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时间的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66823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时间的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音乐时间的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音乐时间的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音乐时间的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音乐时间的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时间的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音乐时间的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时间的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音乐时间的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音乐时间的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民音乐出版社一年级下册

《时间的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这是什么?

二、聆听乐曲《调皮的小闹钟》

教学目标

一、能够用自然、轻松的声音演唱歌曲《这是什么?

》。

并能用不同的力度表现闹钟的不同形象。

懂得闹钟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能够初步学唱简单旋律并能听辩音高变化。

三、能用恰当的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并主动参与到音乐表演中来。

四、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初步了解回旋曲式。

五、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对音乐作品的不同形象进行不同的表现。

教学重点

一、

初步认识f和p在音乐中的作用

二、202050的音准和附点音符的掌握。

三、了解乐曲结构,并能用恰当的动作表现乐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师:

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老师给同学们猜个谜语,请你猜一猜这是什么?

(出示课件)“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间起,什么时间睡”。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闹钟)小闹钟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可大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和闹钟有关的歌曲,名字就叫《这是什么?

二、目标落实,新歌教学

(一)初识歌曲,聆听体验

1、初听,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拍。

师:

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我们一起用身体来感受一下歌曲。

2、复听,感受歌曲的节拍。

师: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用节拍动作来表现歌曲的节拍吧!

(二)关注旋律,理解歌词

1.复听歌曲,学习歌曲一二句歌词。

师:

刚才同学们的动作已经告诉老师,这首歌曲的拍子是?

(二拍子)

现在请同学们仔细听一听,歌曲中的小闹钟都发出了哪些声音?

(嘀嗒嘀嗒,当当当)

A.用动作表现嘀嗒嘀嗒和当当当。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嘀嗒嘀嗒表现的小闹钟的什么声音?

(指针走动的声音)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

当当当呢?

可以用什么动作?

我们一起来表现一下。

B.初步认识强和弱,并能用力度表现歌词内容

师: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的小闹钟指针走动的声是怎么样的?

(很轻),在音乐中,表现很轻很小的力度我们就用弱来表示,我们试试!

小闹钟当当当的时候声音怎么样?

(很大),在音乐中呢,我们就可以用强来表现声音很强很大。

你们学会了吗?

现在我们就用弱和强的力度表现一下小闹钟的声音吧!

2.学习歌曲一二句歌词旋律

A.教师范唱歌曲一二句,找出歌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

歌曲中小闹钟的声音一共出现了两次,这两次的旋律哪里是一样的?

哪里是不一样的?

请同学们听老师来唱一唱!

(嘀嗒嘀嗒是一样的,当当当是不一样的)嗯,同学们说的非常对,嘀嗒嘀嗒是一样的,它的旋律是51315131,当当当是不一样的,它哪里不一样呢?

请你们仔细听一听,它们有什么不同?

第一个当当当是(教师弹奏555)第二个当当当是(225),你听出哪里不一样吗?

(学生回答),对,同学们说的很对,第一个当当当的音比较高,旋律是555(范唱),同学们来唱一唱,再加上我们的手势位置。

第二个是(225),同学们来唱一唱。

下面我们来配合演唱一下旋律,老师唱相同部分,同学们唱不同部分。

B.师生合作演唱歌曲一二句旋律和歌词。

3.学习歌曲三四句歌词内容

A.随音乐演唱歌曲,聆听歌曲三四句歌词内容

师:

刚才我们学习的是歌曲的一二句歌词,下面我们和歌曲一起来演唱一下,请你听一听歌曲中除了小闹钟发出的声音,还唱到了小闹钟的哪些特点?

B.用拍手拍肩朗读第三句

C.分句模仿老师朗读歌曲的第四句。

注意强调歌曲每一小句的第一个字。

4.学唱歌曲三四句旋律

A学唱第三句

听一听,第三句前后歌词旋律一样吗?

B通过模唱的形式,分句学唱第四句,注意每一句第一个音的强调。

5.跟琴完整演唱歌曲,随时处理学生出现的问题。

6.完整跟音乐伴奏演唱。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强弱和附点音符节奏。

(三)巩固歌曲,情感升华

1.加动作进行表演

2.请学生上台进行表演。

三、新作欣赏

(一)欣赏A段

1.初听乐曲情绪

师:

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这首和小闹钟有关的歌曲,接下来请同学们听一听这段音乐表现了小闹钟怎样的心情?

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2.教师范唱歌曲主题旋律歌词,揭示课题

师:

那么这是一个怎样的小闹钟呢?

请同学们一起从老师的歌声中答案。

(调皮的小闹钟)。

是的,这段音乐表现的就是一个调皮的小闹钟,这首乐曲就叫《调皮的小闹钟》

3.跟音乐拍腿,模仿小闹钟走路

师;让我们一起跟着节奏来拍腿,模仿一下小闹钟是怎么走路的?

你就知道为什么叫它调皮的小闹钟了!

4、表演小闹钟走路。

(二)欣赏B段

1.初听乐曲,感受乐曲情绪。

师:

调皮的小闹钟走呀走,走了好久好久,听一听,小闹钟怎么了?

2.复听,用动作自由表现

(三)欣赏C段

1.初听,感受乐曲情绪。

这段音乐表现小闹钟在干什么?

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2.复听,聆听乐曲中铃声出现的次数

3.再听,用动作和声音表现小闹钟打铃和走路的声音。

师;小闹钟响了八次,小主人还没起床!

同学们你们想帮助小闹钟一起叫小主人起床吗?

我们可以用什么声音来和小闹钟一起打铃呢?

(叮铃铃)还可以配上什么动作?

(学生自编动作)请同学们仔细听一听,乐曲中表现叮铃铃的旋律是从低到高还是从高到低?

(教师弹奏旋律)(从低到高)那我们的动作是不是也可以从低到高才做呢?

请你们再听听,乐曲中出现的叮铃铃旋律是相同的吗?

有一个高,有一个低。

高的时候我们动作可以向上做,低的时候可以平着做,那我们就一起跟着音乐来表现一下吧!

(四)完整欣赏

1.完整欣赏,为乐曲的主题排序。

师:

刚才我们听了《调皮的小闹钟》的三段音乐,一段表现的走路也调皮的小闹钟,一段是休息的小闹钟,一段表现的是打铃的小闹钟,现在让我们完整的欣赏一遍,听一听小闹钟的出场顺序是怎样的?

听到哪一段,就请同学们用动作来表现一下。

2.讲解乐曲最后一段的变化,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进行品德教育

同学们,你们听,乐曲的最后出现了变化,谁知道小主人和小闹钟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初步了解乐曲结构

师:

三段中,出现最多的是走路的小闹钟,一共出现了三次,这种出现最多的乐段呢,我们叫主题乐段。

用A来表示,其它两段就可以用B和C来表示,这样,这首乐曲的顺序就是ABACA,按照这种顺序出现的乐曲就叫回旋曲式,以后的音乐课上我们会了解到很多具有回旋曲式特点的乐曲。

4.完整表演乐曲

四、情感升华

1.引导谈话,培养爱惜时间的好品质

师: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这是什么》,还跟着《调皮的小闹钟》进行了表演,在音乐上我们已经和小闹钟成为好朋友。

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能和小闹钟成为好朋友。

只有成为一个爱惜时间、珍惜时间的好孩子,小闹钟就会成为你形影不离的好伙伴。

2.再次演唱歌曲《这是什么》

师:

今天我们布置给大家一个任务,请同学们今天晚上回家把这首歌唱给自己的爸爸妈妈,让他们也猜一猜,这是什么。

让我们一起再次唱起这首歌吧。

3跟随《调皮的小闹钟》音乐出教室

愉快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让我们跟随调皮的小闹钟一起出教室吧!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

以形象思维为主,性格活泼、开朗,对求知事物充满好奇,有较强的求知欲望。

对音乐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模仿力较强,想象力丰富,但在创造能力以及对音乐的把握上还需要提高和加强。

在教学上要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形式,用充满情趣的语言,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中要设计好课堂的导入,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以提高学习效果。

 

效果分析

本课能够针对低年级孩子好动的特点,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模仿分针的走动,模仿报时钟的当当声,既辅助学生学唱歌曲,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音的高低变化、力度变化,发挥舞蹈律动的直观性作用。

在欣赏乐曲时,运用多种变换的舞蹈律动带领学生走进音乐,让学生更好的感受乐曲的节奏、主题旋律的特点,更直观形象的了解回旋曲式的结构,在快乐的音乐学习中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堂上,律动音乐、创编活动都以音乐为主。

在教师语言和音乐中得到充分的音乐情境体验。

让学生在唱唱动动中充分感受美妙的音乐,体验其中的快乐。

教学环节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流利顺畅。

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律动动作,引导各环节自如地过渡,不流任何痕迹,课堂教学保持整体性。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编写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全册共有八课,每课都有一个人文主题。

本教材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提出音乐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教材的编写思路是:

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时间的歌》为本册教材的第八课。

围绕“时间的歌”这一人文主题进行编写。

选用一组描绘时间的歌(乐)曲,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歌曲《这是什么》是一首创作儿童歌曲,2/4拍,五声宫调式,为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

歌曲以谜语为歌词,“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生动形象富有童趣,还会发出的“嘀嗒”与“当当”的声音,启发学生以形象思维,积极动脑思考。

歌曲的旋律在有规律的节奏配合下,轻松、跳跃,第一、二乐句形象地描绘出钟表的机械声和报时声,第三乐句是重要的两个小乐句,呈示着两个设问,第四乐句是个扩展的尾句,平稳地落在主音“do”上,给人以完整的结束感,结合歌词提示学生要有时间观念,并暗示着谜底。

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也译作《打切分音的钟》、《打出切分节奏的闹钟》,由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作于1945年。

同年夏季由波士顿通俗管弦乐团首次演出。

乐曲为C大调、4/4拍,中庸的快板,采用回旋曲式写成。

乐曲开始用木鱼声模拟钟表的走动声。

随后音乐主题出现,并偶尔出现装饰音和切分节奏,表现出一种不安分的性格和幽默的情绪。

第一插部转成G大调,旋律以附点音符为特色,活泼而有生气。

主题再现,接第二插部,乐曲进行中不时插入闹钟的响铃声和不规则的走动声。

当主题第三次出现时,加有反复后接尾声。

音乐结尾掺以杂音,使乐曲具有更为风趣的性格。

评测练习

一、能用不同的力度表现闹钟的不同形象,初步认识f和p在音乐中的作用。

二、初步学唱简单旋律并能听辩音高变化。

准确唱好202050的音准和附点音符的掌握。

三、能用恰当的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并主动参与到音乐表演中来。

四、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初步了解回旋曲式。

并能用恰当的动作表现乐曲。

课后反思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都是围绕“时间”展开的,所以我也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来设计教学环节。

《时间的歌》这一课是以小闹钟为主线,利用低年级学生身边熟悉的物品,联系生活,从生活中感受音乐形象,感受音的强弱,音的高低,音的快慢,让音乐要素贯穿于整堂课的教学。

在整节课中,我是以舞蹈律动为主要教学手段,与听、唱、创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有机融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享受音乐学习的快乐。

在歌曲《这是什么》的学唱中,主要针对低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模仿时针的走动,模仿报时钟的当当声,以舞蹈动作来帮助学生理解歌词,既辅助学生学唱歌曲,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力度与音高的不同。

另外通过动作的巧妙编排,让学生能快速辨别并说出二拍子的强弱规律,深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力度,使学生能在快乐的课堂氛围里有所收获。

在欣赏乐曲《调皮的小闹钟》中,运用多种变换的舞蹈律动带领学生走进音乐,在课堂中将预设与生成有效的结合,充分考虑课堂现场要素,通过对话引导,游戏动作创编,师生互动等形式,将课堂环节稳步推进。

让学生更好的感受乐曲的节奏,主题旋律的特点,更直观形象的了解回旋曲式的结构,在快乐的音乐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标分析

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

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时间的歌》一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按照课程标准要求,一年级的学生应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段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针对这一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