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二卷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打印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37661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二卷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打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全国二卷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打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全国二卷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打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全国二卷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打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全国二卷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打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二卷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打印版.docx

《全国二卷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打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二卷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打印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二卷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打印版.docx

全国二卷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打印版

2018年全国二卷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打印版)

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俊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

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

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

商更替的主因

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井、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

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

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莺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

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

议政职能

27.昆曲在明朝万历年同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

“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都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

28.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

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

“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

“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

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

念影响中国

29.1923年底。

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

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

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

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

”其意在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D改变反封建的斗

争目标

30.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

“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答、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

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

”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B废除了封建土

地制度

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D排除了国民党

的影响

31.图5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

“奶

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

社会主义。

”)该漫画反映了

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B女性成为国

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D城乡差别发生

根本性改变

32.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思格斯曾评论说:

“氏族贵款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

”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法体系最终形成

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33.图6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体系最终确立

B促成世界殖民

D因白银开采的

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需要达到极盛

34.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该作品

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B揭露了专制体

制的腐朽

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D讽刺了拜金主

义的风气

35.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B欧洲经济一体

化的推动

C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D布雷顿森林体

系的瓦解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

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

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仃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

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

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氨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

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

(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

(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

(5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

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练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

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等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

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

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

后收归国有

――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45.选考题:

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历史一一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1949-1966年,国家制定了科技政策,积累了发展科技的经验。

此后很长时间。

正常的科技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

1977年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决定》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提工作的机构。

在《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中,中央“号召全国青少平奋发努力,学政洽、学文化。

树立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风气"。

同年,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部生制度,制定了新的留学政策。

1978年11月,中央正式发出《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

要求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

1981年12月,国务院料技领导小组成立,从宏观战略方面统领全国科技工作。

纯筹安排全国科技规划,组织管理全国丹技队伍,协调各部门工作。

此后,各地,各部门的科研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和创设。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设明1977~1981年我国

概括1977~1981年我国

(9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科技体制改革的青景。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46.选考题:

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历史一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的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宣告在战后建立一个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奠定了联合国成立的基础。

1944年

8~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在美国举行会议,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等多项建议后来被纳入联合国宪章,被称为“中国建议”。

10月9日,中、美、英、苏四国同时发表了《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确立了未来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内容。

1945年4月,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召开,四个发起国的首席代表轮流担任大会主席,中、英、法、俄和西班牙文为会议正式语言,设立了中、美、英、苏、法等14国首席代表组成的执行委员会。

6月25日,制宪大会一致通过《联合国宪章》。

次日,与会的50个国家举行

签字仪式,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

概述中国在参与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主要活动。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主要原因。

(7分)

47.选考题:

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历史一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三娘子(1550~1613)。

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成听取裁”,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末。

1570年,俺答汗之孙投附明朝,双方关系顿时紧张,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明朝送还俺答汗之孙。

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

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

三娘子本人也“勒精骑,拥胡姬,貂帽锦裘,翱翔塞下”,在三娘子的辅佐下,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后明朝赐名为“归化”。

1581平,俺答汗去世后,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

继续与明朝通好。

明、蒙“四十余年无庸兵之患,沿边旷土皆得耕”。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娘子能够推动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三娘子的历史功绩。

(7分》

答案解析

ABCDDCABCABB

24.【答案】A

解析:

商汤将捕捉鸟兽的网去掉三面,体现了仁德之心,因此获得诸侯拥护推翻了夏桀,故息正确。

B选项材料无法体现。

C选项不是材料主旨,D项对材料解读错误。

名师点睛:

这一题主要考查考生全面准确解读材料和审题的能力,试题以热点隐性切入,题干以商汤仁慈能最终

推翻暴虐无道的夏桀这一《史记》记载为载体,考查以德治国这一时政热点(十九大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问题,同时这一题也在聚焦立德树人、彰显了历史学科积极育人的导向。

考生在作答时需要注意审题干中的“意在说明”,这是提示思考《史记》作者这样记载的用意所在,所以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方能得出正确答案。

25.【答案】B

西汉文景时期,百姓的田租很轻,但是人头税重,而且在粮价极低的情况下,还要把粮食换做钱币来交税,富商大贾再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这就意味着百姓负担沉重,有可能因此而倾家荡产,再结合题干信息“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可知,这反映了当时自耕农经济发展难以为继,故选B;汉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A;材料主旨是农民负担沉重,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税收多少及其形式是由政府确定的,且材料信息说的是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故排除D。

名师点睛:

这一题考查考生准确理解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