、编制及施工、验收应依据的规范

1、《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

158号);

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

241号);

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4、设计院下发通过审核的施工图纸及技术交底。

5、其他与铁路有关的国家和有关部门施工,质量检测及验收规范、规程、文件规定等。

四.路基工程施工方案及注意事项

施工前应核实路基与桥、隧分界里程及涵洞、渡槽位置、基础尺寸、斜交角度是否正确,如存在差异,以桥、涵、隧设计图纸为准,并及时向设计单位反映,待调整设计完成后,方可施工。

1、支挡加固工程

本线路基采用的支挡工程的主要类型有:

路肩或路堤重力式挡墙、路堑重力式挡墙、扶壁式路堤挡土墙、悬臂式路堤挡墙、桩板墙(含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桩板墙、预应力锚索(杆)格梁等。

1)重力式路肩(堤)挡土墙

①工程措施

a.重力式路堤或路肩挡墙,墙身均采用C30片石混凝土浇筑,路肩墙墙高一般控制在8m以内路堤墙墙高控制在6m以内

b.墙身沿线路方向每隔10~15m结合墙高或地质情况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一道,缝宽0.02m,缝内沿墙顶、内、外三边填塞沥青麻筋,深0.2m。

c.墙身露出地面部分,沿墙高和墙长方向每隔2~3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泄水孔,泄水孔采用φ10cmPVC管,进水口处用0.3×0.3m透水土工布(400g/m²)包裹,以4%的坡向外排水,最下一排泄水孔高出地面0.2m。

d.墙背于最下排泄水孔下设置0.4m宽的混凝土隔水层,隔水层应与墙身一同灌注。

隔水层至墙顶平台之间设置塑料排水片材及0.3m厚袋装砂夹碎石反滤层。

排水片材要求采用:

RCP-X15D(A)型,厚度15mm,空隙率≥85%;压强70KPa变形量≤1.5mm;压强130KPa变形量≤3.0mm;压强190KPa变形量≤4.5mm。

袋装砂夹卵石要求:

袋体采用90g/m²聚丙烯透水土工布制成,渗透系数>5×10-3cm/s,砂夹卵石含泥量不大于3%。

e.墙后基坑采用碎石分层填筑,应满足Evd≥30MPa,墙前基坑采用挖基土回填夯实,并做成不小于4%的向外排水坡,以免积水下渗。

f.墙基沿线路方向位于斜坡上时,基底纵坡应不陡于5%,若陡于5%时基底做成台阶式。

当墙后地面横坡陡于1:

5时,应按规定将地面挖成台阶和进行必要的处理后方可填筑,以免填方顺原地面滑动。

②施工注意事项

a.基坑开挖前应整平地面,做好地表截、排水及防渗工作。

雨季施工时宜搭设雨棚,地面上加筑适当高度的围埂,以防地表水流入基坑内,保持基坑干燥。

对于开挖较深或边坡稳定性差的基坑,应分段跳槽开挖,加强临时支护。

基坑弃土或坑边材料的堆放位置与高度应不影响基坑的稳定。

b.基坑开挖后应及时验槽,认真核对地质资料,如遇地层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以便修正设计。

c.混凝土所用水泥、骨料、外加剂、掺合料及用水均应符合规范要求。

墙身施工应严格执行《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及《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的要求。

根据地表水或地下水等环境水对混凝土侵蚀类型、侵蚀程度,依据《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的要求及《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选用适宜的水泥品种及掺合料。

d.片石混凝土的片石掺量不大于20%(体积比)且浇筑的圬工不应有水平通缝。

墙后填土应在墙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方可进行。

e.挡土墙与桥台或其它结构连接处,应协调配合,衔接平顺。

挡土墙与路堤采用锥体填土连接,挡土墙端部伸入路堤内不应小于0.75m。

当与路堑衔接时,端部嵌入原地层的深度,土质及全风化岩不小于1.5m,强风化~弱风化岩层不小于1.0m,微风化岩层不小于0.5m。

f.墙趾埋深、墙底坡度、墙趾台阶的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斜底坡度不得改变。

路堤墙墙顶以上填土应按照设计要求填筑。

g.灌注挡土墙时,不得重叠作业;挡土墙使用的模板及支架结构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应满足施工要求,其承载能力应满足支承新浇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以及施工过程中产生荷载的要求。

2)重力式路堑挡土墙

①工程措施

a.墙身采用C30片石混凝土浇筑,当地层或地下水具侵蚀性时尚应按耐久性要求提高标号。

土质、全风化岩层,挡墙高度一般不超过6m,软质岩路堑墙高一般不超过8m,硬质岩路堑墙高一般不超过10m。

b.路堑挡墙基础埋置深度:

土质及软质岩地层及硬质岩应在侧沟平台以下不小于1.0m,膨胀土(岩)不小于1.5m,并低于侧沟圬工底面不小于0.2m。

c.墙身沿线路方向每隔10~25m结合墙高设置宽2~3cm的伸缩缝或沉降缝一道。

缝内沿墙顶、内、外三边填塞深度不小于0.2m的沥青麻筋,完整的硬质岩可不填缝。

d.墙身露出侧沟平台部分,沿墙高和墙长方向每隔2~3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泄水孔,泄水孔采用φ10cmPVC管,进水口处用0.3×0.3m透水土工布(400g/m²)包裹,以4%的坡向外排水,最下一排泄水孔高出地面0.2m。

e.墙背于最下排泄水孔下设置0.4m宽(膨胀岩土为0.5m)的混凝土隔水层,隔水层应与墙身一同灌注。

隔水层至墙顶平台之间设置塑料排水片材及0.3m厚(膨胀岩土为0.5m厚)袋装砂夹碎石反滤层。

排水片材及袋装砂夹卵石要求与相同。

f.基坑用原土回填,夯填密实,并将回填面做成向外倾斜不小于4%的横向流水坡,以免积水软化地基。

g.挡墙于适当位置设检查梯,踏蹬钢筋为φ=16mm,步距0.3m。

②施工注意事项

a.土质及软质岩墙背开挖,应分段跳槽开挖,开挖长度10~15m,间隔10~15m,并及时浇筑墙身。

临时开挖边坡应与墙背保持一致,开挖较高的墙背临时边坡必须按设计采用土钉临时防护。

临时边坡如超挖、局部坍塌、掉块等,应采用不低于挡墙设计指标的材料回填。

b.挡墙于适当位置设检查梯,踏蹬钢筋为φ=16mm,步距0.3m。

c.片石混凝土的片石掺量不大于20%(体积比)且浇筑的圬工不应有水平通缝。

基坑回填应在墙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方可进行。

d.其它施工注意事项与重力式路肩(堤)挡土墙相同。

3)路肩(堤)桩板墙

①工程措施

a.桩身一般采用C35钢筋混凝土浇筑,当地层或地下水具侵蚀性时尚应按耐久性要求提高标号并相应的采取抗侵蚀措施。

b.桩间挡土板采用C35钢筋混凝土预制拱型板,板厚0.3m,板高0.5m。

挡板下部设M10水泥砂浆砌片石找平层,厚0.3m。

c.桩孔采用人工挖孔,桩孔开挖设置C20钢筋混凝土锁口,桩井设置护壁,厚0.3m,具体尺寸及配筋详见“长玉段路基通用图”相关内容。

d.于挡土板后设置塑料排水片材及0.3m厚袋装砂夹碎石反滤层,反滤层底部设置现浇的C25混凝土隔水层。

排水片材要求采用:

RCP-X15D(A)型,厚度15mm,空隙率≥85%;压强70KPa变形量≤1.5mm;压强130KPa变形量≤3.0mm;压强190KPa变形量≤4.5mm。

袋装砂夹卵石要求:

袋体采用90g/m²聚丙烯透水土工布制成,渗透系数>5×10-3cm/s,砂夹卵石含泥量不大于3%。

e.桩身四角各布置一根φ50mm的钢管,以便进行桩身混凝土无损检测,检测完成后灌注与桩身相同标号混凝土。

f.当墙后地面横坡陡于1:

5时,应按规定将地面挖成台阶和进行必要的处理,以免填方顺原地面滑动。

桩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后方可分层搭板填筑路堤。

②施工注意事项

a.桩孔施工前应整平地面,做好地表截、排水及防渗工作。

施工中应备好井下排水、通风、照明设施,并做好井下作业和撤出人员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

b.桩施工应尽量安排在旱季,跳桩(不少于两根)开挖。

在挖孔过程中,应核对桩孔地质资料,如遇地层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以便修正设计。

开挖过程如遇地下水不得持续强降水,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研究解决。

c.开挖桩孔应按设计做好锁口,锁口高出地面应不小于设计要求,桩孔应分节开挖,做好护壁。

桩孔开挖过程中,发现护壁可能出现开裂时,须适当增加钢筋,防止坍孔。

灌注桩身混凝土前应检查净空断面、凿毛混凝土护壁、做好安置钢筋笼的测量放样。

灌注桩身混凝土必须连续不间断进行,以免形成相对软弱截面。

地面以上部分使用的模板及支架结构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应满足施工要求,其承载能力应满足支承新浇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以及施工过程中产生荷载的要求。

d.桩纵向主要受力钢筋的位置必须按设计要求正确布置,主要受力钢筋或其他钢材的接头应避开土石分界面及岩性变化面。

e.混凝土所用水泥、骨料、外加剂、掺合料及用水均应符合规范要求。

桩身施工应严格执行《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的要求。

根据地表水或地下水等环境水对混凝土侵蚀类型、侵蚀程度,依据《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及铁建设【2007】140号文件的相关规定,选用适宜的水泥品种及掺合料。

钢筋及其有关技术要求等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的有关要求。

f.锚固桩施工完成后应按设计要求和有关规程、规定做无损检测试验。

g.预制挡土板应待其强度达到设计的75%以上方可进行运输与吊装。

运输、吊装时应布置好合理的支点与吊点,避免强烈震动与摔打,防止挡土板破损。

4)锚固桩及路堑桩板墙

①工程措施

a.锚固桩及桩板墙桩身一般采用C35钢筋混凝土现浇,当地层或地下水具侵蚀性时尚应按耐久性要求提高标号。

b.桩孔采用人工挖孔;锚固桩间按设计采用挡土板或重力式挡土墙,挡土板采用预制C35钢筋混凝土板,高0.5m,挡板下部设M10水泥砂浆砌片石找平层,厚0.3m。

桩间重力式挡土墙采用C30片石混凝土现浇,详见工点设计图。

c.桩孔采用人工挖孔,桩孔开挖设置C20钢筋混凝土锁口,桩井设置护壁,厚0.3m,具体尺寸及配筋详见“长玉段路基通用图”相关内容。

d.于挡土板后设置塑料排水片材及0.3m厚(膨胀岩土为0.5m厚)袋装砂夹碎石反滤层,反滤层底部设置现浇的C25混凝土隔水层,排水片材及袋装砂夹卵石要求与路堤桩板墙相同。

e.当设计为锚索桩时,应按设计锚索位置预埋φ150mm钢波纹管,待桩身强度达到设计的75%以后,进行锚索张拉施工。

f.桩身四角各布置一根φ50mm的钢管,以便进行桩身混凝土无损检测,检测完成后灌注与桩身相同标号混凝土。

②施工注意事项

a.路堑桩板墙或锚固桩应先分级开挖桩顶以上各级边坡,并分级施工各级边坡的防护工程,在下级边坡开挖前必须完成上级边坡的支挡防护工程和截排水工程,并应确认其已能有效工作;形成工作面后再跳桩开挖施工锚固桩,待桩身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后方可开挖桩前土石方,最后施工桩间挡土墙或安装挡土板。

b.当锚固桩施工中有滑动迹象或需加快施工进度时,宜采用速凝、早强混凝土。

桩板墙桩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开挖桩前土体,安放桩间挡土板。

滑坡地段桩前土体应间隔开挖,并宜从上至下逐层开挖,随挖随安装挡土板。

c.开挖桩孔应按设计做好锁口,锁口高出地面应不小于设计要求,桩孔应分节开挖,做好护壁。

桩孔开挖过程中,发现护壁可能出现开裂时,须适当增加钢筋,防止坍孔。

灌注桩身混凝土前应检查净空断面、凿毛混凝土护壁、做好安置钢筋笼的测量放样。

灌注桩身混凝土必须连续不间断进行,以免形成相对软弱截面。

高出路基面或地面需拆除的护壁表面不应凿毛,且此段桩身与护壁之间应采用宝丽板或其它材料隔离,以利桩身整齐和美观,桩身暴露部分应凿除锁口和护壁,必要时进行抹面处理。

d.其它施工注意事项与路肩(堤)桩板墙要求相同。

5)扶壁、悬臂式路肩(堤)挡土墙

①工程措施

a.墙身采用C35钢筋混凝土现场浇注,主筋及分布筋采用HRB335级,箍筋采用HPB235级。

当墙高H≥4.0m时,悬臂式挡土墙墙后设贴角,挡土墙钢筋数量详见工点设计图。

b.每节挡墙长度10~15m,各节挡土墙间或与其它建筑物衔接处、地层变化较大处,设伸缩缝,缝宽0.02m,缝内沿墙的内、外、顶三边填塞沥青麻筋,塞入深度不小于0.2m。

c.墙身露出地面部分,沿墙高和墙长方向每隔2~3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泄水孔,泄水孔采用φ10cmPVC管,进水口处用0.3×0.3m透水土工布(400g/㎡)包裹,以4%的坡向外排水,最下一排泄水孔高出地面0.2m,设置泄水孔时,不应使钢筋外露以免锈蚀。

d.墙背于最下排泄水孔下设置0.4m宽的混凝土隔水层,隔水层应与墙身一同灌注。

隔水层至墙顶平台之间设置塑料排水片材及0.3m厚袋装砂夹碎石反滤层。

排水片材及袋装砂夹卵石要求与重力式路肩(堤)挡土墙相同。

e.挡土墙基础埋深不小于1.0m,基坑开挖后基底浇筑0.05m厚的C15素混凝土垫层找平,并作为钢筋绑扎作业面。

墙身强度达到设计的70%以后,回填基坑,要求墙后基坑采用碎石分层填筑,应满足Evd≥30MPa,墙前基坑采用挖基土回填夯实,并做成不小于4%的向外排水坡,以免积水下渗。

f.墙后路基按设计要求的填料及压实标准分层填筑,反滤层应在填筑过程中及时施作。

g.挡土墙两侧有条件时尽量利用路堤边坡设置检查台阶。

无条件做台阶时,于适当位置设检查梯(如涵洞、桥头或挡土墙中间段落),检查梯采用φ16HPB235级钢筋,步距0.3m。

②施工注意事项

a.挡土墙施工前应查明场地内的地下管线及地下建筑物并完成迁改或保护。

b.基坑开挖前应整平地面,做好地表截、排水及防渗工作。

雨季施工时宜搭设雨棚,地面上加筑适当高度的围埂,以防雨表水流入基坑内,保持基坑干燥。

对于开挖较深或边坡稳定性差的基坑,应分段跳槽开挖,加强临时支护。

基坑弃土或坑边材料的堆放位置与高度应不影响基坑的稳定。

c.基坑开挖后应及时验槽,认真核对地质资料,如遇地层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与监理、设计联系,以便修正设计。

d.墙底斜坡不得改缓或改陡,以免影响墙身稳定。

e.挡土墙需及时浇筑,凸榫尺寸和位置不得改变,并应与底板混凝土同时浇筑。

底板混凝土浇筑要一次完成,墙身不应有水平通缝,墙面板在高度方向不宜间断,第二次浇灌时,必须凿毛先浇混凝土,保证新混凝土与己凝固混凝土牢固粘结。

墙后填土应在墙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75%以后方可进行。

f.挡土墙与桥台或其它结构连接处,应协调配合,衔接平顺。

挡土墙与路堤采用锥体填土连接,挡土墙端部伸入路堤内不应小于0.75m。

g.挡土墙使用的模板及支架结构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应满足施工要求,其承载能力应满足支承新浇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以及施工过程中产生荷载的要求。

6)预应力锚索(杆)框架

①工程措施

a.预应力锚索

Ⅰ锚索(杆)锚孔孔径一般为φ=110mm、φ=125mm、φ=150mm,锚索材料采用标准强度1860MPa的高强度低松弛无粘结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为930MPa;并采用与其配套的OVM15-x、HVM15-x或YGM系列锚具。

Ⅱ锚孔钻造:

钻机严格按照设计孔位、倾角和方位准确就位,采用测角量具控制角度,孔口坐标误差不得大于10cm,孔斜率误差不得大于3%。

钻孔孔径、孔深要求不得小于设计值,并超钻50cm,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钻3~5分钟,防止孔底尖灭。

锚索(杆)成孔禁止带水钻进,以确保施工不恶化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钻进过程中应对每孔地层情况(岩粉情况)、进尺速度(钻速、钻压等)、潮湿程度以及一些特殊情况作现场记录。

如遇塌孔,应采用套管跟进组合钻具作业或注水泥砂浆处理。

下锚前,应采用高压风反复清孔,并用一根聚乙烯管复核孔深,待孔内粉尘吹净且孔深不小于锚索设计长度时,拔出聚乙烯管,将孔口塞好备用。

Ⅲ锚索制安:

锚筋的制作应搭建高于地面50cm以上与锚筋设计长度相适应的的制作台及简易防晒防雨棚。

当设计为压力分散型锚索,下料时应注意对钢绞线不同单元和钢筋锚接头进行醒目可靠的标记,还应注意各单元锚索长度是不同的,应仔细检查,在锚索上标记出编号及锚固段、自由段。

挤压头组装时,挤压套、挤压簧安装须准确,挤压推进应均匀充分,应严格控制钢绞线挤压套挤压工艺,并抽样3%进行检测,确保单根挤压强度不低于200kN。

组装承载体时应定位准确,挤压套通过螺栓在承载体和限位片之间栓接牢固。

架线环间距为1.0~1.5m,应准确定位、绑接牢固,锚孔孔口位置必须设置一个架线环。

注浆管穿索安装准确定位,绑扎结实牢固,并深入导向帽5~10cm。

导向帽可点焊固定于最前端承载板上,并应留有溢浆孔,保证孔底返浆。

所有的钢质部分均应均匀涂刷防腐油漆;当设计为拉力集中型锚索时,锚固段必须去皮、除锈、除油圬,按设计要求绑扎隔离架和束线环,使锚固段形成糖葫芦状;自由段除锈后,涂抹专用防腐油脂并立即外套φ22mm聚乙烯塑料管,两头用铁丝扎紧,并用高压胶布缠封。

Ⅳ锚索下料采用机械或砂轮切割机切割,严禁电焊切割钢绞线,切割下料时,应严格按照设计长度一次性截取,不得采用焊接。

考虑到锚索张拉工艺要求,实际锚索长度要比设计长度多留2.0m,即锚索长度=锚固段长+自由段长+2.0m。

Ⅴ锚杆制安:

设计预应力锚杆为全长粘结型预应力锚杆,其锚筋材料采用PSB1080高强精轧螺纹钢;锚固段与张拉段均采用套筒触角支架绑接定位。

在全长粘结型预应力锚杆的锚筋体结构中,锚固段与张拉段之间的间隔段锚杆腐蚀防护至为重要,设计采用喷砂除锈、电弧喷锌、环氧涂层喷涂和橡胶套管的复合防护体系。

即采用喷锌0.2mm,变性环氧涂层0.2mm外加6mm厚橡胶管封闭的防腐处理措施,其主要施工工艺措施如下:

Ⅰ.清除锚杆表面一切油污、浮锈及可溶解的盐类和非溶解性的残留物。

Ⅱ.对杆体防护段表面喷射金属钢丸、石英砂或矿物砂等进行除锈,磨料粒度在0.5~1.5mm范围左右;经喷射处理后的表面粗糙度应在40~80的范围内。

Ⅲ.在喷砂除锈后尽快(一般不宜超过12h,潮湿或含盐雾环境下不可超过2h,且锚杆表面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氧化现象)进行第一层喷锌,间隔时间约10min以后,进行第二层喷锌,喷锌总厚度0.2mm,喷锌采用电弧喷涂。

Ⅳ.在最后一道喷锌的余热下进行变性环氧涂层喷涂,后一道涂料必须在前一道涂料干透后方可涂装,封闭层的干膜厚度为0.2mm。

Ⅴ.安装6mm厚橡胶套管,间隔段锚杆腐蚀防护段外露套管两端各10cm,用铁丝扎紧或用高压胶布密封。

Ⅵ腐蚀环境中的锚杆(索)必须按《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

2005)要求,采用Ⅰ级双层防腐保护构造,拉力型锚杆(索)锚固段应外套聚氯乙烯塑料波纹管,其壁厚不小于0.8mm,密度≥1.35kg/m³,抗拉强度≥45MPa,波纹套管与自由段的φ22mm聚乙烯塑料套管搭接长度不小于0.2m,波纹管内注水泥砂浆。

Ⅶ锚孔内注浆材料采用M40水泥砂浆,水泥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当地层岩土具有侵蚀性时,尚应按《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及铁建设【2007】140号文的规定选用抗侵蚀性水泥或掺入外加剂。

砂子采用石英质中细砂,最大粒径不大于1.0mm,含泥量不得大于3%,砂中云母、有机质、硫化物和硫酸盐等有害物质总含量不得大于1%。

砂浆灰砂比1:

1,水灰比0.4~0.45。

应采用从孔底到孔口返浆式注浆,注浆压力不小于0.6~0.8MPa,确保孔内浆液饱满。

全长粘结型预应力锚杆注浆采用两次注浆,即第一次为锚固段注浆,第二次为张拉段注浆;第二次注浆在张拉锁定完成后进行。

Ⅷ按工作锚索(杆)数量的5%设置锚索(杆)测力计,且每工点测力计不得少于2孔,以掌握锚索(杆)应力变化情况。

Ⅸ为了确定锚索的锚固力,验证锚索的各种安全系数、锚固性能,以及锚孔壁与注浆体间的粘结强度、锚固力等设计参数,根据预应力锚索(杆)设计与施工规范,在施工前必须进行锚索(杆)现场拉拔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验证设计锚固段长度是否满足要求,并根据现场试验结果对设计加以修正。

Ⅹ对该边坡作一组3孔拉拔试验,试验必须选在与边坡加固段相同的地层,试验孔间距应大于4m,锚固参数详见具体设计图纸,试验必须为破坏试验,不得在锚固边坡上进行。

b.格梁

Ⅰ.设计分为每片格梁上设三排共六孔预应力锚索(杆)和每片格梁上设两排共四孔预应力锚杆的格梁两种型式。

Ⅱ.竖肋的具体长度可根据实际刷坡情况有所变化,但锚索(杆)的位置须按等分坡面的长度进行放样。

Ⅲ.横梁及竖肋均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