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76877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18 大小:11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行为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组织行为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组织行为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组织行为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组织行为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docx

《组织行为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行为学.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组织行为学.docx

组织行为学

专题1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

第1节组织行为学的范畴与方法

1、组织行为学范畴

组织行为学范畴是指与组织行为学有关的重要概念的集合

(1)组织

组织有广泛的含义,从动态上看,组织是指安排分散的人和物使其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此时的组织相当于组阁、组合的含义。

企业管理中所讲的组织往往指这种动态意义上的机构设置。

从静态上看,组织是指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系统建立起来的群体,如党的组织,企业组织等。

(2)行为

行为是指有机体的所作所为及其活动。

人们的行为是指人这种主体对所处环境这种客体所作的反应。

在通常情况下把行为理解为人的行为

行为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区分。

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来的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

广义的行为除了上述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

广泛行为的概念实际是把心理和行为统称为人的行为。

人的行为特点:

1、具有适应性2、具有多样性3、具有动态性4具有可控性5人的行为实质是人的生理、心理因素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

根据行为主体不同,可分为三类行为。

行为的主体是单个人,就是个体行为;行为的主体是班组、科室、部门、就是群体行为;行为的主体是企业、学校、机关、医院等,就是组织行为。

(3)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是指社会组织(包括企业),为实现其创立时的宗旨,自行产生动机,采取行动和取得的效果过程,它是动机、行为、效果的统一。

1.组织行为的评价

评价组织行为应从整个行为过程的统一性来考察。

2.组织行为的特征

组织行为同非组织的个人行为想比较,有如下特点:

(1)组织行为是整体行为,不是组织成员的单独个人行为。

(2)组织行为的动机是根据这个组织建立的宗旨产生的,带有明确的目的性。

(3)组织行为的效果具有两重性。

(4)组织行为是全体组织成员共同活动的行为。

(5)组织行为是通过组织成员的个体行为来实现的,反过来又影响成员的个体行为。

3.组织行为的构成

组织行为作为一个整体行为,由全体组织成员的行为组成。

包括3个部分:

(1)管理行为。

对全体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行为,对整个组织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群体行为。

包括正式组织群体的行为和非组织群体的行为。

它是群体中成员的个体行为集合,形成群体力量,相互协作,完成组织的整体行为,

(3)个体行为,是组织行为的基础,离开了组织成员的个体行为,组织行为就不复存在。

4.组织行为的载体

组织机构是组织行为的载体。

5.影响组织行为的基本要素

这些要素包括:

感觉、经验和结果、学习、动机、认知过程、个性和社会影响(包括社交和友谊等)。

(4)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的运行及其规律的学科。

作为一门学科,组织行为学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社会学、工业心理学和组织设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例如,组织设计中所涉及的部门划分、劳动分工等内容)

1.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早在1914年,吉尔布雷斯夫人就出版了《管理心理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工业界广泛应用工业心理学的知识。

195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莱维特教授用管理心理学取代沿用的工业心理学,旨在让人们注意考虑如何用心理学知识加强管理。

20世纪60年代初,管理心理学开始向更广泛的范围拓展,逐渐提出了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并被广泛接受,在各类组织管理中得到应用。

2.组织行为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及其研究内容

根据所研究队形的组织化程度不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分为4个层次:

(1)对个体行为的研究。

(2)对群体行为的研究

(3)对组织行为的研究

(4)对社会环境的研究

(5)组织中的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概览

与组织行为学有关的主要的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包括:

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历史学和经济学。

(6)应用行为科学的原因

由于以下几个原因,管理者需要运用行为科学知识。

这些原因包括:

1.行政人员的许多管理工作同人际关系有关这样一种事实。

2.希望在确定的事实与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搞清人际关系,而不是随意的猜测

3.由于心理和社会因素对生产率带来的重大的影响,需要把这些因素同物质工作条件和组织结构相联系

4.是理解雇员工作态度、产生动机的原因的需要,同时也是研究个性对个人与组织关系的影响的需要

(7)应用行为科学过程遇到的问题

行为科学在应用到管理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由于行为科学从心理学、社会学、行政管理学和角色理论中提炼出了如此多的不同话题,致使把这些话题直接组成一个适用于组织设计和分析的独立的知识体系变的十分困难。

2.人们的行为往往是不可预知的,在表面上是失去理智的,因此,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研究似乎是不切题的。

3.人类行为的影响因素是极其复杂和广泛的。

4.人类行为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对人性的理论假设。

5.对个人和群体行为的解释是主观性的

(8)学习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意义

1.研究组织中的个体行为,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

2.研究组织中的群体行为,可以使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所管辖的群体的凝聚力

3.研究组织中的领导行为,可以促使管理者提高领导素质,改进领导行为,掌握领导艺术,增强领导的有效性

4.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与应用,可以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设计与组织变革的理论与方法,可使管理者能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及时地进行组织改革,以增强活力和提高绩效。

2、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概述

1、研究方法的类型

按照研究的目标的不同,研究方法分为描述性研究、预测性研究和因果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是指以了解某一社会现象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过程为目的所进行的调查研究,研究的重点是现状如何;解释性研究是以探讨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为目的的调查研究,研究的重点是发生这种社会现象的原因是什么;预测性研究是对事物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研究的重点是未来趋势。

按照应用的广度不同,研究方法分为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工作性研究。

理论性研究是指为了证明某个观点所进行的研究;应用性研究是为了推广某个理论所进行的研究;工作研究是指为解决工作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研究。

按照可控性不同,研究方法分为案例研究、现场研究和实验室研究。

案例研究是指为解决某个组织、群体或者个人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研究,一般没有参照研究对象,控制性小;现场研究是指在工作现场进行研究,可以限制实验条件,有一定的控制性;实验室研究是指将实验对象分为试验组和控制组进行的研究,在限制实验条件方面有较大的控制性。

2.研究方法的特征

上述方法体现了如下特征:

(1)收集资料的客观性。

无论是面谈、观察还是调查,都要保证资料的客观性。

(2)观察或实验条件的可控性。

(3)分析方法的系统性(4)所得结论的再现性(5)对未来的预见性

(二)科学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方法是一种实证研究方法,由在导出结论以前可以遵循的一系列逻辑步骤所组成。

科学研究方法是行为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对于搞好行为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科学研究方法的步骤

科学研究方法通常是以对假设的说明开始,而假设是对某事正确与否的一种假定。

预测在假设有效条件下将要发生的事情,并通过观察或者实验证实这种情况是否属实,进而对假设进行验证

(1)提出假设

(2)观察实验(3)测量验证

2.科学研究方法评价

科学研究方法只能生产在“目前情况”(这里的目前情况,或许是数百年的时间)下所能接受的假设。

(三)理论与事实

理论是有关原因和结果的一种假定

基于约定而不需要证明的命题被称为理论的“公理”。

“定理”这个术语有时是指根据公理推导出来的某种主张。

被证明同观测结果相一致的命题称为“法则”。

(4)自然科学和行为科学

自然科学(诸如化学和生物学)研究物质现象,并以实验、科学研究方法和观察为基础。

在自然科学分析与调查中将涉及三个步骤:

第一,开发一种模型或者理论来解释自然界现状。

第二,计算某种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

第三,测量实际产的结果,并同理论或者模型预测的结果相比较。

(五)归纳、演绎和经验研究

归纳意味着对一次或者几次观察结果进行概括。

演绎是指根据大量信息对某一特定事件得出结论的过程。

这里的问题是:

(1)如何对这些信息资料进行分类和解释。

(2)如何处理同一般标准相比较有重大偏差的结果偶然性的观察结果。

这些带有偏差的结果将被忽略,还是作为证明先前结论不正确的证据?

非经验主义科学(比如物理和纯数学理论)依赖逻辑推理而不是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所得出的结论被认为是自我证明。

经验主义科学试图通过测验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资料来描述和解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信息资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收集:

问卷、会见、历史记录、经验和个人观察。

与经验主义研究有关的问题包括:

(1)对所搜集到的资料数据的解释。

(2)测量方法问题(例如与所引用的政府统计的发布资料在定义上不一致的问题)。

(3)研究者的个人偏见导致得出不正确的结论。

(4)与调查设计和统计抽样有关的技术问题等。

基础理论是指以一定的步骤为基础的分析推理过程。

这些步骤包括:

(1)资料的搜集,用公式表示所概括出的各种可能关系的命题,

(2)进一步搜集资料,以验证这些一般命题和结果分类的价值。

(3)继续搜集更多的资料,以评定结果分类和针对所研究的问题变量描述的合理性。

(4)为了解释因果关系,提出一个初始结论。

该理论通过进一步的资料搜集将被扩展和强化。

于是,所观察的各种情况通过演绎推理形成了理论。

(六)行为科学的解说与预见

1人类的行为是复杂的

由于人类是极其复杂和具有潜在不可预见性的动物,所以人类的行为是复杂的,是难以解释和预测的。

其原因:

·所公布的人类行为的解释可能是极其不正确的。

·人们有时描绘出产生某种行为的原因,但当某种原因产生时所发生的行为往往与他们最初描述的完全相反。

·调查人员中的偏见和成见的存在可能导致对信息资料的不正确的解释。

·审查和预见一种行为现状的每一个方面的结果几乎是不可能的。

利用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还有下面的一些理由:

·就一定程度上而言,人类的行为一般规则确实是存在的,并且通过理性和科学的分析可能发现这些规则。

·行为模型的分析方法受到鼓励,因为这种方法使理解事情“为什么”发生和“如何”发生成为可能。

2.人类行为的差异性与一致性。

(七)行为模型

公理和定理能够结合起来形成情境模型。

模型是现实生活的一种“代表”。

这种模型把某个问题简化为几个关键变量,研究人员将对这些变量进行深入研究。

这种模型将可能预见事件的发生并能描述事件可能发生的境况。

1、建立模型的优点

·分析人员被迫列出和评价他们的主张中所涉及的所有建议,并被要求用理性的方法做出决定。

·以简明、精确和清晰易懂的方式提出问题。

·复杂的问题被简化为一组易于处理的变量,外围的问题从分析中被排除出去。

·以模型为基础的决定可能被尽快做出。

2.建立模型的缺点

·影响人们行为的感情因素(诸如惧怕、贪婪和不适等)很难综合到一个模型中去。

·一个模型通常表示当前的情况下一个特定时刻的情形,但在现实生活中,各种事情的境况是在不断变化的。

于是,从模型得出的结论将会陆续过时。

·为了保持同在较窄的范围内定义的模型整齐划一,问题的一些重要的方面可能被忽视。

3.模型的有效性

(8)实验

1.行为科学实验应符合的要求

·进行实验的环境应当尽可能的同自然条件一致。

·所实验的群体在较大的范围的人口中选取,并有代表性。

·确保结果测量的精确性。

·识别结果的真正原因。

2.实验法的优点

·同大规模的观察各类人群相比,实验法更为经济合算。

·可能使用更精确的测量技术

·容易改变实验所面临的环境(改变环境后的实验结果马上能够被观察到)。

·无关的、复杂的变量可能被排除掉。

3.实验法的缺点

·从较小的样本中得出观察结果有一定的困难。

·具有排除掉存在于一些非实验情形下的一些重要影响因素的危险性。

·了解参与实验者当时内心世界的不可能性。

第2节科学管理、官僚行政管理和古典学派

1、各种思想学派

(1)何为思想学派?

一种思想学派由某一科学的许多学者、思想家和实践者所组成,他们坚持相同的基本原理和信条,并且或者对他们所关心的科学采用类似的工作方法。

1.组织行为学的主要学派

组织行为学的主要学派在通常情况下被定义为如下几种:

古典学派,通常被认为涵盖“科学管理”的内容

人际关系学派,重点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学派。

系统学派,涵盖权变理论

2.将某个学者划归为某个学派的标准:

·一种学派的成员对人类的本性有基本相同的假定。

·相对学科目标而言,他们有相同的观点。

·他们有在本质上类似的分析方法。

·他们具有共同的目标追求。

·学派成员承认某些人是某个学派的毋庸置疑的领导者。

·他们对某个领域有争论的观点通常有相似的看法和通常可以得到的相似的可预见的结论。

(2)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

定义任何学科古典学派的较可行的划分标准是:

·这些学者不仅在时间上出现得早,更重要的是系统分析了该科学的基本框架和原理。

·运用事实和推理得出结论,而不是凭空想象、感觉和直觉。

·试图建立适用于该领域任何问题的一般法则。

他们的目标是为混乱状况带来秩序,并以系统的和经济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新古典学派是指具有新思想的一些古典学派的追随者,这些追随者将偏离学派创始人的一些主张,但继续坚持古典学派的基本原理、假定和分析方法。

2、科学原理

(1)泰罗

泰罗(1856—1915)是美国的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1880在米德瓦尔钢铁公司,开始从传动装置、轴传动、刀具、切削速度、进刀、材料切削方法等方面进行金属切削试验。

1898—1901年,搬运生铁和铁铲改造方面的试验,从而大大提高了工效。

在这些试验基础上,逐渐形成后来被称为“科学管理”或“泰罗制”的管理制度。

1903年有发表了《工场管理》,在这篇论文中,他把注意集中在管理哲学上,这篇论文的要点是:

(1)良好的管理目标在于把工资提高而产生成本降低。

(2)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企业管理当局必须用科学方法研究和试验,以便制定出能控制制造作业的原则和标准程序。

(3)必须把职工科学的安排在各种工作岗位上,并科学的选择材料和工作条件,以便达到定额。

(4)应该对职工进行训练,以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5)必须在劳资双方之间培养出亲密而友好的协作气氛,并维持这种心理状态。

泰罗在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观点。

1912年,他在美国国会众议院特别委员会关于泰罗制听证会上的证词,也是科学管理的一篇重要文献。

(二)科学管理

1.科学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美国科学管理理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适应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形成的。

2.泰罗科学管理的五大原理

(1)在管理者和工人之间进行明确的任务和职责分工。

(2)为各项工作确定科学的方法。

(3)科学选择工人来完成新设计的工作;(4)对选用的工人进行培训,使其按照规定的方法开展工作;(5)鼓励合作,并进行物质刺激,以确保工人按照科学管理原理的要求履行职责。

3.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1)通过制定工作定额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2)必须为每项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的标准化。

(4)采用鼓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

(5)工人和雇主两方面都必须认识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对两者都有利,都要来一次“精神革命”,互相协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共同努力。

(6)把计划职能(管理职能)同执行职能(实际操作)分开。

(7)推行职能制和直线职能制。

所谓职能制,就是职能工长制,在生产、安全、技术、设备等环节均设计术权威作为工长,该工长可以向车间的有关岗位或者方面发号施令。

(8)组织机构上的管理控制原理。

4.科学管理理论在20世纪初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应用。

20世纪初,欧洲各国都翻译了泰罗的著作。

在法国,泰罗的管理思想被叫做“工作的科学组织”或“工作的合理组织”。

1927年在瑞士的日内瓦成立了推广科学管理的“国际管理协会”,由管理学者林德尔·厄威克任首任会长。

(三)吉尔布雷思夫妇

吉尔布雷思夫妇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倡导者。

1.吉尔布雷思夫妇其人

弗兰克·吉尔布雷思出生于美国缅因州,1885年考上麻省理工学院,但因家庭困难,放弃了上大学机会而当了砌砖工人,其后成为建筑工程师,被提升为承包公司总管,不久又成为独立经营的建筑承包商。

他一生从事“时间与动作”的研究。

1907年与泰罗相识,是泰罗主义的坚决支持者。

莉莲·吉尔布雷思1904年与弗兰克·吉尔布雷思结婚。

毕业于加州大学,是美国第一个获得心理学博士的妇女,被称为“管理学的第一夫人”。

2.吉尔布雷思夫妇对科学管理的贡献

首先使用拍摄电影的方法,分析和改善动作,寻求“最佳法”,以提高工作效率。

又把工人的操作动作分散为17个动作,叫做“动作的基本元素,这17个动作是:

寻找、选择、抓取、定位、装配、使用、拆卸、检验、预对、放手、运空、迟延(不可避免的耽搁)、故延(可避免的耽搁)、休息、计划、夹持。

通过各种动作分解,剔除不必要的动作,形成新的工作方法。

(4)亨利·甘特

亨利·甘特是科学管理的倡导者之一。

1.甘特对科学管理的贡献

甘特对科学管理的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生产管理中创制了甘特图,至今仍在工业生产管理部门中使用。

(2)提出“劳动报酬奖金制”,主张一个工人完成当日定额,除日工资外,还可得到奖金,超过定额的,则增发一定的奖金,完不成定额,日工资照发,不予处罚。

(3)主张管理者有责任教导工人,使之养成勤奋合作的习惯,增进工人与管理者的互相了解。

甘特指出,“在所有管理问题中,人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这对后来的人际关系论有一定的影响。

(4)认为企业将重点放在服务上,而不要专图盈利,应以服务为最终目标。

2.甘特的主要著作

甘特的主要著作有:

《劳动、工资与利润》(1910年);《工业领导》(1916年);《工作的组织》(1919年);他还发表了150多篇论文,有多产作家之称。

3.甘特图

甘特图又称线条图,是对产品生产活动进行计划调度和控制的一种图表。

(5)福特主义

亨利·福特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流水线大量产生管理技术的倡导者。

福特主义是指将科学管理原理应用到工厂管理,使用单目标机械工具和装配作业线进行生产的一种理论。

3、官僚行政管理

官僚行政管理以马科思·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为代表,重点研究组织设计、等级层次、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内容。

(1)组织设计

组织设计是指以企业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

1.组织设计的理论

(1)企业组织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古典组织理论阶段。

第二阶段是近代组织理论阶段,是以行为科学为理论依据,着重强调人的因素,从组织行为的角度来研究组织结构;第三阶段是现代组织理论阶段,是从行为科学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学派,主要是以权变管理理论为依据,它既吸收的以前各种组织理论的有益成果,又强调应按照企业面临的内外部条件而灵活地进行组织设计。

(2)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的区别与联系。

组织理论同组织设计理论,在外延上是不等的。

从逻辑上说,组织理论应包括组织设计理论。

从此意义上讲,组织理论被称作为广义的组织理论或大组织理论,它包括了组织运行的全部问题。

如组织运行的环境、目标、结构、技术、规模、权利、沟通等等,都属于其研究对象。

而组织设计理论则被称作为狭义的组织理论或小组织理论,它主要研究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而把环境、战略、技术、规模、人员等问题作为组织结构设计中的影响因素来加以研究。

(3)组织设计理论的类型。

组织设计理论又被分为静态组织设计理论和动态组织设计理论。

静态组织设计理论主要研究组织的体制(权、责结构)、机构(部门划分的形式和结构)和规章(管理行政规范)等内容。

而动态组织设计理论则除了包含上诉基本内容之外,还加进了人的因素,加进了组织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诸如协调、信息控制、绩效评价、激励制度、人员配备及培训等。

2.组织设计的内容:

(1)职能分析和职位设计;

(2)部门化和部门设计;

(3)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分析及设计;

(4)决策系统的设计;

(5)横向协调和联系的设计;

(6)组织行为规范的设计;

(7)控制系统(信息、绩效评价、激励制度等)的设计;

(8)组织变革和发展的变化。

3.组织设计中的权变因素

在组织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和分析的权变因素主要包括:

(1)企业环境;

(2)企业目标和战略;

(3)技术状况;

(4)企业规模;

(5)企业发展阶段(企业“年龄”)

(6)人员素质。

(二)马科思·韦伯的著作和他在权力与权威方面的研究

马科思·韦伯是古典管理学派在德国的代表人。

他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他提出的行政组织体系结构主要分为3层,相当于现在人们还在广泛应用的高级管理阶层、中级管理阶层和低级管理阶层。

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它的主要著作有:

《新教的伦理》、《经济史》、《社会和经济组织理论》等

1.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基本含义

韦伯是泰罗和法约尔的同时期人,出生于德国的富裕家庭,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和政治学都有广泛的兴趣,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作家等。

他对当时的经济、历史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独特的思想,这些思想有助于了解19世纪的家族企业资本主义(即企业的资本和经营管理都是以家庭为主)同大规模工业组织和政府机构之间的联系。

2.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主要内容

(1)把在一个组织中为了实现目标所需的全部活动都划分为各种基本作业,作为任务分配给组织中的各个成员。

(2)各种职务和职位按职权的等级原则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指挥体系或阶层体系,每一个下级接受他的上级控制和监督,这个下级不仅要对自己的行动负责,还要对他的下级行动负责。

(3)组织中人的任用,完全根据职务的要求,通过正式考试或教育训练来的实现。

(4)除了某些按规定必须通过选举产生的公职外,管理人员是委任的。

(5)这些管理人员并不是他们所管理的单位的所有者,只是其中的工作人员。

(6)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不受个人感情的影响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

(7)管理人员是专职的,领取固定的薪金,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按照年资、工作成绩或两者的综合考虑升迁。

(8)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中规定的规则和纪律,这一点将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

四、古典学派

(一)亨利·法约尔

1.法约尔其人

亨利·法约尔是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

出生于法国,1860年毕业于国立采矿学校,同年被聘为抗门塔里—福尔香包矿冶公司的采矿工程师,1888年晋升为该公司的总经理,1918年退休。

2.法约尔的经营六职能和管理五要素理论

法约尔于1916年发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提出了经营六原则和管理五要素理论。

在这本书中,他认为整个工业经营活动由六种职能组成,即:

(1)技术活动。

只生产、制造、加工

(2)商业活动。

指采购、销售、交换。

(3)财务活动。

指资本的筹集和运用。

(4)安全活动。

指财产和人员的保护。

(5)会计活动。

指货物盘存、资产负债表制作、成本考核、统计等。

(6)管理活动。

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管理包含五种职能:

(1)计划

(2)组织

(3)指挥

(4)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