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修养 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75973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修养 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艺术修养 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艺术修养 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艺术修养 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艺术修养 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艺术修养 教学大纲.docx

《艺术修养 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修养 教学大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艺术修养 教学大纲.docx

艺术修养教学大纲

《艺术修养》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数:

30其中:

理论学时:

26实践学时:

4

学分数:

2分

适用专业:

环境艺术设计系、旅游经济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会展)专业基础课程

编写单位:

编写日期:

 

一、课程的性质:

该课程淡化了知识性教育和技能教育,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设计、自我选择的能力的培养,从技术技能的教育转向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该课程是针对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开设的艺术教育课程,它是高等教育实践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当代大学生实现人的完美化、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手段。

该课程的教育的目的不为了是造就专业艺术家,而是要培养一批有美感的国民,让我们南华大学生能从平凡的事物中看到美,也能够用平凡的事物创造美,鼓励大学生树立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并用这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

该课程内容的重点放在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和艺术教育与人的关系上。

教师从情感出发,寓理于情,将善心美德潜移默化地注入审美主体的心灵之中,通过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审美的理解力,最终使我们学生的心灵不断厚实、情感不断丰富、情操不断升华。

具体教学内容、教学要求、重点难点及学时分配见下表:

 

序号

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学时

备注

1

第一单元

导论

一、艺术教育的认识

二、艺术教育的目的三、艺术教育的实现

第一章:

艺术概论

第一节:

关于美

一、什么是美

 

课堂讲授:

明确人的两种约束能力的区别与作用,在对广义艺术教育的目的有了初步认识之后,能够掌握学习艺术的基本方法。

要求学生在理解艺术教育实践的“化真为美,化善为美”的基础上进行审美实践。

2学时

实践教学:

利用部分图片资料、示范、模拟等教学手段以加深学生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理解。

 

2

第二单元

第一章:

艺术概论

第一节:

关于美

二、美基本类型

三、怎样获得美

课堂讲授:

在美的类型阐述上利用示范与模拟的手法加以形象说明;

重点讲述怎样获得美的两个前提和三个关键。

在对“关于美”的全面论述之后,教会学生如何去发现美、把握美和获得美。

 

2学时

3

第三单元

四、美的鉴赏实践

实践教学:

鉴赏优秀综合艺术

《罗马假日》

通过对优秀综合艺术的鉴赏实践,充分感受美的诠释。

2学时

4

第四单元

第一章:

艺术概论

第二节:

关于艺术

一、什么是艺术二、什么是艺术美

三、艺术美在何处

(一)形象性表征

(二)以情动人

 

课堂讲授:

引领学生们在初步了解艺术美的理由和艺术的分类意义的基础上,充分揭示各门艺术自身的审美特征和美学实质。

重点放在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内容阐述上。

 

通过对本次课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们明确艺术是美的集中表现,她不仅具有审美的价值,还富有深入人心灵的影响。

2学时

实践教学:

5

第五单元

第一章:

艺术概论

第二节:

关于艺术

三、艺术美在何处

(三)独创性

(四)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四、艺术的基本种类

五、艺术鉴赏

(一)艺术鉴赏定义

(二)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课堂讲授:

结束艺术美在何处的全部内容之后,简介艺术的基本种类。

再明确“艺术鉴赏”是整个艺术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全面阐述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五大途径。

要求学生在掌握各个门类艺术的不同物质载体和表现手段基础上能对优秀艺术作品进行艺术鉴赏。

2学时

实践教学:

用贝多芬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说明情感是构成艺术美的重要内容。

6

第六单元

第一章:

艺术概论

第二节:

关于艺术

五、艺术鉴赏

(三)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四)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课堂讲授:

阐述讲述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过程。

特别是审美升华过程中的“顿悟”与“共鸣”

理解。

通过对本次课程内容的论述,鼓励学生们在努力提高艺术鉴赏力的同时不断丰富情感,厚实心灵。

2学时

7

第七单元

关于艺术鉴赏层次的审美实践

实践教学:

推荐一部审美价值很高的综合艺术,组织学生进行艺术鉴赏,从中理解与体会审美过程中的“审美升华”。

通过对优秀综合艺术的鉴赏实践,充分感悟艺术审美升华中的“顿悟”与“共鸣。

2学时

8

第八单元

第一章:

艺术概论第三节:

人生艺术化的展现

一、自立美

二、协调美

三、分寸美

课堂讲授:

精选大量案例围绕人生艺术化展现的主题,通过“六讲六美”,来塑造与展示大学生的形象美与修养美。

 

重点要求学生对“自立美”中的“自由意志”的内涵理解与实践。

2学时

实践教学:

在“形体分寸”的阐述内容上,充分利用形体示范进行讲解和表现。

要求学生在理解课堂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9

第九单元

第一章:

艺术概论

第三节:

人生艺术化的展现

四、语言美

五、气质美

六、心态美

课堂讲授:

精选大量案例围绕人生艺术化展现的主题,通过“六讲六美”,来塑造与展示大学生的形象美与修养美。

重点放在“心态美”的理论与实践的内容讲述上。

2学时

实践教学:

10

第十单元

第二章:

音乐艺术美

第一节:

音乐的艺术魅力

第二节:

音乐艺术美的基本要素

课堂讲授:

通过对音乐艺术的魅力和基本要素的阐述,充分调动学生们对学习音乐艺术的积极性,并从专业歌唱技巧上进行引导,以利学生掌握一定的歌唱能力,走进音乐这美丽而圣洁的殿堂。

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与演示音乐艺术的基本组成要素,特别是在“音域”这一要素的讲解时,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唤起学生们对音乐艺术美的兴趣。

2学时

实践教学:

教师用声情的再现,说明人类情感活动的不同表现都可以通过音响的基本要素加以表达.

11

第十一单元

第二章:

音乐艺术美

第三节:

音乐分类及表现

一、声乐

(一)歌唱的声腔美

1、音质美

2、吐字美

3、行腔美

(二)歌唱的形式美

1、民族唱法

2、美声唱法

3、通俗唱法

 

课堂讲授:

从歌唱的声腔和歌唱的形式这两个方面祥尽的论述声乐艺术美之所在,并结合多媒体教学的同时现场演示,重点介绍“美声唱法”的呼吸技巧,提示音乐艺术美的奥秘。

重点要求学生们课后能理论联系实际地体会歌唱艺术的“未有曲调先有情”的美学要求。

2学时

实践教学:

适时进行教与学的互动

12

第十二单元

第三节:

音乐分类及内容

一、声乐

(三)歌唱的感染美

二、器乐

(一)器乐的演奏美

(二)交响乐的音韵美

第四节:

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课堂讲授:

完成声乐艺术的“歌唱的感染美”之后,以示范为主结合理论阐述器乐艺术的演奏美(重点介绍音乐指挥的几种击拍法)和交响乐的欣赏。

通过本次课程内容的学习,学生对“指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将来深入学习音乐艺术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2学时

实践教学:

请学生现场体会、模拟、实践,充分体验音乐指挥的技术技巧。

13

第十三单元

第三章:

舞蹈艺术美

第一节:

飘进艺苑的精灵

一、什么是舞蹈

二、舞蹈艺术探源

三、舞蹈艺术审美

四、舞蹈艺术表现

课堂讲授:

在进行了原始舞蹈起源的基本阐述之后,着重进行舞蹈艺术审美,如在:

人体技巧、节奏韵律、诗意蕴涵等等方面进行论述。

通过对“人是美的精灵,人体是生命之美的结晶”的主题揭示,让大学生明确舞蹈艺术着重表现的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表现的人们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

2学时

实践教学:

14

第十四单元:

第三章:

舞蹈艺术美

第二节:

舞蹈艺术的种类

一、风格分类法

二、形态分类法

课堂讲授:

从不同的舞蹈分类角度对舞蹈艺术进行风格、形态、特征等方面进行美的诠释。

 

通过对舞蹈艺术的分类来了解和掌握舞蹈艺术的基本知识。

2学时

实践教学:

辅以舞蹈动技巧示范加以说明主题。

 

15

第十五单元:

第二节:

舞蹈艺术的种类

三、作品分类法

第三节:

欣赏舞蹈艺术的韵律节奏美(节选)

课堂讲授:

重点介绍舞蹈艺术在韵律与节奏两方面的表现之美。

要求学生充分理解舞蹈艺术美的深刻内涵。

2学时

实践教学:

推荐几部获世界及全国舞蹈大赛优秀作品,让学生充分体会舞蹈艺术的“灵动的人体技巧美、起伏的韵律美、浓郁的诗意蕴涵美”

要求在欣赏舞蹈艺术的同时注重理解舞蹈艺术的“造型性”、“虚拟性”和“抒情性”的表达。

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

本课程注重在以下教学环节中开展教学:

1.在准备课程中,收集并熟悉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有关的信息和材料,并以生活中鲜活的案例围绕教学中心内容加以说明和佐证,不但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使得本课程体系更加充实。

2.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各章节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突出重点章节和内容,严格按照本课程的授课计划开展教学。

并根据学生实际,充分利用有限的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中来,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充分运用先进的现代教学设备,全面采用Power Point多媒体教学,不但增加了课堂的新颖性,同时加大了授课的信息量,采取讲授、案例、模拟、演示等教学方法,时而穿插课堂提问以激发学生们的思考与加参,调动了学生们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3.在实践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适当布置思考题,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能力。

在考试测验中,试题选择围绕本课程主题的同时注重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客观实际性,并且难度适当的论述题。

4.在课程管理上按照本课程的管理规定进行计分、统分:

平时成绩占30﹪(内容包括:

综合素质、参与意识、到课考勤),卷面成绩占70﹪;并严格按照学院教学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缺课超过三分之一以上者不予计分。

通过严格的学习管理,培养学生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良好作风。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一般认为,人类有三大家园:

创造——沉醉与工作的事业的家园;爱——沉醉于温情的亲情的家园;审美——沉醉于艺术的精神家园。

在这三大家园中,审美,即沉醉于艺术世界的精神家园也许最具超越性和精神性。

而《艺术修养》课程正是通过美育为我们的大学生架设一座通往精神家园的桥梁。

所以本课程自然与“文、史、哲”,与“音乐、舞蹈、戏剧”等内容有着直接的关联。

六、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博雅人生》易江

2、《艺术美学》欧阳友权

3、《艺术与理》张之沧

4、《艺境》宗白华

5、《哥特艺术鉴赏》(意)马利亚.克里斯蒂娜

6、《完美和喜悦在我心中》(美)阿兰.科思

7、《艺术之光》张德华主编

8、《美育与美学》王岗峰

9、《美学与艺术鉴赏》凌继尧、张燕主编

10、《与傅聪谈音乐》艾雨

11、《艺术真理性研究》杨权池

12、《艺术美之迷》徐书城

13、《仪表美》(美)琳达.杰克逊

14、《佳人可养成》李静明

15、《音乐、舞蹈、戏剧艺术鉴赏》佴荣本/高楠/任公伟主编

16、《音乐美学通论》修海林、罗小平

17、《艺术的意蕴》陈旭光

18、《青年必知音乐知识手册》侯书森主编

19、《中国舞蹈艺术鉴赏鉴赏指南》黄明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