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细则江苏省标准版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66493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脚手架细则江苏省标准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脚手架细则江苏省标准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脚手架细则江苏省标准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脚手架细则江苏省标准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脚手架细则江苏省标准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脚手架细则江苏省标准版1.docx

《脚手架细则江苏省标准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脚手架细则江苏省标准版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脚手架细则江苏省标准版1.docx

脚手架细则江苏省标准版1

B13

工程

监理实施细则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拆除工程)

内容提要:

工程及脚手架搭设、拆除概况脚手架搭设、拆除重点、难点监理工作依据监理组织机构监理工作流程监理工作的目标及要点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项目监理机构(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江苏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监制

 

□开口型

□封圈型

□敞开式

□遮挡式

□封闭式

□底部双管立杆

□围护架

□模板施工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拆除工程

监理实施细则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1.2脚手架搭设、拆除概况:

1.2.1拟搭设、拆除的脚手架型式:

□单排钢管脚手架

□双排钢管脚手架□满堂脚手架□满堂支撑架□悬挑式脚手架□独立式脚手架(支撑架)□整体提升脚手架(可单独编制细则)

1.2.2拟搭设、拆除的脚手架用途:

□结构施工

□装饰施工

1.2.3拟搭设、拆除脚手架分布区域:

1、18#楼:

1-1轴~1-26轴/1-A~1-Q轴。

2、20#楼:

2-1轴~2-29轴/2-A~2-R轴。

3、21#楼:

1~45轴/A~T轴。

4、商业服务用房:

1~9轴/A~D轴

1.2.4脚手架承受荷载简述: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本例为0.1337NG1=0.134×18.000=2.407kN

(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kN/m2);本例采用冲压钢脚手板,标准值为0.15

NG2=0.150×9×1.700×(1.050+0.350)/2=1.607kN

(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本例采用栏杆、竹笆片脚手板挡板,标准值为0.15

NG3=0.150×1.700×9/2=1.148kN

(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kN/m2);0.005

NG4=0.005×1.700×18.000=0.153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NG1+NG2+NG3+NG4=5.314k。

N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2.000×2×1.700×1.050/2=3.570kN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W0——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

W0=0.450

U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

Uz=1.250

Us——风荷载体型系数:

Us=1.200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Wk=0.7×0.450×1.250×1.200=0.472kN/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1.2NG+0.85

×1.4NQ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计算公式

MW=0.85

×1.4Wklah2/10

 

其中Wk——风荷载基本风压标准值(kN/m2);la——立杆的纵距(m);h——立杆的步距(m)。

1.2.5拟搭设、拆除的脚手架构造要求:

拟搭设、拆除的脚手架构造要求一览表表1.1

序号

区域(轴线)

脚手架型式

构造要求

构配件选用

1

18#楼1-1轴~1-26轴/1-A~1-Q轴

双排脚手架

立杆的纵距1.70~1.80米,立杆的横距1.05米,

内排架距离结构0.35米,立杆的步距1.75米;连墙件采用2步3跨,竖向间距3.50米,水平

间距5.10米

48钢管、扣件

2

20#楼2-1轴~2-29轴/2-A~2-R轴

双排脚手架

立杆的纵距1.70~1.80米,立杆的横距1.05米,

内排架距离结构0.35米,立杆的步距1.75米;连墙件采用2步3跨,竖向间距3.50米,水平

间距5.10米

48钢管、扣件

3

21#楼1~45轴/A~T

双排脚手架

立杆的纵距1.70~1.80米,立杆的横距1.05米,

内排架距离结构0.35米,立杆的步距1.75米;连墙件采用2步3跨,竖向间距3.50米,水平间距5.10米

48钢管、扣件

.4

商业服务用房1~9轴/A~D轴

双排脚手架

立杆的纵距1.70~1.80米,立杆的横距1.05米,

内排架距离结构0.35米,立杆的步距1.75米;连墙件采用2步3跨,竖向间距3.50米,水平

间距5.10米

48钢管、扣件

1.3脚手架地基与基础构造:

在原基础上夯实,整平、并高出地平面5cm,垫5cm厚20cm宽4m以上的木板,在木垫板上设置钢管底座,然后再竖立杆,同时做好脚手架基础的排水措施,防止积水引起脚手架下沉。

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拆除工程的特点、难点

2.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拆除的特点、难点:

1、杆件的搭设

1)立杆搭设注意事项:

A、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外挑端部伸出15cm,内侧离外墙面线条

10cm。

本工程中,线条仅3F设置。

故实际搭设时予以考虑。

B、临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设在同一步距内,错开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

C、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拆除。

D、当搭设到有连墙件的构造层时,搭设完该层的立柱、纵向水平杆和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

E、顶层立柱顶端应高出该层步架1.5米。

F、立杆的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⑵、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小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G、严禁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

2)水平杆搭设注意事项:

A、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

B、一纵向水平杆必须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柱固定牢固;

C、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

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D、搭设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E、当使用竹串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300mm,冲压钢脚手板相同处理。

F、横向水平杆靠墙端距外墙面应为350mm,内立杆距墙线条100mm。

G、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H、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3)连墙件、剪刀撑搭设注意事项:

a、连墙件必须从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设置有困难时,应采取可靠措施进行固定;

b、连墙件的竖向间距3.6m,水平间距5.1m;

c、连墙件应水平且垂直于外墙面设置;

d、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柱的根数应在5-7根之间,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米,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度和60度之间。

e、24米以下的双排外架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段各设一道剪刀撑,由底到顶连续设置,中间每道剪刀撑的净距不应大于15米;

f、剪刀撑接头采用搭接,其搭接长度应符合本方案6.2.F条要求

g、剪刀撑接头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接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主节点上。

4)扣件安装注意事项:

A、扣件螺栓的拧紧扭矩力不应小于40N.M,并不大于65N.M;

B、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内;十字扣件的的开口应朝上。

C、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D、脚手板铺设注意事项:

E、脚手板应满铺,且应采用铁丝扎牢;

F、在拐角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以防止滑动。

5)栏杆和挡脚板搭设注意事项:

A、栏杆和挡脚板应搭设在外排立杆的内侧;

B、各栏杆垂直间距为600MM;

C、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50MM。

D、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200mm。

2、安全平网设置:

根据安监站及相关规定设置安全立网维护,具体如下:

①首层网应距地面4m设置,悬出宽度应≥3.0m。

②层间网自首层网每隔3层设一道,悬出宽度应≥3.0m

2.2脚手架搭设、拆除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监理工作的重点:

(1)督促总承包方必须按施工方案实施

1)架搭设之前,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工艺确定搭设方案,内容包括:

基础处理、搭设要求、杆件间距及连墙杆设置位置、连接方法,并绘制施工详图及大样图。

2)对脚手架进行的设计计算必须符合脚手架规范的有关规定,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

3)脚手架的施工方案应与施工现场搭设的脚手架类型相符,当现场因故改变脚手架类型时,必须重新修改脚手架方案并经审批后,方可施工。

(2)立杆基础

1)立杆基础应符合方案要求。

•搭设高度在25m以下时,可素土夯实找平,上面铺50mm×200mm厚木板,长度为2m时垂直于墙面放置;长度大于3m时平行于墙面放置。

(3)架体与建筑结构拉结

1)架高度在7m以下时,可采用设置抛撑方法以保持脚手架的稳定,当搭设高度超过7m不便设置抛撑时,应与建筑物进行连接。

•脚手架与建筑物连接不但可以防止因风荷载而发生的向内或向外倾翻事故,同时

可以作为架体的中间约束,减小立杆的计算长度,提高承载能力,保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

•连墙杆的间距,一般应按规范表中规定距离设置。

当脚手架搭设高度较高需要缩小连墙杆间距时,减少垂直间距比缩小水平间距更为有效,从脚手架荷载试验中看,连墙杆按二步三跨设置比三步二跨设置时,承载能力提高7%。

•连墙杆应靠近节点并从底层第一步大横杆处开始设置。

•连墙杆依靠近主节点设置,距主节点不应大于300mm。

2)连墙杆必须与建筑结构部位连接,以确保承载能力。

•连墙杆位置应在施工方案中确定,并绘制作法详图,不得在作业中随意设置。

严禁在脚手架使用期间拆除连墙杆。

•连墙杆与建筑物连接作法可作成柔性连接或刚性连接。

柔性连接可在墙体内预埋

φ8钢筋环,用双股8号(φ4)铅丝与架体拉接的同时增加支顶措施,限制脚手架里外两侧变形。

当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24m时,不准采用柔性连接。

•在搭设脚手架时,连墙杆应与其他杆件同步搭设;在拆除脚手架时,应在其他杆件拆到连墙杆高度时,最后拆除连墙杆。

最后一道连墙杆拆除前,应先设置抛撑后,再拆连墙杆,以确保脚手架拆除过程中的稳定性。

(4)杆件间距与剪刀撑

1)大横杆、小横杆等杆件间距应符合规范规定和施工方案要求。

当遇门口等处需加大间距时,应按规范规定进行加固。

2)杆是脚手架主要受力杆件,间距应均匀设置,不能加大间距,否则降低立杆承载能力;大横杆步距的变化也直接影响脚手架承载能力,当步距由1.2m增加到

1.8m时,临界荷载下降27%。

3)剪刀撑是防止脚手架纵向变形的重要措施,合理设置剪刀撑还可以增加脚手架的整体刚度,提高脚手架承载能力12%以上。

•每组剪刀撑跨越立杆数为5~7根(>6m),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60°之间。

•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组剪刀撑,由底部至顶部随脚手架的搭设连续设置;中间部分可间断设置,各组剪刀撑间距不大

于15m。

•剪刀撑斜杆应与立杆和伸出的小横杆进行连续,底部斜杆的下端应置于垫板上。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均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0.5m,设置2个旋转扣件。

(5)脚手板与防护栏杆

1)脚手架是施工人员的作业平台,必须按照脚手架的宽度满铺,板与板之间紧靠。

采用对接时,接头处下设两根小横杆;采用搭接时,接槎应顺重车方向;竹笆脚手板应按主竹筋垂直与大横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四角应用φ1.2mm镀锌钢丝固定在大横杆上。

2)脚手板可采用竹、木、钢脚手板,其材质应符合规范要求。

竹脚手板应采用由毛竹或楠竹制作的竹串片板、竹笆板。

竹板必须是穿钉牢固,无残缺竹片的;木脚手板应是5cm厚,非脆性木材(如桦木等)无腐朽、劈裂板;钢脚手板用2mm厚板材冲压制成,如有锈蚀、裂纹者不能使用。

3)凡脚手板伸出小横杆以外大于20cm的称为探头板。

由于目前铺设脚手板大多不与脚手架绑扎牢固,若遇探头板有可能造成坠落事故,为此必须严禁探头板出现。

当操作层不需沿脚手架长度满铺脚手板时,可在端部采用护栏及立网作业面限定,把探头板封闭在作业面以外。

4)脚手架的外侧面按规定设置密目安全网,安全网设置在外排立杆的里面。

密目网必须用合乎要求的细绳将网周边每隔45cm(每个环扣间隔)系牢在脚手管上。

5)遇作业层时,还要在脚手架外侧大横杆与脚手板之间,按临边防护的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和挡脚板,防止作业人员坠落和脚手板上物料滚落。

(6)交底与验收

1)脚手架搭设前,施工负责人应按照施工方案要求,结合施工现场作业条件和队伍情况,做详细的交底,并有专人指挥。

2)脚手架搭设完毕,应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参加,按照施工方案和规范分段进行逐项检查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3)验收标准:

(应按照相应规范要求进行)•钢管立杆纵距偏差为±50mm。

•钢管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100H,且不大于10cm(H为总高度)。

•扣件紧固力距为:

40~50N?

m,不大于65N?

m。

抽查安装数量的5%,扣件不合格数量不多于抽查数量的10%。

•扣件紧固程度直接影响脚手架的承载能力。

试验表明,当扣件螺栓扭力矩为30N?

m时,比40N?

m时的脚手架承载能力下降20%。

4)对脚手架检查验收按规范规定进行,凡不符合规定的应立即进行整改,对检查结果及整改情况,应按实测数据进行记录,并由施工承包单位验收人员签字挂牌使用。

(7)小横杆设置

1)规范规定应该在立杆与大横杆的交点处设置小横杆,小横杆应紧靠立杆用扣件与大横杆扣牢。

设置小横杆的作用有三:

一是承受脚手板传来的荷载;二是增强脚手架横向平面的刚度;三是约束双排脚手架里外两排立杆的侧向变形,与大横杆组成一个刚性平面,缩小立杆的长细比,提高立杆的承载能力。

当遇作业层时,应在两立杆中间再增加一道小横杆,以缩小脚手板的跨度,当作业层转入其他层时,中间处小横杆可以随脚手板一同拆除,但交点处小横杆不应拆除。

2)双排脚手架搭设的小横杆,必须在小横杆的两端与里外排大横杆扣牢,否则双排脚手架将变成两片脚手架,不能共同工作,失去脚手架的整体性;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小横杆两端应固定在立杆上,大横杆搁置在小横杆上固定,大横杆间距≤40cm。

3)单排脚手架小横杆的设置位置,与双排脚手架相同。

不能由于半砖墙、18cm墙、轻质墙、土坯墙等稳定性差的墙体。

小横杆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不应小于18cm,小

横杆入墙过小一是影响支点强度,另外单排脚手架产生变形时,小横杆容易拔出。

(8)杆件搭接钢管脚手架的立杆及大横杆的接长应采用对接方法。

立杆若采用搭接,当受力时,因扣件的销轴受剪,降低承载能力,试验表明:

对接扣件的承载能力比搭接大2倍以上;大横杆采用对接可使小横杆在同一水平面上,利于脚手架搭设;剪刀撑由于受

拉(压),所以接长时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cm,接头处设置扣件不少于两个。

考虑脚手架的各杆件接头处传力性能差,所以接头应交错排列不得设置在一个平面内。

(9)架体内封闭

1)脚手架铺设脚手板一般应至少两层,上层为作业层下层为防护层,当作业层脚手板发生问题而落人落物时,下层有一层起防护作用。

当作业层的脚手板无防护层时,应尽量靠近作业层处挂一层平网作防护层,平网不应离作业层过远,应防止坠落时平网与作业层之间小横杆的伤害。

2)当作业层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缝隙(≥15cm)已构成落物、落人危险时,也应采取防护措施,不使落物对作业层以下发生伤害。

3监理依据

3.1本工程施工合同、协议等资料。

3.2本工程《监理规划》。

3.3经审批通过的施工组织设计、脚手架搭设、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3.4本项目适用的扣件式脚手架搭设、拆除相关现行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拆除工程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一览表表3.1

序号

名称

编号

1

建筑扣件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3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4监理组织架构

4.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工程监理组织架构框图

图4.1监理组织架构框图

5监理工作的主要流程

5.1脚手架搭设、

图5.1脚手架搭设、拆除工程的监理工作程序

5.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审核程序:

1、分包单位编制方案并经公司总工审批合格后报总包单位审批;

2、总包单位收到分包单位方案后,经现场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报公司总工审批;

3、总包单位总工审批合格后由项目部将方案报验至监理部审批;

4、经专业监理工程师及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合格后,方可按此方案施工。

5.3分包单位资质审核监理工作程序:

1、分包单位将相关资质报至总包单位;

2、总包单位将分包单位资质审核无误后,将分包单位资质报至监理部审核。

5.4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材料、构配件验收监理程序:

1、材料进场时收集钢管、扣件合格证;

2、将有效的钢管、扣件合格证报至监理部;

3、施工、监理单位现场检查钢管、扣件,并见证取样复试;

3、复试合格后,将合格证、复试报告报至监理部审查。

6安全生产管理监理工作的目标及要点

6.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拆除工程监理的目标:

按照施工合同、相关规范标准及专项施工方案要求,本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拆除工程监理的目标为:

安全监理、预防为主。

6.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拆除工程监理项目要点见表6.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拆除监理要点表6.1

序号

安全控制项目

安全控制点

安全控制要求

1

材料、构配件

材料外表、复试检测、合格证

无开裂、压扁、严重锈蚀和弯曲,扣件有出厂合格证,并抽样检验,钢管有质保资料并油漆后使用

2

地基与基础

基础硬化措施、平整度、扫地杆

基础平整夯实,硬化,有排水措施,垫底脚板或垫块符合规范要求,必须按规范要求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3

搭设构造

立杆

立杆纵距、横距符合规范或方案要求,接头错开不在同一步距内,一般里立杆距墙面20cm,垂直偏差

纵横向

水平杆

接头平直,互相错开>50cm,搭接时接头不小于1m,步距符合规范要求横向水平倾斜上,主接点处必须设置一根,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0.4L及不应大于50cm。

连墙拉接

连墙拉接每两步三跨或三步两跨设置;24m以上脚手架符合设计要求,拉撑材料及方法应符合规范要求,采用刚性连接。

剪刀撑

剪刀撑设置符合规范或设计要求,自下而上连续设置,水平夹角45°~60°,接头用钢管扣件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搭接扣件不少于3个。

脚手板

施工层以下每隔10m应有封闭措施,竹脚手笆操作层应满铺,四周绑扎平整坚固,全高至少满铺4道,不能有探头跳板。

防护措施

在架体外立杆内侧设置两道防护栏杆,上栏杆高度为1.2m,中栏杆居中设置,作业层设置不小于180mm的挡脚板。

脚手架必须高于操作面,转角处封闭不留豁口,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应大于100mm,脚手架内立杆与墙面距离大于150mm时,应做水平防护,外侧应用合格密目安全网封严。

通道

脚手架应有设置符合要求的专用上下通道。

7

接地与避雷

接地保护

架体连续长度不超过50m设防雷接地装置一处,四角设接地保护,接地电阻<30Ω。

8

脚手架拆除

人员、围挡

安全员旁站;做好现场告知及围挡工作、拆除前做好施工人员的交底工作;佩戴安全带、安全帽上岗施工

拆除顺序

拆除严格执行方案及相关规范;拆除前做好各班组交底及告知工作,做好上下错开施工工作

6.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拆除工程监理要点:

6.3.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拆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审查。

6.3.2资质审查。

6.3.3材料、构配件进场验收。

脚手架材料、构配件进场后,监理工程师应参加检查验收,检查验收内容见表6.2:

材料、构配件质量检查表表6.2

项目

要求

抽检数量

检查方法

钢管

外观:

平直光滑、无裂缝、划痕孔等

每批次15根

目测

钢管外径及壁厚

外径48MM,壁厚3.5MM

每批次15根

游标卡尺

扣件

无裂缝、划痕等

每批次15个

目测

无滑丝

每批次15个

目测

无锈蚀

每批次15个

目测

脚手板

无锈蚀

每批次5块

目测

板面扭曲

每批次5块

钢板尺

板面挠曲

每批次5块

钢板尺

脚手架材料、构配件进场后,监理工程师应随机抽取外观检验不合格的钢管、扣件见证取样送法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6.3.4地基与基础检查。

6.3.5脚手架搭设构造。

6.3.6脚手架搭设施工。

6.3.7脚手架拆除施工。

6.3.8脚手架检查与验收。

7监理的主要工作方法及措施

7.1审查内容:

1、审查承包单位、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建立、健全;

2、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专项施工方案,按要求需专家论证的是否组织论证并按论证意见修改完善,并提出审查意见;

3、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拟进场的脚手架材料、构配件报审表(通用报审表)证明文件;

4、审查脚手架搭设完成后检查验收报告;

5、审查脚手架拆除签字审批手续;

6、审查工程安全防护措施费使用计划等。

7.2复核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