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考教师职业道德法律修养选择题真题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66790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自考教师职业道德法律修养选择题真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自考教师职业道德法律修养选择题真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自考教师职业道德法律修养选择题真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自考教师职业道德法律修养选择题真题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自考教师职业道德法律修养选择题真题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自考教师职业道德法律修养选择题真题汇总.docx

《江苏自考教师职业道德法律修养选择题真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自考教师职业道德法律修养选择题真题汇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自考教师职业道德法律修养选择题真题汇总.docx

江苏自考教师职业道德法律修养选择题真题汇总

28053江苏省自学考生学前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及法律修养真题单项选择题汇总

1.?

管子·权修?

中写道: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

〞这句话表达了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具有〔D〕。

A.人文性及复杂性B.示范性及价值引导C.空间的广延性D.人的可持续开展及长效性

2.表达教师职业道德根本原那么的是〔C〕。

A.平等与尊重B.教育人道主义C.社会主义与集体主义D.教育性与伦理性

3.交往过程的实现,由三个要素构成,不属于交往过程实现的要素是〔B〕。

A.交往者B.交往的形式与方法C.交往的信息及载体D.交往环境

4.教育公正的核心内容是〔B〕。

A.教育制度公正B.教师公正C.教育行政公正D.学校公正

5.幼儿园教育中教师的使命是给予而非索取,并且教育劳动的成果必须通过对方才能得到肯定,即教师的幸福是被给予的,说明教师幸福具有〔B〕。

A.精神性B.关系性C.集体性D.无限性

6.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把已有的各种知识、信息,借助想象与联想,通过科学的思维方法,进展更新组合与综合,从而形成新知识、新信息。

这种思维活动表达了教师思维具有〔C〕。

A.逻辑性B.系统性C.创造性D.发散性

7.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与人生观、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表现。

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决定并制约着其他三种理想的理想类型是〔A〕。

A.社会理想B.道德理想C.职业理想D.生活理想

8.?

论语·述而?

中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说明进展教师职业道德自我修养时应〔B〕。

A.认真读书,善于向书本学习B.虚心求教,善于向他人学习C.积极进取,善于向典范学习D.参加实践,善于向社会学习

9.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

A.道德是法律的根底B.道德的产生以文化形态为主要特征;法律是制度化的,是刚性的C.道德是以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为人们的意识所承受,有可能自成体系;法律是国家意志的表现,以系列文件的形式存在,是一个逻辑严谨的制度体系D.道德在调整人的相互关系上范围比拟广泛;法律主要调整与维持正当的社会秩序,保障法律关系主体与其正当合法权益

10.教育行政法规的发布机关是〔B〕。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B.国务院C.国务院各部委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11.“取消荣誉称号、谴责、通报、训诫、责令抱歉、警告等〞这种教育法律责任的内容要素属于〔A〕。

A.制裁B.执行C.赔偿D.强制

12.补救是教育法律责任内容之一,不属于补救手段的是〔D〕。

A.财产上的补救B.精神补救C.对违法行为的否认D.剥夺违法者的权利

13.在儿童权益保护中占主导地位的是〔A〕。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

14.我国?

教师法?

第一章第三条规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B〕。

A.教学人员B.专业人员C.公务人员D.国家干部

15.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只有具备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才被认定为教育法律责任主体,承当相应的法律后果。

这些要件是:

有损害事实、损害的行为必须违反教育法、行为人有过错以及〔B〕。

A.违反各种法律规定B.违法行为及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C.行为人没有承当法律后果

D.有严重的损害事实与违法行为

16.学校承当的制裁性教育法律责任不包括〔C〕。

A.通报批评B.整顿〔含领导班子的整顿〕C.记大过D.取消学校发放毕业证书与其它证书的资格

17.教育法适用的主要方式是〔A〕。

A.行政B.司法C.法律D.诉讼

18.在校的未成年人有权要求学校与卫生部门提供安康检查、疾病预防与其他方面的卫生保健效劳,这种权利属于〔D〕。

A.生命保障权B.生命自由权C.卫生医疗权D.卫生保健权

19.幼儿具有求知欲强、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教师应根据这一年龄特点,创设情境,启发孩子思维。

这说明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具有〔B〕。

A.活动性B.艺术性及创造性C.完美性D.保教结合的特点

20.在教师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人际关系是〔D〕。

A.同事关系B.上下级关系C.教师及家长的关系D.师生关系

21.教师幸福被称为“雅福〞,表达了教师幸福的特点具有〔A〕。

A.精神性B.关系性C.集体性D.无限性

22.师幼交往的内容、载体、形式与方法都是十分复杂的,教师既教书又育人,在及幼儿的交往中既有知识的传授又有人格的养成。

这表达了师幼交往的〔A〕。

A.兼容性B.教育性C.社会规定性D.高品味性

23.教师公正的核心是〔C〕。

A.对同事的公正B.对领导的公正C.对教育对象的公正D.对家长的公正

24.安静、稳重、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反响慢而稳定,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注意与兴趣稳定且难以转移,善于忍受,善于做细致、持久、耐心的工作;反响与行动欠灵活,对周围事物冷淡。

教师的这种气质特征属于〔C〕。

A.胆汁质〔兴奋型〕B.多血质〔活泼型〕C.黏液质〔安静型〕D.抑郁质〔弱型〕

25.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是形成良好的〔D〕。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C.道德行为D.道德品质

26.我国?

教育法?

第一章第九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与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

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时机。

〞这条规定所表达的教育立法价值是〔B〕。

A.秩序及调整B.正义及公平C.自由及标准D.经济及效益

27.在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A.法律关系可以调整一切人及人之间的关系B.法律标准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与依据C.权利与义务是法律关系的主要内容D.国家强制力是维护与保障法律关系的手段

28.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的根本框架已经形成,标志着我国走上了依法治教轨道的法律是〔A〕。

A.?

教育法?

B.?

教师法?

C.?

义务教育法?

D.?

未成年人保护法?

29.不属于教育行政执法范围的形式是〔C〕。

A.教育行政措施B.教育行政处分C.教育行政制裁D.教育行政强制执行

30.能显示一个人真实灵魂与自我主宰精神的道德修养方式是〔C〕。

A.内省B.从善如流C.慎独D.反思

31.班级里学生财物被偷,班主任为了搜寻被偷财物,而对学生进展搜身。

班主任的这种行为侵犯了学生的〔B〕。

A.生命安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卫生保健权

32.人民法院在审理教育行政诉讼案件时,作为审理程序与结案方式,不得采取〔A〕。

A.调解B.强制C.放弃D.处分

33.良心是一个古老的伦理概念,道德意义上的良心是一种〔A〕。

A.心理现象B.生理现象C.社会现象D.法制现象

34.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B〕。

A.理论学习B.教育实践C.向典范学D.加强交往

35.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学生实践的意外情况,快速做出反响,及时采取恰当措施的能力被称为教师的〔D〕。

A.管理能力B.教育能力C.处置能力D.教育机智

36.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是〔A〕。

A.法律标准B.法律责任C.法定权利D.利益关系

37.教育劳动是一项艰辛的劳动,所以教师要有甘于吃苦的精神,这说明了教师的〔B〕。

A.职业理想B.职业态度C.职业纪律D.职业作风

38.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是〔C〕。

A.为人师表B.团结协作C.幽默幽默D.注重礼仪

39.教师的影响力既来自于社会赋予整个教师群体的职务权威与“地位〞,又来自于教师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所形成的〔A〕。

A.个人魅力B.个人道德C.个人情感D.个人能力

40.幼儿园教师的使命是给予而非索取,他的教育成果也必须建立在交流之上,必须通过对方才能肯定自己。

这表达了教师幸福的〔A〕。

A.关系性B.精神性C.无限性D.集体性

41.教师表现在情感、认知与语言活动中的比拟稳定的动力特征属于〔D〕。

A.情意特征B.思维特征C.个性倾向D.气质特征

42.教师的衣着应做到“四个适合〞,即:

适合体形、适合性格、适合教育对象与适合〔D〕。

A.身份B.场合C.职业D.年龄

43.初次见面作介绍,做法错误的选项是〔B〕。

A.把男士介绍给女士B.把女士介绍给男士C.把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D.把年少者介绍给年长者

44.标志着我国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新教育制度在我国形成的政府法令是〔B〕。

A.?

强迫教育章程?

B.?

奏定学堂章程?

C.?

普通教育暂行方法?

D.?

关于实验改革学制的规定?

45.不属于教育立法完善阶段工作的是〔A〕。

A.教育法的表决B.进展教育立法解释C.教育法的修改D.教育法的废止

46.学校作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社会组织与机构,在法律上所享有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及责任能力称为学校的〔C〕。

A.法律责任B.法律权利C.法律地位D.法律关系

47.教师所享有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特定权利是〔C〕。

A.进展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实验改革B.从事科学研究,参加学术团体C.指导学生学习与开展,评定学生的品行与成绩D.按时获得报酬,享受规定福利

48.幼儿的活动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交往活动,另一类是〔B〕。

A.学习活动B.操作活动C.游戏活动D.创造活动

49.家庭保护及其他保护方法相比有自身的特点,不属于家庭保护特点的是〔B〕。

A.目的性B.双重性C.强制性D.合理性

50.只有教育行政机关才可以行使教育法律、法规赋予的执法权力,这表达了执法主体的〔A〕。

A.恒定性B.一致性C.专门性D.负责性

51.行政处分中有自由罚,即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处分,其执行者只能是〔D〕。

A.教育行政机关B.审判机关C.检察机关D.公安机关

52.为了尊重与保护儿童的权利,1959年第1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历史上第一个关于保护儿童权利的国际性条约是〔B〕。

A.?

未成年人保护法?

B.?

儿童权利宣言?

C.?

儿童权利公约?

D.?

儿童权利条约?

53.幼儿教师不仅扮演着教育者的角色,而且还扮演着其他多种角色,如学校成员,家庭成员与〔B〕。

A.父母的角色B.特殊社会成员C.儿童保健医生D.典范者

54.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管辖可分为级别管辖、地域管辖与〔D〕。

A.行政管辖B.权利管辖C.隶属管辖D.裁定管辖

55.1997年8月7日,国家教育委员会与中国教育工会联合发出通知,重新修订了〔A〕。

A.?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

B.?

中小学教师职业法律标准?

C.?

大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

D.?

中小学生道德标准?

56.师幼交往在双边活动中相互作用、相互约束、相互促进,表达了师幼交往的〔B〕。

A.直接性B.互动性C.社会规定性D.目的性

57.“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头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这句话,出自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A〕。

A.?

要相信孩子?

B.?

论宽容?

C.?

明日之学校?

D.?

情感教育论纲?

58.教师思维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所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其主要特点是〔A〕。

A.逻辑性与创造性B.逻辑性与敏感性C.创造性与系统性D.敏捷性与系统性

59.教师仁慈的特点包括教师仁慈的教育性、理性色彩与〔A〕。

A.方法特性B.灵活性C.生动性D.幽默性

60.我国学校教育工作的根本单位是〔B〕。

A.中队B.班级C.学校D.小组

61.在对幼儿使用间接教学的方式时,教师不应成为幼儿活动的〔D〕。

A.观察者B.支持者C.合作者D.支配者

62.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修养,首先必须加强〔A〕。

A.理论修养B.“三观〞修养C.理想修养D.信念修养

63.教师加强心理素质修养,其目的就是要到达〔D〕。

A.心理亚安康B.无心理负担C.只喜不忧D.心理安康

64.义务教育法的法律特征包括:

世俗性、免费性与〔A〕。

A.强制性B.可选择性C.等级性D.选拔性

65.教育法律责任的内容主要有〔A〕。

A.制裁、补救与强制B.招聘、续聘与解聘C.权利、义务与主体D.消除、返还与恢复

66.对学生一般采用纪律处分,不能使用〔D〕。

A.警告B.记过C.留校观察D.罚款

67.儿童经济权利的内容主要有〔C〕。

A.生命权B.自由权C.财产权D.安康权

68.作为现代化教育三位一体模式的根底与前提的是〔B〕。

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会教育D.社区教育

69.幼儿园教师职业形象的具体要求不包括〔D〕。

A.服饰B.仪态C.语言及举止D.长相

70.多种角色下的幼儿园教师职业形象,主要是指幼儿园教师在这些角色下的〔A〕。

A.学校成员、家庭成员、社会成员B.家庭成员、社会成员C.学校成员、家庭成员D.学校成员、社会成员

71.在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蓬勃开展的〔A〕。

A.私学B.学院C.大学D.学校

72.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是〔D〕。

A.不断学习与提高道德水准B.更新知识与锻炼身体C.提高道德水准与锻炼身体D.不断学习与更新知识

73.教师要做到依法执教,首先要学习与宣传〔D〕。

A.民本思想B.空想社会主义思想C.民主主义思想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74.运用表情、动作等手段作用于课堂教学的语言称为〔D〕。

A.专业语言B.情态语言C.隐性语言D.体态语言

75.促进幼儿专心上课、信奉教师观点的重要因素是〔C〕。

A.理性因素B.知识因素C.情感因素D.智力因素

76.教师人生观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与〔B〕。

A.人生意义B.人生价值C.人生归宿D.人生信念

77.不属于磨炼践行、培养意志品质的行之有效方法的是〔C〕。

A.慎独B.内省C.无所作为D.博采众长

78.设计教师形象必须符合美的规律,具有审美价值,能给人带来美感,这是指幼儿园教师职业形象设计的〔C〕。

A.职业性原那么B.道德性原那么C.审美性原那么D.个性化原那么

79.教师衣着色调的选择应该因自己特点而定,使衣服色调的冷、暖及性格的刚、柔相协调,这是指教师的衣着应〔C〕。

A.适合体形B.适合审美C.适合性格D.适合年龄

80.1993年10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标准我国师资队伍建立、明确教师权利及义务的法律,该法律是〔A〕。

A.?

中华人民共与国教师法?

B.?

中国教育改革与开展纲要?

C.?

中华人民共与国高等教育法?

D.?

教师任职资格条例?

81.从社会的角度理解,秩序指在社会的运转中存在的某种程序的一致性、连续性与〔A〕。

A.确定性B.统一性C.一定性D.连贯性

82.不属于教育立法完善阶段的环节是〔D〕。

A.进展教育立法的解释B.进展教育法的修改与补充C.教育法的废止D.教育立法准备

8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法规体系的核心是〔D〕。

A.?

宪法?

B.?

义务教育法?

C.?

教师法?

D.?

教育法?

84.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又被称为〔A〕。

A.“权利主体〞或“义务主体〞B.“主体〞或“客体〞C.“主动者〞或“被动者〞D.“个体〞或“群体〞

85.教师应当关心、保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开展;应当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与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等等。

这是教师的〔B〕。

A.权利B.义务C.自由D.策略

86.能成为教育法律责任主体的五种对象中,特殊的主体是〔C〕。

A.教育行政机关B.学校C.学生D.家长

87.促进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立,为家庭、学校教育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以及有利于培养与提高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的是C〕。

A.家庭保护的作用B.学校保护的作用C.社会保护的作用D.司法保护的作用

88.教育执法检查、教育督导、教育行政监察、教育审计等途径属于〔A〕。

A.教育法制监视B.教育法律救济制度C.教育行政复议D.教育行政诉讼

89.1995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公布的教育法律是〔B〕。

A.?

未成年人保护法?

B.?

中华人民共与国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与国义务教育法?

D.?

中华人民共与国教师法?

90.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及构成是教师职业道德的〔D〕。

A.根本内容B.相关内容C.前提内容D.核心内容

91.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特点的是〔D〕。

A.内省性B.实践性C.持恒性D.他律性

92.审美的情感教育作用能将情感中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并消除人的情感中恶的、丑的成分,优化情感,平衡心理。

这说明〔B〕。

A.美能启真B.美能冶情C.美能储善D.美能塑形

93.学校教育的根底与补充是〔C〕。

A.课外教育B.开放教育C.家庭教育D.社会教育

94.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团结协作〞内涵的是〔D〕。

A.教师及教师之间的协作B.教师及学校领导之间的协作C.教师及家长之间的协作D.教师及社会人士之间的协作

95.曾子称:

“吾日三省吾身。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在?

传习录?

中强调“省察克治〞的功夫。

这说的是教师道德修养中的〔B〕。

A.慎独B.内省C.从善如流D.博采众长

96.幼儿园教师职业形象的教育价值是多方面的,其作用范围是〔A〕。

A.自身、幼儿、幼儿园其他成员及园风、社会B.自身、幼儿C.幼儿园其他成员及园风D.自身、幼儿、社会

97.1902年拟定的可称之为当时比拟完备的现代系统的“新教育〞制度与近代中国的第一个教育法规的是〔D〕。

A.?

小学堂章程?

B.?

蒙学堂章程?

C.?

中学堂章程?

D.?

钦定学堂章程?

98.从法律的角度看,使公民在获得保障的情况下享受自由的是法律的〔C〕。

A.裁决B.审判C.限制D.强制

99.教育行政机关及学校之间的不对等关系说明的是〔C〕。

A.冲突关系B.隶属关系C.管制关系D.强制关系

100.常见的法律关系客体有物、行为、智力成果,还有〔A〕。

A.人身利益B.自然人C.非法人组织D.法人

101.按照现行有关法律,教育行政诉讼的根本过程包括〔D〕。

A.起诉、审理与执行B.上诉、受理与判决C.起诉、受理与执行D.起诉与受理、审理与判决、执行

102.俗话说:

“做人要争气,但不要斗气。

〞这说明教师要懂得〔D〕。

A.相见的礼仪B.交往的礼仪C.接待的礼仪D.共处的礼仪

103.教育法律责任主体的归责要件,包括有损害事实、损害的行为必须违反教育法、违法行为及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以及〔A〕。

A.行为人有过错B.主体有错误C.情节较严重D.情节较轻微

104.作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局部,具有保护主体的特定性、保护对象的特定性、保护内容的双重性的是〔B〕。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

105.教育法制监视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教育法制监视的主体、客体与〔A〕。

A.内容B.意义C.制度D.形式

106.教师的根本职责与角色功能是〔D〕。

A.传授知识B.管理学生C.文化传递D.教书育人

107.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原那么是〔C〕。

A.社会主义及爱国主义B.爱国主义及共产主义

C.社会主义及集体主义D.共产主义及国际主义

10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教师应该〔B〕。

A.爱岗敬业,严谨治学B.为人师表,以身作那么

C.热爱学生,教书育人D.依法执教,廉洁从教

109.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单位是〔C〕。

A.年级B.学科C.班级D.小组

110.教育公正的核心内容是〔D〕。

A.学校公正B.家庭公正C.师生公正D.教师公正

111.用以衡量教师主导作用质量指标的是〔A〕。

A.幼儿主体性调动程度B.幼儿主动性调动程度

C.幼儿主观能动性调动程度D.幼儿动手能力调动程度

112.表现为反响敏捷灵活,适应性强,易发生情绪体验,但缺乏意志持久性的教师,其气质属于〔B〕。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11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知斯三者,那么知所以修身。

〞这句话出自于〔C〕。

A.?

大学?

B.?

论语?

C.?

礼记·中庸?

D.?

春秋?

114.对教学影响最大,也是教师影响力重要表达的是〔B〕。

A.教师的形象B.教学中的语言C.教师的体态语D.教师的待人接物

115.我国以法律形式规定国家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是〔B〕。

A.?

中华人民共与国学位条例?

B.?

中华人民共与国义务教育法?

C.?

中国教育改革与开展纲要?

D.?

中华人民共与国教育法?

116.法所追求的一对相互矛盾的价值目标是效率及〔A〕。

A.公平B.公正C.公开D.正义

117.依照我国法律规定,不属于教育法律责任的补救手段的是〔D〕。

A.财产上的赔偿、补偿B.精神上慰藉

C.对不法行为的否认D.限制行为能力

118.法律客体的特征有客观性与稀有性,有用性或价值意义,法定性与〔B〕。

A.主观性B.可控性C.意义性D.准确性

119.用人单位因某种原因不适宜继续聘任教师,双方解除合同关系,这称为〔B〕。

A.招聘B.解聘C.续聘D.辞职

120.瑞典教育家爱伦·凯在?

儿童的世纪?

一书中,倡导人们要热爱儿童、尊重儿童、保护儿童的权利、培养儿童的个性,这表达的儿童观是〔A〕。

A.儿童有各种合法权利B.儿童开展的整体性

C.儿童开展的差异性D.儿童通过活动得到开展

121.作为幼儿的一项特殊权利,它是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安康开展的根本保障,这一权利是〔D〕。

A.获得抚养、教育权B.获得卫生保健权C.受教育权D.游戏权

122.一般来说,儿童社会保护的实现主要是通过〔D〕。

A.家庭教育B.幼儿园教育C.学校教育D.社会教育

123.教育法制监视的途径主要有教育执法检查、教育督导、教育行政监察与〔C〕。

A.教育监视B.教育行政C.教育审计D.社会舆论

124.幼儿教师最珍贵的职业道德情感是〔A〕。

A.爱孩子B.爱工作C.建立学校D.爱自己

125.落实或践行教育公正及教育仁慈是教师职业道德义务的〔C〕。

A.根本要求B.一般内容C.核心内容D.根本要求

126.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幼儿通过各种交往形式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D〕。

A.师师关系B.朋友关系C.生生关系D.师幼关系

127.教师思维能力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逻辑性与〔D〕。

A.严谨性B.科学性C.客观性D.创造性

128.不属于教师加强“三大主义〞思想修养内容的是〔D〕。

A.爱国主义B.社会主义C.集体主义D.实践主义

129.“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这提示教师应注意〔B〕。

A.相见的礼仪B.说话的礼仪C.共处的礼仪D.接待的礼仪

130.我国近代历史上最早的教育强迫法令是〔C〕。

A.?

钦定学堂章程?

B.?

学制体系改革令?

C.?

强迫教育章程?

D.?

中华人民共与国义务教育法?

131.以下属于“自然人〞的是〔C〕。

A.非法人组织B.国家及国家机关C.无国籍人D.法人

132.根据我国教师职务制度,普通中小学与幼儿园设三级教师、二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