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173+0483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61108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9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K173+0483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DK173+0483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DK173+0483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DK173+0483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DK173+0483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K173+0483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

《DK173+0483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K173+0483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K173+0483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

DK173+0483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1编制依据及原则3

1.1编制依据3

1.2编制原则3

2工程概况3

2.1工程简介3

2.2主要工程项目3

2.3主要工程量4

2.4施工组织机构5

3施工布置5

3.1临时施工道路5

3.2施工用水用电5

3.3临建工程6

3.3.1钢筋加工厂6

3.3.2生活营地6

3.3.3混凝土拌和6

3.3.4弃碴场6

4施工进度计划及资源配置6

4.1施工进度计划安排6

4.2资源配置6

4.2.1设备配置计划6

4.2.2劳动力计划7

5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8

5.1施工方案8

5.1.1总体施工方案8

5.2施工准备8

5.2.1测量放样8

5.2.2现场调查8

5.2.3材料准备8

5.3施工方法8

5.3.1出入口挡墙基础施工9

5.3.2主体框架施工10

5.3.3沉降缝施工14

5.3.4防水层及保护层施工14

5.3.5框架桥附属工程施工17

5.4雨季施工措施17

6质量保证措施18

6.1总体质量目标18

6.2质量保证体系18

6.3质量保证措施18

6.3.1施工技术交底18

6.3.2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18

6.3.3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19

7.安全保证措施19

7.1现场安全技术措施19

7.2保护既有设备、地下管、线、缆的措施及应急处理办法20

7.3防火安全措施21

7.4高空作业安全措施22

7.5钢筋加工安全防护措施22

8环境、文物保护措施23

8.1环保水保目标23

8.2建立健全专职的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和保证体系23

8.3环境保护措施23

8.4文物保护措施24

 

DK173+048.3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设计单位下发的施工图纸及相关通用类图纸等;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铁路现行的有关“验标”及相关规程;

现场踏勘所获得的有关资料;

我单位现有的技术、机械施工能力和对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1.2编制原则

总的原则是施工组织设计能满足业主对工期及质量的要求和符合现场实际施工需要,确保工程安全、优质、按时完成。

1)严格执行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并且满足施工现场的需要,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2)坚持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合理工期、投资效益、技术创新五位一体,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施工。

3)坚持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4)强化组织指挥,加强管理,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

5)文明施工,保护环境。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DK173+048.3框架桥,位于金泉站站场,中心里程DK173+048.3。

本桥为铁路公路斜立交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限高5.0m。

本桥设计基底应力144kpa,箱底2.0m深度范围内土质进行换填,采用1:

2砂石换填。

框架桥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体。

底板为1m厚C35混凝土,框架身C35钢筋混凝土。

出入口挡墙身及基础采用C35混凝土。

桥两侧路基采取分层对称夯填。

2.2主要工程项目

本桥主要工程项目包括:

基础明挖施工;框架结构钢筋制作与安装、排架搭设、模板安装、结构混凝土施工;出入口挡墙混凝土施工;附属工程施工。

2.3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程量表

表1

工程项目及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主体箱身

C35钢筋混凝土

m3

899.6

HPB235钢筋

kg

8393.1

HRB335钢筋

kg

147552.9

2

防水层

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

m2

365.6

C30细石子混凝土垫层

m3

34.0

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保护层(厚4cm)

m3

14.6

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二道

m2

704.0

3

出入口挡墙

墙身及基础

墙身C35混凝土

m3

116.26

基础C35混凝土

m3

142.24

泄水孔

碎石

m3

5.5

片石

m3

5.2

三七灰土夯实

m3

5.3

4

附属工程

护轮轨

铺设护轮轨

m

47.6

铺设弯轨及梭头

一座桥

1

档渣墙

HPB235钢筋

kg

78.6

C30混凝土

m3

0.6

栏杆

C30混凝土

m3

5.4

HPB235钢筋

kg

122.4

栏杆总长(Lc=3350mm)

m

27.6

排水

集水斗

4

排水管长度

m

28.4

5

检查台阶

C20混凝土

m3

4.4

开挖台阶土方

m3

5.6

6

锥坡

M10浆砌片石

m3

23.8

碎石垫层

m3

6.8

锥坡基础

m3

12.4

锥坡回填土

m3

51.1

7

路面

C35混凝土

m3

51.0

8

基础

换填砂夹卵石

m3

1209.3

基坑回填土

m3

138.3

挖基

m3

1617.1

弃方

m3

1209.3

9

施工过渡段

泥结碎石改路

m3

100.2

2.4施工组织机构

结合本框架桥的工程特点,成立在框架桥工程方面具有丰富施工经验、高效、精干的施工组织机构。

安排专业化施工队伍担负施工,确保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

施工组织机构图

项目部管理组织机构图

 

 

 

 

 

3施工布置

3.1临时施工道路

临时施工便道。

3.2施工用水用电

施工用水:

由位于DK172+880线路右侧的水井提供,采用水车拉运至施工工作面。

施工用电:

由位于DK172+880线路右侧的变压器牵线至框架桥桥施工现场及生活区,在施工作业面内配置一个配电箱,照明电采用220V电压,动力电采用380V电压。

另配备24KW柴油发电机作为施工安全备用电源。

3.3临建工程

3.3.1钢筋加工厂

钢筋加工厂:

承担本工程的钢筋加工任务,厂内设置加工场地、原材料堆存场、成品料堆存场。

3.3.2生活营地

根据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及满足各工种的施工需要,生活营地布置在DK172+850线路右侧,总建筑面积300m2。

预计施工高峰人数为42人。

3.3.3混凝土拌和

混凝土采用位于DK172+880线路右侧的JS750型搅拌机拌制。

施工混凝土均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

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

3.3.4弃碴场

本框架中桥设计挖土方1617.1m3,原土回填用138.3m3,弃土量为1209.3m3。

就近规划场地进行弃土,后期回填路基,满足要求。

4施工进度计划及资源配置

4.1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2010年11月02日~2010年11月05日,完成基坑开挖。

2010年11月06日~2010年11月13日,完成挡墙基础混凝土的浇筑。

2011年03月10日~2011年04月20日,完成框架身混凝土施工。

2011年04月21日~2011年04月30日,完成出入口挡墙混凝土施工。

2011年05月01日~2011年05月20日,完成其他附属工程施工。

4.2资源配置

4.2.1设备配置计划

本框架桥计划投入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见下表2。

 

施工设备配置一览表表2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容量

单位

数量

状态

额定功率

1

移动式空压机

VHP700E(3m3)

2

良好

3

装载机

ZL50

1

良好

4

自卸汽车

红岩15t

4

良好

5

振动式压路机

20t

1

良好

6

搅拌机

0.61m3

2

良好

7

混凝土拌和站

JS750

2

良好

8

混凝土输送泵

HBT80S

1

良好

9

钢筋调直机

GT6-12

1

良好

3.5kw

10

钢筋切断机

TYC-D25

1

良好

5.5kw

11

钢筋弯曲机

GJ7-40

1

完好

12

对焊机

UN1-150

1

良好

13

电焊机

交流弧焊

4

良好

14

全站仪

苏光

1

良好

15

软轴振捣器

φ30~φ70

15

3kw

16

发电机

24KW

1

良好

4.2.2劳动力计划

本工程主要劳动力计划见表3。

劳动力计划表

表3

序号

工种岗位

数量

备注

1

高级管理人员

1

2

一般管理人员

2

3

质检员

1

4

试验人员

2

5

安全员

1

6

焊工

3

7

电工

1

8

测量员

2

9

混凝土工

8

10

钢筋工

15

11

模板工

10

12

普工

10

合计

42

5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

5.1施工方案

5.1.1总体施工方案

针对该段框架桥的施工特点,基坑采取明挖放坡开挖,开挖方法以机械为主、人工配合。

混凝土由混凝土搅拌站集中供应,采用罐车运输。

基础混凝土采用溜槽入模,框架身混凝土选用泵送入模。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放样→基坑开挖→地基加固→出入口挡墙基础施工→箱底垫层施工→钢筋制作加工及安装→底板施工→框架墙身及顶板施工→出入口挡墙施工→箱身两侧、顶部防水层施工及附属工程施工→桥背回填施工。

5.2施工准备

5.2.1测量放样

(1)在水准基点复测合格的前提下,利用往返测量将水准点引至框架桥施工地点附近一稳固处,经复核符合精度要求后,作为框架桥施工标高控制点。

(2)根据设计要求及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情况决定开挖坡度和支护方案,定出开挖范围。

(3)依据基坑四周地形做好地面防排水工作。

(4)复核基坑中心线方向、高程。

5.2.2现场调查

依据设计资料及定出的框架桥中线,结合现场实际地形、地质情况,认真核对施工范围是否有对施工有影响的构造物、树木等,如有则及时联系有关单位解决。

5.2.3材料准备

根据设计和有关施工规范要求选定框架桥施工所需水泥、砂、碎石、片石和钢筋等材料的品种和规格,并按设计和有关规范取样进行原材检验,经检验合格的原材由项目部材料管理人员根据工程进展需要,分期送往施工现场。

5.3施工方法

5.3.1出入口挡墙基础施工

5.3.1.1测量放样

框架中桥施工前先对桥的桩号进行精确测定,开挖施工前根据地质情况严格按设计要求及相关规定设置基坑开挖坡度,再按照基础尺寸、深度确定基坑开挖尺寸,然后进行基坑开挖边桩放样。

基底验收合格后,测量人员放样出框架桥的中心轴线和边线。

5.3.1.2基坑开挖及基底加固

(1)基坑开挖时,严格控制平面尺寸和标高,严禁扰动基底。

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

机械开挖至基底标高以上0.1m左右后,人工清理平整基底至设计标高。

(2)弃土应及时运往指定的弃土场,不允许堆放在原地面上,要做到随挖随运。

其中动力设备应堆放在距坑顶边缘1.0~2.0m外且不小于基坑深度的地方,以减少压力振动,保证基坑边坡稳定性,且不得妨碍施工。

基底允许偏差见表1:

表1基坑开挖及基础施工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表

序号

基坑情况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土(高程)

±50

测量检查

2

石(高程)

+50

-200

(3)当基坑开挖至设计高程时,按照地质资料核实地层土质,验证基底承载力。

如实际基底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联系设计单位确定处理方案,不得自行施工。

(4)基坑开挖成形后,进行高程、中线检查合格后报请监理检验,经检查验收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由于考虑冻结深度较大需要进行处理,基底采用200cm厚1:

2砂石换填。

基底换填料分层进行填筑,每层填筑厚度不宜大于30cm,采用20t压路机进行分层碾压,碾压后的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模板

5.3.1.3基础模板施工

模板安装,基础侧模采用大块钢模板,模板安装应保证其牢固性。

安装完毕后,在模板内涂一层脱模剂。

基础模板架立加固到位后向监理工程师报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5.3.1.4基础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施工,混凝土由罐车运至框架桥施工现场。

拌和混凝土的原材料要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规定,并经检验合格,严格按施工配合比进行拌和,并按本次浇筑混凝土的数量由试验员做好混凝土试件。

混凝土采用溜槽方式入模,从一端向另一端逐层浇筑、逐层振捣,分层厚度不宜大于0.3m。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台阶部位应进行抹面。

(2)基础浇筑完毕后,应注意预埋墙身联结钢筋。

连接钢筋直径不小于16mm,埋入和露出部分长度均不小于钢筋直径的30倍,间距不大于钢筋直径的20倍。

(3)待混凝土浇筑达到拆模强度后,拆模并洒水养护。

(4)基坑回填,基坑按设计要求及时回填,分层夯实,基坑回填要密实、稳定。

5.3.2主体框架施工

5.3.2.1钢筋的制安

(1)钢筋制作前应根据设计图纸作好下料计划,在钢筋工棚内下料制作,半成品运至施工地点进行绑扎,钢筋的弯制应严格其几何尺寸,接头型式、位置、焊接、弯制半径、长度等符合要求。

(2)钢筋加工质量标准

表2钢筋加工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受力钢筋全长

±10

尺量

2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3

箍筋内净尺寸

±5

(桥梁±3)

(3)钢筋安装

按已放出的中心线位置确定几何尺寸,弹好墨线,绑扎底板下梗肋及竖墙部分钢筋,顶、底板上下层钢筋之间绑扎定位支撑钢筋,以保证上下层钢筋的间距。

钢筋与模板之间采用同标号砂浆垫块,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绑扎钢筋时靠外两行每个交叉点均绑扎,中间可以采取梅花型绑扎,钢筋绑扎采用20#铅丝绑扎。

墙体钢筋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按要求间距绑扎支撑。

钢筋弯制、焊接、绑扎,必须按照现行《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办理。

表3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名称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受力钢筋排距

±5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处

2

同一排受力钢筋间距

基础、板、墙

±20

柱、梁

±10

3

分布钢筋间距

±20

尺量,连续3处

4

箍筋间距

绑扎骨架

±20

尺量,连续3处

焊接骨架

±10

5

弯起点位置(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内)

30

尺量

6

钢筋保护层厚度c(mm)

C≥35

+10

-5

尺量,两端、中间各2处

25<C<35

+5

-2

C≤25

+3

-1

5.3.2.2模板施工

(1)框架身底板模板施工

框架身施工首先要做好测量工作,应使框架身中心线、基础中心线在同一线上,将框架身的十字线弹出,绑扎钢筋,立底板外模,模板采用木模,模板衔接处用宽胶带密封

(2)框架身边墙及顶板模板施工

底板梗肋混凝土灌注完毕,达到一定强度,能抵抗震动或偶然撞击后,支立架设边墙模板及顶板内模。

模板的安装顺序:

先立两边墙内模至上倒角,然后立外边墙模板,最后搭支撑架铺顶部模板。

顶板模板要求有3cm的上拱度。

(3)支架及加固

为确保支撑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框架身内及顶部采用满堂支架,满堂支架采用扣件式脚手架作为支撑体系,支架纵、横向及两侧间距根据顶板实际厚度确定,整个支撑体系纵、横向设置剪刀撑,使整个支架形成一个牢固、稳定的整体。

支架顶部及两侧安装好调节杆,在调节杆上铺设方木。

桥身外采用钢管及方木加固,为确保桥身的几何尺寸,边墙内外模板再采用φ12钢筋拉杆及支撑方木加固方法。

桥身内所有外露面模板采用胶合板,与混凝土相接触的模板表面刷涂脱模剂。

边墙模板用拉杆固定,伸出混凝土外露表面的拉杆加焊止水环,拆模时将拉杆拆除。

模板接缝采用双面胶,保证接缝处严密不漏浆,安装完毕后及时检查其几何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模板及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其必须安置于符合设计的可靠基座上,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和防、排水措施。

模板及支架与脚手架之间不得相互连接。

表4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置

基础

15

尺量每边不少于2处

梁、柱、板、墙、拱

5

2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不少于3处

3

高程

基础

±20

测量

梁、柱、板、墙、拱

±5

4

模板的侧向弯曲

h/1000

拉线尺量

梁、板、墙

l/1500

5

梁、柱、板、墙、拱两模板内侧宽度

+10

-5

尺量不少于3处

6

梁底模拱度

+5

-2

拉线尺量

7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尺量

注:

h为柱高;l为梁、板跨度。

5.3.2.3混凝土施工

(1)底板混凝土施工

在模板、钢筋施工完成后,应对模板和钢筋进行认真检查,特别是模板的垂直度、表面平整度及棱角线型的检查,保证模板竖直,表面平整及接缝严密、棱角分明。

基础模板架立加固到位后向监理工程师报验,并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罐车运输,混凝土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棒振捣,覆盖养生。

(2)框架身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集中拌和站拌和,罐车运输,采用地泵泵送入模。

浇筑前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将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清理干净。

模板的缝隙填塞严密,内面涂刷脱模剂。

沉降缝的设置,应在框架身浇筑混凝土之前,沉降缝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安装沥青木板,不得有偏斜。

浇筑时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

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超过30cm,并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

振动器移动间距不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与模板保持5~10cm的间距,插入下层5cm左右,并防止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

砼坍落度现场严格控制,砼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必须用溜槽灌注,溜槽出口距砼表面1.5m左右,防止砼离析。

砼的捣固:

砼的捣固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工序,必须严密组织,规范操作。

一是必须固定人员,责任到人,分片承包。

二是捣固要适当,既要防止振捣不足,也要防止振捣过度,以砼不再下沉、表面开始泛浆、不出现气泡为度。

混凝土的浇筑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并经试验确定,若超过允许间断时间,须采取保证质量措施或按施工缝处理。

大体积砼施工中要注意内外温差及砼核心温度最大值的控制。

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检查模板、钢筋、沉降观测点及预埋部件的位置和保护层的尺寸,确保其位置正确不变形。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时观察注意模板、支架等支撑情况,设专人检查,如有变形、移位立即校正并加固。

砼浇筑必须坚持动态质量控制和“三方值班制”(工程项目领导、技术和试验人员),人、机、料、工每一个环节应具备条件,不得盲目施工。

外加剂:

所使用的外加剂使用前必须经过试验室复试合格后,报监理批准使用,使用外加剂时须采用计量装置。

原材料:

同一桥用同一厂同标号的水泥,砂石料也必须来自同一料场,同一材质。

表5结构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轴线

位置

基础

20

每边尺量不少于2处

梁、柱、板、墙

10

2

表面平整度

8

2m靠尺和塞尺测量不少于3处

3

高程

基础

±30

测量不少于2处

梁、柱、板、墙

±10

4

垂直度

1/1000

吊线尺量

5

截面尺寸

+20

0

尺量不少于3处

6

梁、桁架的拱度

+5

-2

拉线尺量

7

预留

孔洞

中心位置

15

尺量

尺寸

+10

0

8

预埋件中心位置

5

尺量

5.3.3沉降缝施工

(1)沉降缝的施工,按设计施工图位置施作,做到两端竖直、平整,上下贯通形成闭合环,沉降缝的填塞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要做到使缝两边的构造物能自由沉降,又能严密防止水分渗漏,故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断面(包括基础)。

(2)沉降缝施工质量要求

沉降缝填塞前,缝内应清扫干净,保持干燥,不得有杂物和积水。

沉降缝表面质量应达到缝宽均匀、缝身竖直,环向贯通,塞填密实,外表光洁,沉降缝不得渗水。

5.3.4防水层及保护层施工

5.3.6.1防水层施工

(1)为保证防水层的铺设质量和节省防水材料,涵顶面基层应平整。

框架桥桥顶C30细石子混凝土与涵身同时浇筑形成2.5%的坡度。

(2)平整度要求,用1m长的靠尺,空隙不大于5mm,空隙只允许平缓变化,每米不应超过一处。

防水层图如图1所示:

图1甲种防水层构造图

(3)如不符合上述要求,可用凿除的方法进行处理,或用砂浆进行整平,用水泥砂浆找平时,基底应清洁、湿润。

用水泥砂浆做局部找平时,应在砂浆中添加适量107水溶性胶粘剂,以增强水泥砂浆与基底的链接。

(4)桥顶面基层及涂刷防水材料进行封边的部位应清洁、无蜂窝、麻面、浮渣、浮灰、油污等。

(5)对蜂窝麻面做填补前,应清除蜂窝、麻面中的松散层、浮渣、浮灰、油污等,并使之湿润。

(6)蜂窝麻面应用水泥砂浆填不平整。

对蜂窝、麻面的填补,均应在水泥砂浆、水泥浆中添加适量类似107胶的水溶性胶以增强水泥砂浆水泥净浆与基底的连接。

(7)涂刷防水涂料基层应干燥。

基层干燥的鉴别方法,一般可凭经验、肉眼观察,也可用1m见方的塑料布覆盖其上,利用阳光辐射1~3小时后(或用吹风机加热的办法),观察是否出现水汽,若无水汽出现可视为干燥。

(8)备好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圆形防水涂料拌合桶、220V电源、手枪式搅拌器、量具、刮板等。

(9)防水涂料应搅拌均匀,搅拌时间约为3~5分钟,或根据产品说明确定。

(10)防水涂料的涂刷应从涵顶向另一端涂刷,涂刷宽度应与防水卷材宽度相对应。

涂刷应均匀,涂刷厚度不得小于1.5mm并不得漏刷,一边涂刷一边铺贴防水卷材。

(11)防水卷材纵向宜整幅铺设,当防水卷材进行搭接时,若需要纵向搭接,允许进行一次纵向搭接,且先进行纵向搭接,再进行横向搭接,纵向搭接接头应错开。

纵向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20mm,横向搭接宽度不得小于80mm。

(12)较低的一幅防水卷材粘贴完毕后,方可铺贴另一幅,涂刷防水涂料时应与此前涂层衔接好。

铺贴时应用刮板将防水卷材推压平整,并使防水卷材的边缘和搭接处无翘起,其他部分无空鼓。

(13)防水卷材通过粘贴剂粘贴后,防水卷材与混凝土要粘贴良好,无脱离、缝隙、裂缝。

(14)防水层敷设完毕后,方可进行保护层的施工。

(15)防水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如下:

表6防水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表面平整度

3

1m靠尺检查

2

卷材搭接长度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