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大刑法学考试小抄完整版刑法学小抄刑法学电大专科考试小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66435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12 大小:14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电大刑法学考试小抄完整版刑法学小抄刑法学电大专科考试小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最新电大刑法学考试小抄完整版刑法学小抄刑法学电大专科考试小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最新电大刑法学考试小抄完整版刑法学小抄刑法学电大专科考试小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最新电大刑法学考试小抄完整版刑法学小抄刑法学电大专科考试小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最新电大刑法学考试小抄完整版刑法学小抄刑法学电大专科考试小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电大刑法学考试小抄完整版刑法学小抄刑法学电大专科考试小抄.docx

《最新电大刑法学考试小抄完整版刑法学小抄刑法学电大专科考试小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电大刑法学考试小抄完整版刑法学小抄刑法学电大专科考试小抄.docx(1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电大刑法学考试小抄完整版刑法学小抄刑法学电大专科考试小抄.docx

最新电大刑法学考试小抄完整版刑法学小抄刑法学电大专科考试小抄

2017电大刑法学考试

填空题(单项选择)

1、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

2、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刑法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二是(强制性最为严厉)。

3、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属于犯罪的间接故意。

4、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5、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本罪),而(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他罪)的犯罪形态。

6、无期徒刑是指剥夺犯罪分子的终身自由,强制其(参加劳动)并接受(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

7、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8、假释的对象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9、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作为)和(不作为)

10、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11、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2、人民法院对犯罪人裁量刑罚时,必须遵循(以犯罪事实为根据)、(以刑事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13、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应当根据其(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

14、对犯罪分子减刑以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尤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年)。

15、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

16、对于(累犯),不能适用缓刑和假释.

17、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18、适用(刑法分则中最相类似的条文)类推时,必须比照定罪判刑。

19、根据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犯罪客体可分为(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

20、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主刑相等,同时执行。

21、量刑情节包括(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两种。

22、假释不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以外的犯罪分子。

23、我国的(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该罪的最高刑是否为三年有期徒刑,均适用我国刑法。

24、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

25、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为(已满16周岁)。

26、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辩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27、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28、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29、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的折衷原则。

30、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

31、我国刑法法中的犯罪,是指(严重危害)我国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32、刑法上所说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33、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为(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34、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属于防卫过当。

35、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用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36、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

37、根据解释的方法划分,刑法解释可以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

38、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为(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39、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文途径解决。

40、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同,犯罪客体可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

4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42、犯罪的故意有两种类型,即(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43、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包括(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两个方面。

44、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

45、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46、根据属地原则,所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是指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47、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作为)和(不作为)。

48、(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49、犯罪的过失有两种类型,即(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

50、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

51、追诉期限通常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52、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53、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从旧兼从轻原则)。

54、犯罪构成,就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社会危害性)的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55、犯罪客观方面的各种事实特征中,(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

56、犯罪主体就是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57、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是从犯。

58、刑罚,是指刑法中明文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限制或者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

59、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属于特别自首,亦称准自首。

60、刑法条文中的“但书”所表示的情况大致有三种,即:

(1)是对前段的(补充);

(2)是前段的(例外);(3)是对前段的(限制)。

61、按照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62、刑法理论上,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被称为(犯罪客体)。

63、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是指表现人的意志或(意识)并且(对社会有害)的行为。

64、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65、我国刑法规定的量刑原则是(以犯罪事实为根据),(以刑事法律为准绳)。

66、根据屈地原则,所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是指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67、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三个基本特征。

68、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是从犯。

69、有期徒刑的期限,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

70、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一年)。

71、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72、数罪并罚时,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

73、对犯罪分子减刑以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年)。

74、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经过(15年)后,不再追诉。

75、对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能适用死刑。

76、追诉期限通常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77、我国刑法解决空间效力的原则是以(属地原则)为基础,兼采(屈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的合理因素。

78、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是指(严重危害)我国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79、防卫过当是指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因而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刑法解决刑法空间效力(即刑事管辖权范围)的原则是(D)

A.属地原则B.属地原则为主,属人原则为辅C.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D.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

2、根据属地管辖权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C)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B.犯罪的行为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D.犯罪的行为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3、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D)

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

4、按照(C),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A.犯罪行为的多少B.犯罪行为侵犯具体社会关系的次数多少C.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大小D.犯罪所直接侵犯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

5、按照(B),犯罪客体分为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

A.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大小

B.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

C.犯罪行为对具体社会关系的侵犯次数

D.犯罪对象的多少

6、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A)。

A.一般客体B.同类客体

C.简单客体D.复杂客体

7、(C)是刑法对犯罪进行科学分类的基本依据。

A.犯罪对象B.简单客体

C.同类客体D.直接客体

8、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A)。

是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

A.危害行为B.危害结果

C.犯罪的时间、地点D.犯罪的方法

9、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B)。

A.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B.作为与不作为

C.教唆行为与实行行为D.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

10、我国刑法规定,(D)。

的人犯罪,应当负完全刑事责任。

A.已满14周B.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C.已满16周岁D.已满18周岁

1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属于(D)。

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A.完全B.完全无

C.相对无D.减轻

12、我国刑法规定(B)。

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A.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B。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C.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D.从轻、不满18周岁

1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D)。

处罚。

A.从轻B.减轻

C.从轻或者减轻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14、作为正当防卫起因条件的不法侵害的本质特征在于其(B)。

A.违法性B.社会危害性

C.客观真实性D.刑事违法性

15、没有实际不法侵害行为发生,行为人误以为受到侵害而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刑法理论上称为(B)。

A.防卫不适时B.假想防卫

C.防卫过当D.故意犯罪

16、故意用言语或行动挑逗、刺激对方,诱使对方首先进行不法侵害,然后以正当防卫为借口,借机加害对方的行为刑法理论上称为(C)。

A.防卫过当B.提前防卫

C.防卫挑拨D事后防卫

17、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C)。

处罚。

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C.应当减轻或者免除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

18、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C)。

处罚。

A.酌情减轻或者免除B.酌情免除或者减轻C.减轻或者免除D.免除或者减轻

19、某甲与某乙素有仇恨,为了报复,某甲在日记中写下了对某乙的诅咒,并表示一定要杀死某乙,还在日记中列出了几种杀人手段。

某甲的行为属于(B)。

A.犯罪预备、B.犯意表示

C.犯罪中止D.犯罪未遂

20、只要实施了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煽动行为,无论群众是否被煽动起来,都构成煽动分裂国家罪既遂。

这种情况属于(B)。

A.结果犯B.举动犯

C.行为犯D.危险犯

21、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D)。

处罚。

A.从轻B.减轻

C.从轻或者减轻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22、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B)。

处罚。

A.从轻B.从轻或者减轻

C.从轻、减轻或者免除D.减轻或者免除

23、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D)。

处罚。

A.从轻、减轻或者免除B.减轻或者免除

C.免除或者减轻、D.免除

24、某甲意图毒死某乙,误将白糖当作砒霜拌入某乙所要吃的食物内,某乙吃后平安无事。

在这种情况下,某甲的行为属于(B)。

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

25、甲扬言杀害乙的全家,乙报案后公安人员即尾随追赶,在通向乙家的公路上,将携带凶器的甲截获。

甲的行为属于(A)。

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

C.犯意表示D.犯罪中止

26、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C)。

全部罪行处罚。

A.他参与的B.他组织的

C.集团所犯的D.他指挥的

27、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教唆者可以(C)。

A.不予处罚B.免予处罚

C.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减轻处罚

28、蔡某刑满释放后决定改邪归正。

某日,以前的同伙张某找到蔡某,要蔡某与他去盗窃某商店,蔡某不愿意,但张某威胁蔡某说要告诉蔡某女友有关蔡某以前的劣迹,蔡某怕失去女友,就同意与张某盗窃商店。

蔡某属于共同犯罪中的(C)。

A主犯B从犯

C.胁从犯D.帮助犯

29、甲、乙、丙、丁四人共谋在某工厂出纳员去银行领回该厂全体人员工资时,抢劫该出纳员领回的工资。

后来甲因事抽不开身未能前往,乙、丙、丁同赴现场,抢走了该出纳员所领工资七千多元四人平分。

对甲的行为(C)。

A.不以犯罪论处B.以抢劫罪的犯罪预备单独论处C.以抢劫罪共同犯罪论处D.以抢劫罪的犯罪中止论处

30、一行为触犯数个刑法条文、数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一罪的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A)。

A.想象竞合犯B.法规竞合

C.结合犯D.吸收犯

31、非法拘禁罪属于(A)。

A.持续犯B.连续犯

C.牵连犯D.惯犯

32、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开始时间是(A)。

A.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构成犯罪的时侯

B.行为人作为被告人被提起诉讼的时候

C.行为人被确认有罪判处刑罚的时候

D.对行为人的有罪判决生效的时候

33、承担刑事责任的主要方式是(C)。

A、赦免B、定罪免刑方式

C、刑罚D、特殊处理方式

34、我国刑法解决空间效力的原则是(C.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

35、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6、首要分子是指(C.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37、有期徒刑的期限为(B.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

38、犯罪分子具有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限度以内,选择适用(D.相对较轻)的刑罚。

39、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C.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40、刑法第93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这属于(B立法解释)

41、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C作为与不作为)

42、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C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3、某甲在行车中不小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

某乙失血过多死亡。

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B间接故意)的犯罪

44、犯罪既遂是指(C犯罪行为已经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45、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无期徒刑的条件是(A没有故意犯罪)

46、数罪并罚时,管制最高不能超过(C三年)

47、某甲被判无期徒刑,实际执行(B十年)以后,可以假释

48、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只有(A危害行为)才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

49、某甲故意用言语挑逗某乙,诱使其对自己进行不法侵害,然后对某乙实行“防卫”而造成某乙损害的行为,刑法理论上称为(A.防卫挑拨)。

50、某甲为迫使某乙还债,将某乙非法关押达10天。

某甲的行为属于(C.继续犯)。

51、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分子的(A.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

52、某甲因犯罪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并应同时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对其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是(B.一年以上五年以下)。

5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B.十五年)。

54、刑法第20条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这里的“但书”表示的是(C对前段的限制)。

55、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A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56、生理醉酒后犯罪的人属于(A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

57、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D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58、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A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59、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C一年)。

60、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D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61、我国刑法的首要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D.犯罪行为)作斗争。

62、按照(B.犯罪行为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单复)划分,犯罪客体分为简单客体和复杂客体。

63、犯罪目的只存在于(B.直接故意)犯罪中。

64、某甲在与某乙争吵中捅了某乙一刀后扬长而去,某乙因失血过多死亡。

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D.间接故意犯罪)。

65、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A.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66、某乙没有实行某甲教唆的犯罪,对某甲可以(C.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67、某甲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依法减为有期徒刑后,刑期从(D.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

68、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B.十年)。

69、修订后的我国刑法典的施行时间是(C.1997年10月1日)。

70、我国刑法分则“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2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B.同类客体)。

71、某甲打猎时,发现一头猎物旁边有个小孩在玩耍,他明知自己枪法不好,但打猎心切,于是开了枪,结果猎物没打着,却打死了小孩。

某甲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C.间接故意)。

72、金某与李某因争抢座位发生争执,李某打了金某两拳。

几分钟后,汽车到站打开车门时,金某从后面用脚将李某端下了汽车,致使李某受了重伤。

金某的行为属于(D.防卫不适时)。

73、某甲意图杀死某乙,于是携带匕首尾随某乙到了一偏僻处,正准备下手时,下起了大雨,某乙急忙跑向附近一户人家。

某甲见状,只得罢手。

某甲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

74、某甲抢劫杀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抢劫罪一个罪。

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A.想象竞合犯)。

75、管制刑的执行机关是(C.公安机关)。

76、吴某因犯故意伤害罪、侵占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3年、罚金1万元。

决定执行的刑罚时,应当采取(D.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

77、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A.从旧兼从轻原)。

78、我国刑法规定的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C.已满14周岁)。

79、防卫过当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B.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80、犯罪的预备、未遂或者中止形态存在于(B.直接故意)犯罪中。

81、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D.犯罪构成的个数)。

82、对犯罪分子适用酌定减轻处罚必须经(A.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83、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减刑的实质条件是(D.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84、刑法第13条规定:

“一切…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这里的“但书”表示的是(A.对前段的补充)。

85、我国刑法的首要任务是用刑罚同(D.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

86、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A.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87、某甲以暴力抗拒税务人员依法征税的行为触犯了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抗税罪一个罪。

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A.想象竞合犯)。

88、按照(B.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划分,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89、某甲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了犯罪,没有造成损害。

对某甲应当(A.免除处罚)。

90、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A.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91、某甲为迫使某乙还债,将某乙非法拘禁了lo天。

某甲的行为属于(C.继续犯)。

92、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分子的(B.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

9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的追诉期限为(B.十五年)。

94、下列人员中,实施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而不负刑事责任的有(D.故意伤害他人致轻伤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95、犯罪既遂的类型有(A.行为犯B.危险犯C.结果犯D.举动犯)。

96、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B.入轻或者减轻)处罚。

97、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的犯罪,经过20年后仍须追诉的,应当(A.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98、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只有(A危害行为)才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

99、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B.入轻或者减轻)处罚。

100、刑法第20条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这里的“但是”表示的是(A、对前段的限制)。

101、某甲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了犯罪,没有造成损害。

对某甲应当(D、免除处罚)。

102、某甲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同时应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对其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应为(C、一年以上五年以下)。

103、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104、我国刑法分则中“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2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B.同类客体)。

105、某甲被判处无期徒刑,依法假释时,其考验期限为(B.十年)。

106、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C.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07、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B.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08、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D.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109、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10、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D.犯罪行为终了)之门起计算

三、多项选择题:

1、刑法理论界一般认为,刑法的功能包括(ABCD)

A.惩罚功能B.保障功能

C.引导功能D.评价功能

2、刑法总则是关于(ABC)的规范体系的一般原理

A.犯罪B.刑事责任

C.刑罚D.刑法

3、刑法分则是关于具体犯罪的(AB)规范体系

A.罪状B.刑罚幅度

C.罪名D.性质

4、从解释的效力上,刑法解释可以分为(ABC)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D.论理解释

5、罪刑法定原则还可派生以下哪个规则(ABCD)

A.排斥习惯法B.否定溯及力C.禁止类推适用D.反对不定期刑。

6、适用刑法平等原则包括(ABC)

A.定罪上的平等B.量刑上的平等C.刑罚执行上的平等D.制刑上的平等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