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地质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71798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docx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庐山地质实习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docx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实习内容:

☑认识实习(社会调查)

□教学实习(□生产□临床□劳动)

□毕业实习

实习形式:

☑集中□分散

学生姓名:

王仲宇

学号:

6002210045

专业班级:

给水排水101班

实习单位:

庐山

实习时间:

2012.10.17--2012.10.19

2012年10月23日

庐山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1.实践对岩石的肉眼判别。

2.掌握褶皱的基本知识和判断背斜、向斜的能力,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3.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现场实际,验证和拓宽视野,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4.掌握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及冲刷形成河谷的过程。

5.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辨别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产生时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等。

6.学习运用罗盘仪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7.通过实习,意识到工程地质与建筑土木工程专业有何深层次的联系。

8.用流水地质作用分析秀峰深谷和河谷地貌的形成过程。

并了解溶洞的形成原因。

9.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野外的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

实习内容:

根据教学安排,我们给水排水专业自十月17号进行了为期3天的庐山地质实习,此次实习时间为三天,第一天上午到达温泉宾馆安排好住宿,下午1:

00出发到秀峰观察岩浆岩、变质岩并了解其形成及特点等。

第二天上午到海汇镇水库观察河床冲积物及地下水赋存、排泄和运动影响的认识,并学习罗盘仪的使用,下午便去三叠泉观察沉积岩的形成以及庐山的形成,最后一天沿路返回并观察隘口采石场的沉积岩和狮子洞的溶岩现象.

实习路线:

  

秀峰→海汇镇水库→三叠泉→隘口采石场→狮子洞

庐山及其概况:

庐山是由北东——南西向断裂作用上升而成的断块山,平面形态呈肾形,中部宽而向东北和西南逐渐收窄,长20多公里,最宽10多公里,最高峰为汉阳峰,高1474米。

山体内的褶皱、断层和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

此外,还有尚在争论中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貌。

六十多年前,地质学家李四光经过反复考察和研究,认定庐山第四纪时发生多次冰川,并命名为:

鄱阳冰期、鄱阳—大姑间冰期、大姑冰期、大姑—庐山间冰期、庐山冰期,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

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在整个的庐山地区,存在着两大主要的断层:

泉断层(鄱阳湖一带)下降,形成盆地,即为鄱阳湖;莲花洞断层(九江一带)下降,形成了九江盆地。

鄱阳湖即为断陷盆地。

第一篇章:

各观测点资料的整理

第一站:

秀峰

观测点一:

秀峰大门口

沉积物在人造防波堤累积,因为防波堤减慢水流速度令水流可携带沉积物减少。

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水流作用和地壳作用。

水流的侵蚀作用分向下侵蚀和侧向侵蚀。

由于地壳上升,断层的水侧向侵蚀,可看见

中游较宽。

水流本身有速度,对河床有冲击作用;水流中有细小颗粒在搬运过程中磨损河床;溶解侵蚀等都使沟的形成的重要原因。

可看见节理面为张节理,由张拉应力引起的裂缝,裂缝面宽,延伸不长,不光滑。

它是流水冲刷形成的沉积岩,主要是由于流水的冲刷,搬运和沉积而形成。

在河底,粒径在20—200之间的为卵石,小于20的为漂石,它代表岩石受水流冲刷的程度的大小。

此区河床比较粗大,河幔表面覆有细砂。

其中流水的侵蚀作用最为显著,地面流水对岩层冲刷侵蚀,首先沿垂向张节理发育形成冲沟,流水继续冲刷侵蚀,冲沟加宽加深便形成沟谷。

分为

(1)洪积物

即由河流所搬运的物质在水流流速变缓而沉积的冲积物,与由山洪携带的碎屑洪积物,共同组成的沉积物。

一般具有复杂的层理结构。

(2)冲积物

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堆积物,叫做冲积物,它是组成冲积平原的堆积物。

冲积物具有良好的分选性,随着搬运能力的减弱,总是粗的、比重大的先沉积,细的、比重小的后沉积。

因此,在河谷内随着水流的变化,冲积物呈有规律的分布。

如在河流的纵向分布上,冲积物粒径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减小。

沿河流横向分布,冲积物粒径从河床中部到岸边逐渐变细。

冲积物的颗粒具有良好的磨圆度,一般都有比较清晰的层理。

河流沉积物的特点,随着在河流的不同地段而不同,并且表现在不同的地貌形态上。

如河床沉积、河漫滩沉积和河口区沉积等。

(3)残积物

指地表岩石风化后残留在原地的堆积物。

  根据风化作用方式和风化作用强度的不同,残积物可分为机械风化残积物和化学风化残积物两类。

前者主要由母岩机械破碎的岩屑或矿物碎屑组成;后者主要由化学风化形成。

后者除了母岩机械破碎的岩屑或矿物碎屑外,主要为母岩化学分解后形成的一些新生矿物,如各种粘土矿物(水云母、胶岭石、高岭石等)、及硅、铝、铁、锰等的含水氧化物矿物(如蛋白石、水铝石、褐铁矿、水锰矿等)。

(4)坡积物

坡积物是残积物经水流搬运,顺坡移动堆积而成的土。

即是雨雪水流的地质作用将高处岩石风化产物缓慢地洗刷剥蚀,顺着斜坡向下逐渐移动、沉积在较平缓的山坡上而形成的沉积物。

其成份与坡上的残积土基本一致。

由于地形的不同,其厚度变化大,新近堆积的坡积土,土质疏松,压缩性较高。

它一般分布在坡腰上或坡脚下,其上部与残积物相接。

坡积物底部的倾斜度决定于基岩的倾斜程度,而表面倾斜度则与生成的时间有关,时间越长,搬运、沉积在山坡下部的物质就越厚,表面倾斜度就越小。

观测点二:

卧龙桥

伟晶花岗岩:

岩浆二次侵入花岗岩断层中形成该石状结构,黑色矿物比较容易风化,粗矿物比较易风化!

为酸性深成岩。

浅黄色,伟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石英、钾长石、酸性斜长石,其中钾长石和斜长石含量近于相等。

非常容易风化。

伟晶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三中岩石分类及特征如下

岩浆岩:

  

岩浆岩主要有侵入和喷出两种产出情况。

侵入在地壳一定深度上的岩浆经缓慢冷却而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

侵入岩固结成岩需要的时间很长。

地质学家们曾做过估算,一个2000米厚的花岗岩体完全结晶大约需要64000年;岩浆喷出或者溢流到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

喷出岩由于岩浆温度急剧降低,固结成岩时间相对较短。

1米厚的玄武岩全部结晶,需要12天,10米厚需要3年,700米厚需要9000年。

可见,侵入岩固结所需要的时间比喷出岩要长得多。

沉积岩:

  

沉积岩是由风化的碎屑物和溶解的物质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

形成过程受到地理环境和大地构造格局的制约。

古地理对沉积岩形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最明显的是陆地和海洋,盆地外和盆地内的古地理影响。

陆地沉积岩的分布范围比海洋沉积岩的分布范围小;盆地外沉积岩的分布范围或能保存下来的范围,比盆地内沉积岩的分布或能保存下来的范围要小一些。

变质岩:

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和矿物质的混合作用下由一种岩石自然变质成的另一种岩石。

质变可能是重结晶、纹理改变或颜色改变。

变质岩是在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岩石构造的变化和改造产生的新型岩石。

这些力量包括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

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

观测点三:

滑坡点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滑坡的防治要贯彻“及早发现,预防为主;查明情况,综合治理;力求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结合边坡失稳的因素和滑坡形成的内外部条件,治理滑坡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着手:

(一)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

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

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

具体做法有:

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

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

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或挂钢筋网喷混凝土。

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加以选择。

常用的方法有:

1,水平钻孔疏干;2,垂直孔排水;3,竖井抽水;4,隧洞疏干;5,支撑盲沟。

(二)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

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

常用的措施有:

1,削坡减载;用降低坡高或放缓坡角来改善边坡的稳定性。

削坡设计应尽量削减不稳定岩土体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体不应削减。

此法并不总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要在施工前作经济技术比较。

2,边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

1,修筑挡土墙、护墙等支挡不稳定岩体;2,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3,预应力锚杆或锚索,适用于加固有裂隙或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4,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体或土体的强度;5,SNS边坡柔性防护技术等。

岩石界线:

岩浆岩二次侵入形成结果。

逆断层是地震构造中断层的一种,为上盘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主要由水平挤压而形成。

至于断层,则是地下岩层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

生破裂,并沿着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这是引发地震的主要原因。

这类断层主要由水平挤压而形成,按断面的倾角又分为:

冲断层(断面倾角>45°);逆掩断层(断面倾角在25°—45°间);辗掩断层(断面倾角<25°)。

根据断层倾角的大小,可分为:

高角度逆断层和低角度逆断层。

高角度逆断层面倾斜陡峻,倾角大于45°,常常在正断层发育区产成,所以有些学者将高角度逆断层与正断层

统一归属于高角度断层。

倾角小于45°(一般多在30°左右或更小)的逆断层称为低角度断层。

位移距离很大的低角度逆断层称为逆冲断层。

聚合性板块边界多逆断层与褶皱构造

观测点四:

漱玉洞

接触变质作用又称热力接触变质作用,是由于岩浆的活动散发出的热量和析出的气态或液态溶液引起的变质作用。

主要发生在岩浆体周围接触带的围岩中。

根据变质作用过程中有无交代作用又可分为2个亚类:

①热接触变质作用:

以热力(高温)作用为主,原岩发生重结晶,而化学成分没有显著改变,没有明显的交代作用,如斑点板岩、角岩等;②接触交代变质作用;除热力作用外,伴随有显著的交代作用,原岩的化学成分发生明显改变,如矽卡岩等。

第二站:

海汇镇水库

观测点一:

水库大坝脚下:

此处的源头为三叠泉,从河流中的岩石可以看出,自上游至下游,颗粒逐渐变细,这个特点称为分选性。

它是由于搬运途中,琐碎颗粒在运动中相碰撞,摩擦,带菱角的碎石被磨得浑圆,而且颗粒逐渐变细。

在河床中沉积有粗大的巨砾,卵石,砾石和粗砂,河流下游则为较细的砾石,沙子。

此区河床比较粗大,在河流凸岸形成河漫滩,洪水时被水淹没,河漫滩下部有河床相的砂卵石,而上部是河漫滩相的细砂,粉沙或粘性土。

此处的岩石组成是沉积岩,它是由于岩石圈在地表的各类岩石在太阳能,大气,水和生物等作用下,发生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使原岩崩解,经流水冲刷和搬运作用沉积为松散沉积岩,又经物理,化学条件改变,经硬结成岩作用而形成,主要是由于流水的冲刷,搬运和在河底,粒径在20—200mm之间的为卵石,小于20mm的为漂石,它代表岩石受水流冲刷的程度的大小。

形成原因:

流水冲刷,湖水积土等原因,在河水的冲刷,波浪的0搬运,使岩土从上游岩坡向中心推动,形成了现在的地貌。

沉积而形成。

另外这里也有许多特质的片麻岩,同样这些片麻岩去多也是由于全分化的结果与海会镇类似。

观测点二:

阶地:

指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阶梯状地貌。

河流下切,原先宽广的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上,形成的阶梯状地形。

宽广的河谷底,大部是河漫滩,河床只占小部分。

当地面因构造运动大面积上升:

或气候变化使河水水量增加,水中泥沙减少;或海平面降低,都会引起河流强烈侵蚀河床底部,造成下切现象,河床大幅度地降低,原先谷底的河漫滩就超出一般洪水期水面,成为阶地

堆积阶地是由河流冲积物组成的河流阶地。

堆积阶地在河流的中下游最为常见,其形成过程是先将河谷旁蚀成宽广的谷地,冲积物沉积,然后河流下蚀形成阶地。

根据阶地间接触关系和河流下切深度的不同,堆积阶地分为上叠阶地、内叠阶地、埋藏阶地等。

侵蚀阶地阶地主要由基岩组成。

其上很少或没有河流冲积物覆盖。

河流阶地按组成物质及其结构分为以下4类:

①侵蚀阶地。

由基岩构成,阶地面上往往很少保留冲积物。

②堆积阶地。

由冲积物组成。

根据河流下切程度不同,形成阶地的切割叠置关系不同又可分为:

上叠阶地,是新阶地叠于老阶地之上;内叠阶地,新阶地叠于老阶地之内。

③基座阶地。

阶地形成时,河流下切超过了老河谷谷底而达到并出露基岩。

④埋藏阶地。

即早期的阶地被新阶地所埋藏。

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年代学的方法研究阶地的级数、结构、年代、成因、分布的规律在科学上与经济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坝左侧含少量角闪石,也叫黑云母钾长片麻岩,具有明显的片麻构造的变质岩浆岩。

可包括三种不同类型:

①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碱性长石片麻岩;②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花岗质混合片麻岩;③与造山运动同时在强应力作用下,由压力结晶作用形成的片麻状花岗岩。

物理风化:

又称机械风化,是最简单的风化作用,常见的物理风化的方式有温差风化、冰劈风化、盐类结晶与潮解作用和层裂作用。

物理风化作用是指使岩石发生机械破碎,而没有显著的化学成分变化的作用。

化学风化:

岩石发生化学成分的改变分解,称为化学风化。

例如,岩石中含铁的矿物受到水和化学风化空气作用,氧化成红褐色的氧化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气结合成碳酸,能溶蚀石灰岩;某些矿物吸收水分后体积膨胀;水和岩层中的矿物作用,改变原来矿物的分子结构,形成新矿物。

这些作用可使岩石硬度减弱、密度变小或体积膨胀,促使岩石分解。

地质罗盘仪的使用:

(一)地质罗盘仪的基本构造

一般都由磁针、磁针制动器、刻度盘、测斜器、水准器和瞄准器等几部分组成,并安装在一非磁性物质的底盘上。

1—反光镜;2—瞄准觇板3—磁针;4—水平刻度盘;5—垂直刻度盘;6—测斜指示针(或悬锤);

7—长方形水准器;8—圆形水准器;9—磁针制动器;10—顶针;11—杠杆;12—玻璃盖;13—罗盘底盘

磁针为一两端尖的磁性钢针,其中心放置在底盘中央轴的顶针上,以便灵活地摆动。

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磁针两端所受地磁场吸引力不等,产生磁倾角。

为使磁针处于平衡状态,在磁针的南端绕上若干圈铜丝,用来调节磁针的重心位置,亦可以此来区分指南和指北针。

磁针制动器是在支撑磁针的轴下端套着的一个自由环,此环与制动小螺纽以杠杆相连,可使磁针离开转轴顶针并固结起来,以便保护顶针和旋转轴不受磨损,保持仪器的灵敏性,延长罗盘的使用寿命。

刻度盘分内(下)和外(上)两圈,内圈为垂直刻度盘,专作测量倾角和坡度角之用,以中心位置为0°,分别向两侧每隔10°一记,直至90°。

外圈为水平刻度盘,其刻度方式有两种,即方位角和象限角,随不同罗盘而异,方位角刻度盘是从0°开始,逆时针方向每隔10°一记,直至360°。

在0°和180°处分别标注N和S(表示北和南);90°和270°处分别标注E和W(表示东和西)如图所示。

象限角刻度盘与它不同之处是S、N两端均记作0°,E和W处均记作90°,即刻度盘上分成0°—90°的四个象限。

值得注意的是方位角刻度盘为逆时针方向标注。

两种刻度盘所标注的东、西方向与实地相反,其目的是为了测量时能直接读出磁方位角和磁象限角,因测量时磁针相对不动,移动的却是罗盘底盘。

当底盘向东移,相当于磁针向西偏,故刻度盘逆时针方向标记(东西方向与实地相反)所测得读数即所求。

在具体工作中,为区别所读数值是方位角或象限角,可按下述方法区分:

如图A与B的测线位置相同,在方位角刻度盘上读作285°、记作NW285°或记作285°,在象限角刻度盘上读作北偏西75°,记作N75°W。

如果两者均在第一象限内,例如50°,而后者记作N50°E以示区别

测斜指针(或悬锤)是测斜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放在底盘上,测量时指针(或悬锤尖端)所指垂直刻度盘的度数即为倾角或坡度角的值。

象限

方位角度数

象限角(γ)与方位角(A)之关系

象限名称

0—90°

γ=A

NE象限

90°—180°

γ=180°-A

SE象限

180°—270°

γ=A-180°

SW象限

270°—360°

γ=360°-A

NW象限

水准器罗盘上通常有圆形和管形两个水准器,圆形者固定在底盘上,管状者固定在测斜器上,当气泡居中时,分别表示罗盘底盘和罗盘含长边的面处于水平状态。

但如果测斜器是摆动式的悬锥,则没有管状水准器。

瞄准器包括接目和接物觇板、反光镜中的细丝及其下方的透明小孔,是用来瞄准测量目的物(地形和地物)的。

(二)地质罗盘仪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前需作磁偏角的校正,因为地磁的南、北两极与地理的南、北两极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不重合,两者间夹角称磁偏角。

地球上各点的磁偏角均定期计算,并公布以备查用。

当地球上某点磁北方向偏于正北方向的东边时,称东偏(记为+);偏于西边时,称西偏(记为—)。

如果某点磁偏角(δ)为已知,则一测线的磁方位角(A磁)和正北方位角(A)的关系为A=A磁±δ。

如图5-3A表示δ东偏30°,且测线所测的角亦为NE30°时,则A=30°+30°=NE60°;图5-3B表示δ西偏20°,测线所测角为SE110°,则A=110°-20°=90°。

为工作上方便,可以根据上述原理进行磁偏角校正,磁偏角偏东时,转动罗盘外壁的刻度螺丝,使水平刻度盘顺时针方向转动一磁偏角值则可(若西偏时则逆时针方向转动)。

经校正后的罗盘,所测读数即为正确的方位。

 在对方向或目的物方位进行测量时即测定目的物与测者两点所连直线的方位角。

方位角是指从子午线顺时针方向至测线的夹角(如图5-3C所示)。

首先放松磁针制动小螺纽,打开对物觇板并指向所测目标,即用罗盘的北(N)端对着目的物,南(S)端靠近自己进行瞄准。

使目的物、对物觇板小孔、盖玻璃上的细丝三者连成一直线,同时使圆形水准器的气泡居中,待磁针静止时,指北针所指的度数即为所测目标的方位角。

图5-3A磁偏角东偏示意图图5-3B磁偏角西偏示意图图5-3C罗盘仪测量目的物的方位

岩层产状要素的测定

岩层的空间位置决定于其产状要素,岩层产状要素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岩层产

状要素极其测量方法。

岩层走向的测量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线的方位,测量时将罗盘长边的底棱紧靠岩层层面,当圆形水准器气泡居中时读指北或指南针所指度数即所求(因走向线是一直线,其方向可两边延伸,故读南、北针均可)。

岩层倾向的测量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真倾向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方位。

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指向岩层向下倾斜的方向,以南端短棱靠着岩层层面,当圆形水准器气泡居中时,读指北针所指度数即所求。

岩层倾角的测量

岩层倾角是指层面与假想水平面间的最大夹角,称真倾角。

真倾角可沿层面真倾斜线测量求得,若沿其他倾斜线测得的倾角均较真倾角小,称为视倾角。

测量时将罗盘侧立,使罗盘长边紧靠层面,并用右手中指拨动底盘外之活动扳手,同时沿层面移动罗盘,当管状水准器气泡居中时,测斜指针所指最大度数即岩层的真倾角。

若测斜器是悬锤式的罗盘,方法与上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右手中指按着底盘外的按纽,悬锤则自由摆动,当达最大值时松开中指,悬锤固定所指的读数即岩层的真倾角。

岩层产状的记录方法

如用方位角罗盘测量,测得某地层走向是330°、倾向为240°、倾角为50°,记做330°/SW∠50°,或记做240°∠50°(即只记倾向与倾角即可)。

如果用方位角罗盘测量但要用象限角记录时,则需把方位角换算成象限角,再作记录。

如上述地层产状其走向应为γ=360°-330°=30°,倾向β=240°-180°=60°。

其产状记作N30°W/SW∠50°,或直接记作S60W∠50则可。

在地质图或平面图上标注产状要素时,需用符号和倾角表示。

首先找出实测点在图上的位置,在该点按所测岩层走向的方位画一小段直线(4mm)表示走向,再按岩层倾向方位,在该线段中点作短垂线(2mm)表示倾向,然后,将倾角数值标注在该符号的右下方。

第三站:

庐山东北——三叠泉

三叠泉位于五老峰下部,飞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溪水分

三叠泉飞泻而下,三叠泉,既分三叠,又一气呵成,风飘日映,千姿百态、落差共155米,极为壮观,撼人魂魄。

三叠泉每叠各具特色。

自古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

在入口老师给我们讲了路边的石英砂岩。

石英砂岩:

沉积岩中沉积碎屑岩中的砂岩引,硅石(石英砂岩、石英岩、石英砂、脉石英)中一种。

属玻璃和冶金辅助原料矿产。

主要产出地层层位有三: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顶部,下侏罗统珍珠冲组和中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底部。

矿石化学成分:

二氧化硅97.30一97.32%,氧化铝0.97~1.04%,氧化铁0.62~0.67%,氧化钙0.034—0.043%,五氧化二磷0.003%。

吸水率1.01~2.55%,耐火度1716—1723℃。

形成过程砂岩峰林地貌的地史时期,由于地壳缓慢的间歇性抬升,经受流水长期侵蚀切割的结果。

其发展演变经历了平台、方山——峰墙——峰丛、峰林——残林4个主要阶段。

  方山、平台: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形成的最初阶段,为边缘陡峭、相对高差几十至四百米、顶面平台的地貌类型,顶面由坚硬的黄家磴组含铁石英砂岩构成。

如天子山、黄石寨、腰子寨等处的平台方山地貌。

峰墙:

随着侵蚀作用的加剧,沿岩石共轭节理中发育中发育规模较大的一组节理形成溪沟,两侧岩石陡峭,形成峰墙,如百丈崖既属此类型。

长石砂岩

是一种长石碎屑含量大于25%的砂岩,它包括长石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

一般为粗砂状结构,肉红色至灰色,分选性和磨圆度变化较大。

长石砂岩多由长英质母岩,。

如花岗岩、片岩经机械风化,短距离搬运,在山前或山间盆地堆积而成。

 绿色长石砂岩长石砂岩中虽然石英含量较多,但长石含量可>25%,甚至可占主体组分,岩屑含量也高,重矿物含量可>10%,且有许多不稳定的重矿物,因此长石砂岩是矿物成熟度低的砂岩。

它形成条件如下:

  

(1)母岩条件:

长石砂岩主要是由富含长石的母岩,如花岗岩、花岗片麻岩,这些岩石风化后可提供大量长石。

  

(2)构造条件:

长石砂岩则要求地壳活动性大的大地构造环境,这样可以造成高差大的地形,这既有利于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的出露,也有利于这些岩石的快速剥蚀、快速搬运、快速沉积,这样使不稳定的长石得以保存。

  

(3)气候条件:

长石砂岩的形成则要求寒冷和干燥的气候条件。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主要是进行物理风化,而化学风化作用则很微弱,这样母岩风化主要提供破碎的原矿物,而矿物成分没有得大的改造,因此,不稳定的矿物可以得大量的保存,这就有利于长石砂岩的形成。

透镜体 

泛指形似透镜状分布的砂层或岩体。

它中间厚周边薄,且被非渗透岩层封闭。

如有烃源条件,则可能形成岩性油气藏。

透镜体是发生在压性或压扭性构造破碎带中的,它标志着该构造属于压应力为主形成的,应力的作用力方向与透镜体的长轴方向相垂直。

它的产状与构造的产状相当。

区域性的构造带中常常是赋存矿体的有利地带,在构造带中形成的矿体的形态往往会在剖面上或者水平上都会成为透镜状的,这也是在压性构造带中赋存矿体的特征之一。

第四站:

狮子洞

狮子洞位于九江县城正西5公里处的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