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限时训练b卷第四章第三节.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63619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限时训练b卷第四章第三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限时训练b卷第四章第三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限时训练b卷第四章第三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限时训练b卷第四章第三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限时训练b卷第四章第三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限时训练b卷第四章第三节.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限时训练b卷第四章第三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限时训练b卷第四章第三节.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限时训练b卷第四章第三节.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限时训练b卷第四章第三节

B卷(2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16分)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水陆过渡性、系统脆弱性、功能多样性和结构复杂性的基本特征,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在生态安全体系中独具特色,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

据此回答1~2题。

1.从地理分布来看,湿地大多分布于(  )

A.内陆地区

B.陆海交界地带、江河入海口以及宽广平坦的三角洲平原

C.沙漠边缘

D.高纬度地区

解析 陆海交界地带、江河入海口以及宽广平坦的三角洲平原通常有各种类型的湿地发育。

答案 B

2.广东省是我国湿地大省,其重点保护的湿地类型是(  )

A.淡水湖B.红树林海滩

C.水稻田D.鱼塘

解析 红树林海滩是广东省重要的湿地资源,在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作用巨大。

答案 B

3.湖泊是重要的湿地形式,除了补给河流、调蓄洪水之外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与下表所示情况发生原因无关的是(  )

 

年代

总面积/km2

面积大于1km2的湖泊个数

20世纪50年代

83400

2848

20世纪80年代

70988

2305

减少数量

12412

543

A.大规模围湖造田,使水面日益退缩

B.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补给不足

C.水体富营养化,水华大量出现

D.人口增长,用地规模扩大

解析 考查湿地减少的原因,水体富营养化,水华大量出现说明此湖泊遭受到污染。

答案 C

4.下列对能加快湿地消失过程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湖沼内外的沉积物自然充满其中的过程

B.环境污染,造成入流营养物质增加,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

C.围湖、围海造田,导致入流泥沙减少

D.国家实行一系列的湿地保护政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湿地减少的原因。

湿地减少的自然原因是湖沼内外的沉积物自然充满,但这一过程极其缓慢;能加快湿地消失过程的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干预,如环境污染,造成入流营养物质增加,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围湖、围海造田,能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土壤侵蚀,导致入流泥沙大增等。

国家实施一系列保护湿地的措施,能够阻止湿地消失的加快。

答案 B

2011年12月25日江西日报消息 12月24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推进大会在南昌举行。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两年来的情况,进一步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

5.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之一,有关湿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B.大力开垦湿地,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

C.降解污染物,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

D.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

解析 大力开垦湿地会导致湿地萎缩,生态恶化,加剧人地矛盾。

答案 B

6.如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围湖造田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

A.甲和丙B.乙和丁

C.甲和丁D.乙和丙

解析 湿地被破坏后,其生态功能下降,调节气候能力降低,温差增大;湖泊调节径流能力降低,洪水期洪峰流量增大,枯水期径流流量偏低。

答案 B

7.2012年2月2日是第16个世界湿地日,2012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与旅游”。

湿地的生态功能有(  )

①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 ②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 ③调节区域气候 ④防风固沙,涵养水源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湿地的功能。

湿地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而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是森林的生态功能。

答案 A

8.近几十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泊消失了一千多个,针对现状,可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A.扩大水田面积

B.禁止在长江采沙

C.加强对上下游水资源的管理

D.退耕还湖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保护湿地措施的判断,湿地减少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围湖造田、上中游植被的破坏,致使河流、湖泊泥沙淤积,湖泊面积减小,甚至消失。

采取的措施是退耕还湖,加强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

答案 D

二、综合题(34分)

9.近些年,长江流域洪灾频发。

2011年9月5日至9月27日汉江上游发生的1983年以来最大秋季洪水,是建国后第四大洪水,20年一遇。

结合下面两图,回答有关问题。

(1)简要分析两图所示问题与长江流域洪灾频发的关系。

(2)请列举改变洞庭湖面积变化趋势的政策。

解析 第

(1)题,图1反映出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图2反映出湖泊面积缩小,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都加剧长江流域洪灾多发。

(2)题,导致洞庭湖面积缩小的原因主要是围湖造田和上游植被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

答案 

(1)图1反映出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淤积,洪水增多;图2反映出湖泊面积缩小,导致调蓄洪水能力降低,洪水增多;洪水增多也可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湖泊面积进一步缩小。

(2)退田还湖;加强河流上游的水土保持。

10.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

下表中的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

年份

湿地斑块数目(块)

湿地总面积(hm2)

湿地比率(%)

1976

2251

88893

42.99

1986

3721

39639

19.17

2005

1973

19230

9.30

阅读资料,分析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解析 湿地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结合湿地的生态功能及该地湿地面积、比率的变化,分析其对该区域环境的不利影响。

解答该题目需要把握以下主要信息:

(1)该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

(2)该区域内从1976—2005年间,湿地斑块数目先增加后减少;但湿地面积在不断减少,湿地比率也在不断下降,并且减少和下降的幅度比较大。

答案 变化特点:

1976—1986年,湿地斑块数量显著增加,湿地破碎,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1986—2005年,湿地斑块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湿地萎缩。

不利影响:

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小气候变差;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生态平衡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等。

1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江源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

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美誉,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的发源地,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

近几十年来,由于天灾人祸等许多自然和人为因素,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已在明显恶化,形势日益严峻。

目前“三江源”冰川、雪山逐年萎缩,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干涸。

材料二 三江源地区图。

材料三 2000年8月19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正式落成揭碑,它标志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正式成立。

2011年11月1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会议指出,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和我国淡水资源重要补给地,是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

(1)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是指图中的(  )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三江源地区的湖泊湿地的最主要作用有哪些?

(3)目前“三江源”冰川、雪山逐年萎缩,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干涸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 本题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为背景,考查了湿地的环境效益、湿地减少的原因等。

(1)题,三江源中的“三江”指的是长江、黄河、澜沧江。

从图中的位置来看,①是怒江,②是澜沧江,③是长江源头金沙江,④是黄河。

从而得知答案为D。

(2)题,考查湖泊湿地的作用,此处湖泊位于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上,最主要的作用是生态作用,为三大河流的源地,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动植物资源丰富,湿地起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变化,会对世界气候产生较大的影响,此处湿地具有调节气候的功能。

第(3)题,目前湿地减少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为因素加剧了湿地退化过程。

自然原因:

全球变暖,使得蒸发量加大,地温升高,冰川、冻土层得不到水分回补,使得冰川回退。

人为原因:

主要是水源地周围植被的破坏,使其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水源补给河流的水量减少,河流断流、湖泊萎缩等。

答案 

(1)D

(2)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3)自然原因:

“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地温上升。

人为原因:

(草场地区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行为)使植被遭到破坏,使其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