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暑假班衔接班讲义导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69931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91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暑假班衔接班讲义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初三化学暑假班衔接班讲义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初三化学暑假班衔接班讲义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初三化学暑假班衔接班讲义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初三化学暑假班衔接班讲义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暑假班衔接班讲义导学案.docx

《初三化学暑假班衔接班讲义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暑假班衔接班讲义导学案.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化学暑假班衔接班讲义导学案.docx

初三化学暑假班衔接班讲义导学案

化学

初二升初三

暑假班衔接教材

姓名

引言……………………………………………………………………………………………02

第01讲: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04

第02讲:

走进化学实验室——认识常见仪器………………………………………………09

第03讲:

走进化学实验室——常用基本操作………………………………………………15

第04讲:

我们周围的空气……………………………………………………………………21

第05讲:

我们呼吸的氧气

(1)……………………………………………………………26

第06讲:

我们呼吸的氧气

(2)……………………………………………………………31

第07讲:

分子和原子…………………………………………………………………………36

第08讲:

原子的结构…………………………………………………………………………41

第09讲:

元素…………………………………………………………………………………45

第10讲:

离子…………………………………………………………………………………49

第11讲:

化学式………………………………………………………………………………53

第12讲:

化合价………………………………………………………………………………56

第13讲:

化学式与化合价……………………………………………………………………59

第14讲:

化学用语专题练习…………………………………………………………………63

第15讲:

暑假结业测试………………………………………………………………………67

【附录】元素周期表…………………………………………………………………………70

引言

测试一下你的学习化学灵感

1、如图所示,金丝鸟与金鱼生活在一起,是因为鸟笼使用了一种特殊的高分子薄膜,

请您推测制作鸟笼的高分子薄膜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A.绝热B.透气C.导电D.隔水

点睛:

性质决定用途

2、人们把食品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白色食品等。

绿色食品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蓝色食品是海洋提供的食品;白色食品是通过微生物发酵的食品。

下列属于白色食品的是()

A.菜油B.面粉C.海带D.食醋

点睛:

食品与化学

3、“绿色化学”的核心内涵是“在反应过程或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或彻底消除使用和产生有害物质”。

下列情况符合绿色化学内涵的是()

A.工厂烟囱冒出的黑烟B.化工厂排出污水

C.农村大量使用农药D.造纸厂用氧气或臭氧漂白纸浆

4、“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绿色化学”的目标化学产品在设计、

制造、应用、回收处理时,对环境没有或产生尽可能小的副作用。

下列符合“绿色化学”内涵的是()

A.某冶炼厂将尾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B.执法部门将收缴的假冒伪劣商品焚烧

C.使用含磷洗衣粉D.开发新型燃氢汽车

点睛:

绿色理念

5、下列成就不属于化学学科的研究领域的是()

A.研究生命的起源、进化B.合成新药物

C.超导体材料的研制D.开发氢能源

点睛:

化学的研究领域

6、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角度,通过化学方法解决问题,为我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

作出更大的贡献。

化学界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

①高效化肥的合成;②新型药品

的开发;③在低消耗情况下分解水而得到氢气作为燃料;④寻找快速降解塑料、橡胶

等化工产品再利用的途径;⑤研制人造血管;⑥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⑦

研制开发超导材料;⑧研制高效无磷洗衣粉。

把有助于上述问题解决的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健康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源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粮食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睛:

化学与生活问题

化学实验方法

7、小花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

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8、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

在讨论时,

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于是就拿磁铁来吸。

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

A.实验B.假设C.观察D.作结论

 

第1讲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学习目标】

1、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关系密切。

3、通过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初步概念。

4、在关于物质性质的描述中,能初步区分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教材扫描】

板块1:

化学(重点)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科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例如:

生活中常见的水,化学要研究水是由什么成分组成的,它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它有哪些性质。

我们已知水是液体,加热会变成气体,水从液体到气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它有什么用途,以及有什么变化规律等都是化学研究的内容。

在人类生存的发展过程中,自然界中已有的物质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生存与生活的需要,必须研究和创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质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警示:

(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而不是物体。

(2)化学是一门学科,并不是所有问题都是化学所研究的。

板块2:

化学发展的历史

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了漫长的过程。

(1)化学的表象阶段:

火—孔雀石—铜—陶瓷—铜器—铁器—纸—火药—酒—染料等。

(2)近代,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提出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内容: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4)现在,化学家们已能利用各种先进的仪器和分析技术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的探索。

大量新物质的研制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警示:

(1)物质并不是全部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有些是由离子构成的。

(2)原子只是在化学变化中重新组合,并不破裂。

板块3: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重点)

物质发生变化时,往往有两种情况,如冰变为液态的水,液态的水受热沸腾变为水蒸气,在这个变化中水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状态变了,是物理变化。

再如,生活中的液化石油气(或天然气、煤气)燃烧时放出热量,气体燃烧时,生成了不能再燃烧的物质,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

由此可见变化有两种:

一是物理变化,二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质本身不改变,只是状态、形状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质本身发生变化,同时会有放热、发光、放出气体、生成沉淀、颜色变化等现象产生。

)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二者的本质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二者的关系:

在化学变化中一定伴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伴有化学变化。

警示:

现象只是判断的依据,不是根本依据。

有发光、放热、生成气体现象的并非一定是化学变化。

板块4: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难点)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利用物质的颜色来区别物质:

如铁和铜,铁是银白色,铜是红色。

还可以利用物质的味道来区别,如白糖和食盐,白糖有甜味,食盐有咸味。

也可以利用物质的气味,如酒精和水,酒精有香味,水无气味。

如颜色、气味、味道……可以利用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获得,故而这些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可利用感官感知,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可表现出来。

生产中还见到一些物质的性质,如酒精能否燃烧,铁是否生锈等这些问题,单凭感官是观察不出的,只有其发生变化才能知道。

点燃酒精才能知道它是否燃烧,将铁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才能确定铁是否生锈。

点燃酒精,酒精燃烧,由些得出酒精能燃烧,观察放置在空气中的铁,得出铁能生锈,这就是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

警示: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本质区别:

是否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

【小试身手】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的自然科学。

2.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____________;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____________,又叫做______________。

3.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__________,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____________。

4.下列家庭用品,你可以根据哪些性质区别。

(填字母)

A.气味B.颜色C.味道D.状态

(1)酒精和水:

_____;

(2)冰和水:

_____;铜丝和铁丝:

____;(4)味精和蔗糖:

____。

5.提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理论的是()

A.门捷列夫B.道尔顿C.拉瓦锡D.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

【典例精析】

例1: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有物理变化的是()

A.葡萄酿酒B.食品发霉C.煤气中毒D.水分蒸发

例2: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B.火柴梗被折断C.玻璃破碎D.木柴燃烧

例3:

判断下列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填序号)

物理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酒精易挥发;②汽油可燃;③水可变成冰;④食盐有咸味;⑤空气无色无味;⑥银能导电;⑦金属钠很软;⑧常压下水的沸点为100℃;⑨铁的熔点为1535℃;⑩木头能浮于水上;⑪氧气可以支持燃烧;⑫尿素受热可分解;⑬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⑭以粮食为原料可酿酒;⑮食物在空气中放置时间长了易变质。

【课堂练习】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以及的科学。

2、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

物质是由和构成的,和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3、近年来,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_____________的方向发展。

4、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A、利用火冶炼金属B、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C、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D、创造出

许多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

5、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牛顿B、道尔顿C、阿伏加德

罗D、门捷列夫

6、下列生产属于化学工艺的是()

①发明指南针②造纸技术 ③烧制陶瓷 

④火药的发明 ⑤青铜器的制造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

7、下列问题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

A.开发和利用化石燃料B.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C.研制治疗艾滋病的药物D.治理环境污染

8、下列问题与化学关系密切的是()

①为什么铁制的菜刀容易生锈 

②为什么长期喝纯净水不利于健康

③顺风骑车为什么省力

④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空

⑤为什么化工厂的烟囱会污染环境,损害人体健康 

⑥自行车上的铁锈为什么要及时除去.

A.①④⑤⑥ B.①②③⑥ C.①②⑤⑥ D.②③⑤⑥

9、由废弃塑料(如一次性快餐盒)带来的”白色污染”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某市向公民公开征求建议。

以下建议不可行的是()

A.禁止使用塑料制品B.不可滥用塑料制品

C.回收利用废弃塑料D.开发新型可降解塑

10、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A.火的发现和利用

B、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C.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D.发现和合成的物质超过3000万种以上

11、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     B.阿伏加德罗    C.门捷列夫     D.法拉第

12、在一些科普读物中常见下列语汇,其中跟相关物质的颜色没有必然联系的是()

A.蓝色晶体B.黑色粉末C.绿色食品D.白色烟雾

13、物质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

、、、、等现象。

14、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汽油容易燃烧B.樟脑丸容易升华C.铜有良好的导电性D.食盐易溶于水

15、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B.木材燃烧C.冰雪融化D.酒精挥发

16、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

A.红纸剪

成窗花B.泥土烧成瓷器C.冰块制成冰雕D.木板制成模型飞机

17、下列变化

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18、下

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

者是物理

变化的是()

A.电灯通电后发光发热,固体碘受热升华

B.牛奶隔夜放置后变质,夏天车胎爆胎

C.蜡烛受热融化,食盐放入水中形成盐水

D.汽油燃烧,生米煮成熟饭

19、①酒精是一种无色

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④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⑤酒精易燃烧,⑥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

⑦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上述叙述可归纳出:

酒精的物理性质有(填代号),化学性质有(填代号)。

20、下列诗句所涉及到物理变化的是()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2、判断镁条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

A.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光B.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C.燃烧后变成白色固体D.镁条燃烧后消失

23、节日里的下列现象伴随着化学变化的是()

A.五光十色的烟火礼花B.不断闪烁的霓虹灯

C.变幻无穷的音乐喷泉D.满屋飘香的茅台酒

2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B.车胎爆裂C.木条燃烧D.玻璃破碎

25、下列成语或俗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B.木已成舟C.百炼成钢D.大浪淘沙

26、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的是()

A.颜色B.状态C.硬度D.可燃性

27、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前者属于物理性质,后者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状态、熔点B.硬度、密度

C.溶解性、可燃性D.导电性、挥发性

28、需要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来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白醋和水B.铜和铝C.食盐和蔗糖D.煤粉和黑火药

29、判断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蔗糖溶于水()炸药爆炸()

钢铁生锈()灯泡通电发光()

食物腐烂()纸张燃烧()

滴水成冰()木已成舟()

30、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金属。

他对新金属做了以下实验:

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小块金属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并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

它在水面上急速的游动,发出嘶嘶声,立即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

阅读后,归纳出这种金属的物理性质:

(1)

(2)

 

第2讲走进化学实验室——认识常见的仪器

【学习目标】

1、能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2、能遵守实验室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认识常见仪器及用途。

【教材扫描】

序号

仪器简图

名称

主要用途

操作要求

1

烧杯

配制、蒸发浓缩溶液,在常温下或加热下进行物质反应

1、加热前,烧杯外壁须擦干

2、加热时,烧杯底须垫石棉网

3、搅拌时,搅拌棒不能打击玻璃壁

4、反应液体的量不超过烧杯容积的2/3

2

试管

1、溶解少量试剂或作反应的容器

2、用于收集少量气体

1、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2、加热前,试管外壁要擦干,并均匀预热

3、加热时,试管口不可对着人,须用试管夹

4、加热液体时,试管跟桌面倾斜成45°角

5、用铁夹夹持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6、用右手中指、食指、拇指拿在离试管口距离约全长1/3出操作

3

蒸发皿

1、蒸发液体

2、浓缩和结晶

1、加热前外壁擦干,不宜骤冷

2、加热的液体体积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3、液体较少或液体粘稠时,应垫石棉网加热

4、蒸发接近完成时,要勤搅拌;剩下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烤干

4

锥形瓶

1、用于中和滴定

2、装配气体发生器

3、做蒸馏液体的接受器

1、盛液体量一般不超过锥形瓶容积的1/3

2、加热时,先擦干外壁,垫在石棉网上或置于水浴中进行

3、振荡时,用手指拿住锥形瓶的颈部,以手腕为支点,用腕力使锥形瓶做圆周运动,不能做上下振动或左右摆动。

5

量筒

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

1、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或量取热液体

2、读液体体积时要把量筒竖直放置

6

集气瓶

用于收集气体

1、集气瓶磨砂瓶口应盖上毛玻璃

2、不能加热

3、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瓶口要向上放置;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瓶口要向下

7

漏斗

1、过滤

2、向小口容器内注入液体

1、不能加热

2、加滤纸后制成过滤器,滤纸要贴紧漏斗

3、过滤时,漏斗应放在漏斗架或铁圈中

8

分液漏斗

1、用于分离不相溶的液体

2、装配气体发生器等反应装置,用于不断向烧瓶中添加液体试剂

1、使用前要检查漏斗活塞是否紧密,玻璃活塞应涂凡士林

2、分液时应充分振荡后静置,待分层后开启活塞,放出下层液体,再从漏斗口倒出上面液体

3、装配气体发生器,用活塞控制添加剂,加液后关闭活塞

9

长颈漏斗

1、用于加液

2、用于气体发生器装置

漏斗管下端开口要浸入容器里的液面下

10

石棉网

使仪器受热均匀

1、烧杯、烧瓶加热时必须垫石棉网

2、不能浸水和弯折

11

试管夹

夹持试管

1、试管夹从最下端套入试管

2、必须夹在离试管口1/4~1/3处

3、手指握住试管夹的长柄

12

铁架台

固定和支持反应仪器

1、铁夹夹持仪器应松紧适度,以仪器不脱落为宜

2、铁圈上放石棉网

3、被固定仪器的重心,应在铁台底座上

13

酒精灯

用于试剂量不多、温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加热

1、灯内酒精一般应占容积的1/3~2/3

2、用火柴点燃,不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3、用毕随手用灯帽盖灭。

注意不可用嘴吹灭。

4、应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5、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能触及灯芯

14

胶头滴管

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1、胶头滴管要在挤空后,再伸入试剂瓶内吸取液体

2、吸入液体后,滴管不可平放或倒置

3、滴液时,管口不能接触容器,用后插回原试剂瓶或洗净

15

水槽

用于排水集气

玻璃水槽不可以盛温度高的水,更不能加热

16

研钵

用于研磨固体物质

1、不能用研钵捣击药品

2、研磨时,左手按住钵,右手握杵,在钵中缓缓转动

3、各种药品单独研磨

17

药匙

取粉状或小颗粒固体试剂

1、用过的药匙应立即擦干净,以备再用

2、根据取用试剂的量,分别选用药匙的大小端,取用量由少到接近需要

18

表面皿

盖烧杯或放试纸

不能在火上加热

19

燃烧匙

用于少量药品的燃烧实验

1、做可燃性实验时,燃烧匙应缓缓放入集气瓶中,但不能接触瓶底

2、燃烧匙用完后,应立即洗净擦干

20

瓷坩埚

用于灼热固体

1、加热前外壁要擦干,不宜骤冷

2、加热完毕,要用预热过的坩埚钳夹取,放在石棉网上冷却

21

坩埚钳

用来夹取热的坩埚、蒸发皿等,有时也用来夹金属丝(条)状物做燃烧实验

1、夹取灼热的器皿时,一定要预热坩埚钳

2、夹取瓷质器皿,不能用力过猛;夹取灼热的器皿后,器皿和坩埚不能放在桌面上,而应放在石棉网上

22

玻璃棒

用于搅拌及引流

1、搅拌时,玻棒头上套橡皮

2、引流时玻棒紧靠器皿嘴

23

试管架

放置试管用

1、加热后的试管,应用试管夹夹持悬放在试管架上,不能直接插入空架中

2、未用的干净试管应倒插在试管架上

3、试管架要保持清洁,用完后试管架一定要洗刷干净,擦干放好

24

试管刷

用于洗刷各种仪器、器皿(试管)

使用前要注意试管刷顶部竖毛是否完整,否则不能使用

【小试身手】

1.试管用于________试剂之间的反应容器,可直接加热。

使用时

(1)加热时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否则会________。

(2)加热时要先______,然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3)加热的液体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___;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应略微向下倾斜。

2.烧杯用于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试剂之间的反应容器。

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

使用时注意事项:

(1)只能给液体加热,不能给固体加热;

(2)加热时应将烧杯放在________________上,使烧杯受热均匀。

3.量筒用于________________的体积,常与________________配套使用。

使用时注意事项:

(1)量筒不能加热,也不能用作______________。

(2)精确度为______mL,无零刻度,刻度下小上大。

(3)倒入液体至接近刻度线时,应改用____________逐滴滴入该液体至所需体积的刻度线。

(4)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

仰视读数会偏_____,俯视时读数会偏______。

4.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________液体。

使用时注意事项:

(1)滴加液体时悬空竖直在试管________,不要伸入试管内,以免污染试剂或滴管。

(2)取液后不要平放或倒放,防止________,腐蚀胶头。

(3)用过的胶头滴管要立即________________,但滴瓶中配套使用的滴管不用清洗。

5.集气瓶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也可作为气体实验的反应容器。

使用时注意事项:

不能______。

6.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

使用时注意事项:

(1)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在离试管口距离约________处。

(2)加热时,要手持试管夹的________柄,拇指不要按在________柄上。

(3)取下时应从试管底部取下,防止将试管弄破。

7.托盘天平称量一般的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____________的纸。

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________________里称量。

【典例精析】

例1:

请准确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例2:

在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例3:

欲量取8ml液体,最好选用下列哪种量程的量筒()

A.5mlB.10mlC.25mlD.50ml

例4: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倒入液体,面对刻度,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