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经济史考点精练1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原卷版.docx
《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经济史考点精练1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经济史考点精练1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原卷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真题汇编经济史考点精练1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原卷版
考点1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考点图解】
【名师点拨】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1)特征
①从产生与发展看,先天不足(资本、技术、人才),后天畸形。
②从诞生环境看,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深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③从地域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
④从经济结构看,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⑤从地位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⑥从发展历程看,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制,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
(2)影响因素
①促进因素:
列强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政府鼓励;“实业救国”思潮;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兴起;企业家的民族精神。
②阻碍因素: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民族工业畸形发展;政局长期动荡,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历年真题】
1.(2017年新课标全国Ⅲ卷28).1897年,有人指出:
“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
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
”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2.(2017江苏11).据统计,1948年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约31.97亿美元,其中美国14.10亿美元,占总量44.10%,英国11.15亿美元,占总量34.88%,其他国家6.72亿美元,占总量21.02%。
由此可见( )
A.英国的国际地位正在迅速地提高B.日本在投资总额中占有相当比例
C.外国资本已完全掌控中国的经济命脉D.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
3.(2016·上海单科·21)近代民族企业家张謇在谈到办厂经历时感慨地说:
“千磨百折,忍侮蒙讥,伍平生不伍之人,道平生不道之事。
”其主要原因是( )
A.难以招募到合适的技术人员和买到所需的机器设备
B.工人不断要求增加薪酬、缩短工时
C.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弊端
D.与外国资本竞争处于不利地位且受官府束缚、压制
4.(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30)图4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
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5.(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0)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
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
这反映了此时期( )
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6.(2015·江苏单科·8)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
年代
进口火柴(万罗)
新厂数
厂均资本额(万元)
1914
2383.58
10
4.92
1915
2097.34
9
3.30
1916
2062.07
4
1.42
1917
1559.43
8
5.47
1918
1334.08
3
0.66
1920
848.43
23
9.67
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
B.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
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
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
7.(2015·浙江文综·20)荣德生等刊登宣言:
“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显示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
”这可以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
A.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
B.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
C.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
D.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
8.(2015·四川文综·7)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
该政策( )
①受国家干预经济思潮影响②消除了列强经济压迫
③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④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2014·安徽文综·15)“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
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
”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 )
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超趋萎缩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0.(2014·海南单科·16)晚清时期清政府实行专利制度,允许企业享有长时间生产经营垄断权。
1912年北京政府规定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5年。
后财政总长周学熙等为其所设公司申请30年的专利权时,未获批准。
这反映了民国初期( )
A.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B.经济立法鼓励工商业自由竞争
C.中央政府限制官营商业的发展D.经济法规得以完全遵照执行
11.(2013·安徽文综·15)图3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
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图3
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
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
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
12.(2013·福建文综·19)表1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
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 )
表1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工厂数(家)
46
46
12
2
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C.国货运动的推动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13.(2013·四川文综·5)美国银行家杨格在《1927至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说:
“美国有意识的抬高银价。
……已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苦。
”面对这一“困苦”,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
A.实行“币制改革”
B.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
C.发起提倡国货运动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中国轮船统计
年份
船只
吨位
其中千吨以上轮船
船只
吨位
1928
1352
290791
117
213482
1930
2792
415447
138
247969
1932
3456
577257
178
342211
1935
3895
675173
208
461812
14.(2013·江苏单科·8)右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15.(2013·海南单科·15)图2为某国1919年对华进出口贸易分区示意图,该国是( )
图2
A.日本B.德国C.苏俄D.法国
16.(2012·浙江文综卷·18)右边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
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
B.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速
C.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
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
17.(2012·全国大纲卷·17)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
这一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8.(2012·全国课标卷·30)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
这反映出张謇( )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19.(2012·江苏单科·8)1934年上海市长指出,“近年以来,上海人口财富,均有巨量之增加,然吾人能谓其工商业均已健全发展否?
未也,且去健全甚远。
……是何故乎?
上海犹鱼,内地犹水,财富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荣之象也;人口增加,失业者日众,城市生活之病态也!
欲求鱼之生长,而不先实池以水,其可得乎?
”这段话体现的施政设想是( )
A.强调帮助内地改善经济,营造发展环境
B.强调改变城市财富流向,缩小贫富差距
C.强调限制城市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
D.强调发展城市工商百业,增加城市就业
20.(2012·海南单科卷·16)一篇发表于1941年题为《三十年来的中国农村》的文章,包括五个主要部分:
(一)农产商品化的加速,
(二)纯封建制渐归消灭,(三)高利贷制变本加厉,(四)地权集中、农民离散,(五)劳力锐减、熟荒骤增。
可以看出该文的主线是( )
A.生产关系的变革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生产力的发展变化D.金融资本的发展
21.(2012·上海单科卷·17)19世纪80年代的上海诞生了一批由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企业,这些企业集中在( )
A.石油化工业B.冶金采矿业
C.机器制造业D.轻工纺织业
22.(2012·上海单科卷·19)根据右图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64至1895年中国( )
A.国库白银储备B.领水外轮吨位
C.铁路里程数D.茶叶出口额
23.(2011·广东文综·15)清末有舆论说:
“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
”此“创举”反映了( )
A.资本主义的萌芽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C.爵位制度的创设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24.(2011·山东文综·11)表2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
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
表2
行业
矿冶业
机器业
纺织业
食品工业
其他工业
数量(家)
72
3
?
100
153
A.2B.31C.73D.193
25.(2011·上海单科·25)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按5%征税。
后经过新政府的谈判,这一税率提高至75%、20%、80%等14个等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该新政府是( )
A.南京临时政府B.北洋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D.重庆政府
26.(2011·海南单科·19)一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
“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
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
”这反映了( )
A.纸币无法用于购买粮食B.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
C.囤积银元和粮食现象普遍D.银元币值较纸币稳定
27.(2010·江苏单科·11)右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28.(2009·山东文综·11)右图是20世纪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 )
A.重义轻利思想
B.维新图强思想
C.实业救国思想
D.中庸自保思想
29.(2009·海南历史·19)表2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年份
占工厂总数比例
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
占工人总数比例
1937年
16%
4.4%
7.3%
1942年
58%
78%
49%
表2所示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抗日战争的影响B.抗日根据地扩大
C.国际援助的增多D.民营工业的发展
30.(2009·天津文综·6)右图所示的民族企业创建后,仅用三年时间,代理商即遍布全国大中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
其迅速发展的背景是( )
A.地处沿海的天津水陆交通便利
B.辛亥革命为其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其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D.南京国民政府推出了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31.(2009·江苏历史·7)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
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 )
A.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B.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
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D.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
32.(2008·广东文基·22)“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
”该文告发布的时间最可能是在( )
A.戊戌变法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成立初期
33.(2008·海南历史·21)1938—1944年,我国科技人员在大后方注册的专利共431件,比此前20年全国的总和增长了157%,其中机器、电器、交通工具、化学药品类居多.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科技人员的内迁B.军工企业的激增
C.民营工业的发展 D.战时需求的刺激
34.(2007·北京文综·17)民国初期实业蓬勃发展,这一时期( )
①民族工业发展迅速②工业体系比较完整
③纺织和面粉业增长最快④张謇成为民族工商业的楷模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35.(2007·广东历史·6)右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
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
振兴织袜厂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实业救国的思潮
C.工人阶级的诞生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6.(2018·江苏高考·22)(14分)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在经济上经历了从为全国的抗日战争作准备向建立战时经济体制的转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
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
1936年通过的1937年度军费预算,在普通军费预算4.12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6.34亿元。
总之,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全国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材料二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
从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为战争服务,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
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
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
截止1938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304家。
这一大规模的内迁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壮举。
——以上材料摘编自支绍曾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国民政府在经济上为抗战所作的准备。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的历史背景。
(6分)
(2)据材料二,指出国民政府为抗战所采取的新的经济举措。
(3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采取的经济举措所带来的影响。
(5分)
37.(2015·重庆文综·13)(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盛宣怀(1844~1916),江苏武进人。
从1870年开始充当李鸿章幕僚,创办了一系列实业和教育事业。
1896年,他将自办银行的见解向清廷作了系统的表述:
“银行昉(开始)于泰西,其大旨在流通一国之货财,以应上下之求给。
立法既善于中国之票号、钱庄,而国家任保护,权利无旁挠,故能维持不敝。
各国通商以来,华人不知务此,英、法、德、俄、日本之银行乃推行来华,攘我大利……商务枢机所系,现又举办铁路,造端宏大,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
”
——摘编自谢俊美编《中国通商银行》
材料二1897年5月27日,经过盛宣怀一段时间的筹备,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正式成立。
银行股份全属华股,总董全是华人,其构成不是封建官僚就是买办商人,实行“权归总董,利归股商”。
它的内部章则制度完全仿照英商汇丰银行章程来拟订,用洋人为大班,掌握业务经营上的实权。
它以上海总行为中心,积极开展业务。
中国通商银行(上海总行)各类放款占其放款总额百分比
年份
国内工商业、交通业及其他
钱庄
外国洋行
外国在华银行
合计
1897年底
70
14
12
4
100
1898年底
51
11
38
0
100
1899年底
85
0
15
0
100
——摘编自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的初创时期》
(2)根据材料一,归纳盛宣怀提出的中国自办银行的理由。
(6分)
(3)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通商银行初创时期放款的重点领域。
(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行在重点领域放款所起的作用,(4分)指出该行在初创时期存在的不足。
(2分)
38.(2015·海南单科·27)(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民国元年至十年,政争兵乱,无年无之,举清末奖励实业政策之成绩尽破坏之,而无以为继。
各省军人官吏不仅不能提倡保护其省内之实业,且加之以削剥摧残;故就政府对待实业之态度与影响言,清末之九年为黄金时代,而民初之十年为黑暗时代。
幸而欧战发生,吾国工业乃得千载难逢之自动发展机会。
欧战既终,险象即生,吾国工业因参战所得之利,能永久存在不为昙花一现者,窃恐甚少也。
——摘编自陈真、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1912~1920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不平衡。
统计出的9个华资占比重较大的行业,一般的发展速度在12%~13%之间。
这个增长率比之初步发展时期,并不更高,大战时期“黄金时代”之说,更多是指利润优厚,非必指增长速度。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2~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2~1920年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6分)
39.(2013·海南单科·27)(13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据统计,1858~1911年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
而1901~1911年就设立了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其中江苏162家,湖北82家,广东54家,四川42家,直隶37家,浙江36家,奉天(今辽宁)30家,福建22家,安徽21家,山东20家,湖南11家,江西10家。
各主要工业部门具体发展情况见下表。
1901~1911年
数量(家)
资本额(万元)
纺织业
82
1332.1
缫丝业
70
556.9
面粉业
53
786.8
火柴业
28
130
水电业
60
3813.8
机器业
20
352.1
矿冶业
73
2272.9
——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6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
(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